我奇道:“我都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泥佛对付这种虫子,你竟然知道?”
晋悄悄傲娇地撇了我一眼,说她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米都多,老娘跟你祖宗称霸阴行的时候,你连个精子都不是呢。
我连忙咳嗽了一声,现在还有谭乡山在场,晋悄悄显摆她前世的丰功伟绩,自然不合适。
所幸她意识到了这点,连忙闭上嘴巴,声音又低了八度:“有一种泥佛,专门克制‘火毒’类的虫子,叫做食虫鸦。”
她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她的意图。
食虫鸦的来历比较残酷,这尊泥佛的故事是因一次天灾而发生的。
明代天启年间,四川某地大饥荒,饥荒的罪魁祸首是干旱和一种叫作火蚁的虫子,也就是晋悄悄口中的火毒虫。
火毒虫跟硫酸蚁一样是红黑色的,但是没有翅膀,而且个头是硫酸蚁的十倍大,而且什么都吃,就连泥土都不放过,繁殖能力更是相当恐怖。
古代消杀能力不足,根本就奈何不得火毒虫,是以田野里寸草不生。
天启年间的明朝廷也是已经腐朽到了极点,趋于崩溃。
朝廷确实是调拨过去了少量赈灾用的白银和粮食,但都在一级一级克扣下所剩无几了。
换句话说,根本就没有半粒米落到老百姓的嘴里。
很快,老百姓一户接一户的饿死,还有很多人家实在待不下去了,只能拖家带口地移民到别地去逃荒。
在好好的天府之土即将变成一片荒地之时,田野的上空莫名飞来一只乌鸦。
当时大家都吃不上饭,看见竟然有活禽过来,就商量着打下来吃了填肚子。
然而,这只乌鸦直接就冲向田野里,开始啄火毒虫,大家看到这场景都啧啧称奇,还有人说是天上派灵鸟下来治虫害了。
于是大家没有对乌鸦动手,让它在田野里啄了五天五夜,一直都没有停歇。
不知是因为劳累过度还是因为火毒虫吃得太多撑破了胃,最后乌鸦死在了田里面。
它死以后不久,火毒虫依旧没有减少。
但是从乌鸦死后的每个晚上,老百姓竟然会在半夜听见乌鸦的叫声。甚至有人在走夜路的时候,能看到那只专门吃火毒虫的乌鸦的鬼魂在夜空中徘徊。
大概三个月后,人们惊喜地发现,地里的火毒虫不见了,天上也突然下起了疾风暴雨,浇灌着龟裂的大地。
再后来,有个游方道士路过此地时,感应到了乌鸦的鬼魂,他诵经超度以后,却又仰天长叹,并告诉乡里人,其实他们并不是这只乌鸦救的。
真正救乡里人的是住在某座破庙里的孤寡老人,那只乌鸦就是这个孤寡老人养的。
中国人虽然认为乌鸦是不吉之兆,但它们其实是一种相当有灵性的动物,它们的智商完全不逊于海豚。黑猩猩以及高智商犬类。
因此,老人因为乌鸦通人性,渐渐与乌鸦产生了感情,甚至把它当成了孩子对待。
乌鸦是食腐肉的动物,所以老人经常去搜罗烂肉、废肉给乌鸦吃。
可是到了饥荒时期,烂肉那也是抢手货,就连饿死人的肉那也是你争我夺的对象,哪里会轮得到年弱体迈的老人。
老人见这么下去乌鸦迟早要饿死,一时也心急如焚,但是他自己都吃不上东西,又怎么去想办法弄到乌鸦的食物呢?
在饿了几天后,老人也开始支撑不住了,弥留之际时,他对乌鸦说:“儿子,我死了以后,你就吃我的肉吧。虽然我瘦,但可能也足够你度过这次饥荒了。”
说完,老人就咽气了,乌鸦发出了几声悲啼,再也不顾老人的劝告,飞到了外面的田野中,去找那些火毒虫报仇。
一直到它力竭身亡时,它都没有停止报仇的念头。
因此,在它死后,它的鬼魂依旧会每晚来收拾火毒虫,是火毒虫的最大克星。
晋悄悄后来偷偷跟我说,我老祖宗以前就用食虫鸦来解别人的虫降和蛊虫,只要是虫子,食虫鸦就能克制。
这次的虫降的原料竟然是火毒虫,这可是食虫鸦最痛恨的虫子,有食虫鸦出马,解降肯定能事半功倍。
只不过在我确定好方案之后,晋悄悄又提醒我,卢天赐这人明明是鹰钩鼻和小眼睛,眉骨又偏高,但偏偏又莫名地带着点儒雅的气质。从相面的角度讲,他是个典型的伪君子。
因此,她嘱咐我说话说一半,千万不要竹筒倒豆子地把你知道的都说了。
谭乡山也对此非常认同,只有我觉得他们两个实在太小心了一点。
后来的事实证明,晋悄悄的提醒救了我们一条命。
确定好方案以后,我便在第二日同谭乡山坐上了张八爷开来的车子,信心满满地去了卢天赐家。
卢天赐的义云社也是香港的老牌社团了,组织规模大,涉及赌博、餐饮甚至三级片领域。所以像他这样家大业大的大佬,当然是住在香港的浅水湾别墅里。
卢天赐的别墅有种中世纪古堡的感觉,门口有几个精壮的男人把守,大院里还间或能够看到巡逻的义云社成员。
我的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仔细算起来,这应该是我见过的谱最大的客户了。皇朝酒店的彭老板也没有办法跟他相提并论。
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个长得颇为妩媚的少妇,年轻比卢天赐要小二十岁。
她对我们礼貌地打了个招呼以后就引我们上了别墅三楼的一间卧室。
卧室很大,门口站着两个手持短刀的壮汉,应该是卢天赐的保镖。
卢天赐躺在一张床上,见到我们进来,他挣扎着坐了起来,激动地说话,普通话竟然出乎我意料的好:“八爷!您终于来了!”
张八爷示意他躺好,不要乱动,并向他介绍了我,说我是内地来的泥菩萨,专门克虫降。
卢天赐看我年纪比较轻,脸上露出了怀疑之色,毫不客气地问道:“这么年轻,能行不?八爷,你不会是被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