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饱饭足之后,上官恒有些不舍得女儿走,他看着一旁什么都需要照顾的逸王爷,又看了看脸上一片祥和的上官瑶,心中那份歉意越来越大。
突然就生出几分——就算是皇帝要抄了我上官家,也不让女儿受这番委屈的冲动。
他死死盯着上官瑶,似有千言万语道不尽,最后只凝成了一句话“云瑶,受了委屈就回家。”
冷奕泽正在吹着茶杯里的茶叶玩,听到“委屈”二字立马竖起了耳朵,望向上官很。
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可是上官瑶听的出来里面包含的情感,其实她很想说没人敢欺负自己,受委屈更是不可能,但是为了不让父亲担心,于是笑道“女儿会的。”
冷奕泽听见她这么说立马就不开心了“王妃姐姐在我那里才不会受委屈!”
见到他们似乎不信,他咬了咬唇站起身来,掐着腰像是宣布什么一般道“我冷奕泽,一定会保护好王妃姐姐,不让她受委屈!不吼她,每天给她好吃的,喜欢的玩具和王妃一起玩,把床给……”
“咳咳咳……”上官瑶突然咳嗽起来,撕心裂肺的,冷奕泽吓了一跳,连忙过去给她拍背,而上官恒虽然有些好奇王府的床怎么了,但也没问出来。
“上官云锦的事情女儿会尽全力,午时将近了,父亲,女儿改天再回来看您。”上官瑶咳得脸有点红,匆匆忙忙地便带着冷奕泽出了上官府。
马车里,冷奕泽一脸担忧地看着她“王妃姐姐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总是咳嗽,要不我们去看大夫吧。”
“不用。”上官瑶抽了抽嘴角,心道还不都是你害的?“以后不要对别人说你把床让给我睡。”
“为什么?”地上好凉的,他每天都会被冻醒,但是一想到自己不睡地上王妃姐姐就要睡这么冰冷的地,再凉也能忍过去。
可是他心里也好委屈啊。
上官瑶当然不会告诉他自己心虚,如果让父亲知道了恐怕会唠叨自己,被皇上听见了……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这是我们之间的秘密。”骗小孩子最容易了,上官瑶看着冷奕泽听见“秘密”两个字后整个人都开心起来的样子,突然心里充满罪恶感“不过地上太凉了,你以后就跟着我睡床吧!”
“可王妃姐姐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冷奕泽撇撇嘴。
“我们中间放一张小桌子,这样就不用担心了。”上官瑶已经想好了,自己睡觉很老实的,冷奕泽如果不老实她也会很快发觉,不会出现梁山伯与祝英台那样的乌龙。
冷奕泽点点头,兴奋道“好啊好啊!”可以和王妃姐姐睡在一张床上了,开心。
刚回到府上,管家便递给她一份请帖“王妃,月华夫人送来的请柬。”
月华夫人?上官瑶一脸茫然地看着他,似乎不知道对方说的是谁,心中却思绪万千。
所谓月华夫人,是当今太后在民间时收的义女,后嫁给镇安侯王永源,夫妻生活和睦,曾被钥国百姓传唱成典范夫妻,后二人诞下一男一女,一家四口幸福的不得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镇安侯在一次公差中被人暗杀死,生命在冰冷的寒夜无声无息地消逝,等被人发现的时候,尸体都僵了。
原本幸福的一家从此陷入深渊中,镇安侯的儿子年仅十岁便要子承父业,而月华夫人为了撑起这个没了主心骨的家则更是艰辛。
几年后的一次宫宴上,她带着两个孩子参加,因为身份特殊一直隐藏在角落里,可能是有些感慨的缘故,多饮了几杯酒,醉了后竟然在宫宴上翩翩起舞。
月光之下,她就像是轻灵的蝴蝶一般,清幽神秘。
别说王公大臣,就连皇帝都不禁看呆,一舞毕,皇帝被她吸引,想要册封她,而月华夫人跳完之后才发现所有人都在看自己,吓坏了,酒也醒了,立刻下跪惶恐道“民女唐突,还望陛下恕罪。”
“抬起头来。”皇帝心中怎么会怪罪,反而还十分有兴趣。
月华夫人缓缓抬头,看见皇帝深邃的眸子也不畏惧,令对方兴趣大增“你叫什么名字?”
“民女琼汐。”
琼汐?皇帝觉得耳熟,但一时半会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于是继续道“你是谁家的女儿?可愿入宫为妃?”
琼汐这下是真的被吓到了,连忙磕头“民女夫从镇安侯,因侯爷久丧掌管家务,故而不梳妇人髻,还请陛下赎罪。”
皇帝被她这么一说,总算是想起来琼汐是谁,不禁惊叹了一声“原来是你。”又看了看她微微颤抖的单薄肩膀,眼中闪过一抹悲色,叹息道“不知不觉,镇安侯已走了六年了。”
在钥国,夫君死后妻子守丧三年便可以改嫁,可是琼汐却执意不改嫁,一个人为儿女操劳,足以见得她对镇安侯用情之深。
“你还没有受过诰命吧?”皇帝似乎想到什么,大袖一挥“赐你忠义夫人便辱没了你的这一身才华与美貌,刚才见你在月光下翩翩起舞,似是仙子,故封你为月华夫人吧!”
琼汐的头重重磕下去“民女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有了这样一个称号,自己将会给儿女频出一片更加广博的天地。
而自从她成为月华夫人之后,便经常举办聚会,赏花、作诗、比赛……
原本没有什么名气的琼汐经此成功跃入众人的眼中,众人皆已得到月华夫人的请柬为荣,因为那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可是上官瑶却觉得手中的请柬并不是什么炫耀的资本,甚至有些烫手。
虽然说王府的面子不小,可是她才结婚不过几日,对方便邀请自己参加宴会,她若嫁给的是一名有权有势的王公大臣也就罢了,偏偏她嫁给的是人人敬而远之的傻王。
别跟她说月华夫人只是因为王爷的身份才邀请自己,这种骗人的鬼话傻子才会信,那烫金的边,入木三分的字,无一不体现出寄出人对这张请帖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