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放心

自己如果真的接受了吴国的封号,那就意味着和曹魏真正是翻脸了。

他开始进行十分简单的四则运算:

从洛阳出兵到辽东,等辽东知道消息,即使是第一时间报告给东吴,单从空间距离上看,东吴的大兵来到辽东的时间也是魏军行走时间的两倍,这还不说季风和潮汐等大海中难以捉摸的因素。

地理位置决定了只能认曹魏一个娘,至于东吴嘛,干娘也不能认啊!

此时的公孙渊头脑突然清醒了起来。

也许现在还有挽回的机会。

公孙渊把孙权派来的1万士兵分散安置在辽东的各个地方,然后在同一时间开始了大屠杀。

然后把吴国派来的张弥等人头送到了洛阳,免不了说了很多忠心耿耿的话。

谁用小莫脚趾头都能明白一个道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你不主动向孙权示好,人家是宝贝多了,非要送你?

但是,那时候曹睿腾不开手,只好封他为大司马,乐浪公,好好地安抚安抚他,叫他别总在北边捣乱。

而公孙渊的这一手却没把孙权给气死。孙权从小到大,阅人无数,竟然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渣。

气归气,吴国与辽东远隔大海,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公孙渊的这一场表演,虽然得到了孙权的无数珍宝,但是,全天下的人都知道了一个真理:

他公孙渊不是个东西。

人无信不立。

当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你的时候,

当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和你玩的时候,

那么你的末日也就到来了。

曹睿一直没有把这个喜欢玩点小动作的乐浪公忘掉。

如今已经到了魏明帝景初元年,(237年)距离青龙元年(233年)封公孙渊为大司马,乐浪公,已经又过去了4年,公孙渊更加骄横跋扈,口出狂言。

曹睿早已经暗暗下定决心要消灭这个土皇帝了。

但,问题是,派谁呢?

收拾公孙渊(1)

曹睿首先想到的一个人。

那人是自己平原王时候的手下,他的父亲曾经是武威太守,在黄初年间平定叛胡的战斗中,名声仅次于金城太守苏则。

这个人就是——毋丘俭。

他把毋丘俭从荆州刺史调任为幽州刺史,加渡辽将军,持节,护乌丸校尉。成为帝国东北地区的党政军一把手。

毋丘俭绝对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他给魏明帝上书:

陛下,你继位以来,没有建立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功业,(说的真直接呀!)如今吴蜀两地都依靠着险阻,仓促之间还不能很快地平定。还是用我镇守的这无用之地,来克平辽东吧。(口气好大,不过再过几年,他真的显了威风,几乎灭了一个国家)

如今,曹睿的决心也已经确定下来。

因为,他早就听说,孙权也正在积极地联络高丽,企图从高丽进攻公孙渊。

“兼弱攻晦,”善之善者。

毋丘俭的战略企图正好符合曹睿的打算。

光禄大夫卫臻劝谏说:公孙渊在辽东已经有三代了,对内做军事准备很多年,对外又招募乌丸、鲜卑,毋丘俭企图利用幽州本地的部队就想攻下公孙渊,我想是不可能的。并且,吴国这些年经常骚扰我们的边境,我们也没有对他进行讨伐,主要原因还是老百姓很疲劳。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要打公孙渊,就必须派遣中央的精兵,否则,很难取胜;但是如果要劳师远征,老百姓又要受罪了。

但是,魏明帝主意已定。

当然最好是毋丘俭就能把公孙渊给办了。虽然知道很难,但是,试试也无妨嘛。

毋丘俭在进攻公孙渊之前,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具体就是,以帝国的名义招降处于辽东的乌丸、鲜卑人,使他们脱离公孙渊,斩断公孙渊的外援。

在毋丘俭的招诱下,辽西的乌丸、鲜卑5000余人投降了曹魏帝国。

在这种情况下,毋丘俭率领本部人马加上乌丸鲜卑,屯驻在辽东南界,双方在辽隧(辽宁海城西)遭遇。

当时下了大雨,辽河暴涨,双方经过大战,魏军不利,毋丘俭统领的魏军返回了右北平(今辽宁凌源西南)。

在打败了毋丘俭以后,公孙渊更加狂妄。也使得公孙渊对于形势产生了盲目的乐观。

他当即自立为燕王,分封百官,并且到处封官许愿,拉拢鲜卑乌丸,给这个一个单于的名号,给那个一个都督的官职,忙的不亦乐乎。

也许,公孙渊战败毋丘俭以后,卑辞厚礼地向曹睿道歉,仍旧谦恭地归顺曹魏,那么,曹魏也许会继续对这个远在辽东地土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可是,公孙渊的做法,把双方都弄得下不来台。

再不打你,曹魏帝国的脸还往哪搁?

只能硬着头皮也要打你了。

以后各个地方军阀都闹起独立来,哪还了得?

说你公孙渊政治上不成熟,还真没看走眼。

就那么在乎那个虚名吗?

即便你就不叫那个燕王,你还不是辽东的土皇帝?

你就叫这个燕王了,土地不多一分,人们不多一户,军士不多一名,和以前不还是一样的吗?

看我曹睿下一步怎么收拾你!

曹睿就是用牙咬,也咬把你公孙渊这颗钉子给拔下来!

这次,再也没有人劝阻皇帝不要进攻公孙渊了。

景初二年正月(公元238年),曹睿就把司马懿从西北军区招回洛阳,曹睿打算用4万精兵长途跋涉,企图彻底平定公孙渊。当时有关部门就向皇帝指出这么远距离的征讨,花费太大了。

曹睿回答:4000里的征伐,一方面要临阵用计,另一方面还是要有雄厚的物资做保障,不惜一切代价!

皇帝不惜一切代价,这仗就好打了。

下面是曹睿和司马懿之间的对话。

曹睿说:太尉,你说公孙渊会怎么和你对垒?

司马懿说:如果他提前弃城逃跑,逃的无影无踪,那对于他而言是上计;如果他到辽东据守,抗拒大军,那是中计;如果坐守襄平(今辽宁辽阳),那肯定要被活捉。

曹睿说:那他会怎么办呢?

司马懿回答:只有聪明睿智的人,才能客观准确地判断敌我之间的实力对比,才能提前该放弃的,坚决地予以放弃。公孙渊不是这样的人,同时,他一定认为,我军这次长途进兵,一定不能支持很久,所以,他肯定要预先派兵到辽河岸进行阻击,再防守襄平。

曹睿问:你带领大军征讨公孙渊,大约要多久?

司马懿说:去的时候用100天,打仗用100天,回来用100天,再用60天作为休息时间,大约一年就足够了。

曹睿亲自把部队送出西明门,(根据北魏杨玄之的《洛阳珈蓝记》记载,西明门是当时洛阳四个西门中,最南边的那一个城门)并且,命令弟弟司马孚、儿子司马师一直送到司马懿温县老家,赏赐司马懿很多酒肉,允许司马懿可以在老家饮宴数日。司马懿在喝酒的时候,也吟诗一首,大致是说自己因遭遇机会,才为国家效力边疆,如果扫除了敌人,我就将回到老家,安安生生地在家归老还乡。

司马懿的诗歌就象王翦带兵攻楚国的时候,在路上不断向秦王要田要地一样,当君主把部队交给你以后,君主真正成了手无寸铁的寡人,他很担心你,所以王翦表现得很庸俗,表现得完全是一个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斤斤计较的老头子,只有这样,秦王才放心。

而此时的司马懿说,平定公孙渊以后,就回老家解甲归田,其实也是完全唱给曹睿听的啊!

公孙渊一听曹魏帝国的第一军人,率领4万步骑大举进攻,又慌了。

连忙又向孙权求救——这个无耻小人,忘记了把人家1万人马都给灭了,把人家来给你封赏的大臣都给杀了的事情了?

当时,孙权看到公孙渊的使者气都不打一处来,立刻叫人把使者推出去杀了。

吴国的督军使者羊衜(根据《三国志,孙和传》下引的《吴书》似可推出此羊衜死于吴国桂阳太守任上,并且是南阳人,而不是以后的晋国名将羊祜的爸爸羊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