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吴之役以贾充等人的失策而告终,主张伐吴的张华更受到了司马炎的器重。
但是,这引起了荀勖等所谓的高门的进一步嫉恨,《晋书冯紞传》记载,“吴平,冯紞内怀惭惧,疾张华如仇”,并且张华曾经非议过冯紞哥哥冯恢德行不好,一时间,张华成为他们攻击的重点。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华却得罪了司马炎。一次,司马炎问张华,如果自己死了,谁是辅政大臣的合适人选?张华回答说:论才能,论远近,都不如齐王司马攸——照理说,张华说的都对,可是,司马攸是司马炎最担心的人物,找辅政大臣就是为了防备司马攸篡位,你还叫司马攸来辅佐,那不是疯了吗?——当即,司马炎就有点不爽。再加上荀勖、冯紞等人的离间,司马炎终于决定把张华赶出朝廷,去对付北方的慕容涉归。
太康3年(283年)的正月,司马炎正式任命张华为使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启程前去北方,对付慕容部落。
张华安北
张华到任以后,立即组织了对慕容部的打击。
晋太康三年(282年)三月,张华命令安北将军严询出兵攻击慕容部,严询率兵在昌黎郡大败慕容涉归,慕容部落的士卒被斩杀、俘虏将近万人,沉重地打击了慕容部。
受到晋军打击的慕容涉归一病不起,很快于第二年的12月死去。慕容涉归的嫡长子叫慕容廆,虽然慕容廆不是老大,他还有一个庶兄叫慕容吐谷浑,但是,慕容廆因为是嫡长子,所以是理所应当的继承人,在慕容涉归在世的时候,就曾分给慕容吐谷浑一千七百户作为部众,让他单过。
可是,慕容涉归死后,他的弟弟也就是慕容廆的叔叔慕容耐却篡夺了政权,慕容廆逃到了辽东的徐郁家。
在这一段时间里(2到3年),慕容部的内乱,加上张华采取了以武力为后盾,以安抚为目的的策略,慕容部的侵扰被平息了下来。
逃亡中的慕容廆在此时见到了东北最高军政领导张华。
慕容廆见张华当然是要寻求帮助,而张华呢,自然要结好这个被驱逐的储君,为以后北部边境的稳定做打算。
据史书记载,慕容廆容貌俊美,身长八尺,近2米的个子,安北将军张华一见之下,就啧啧叹赏,说:“您长大以后一定是一个能左右河山,匡扶社稷的人才啊。”对慕容廆十分看重,也十分关心,尽量和他拉好关系。流亡在外的慕容廆一刻也没闲着,在他的努力下,到太康六年(285年)慕容部的部众杀了慕容耐,迎慕容廆继承了大位。
话还说回到张华。张华不仅仅成功地安抚了慕容部,而且,朝鲜半岛上的马韩,以至于更远地方距离幽州4000多里的国家,都纷纷前来贡献。晋国北部边境从未如此安定过。
随着张华声望日隆,朝廷中要求召回张华做宰相的呼声很高,但是,冯紞却对司马炎进谗言,一次,在司马炎身边,说起钟会反叛的事情,冯紞似乎是不经意间说:“其实啊,要我说,钟会的反叛原因还在于陛下您的爸爸司马昭身上。”
司马炎一听有点沉不住气,脸色都变了,带着强忍着的怒火忙问:“你今天怎么说话呢你。”
冯紞赶紧把帽子去掉,谢罪着说:“罪该万死,但是,你听说说我的道理。”
司马炎说,“那你说。”
冯紞回答道:“善于驾驶车辆的人一定很清楚拉着哪个马的绳子该松哪个该紧,为政也是一个道理,因此,孔子的学生子路因为好勇而常常被孔子压制着,而冉求则因为本身懦弱而常常被孔子激励,汉高祖刘邦的8个孩子都是因为宠爱太过才被杀完,光武帝刘秀的28宿大将,也都是因为压抑着他们才使得他们能够寿终正寝。这并不是皇帝有的仁爱,有的粗暴的原因,下面的臣子有的智慧有的愚蠢才有不同的结局的,只是因为是不是对其加以很好的控制。钟会的才能也就那样,但是,您爸爸却对他太过宠爱了,结果他开始自以为是,飞扬跋扈起来了。如果一开始您老爸对钟会有所警戒,既利用他的才能,却又让他懂规矩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反叛事情的发生。”司马炎勉强回答说:“是啊。”
谁知,冯紞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可不是说死去的人的,接着,他紧逼一句:“皇上你既然采纳了我的意见,请您想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就不能是现在的钟会一样的人再犯错了。”
司马炎有些摸不着头脑,问:“当今也有钟会这样的人吗?”
看到司马炎的胃口给掉上来了,冯紞开始卖关子说:“东方朔说过,谈何容易。易经也说过,臣不密则失身。”
司马炎连忙让身边的人都退下,接着问:“你就尽情地说吧。”
冯紞说:“我指的那个人就是当今立下大功,海内都知道,并且经常参与陛下您的国家大政方针的,现在是一方大员的那个人啊,陛下心里有数了吧。”
司马炎不说话了。很快的,张华就被召回了京城,但是,不是当尚书令,而是当太常,负责祭祀事宜,并且,很快的,因为太庙的房梁折断了,被免官赋闲在家,终武帝之世,张华再没有出任任何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