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贾南风诛杀杨骏为起点,开始了最为复杂,难记的“八王之乱”。
其实,我私心一直不很赞同历史上用“八王之乱”这个名词。理由是:
一是,大凡我们设计出一个名词,或者抽象出一个概念,目的就是为了便于记忆。而“八王之乱”这个名词的出现,却适得其反。把长达16年的历史,用这八个王的混战一下子概括,不仅不如我们一点一点地记述起来便于记忆,反而,当我们想起这个名词的时候,使得对那段历史理不出一个清晰的线索。
二是,个人以为,过去的历史学家之所以想出了这个名词,是因为,在《晋书》的第59卷把元康以后在历史上较为活跃的8个王编成了一卷。其实,就这一长达16年的历史过程中,不是一个八王之乱就可以涵盖得了的,其间发生了诸多事件。在记述历史的时候,我想,倒不如不用这个名词,而是根据历史不同时段发生的具体事件,设计相应的名词,这样,才方便我们的记忆。比如:诛杀杨骏,诛杀司马瑋等。
另外,在我看来,左右这段历史的主导人物涉及到晋王朝的宗室,而这就牵扯到庞大的司马氏家族。要想真正理清楚其间的人物关系,首先要对司马氏家族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
我尝试着先把西晋时期这个庞大的司马氏家族逐一列出,对于在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物,先简单提醒;对于没有什么事迹的人物一笔带过的方法,试图让大家有一个较为完整并且较为清晰的了解。
我们知道司马懿有八个兄弟,司马懿是老二。
大哥司马朗—司马遗—司马洪(过继,原为司马望之子)—司马混—司马滔—司马望(过继,原为司马孚之子)—司马威(司马洪之子,直接继承自己的爷爷)
老大司马朗这一支,没什么特别要说的事情,只是司马望的孙子司马威,小字阿皮,在赵王司马伦谋逆的时候,还有点小事。
老二司马懿,我们过去说过,他一共有9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干、司马亮、司马伷、司马京、司马骏、司马肜、司马伦。
司马懿的三弟,司马孚和他哥哥司马懿一样是个高产父亲,和司马懿一样有9个儿子,精力旺盛的男人一般事业都有成?
司马孚的9个儿子,分别为司马邕、司马望、司马辅、司马翼、司马晃、司马瑰、司马珪、司马衡、司马景。
司马懿的四弟司马馗:有三个儿子司马权、司马泰、司马绥。
司马懿的五弟司马恂:一个儿子司马遂,又有二子:司马耽、司马缉。
司马懿的六弟司马进:两个儿子司马逊、司马睦,其中司马逊又有二子:司马随、司马承。
司马懿的七弟司马通:三个儿子司马陵、司马顺、司马斌。司马顺在自己的堂侄子司马炎受禅的时候,叹息道:“现在做的这事,跟上古时代唐虞的禅让根本不是一回事,还整个禅让的名!”后被流放而死。
司马懿的八弟司马敏史书未见记载。
我们明白了这个庞大的家族和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虽然现在读起来稍显枯燥,但是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回过头来对照起来看,就会使得我们对相关人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立体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