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番外·独木难支

过去我们说过,在司马衷时代,根据《晋书,惠帝本纪》的记载,当时的朝廷是“政出群下,纲纪大坏,货赂公行,势位之家,以贵陵物,忠贤路绝,谗邪得志,更相荐举,天下谓之互市焉。”

面对着这样一个状况,此时,我们把眼光投向了一个人,那就是——张华。

对此,出身寒门的张华深感独木难支,尤其是在元康5年,当晋王朝的武库发生了大火,这件事对张华的震动很大,听到武库着火的第一时间,张华担心诸王是不是又作乱了,他赶紧布置部队坚守岗位。因此,没有及时组织人们去救火,致使武库中存放的历代珍宝和200万人的器械铠甲被焚毁,根据《晋书,五行志》的记载,这些“珍宝”包括:王莽的头、孔子的鞋、刘邦的斩蛇宝剑等,——如果真传到今天,那可是国宝了。——《晋书张华传》还记载,当时张华看到那宝剑穿屋而飞,莫知去向。他和阎瓒都把这件事与以后太子被废联系起来,曾经沉痛地说:“武库火而氐羌反,太子见废,则四海可知。”——也就是预感到亡国不远了。在忧愁和担心中度过一天天的张华,内心的苦闷时可想而知的。他在《答何劭诗》中叹息道:“吏道何其迫。窘然坐自拘……恬旷苦不足,烦促每有余。”“忝荷既过任。白日已西倾。道长苦智短。责重困才轻。”向往有朝一日,能够“散发重阴下,抱杖临清渠。属耳听莺鸣,流目翫鯈鱼。从容养余日,取乐于桑榆。”

虽然如此,他还在尽力维护着王朝的日常运转,尽量不发生大的波动,他酷爱读书,根据史书记载,他搬家的时候,光书籍就装了30乘,以至于国家修订官书也要到张华家藏的书去校对。因此,张华自己出身寒门,因此十分爱惜人才,尽自己的全力提拔有才能的寒门或者吴蜀之地的人士,希望他们能够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受到张华提携的二陆、左思都不用说了,其他的如号称为“南土五俊”的薛兼、纪瞻、闵鸿、顾荣、贺循,都被张华称为“皆南金也。”张华称成公简为“清净比杨子云(杨雄,汉文学家),默识拟张安世(张汤之子,汉朝重臣)。”(《晋书,成公简传》)对陈寿,则评价为“有良史之才。”张华还把寒门出身的陶侃、牵秀、刘弘、张轨、成公绥等提拔或者引为下属。(分别见《晋书》各本传)

除此以外,对于贾后的凶悍无耻,张华也尽可能进行讽谏,他写下《女史箴》,全面论述妇女应当具备的品德,试图对贾后进行规劝,后来,《女史箴》被南北朝北魏宫廷画家(据近年学者考证认定,过去通说为南朝顾恺之所画)画为著名的《女史箴图》流传至今。在司马伦因无能被从关中调回中央以后,司马伦极力交好贾皇后,“大为贾后所亲信,”想求尚书令的职位,而张华、裴頠坚决不允许这个无能的人再染指朝政。

然而,真的是独木难支。

虽然贾模也出于自己家族的安危,多次劝谏贾皇后不要太过分,但是,贾模的缺点也十分明显,他的尽忠行为不过是为了避祸,因此,总爱玩些小聪明,有所启奏,总是装作离这事远远的,而在私下里操纵;对于和自己对立的人,则千方百计地进行陷害;还“贪冒聚敛,富拟王公。”而裴頠呢,根据《晋书,韦忠传》的说法,也是“欲而无厌。”想法太多,从不知足。对此,连张华也无可奈何。

贾南风不喜欢太子,并且自己总想干政,这引起了裴頠的担忧。他找到贾模和张华,秘密商议废掉贾南风,更立太子司马遹的亲妈谢淑妃为皇后。贾模和张华都说:“皇上自己并无废黜贾后的意思,如果我们做臣下的擅自这样做的话,皇帝心里肯定以为我们做的不对。再加上,诸王都是血气方刚,朋党如果再起异议的话,恐怕祸乱会立即爆发,到时候,我们身死国家陷入危难,还无益于社稷啊。”裴頠说:“你们俩说的都对。但是,她是个昏聩又暴虐的人,做什么事情都无所忌惮,这样下去,混乱也会马上到来,你们说那怎么办?”张华说:“你们两个还都是她的亲属,还被她所信任,只要经常在她身边进行劝谏,估计还出不了大事。幸好现在天下还过得去,我们大约还能够度过余生吧。”

这是《晋书,裴頠传》的说法,而《晋书,贾皇后传》的说法则是,贾模看到贾南风凶暴,而找到裴頠和王衍商量废掉贾南风的事情,结果,王衍先同意,后来又后悔了,致使这一计划泡汤。)虽然说法不同,但是,可以确信的一点是:当时,贾模或者裴頠的确与张华酝酿过废后的事,但是,此事因为张华或王衍的反对而夭折了。

贾模和裴頠很听张华的话,贾模每每遇到机会就劝谏贾南风,弄得贾南风心里很不是滋味,以为贾模不是真心爱自己,于是,就慢慢对贾模疏远,贾模因此忧愤成病,很快就去世了;裴頠不敢像贾模那样直接劝说贾后,只好找到自己的从母贾南风的亲妈郭槐,让郭槐劝说贾南风对太子好点,裴頠最担心的事就是害怕贾后和太子司马遹之间出现问题。

正如裴頠担心的,太子和贾后之间真的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