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仆役傲慢的态度令他很不舒服。看着透露着森严感的学堂,他觉得脚下发沉,是一种莫名的压迫感,令他有些畏惧这个地方。

为显示对本家教育的重视,典礼是赵大人自己主持的。为显示对赵大人的支持,不少官员也出席了,其中包括知县大人,严天擎还看见自己的叔叔也站在一群人后面。介绍过诸位先生之后,赵大人对陪读的学子表示了欢迎,甚至挨个点名,走到他身边,由他送给每位侍读生一支紫毫笔。轮到严天擎的时候,他在众人的目光中僵硬地走上前去,像其他学生一样,双手接过笔,对赵大人行礼,对官员们行礼,再对先生行礼。

赵大人慈爱地摸了摸他的头,说:“你是咱们书塾里年纪最小的侍读。小小年纪就披荆斩棘突出重围,真是不凡的孩子啊。好好读书,赵叔叔很期待你快点儿长大。”

他不明白为什么单独跟自己说这些话,只能继续向赵大人行礼,回答道:“年岁虽小,也定然不负期待。待天擎将来学成,也做赵大人您这样的……大好人。”

前面的话还讲的有模有样,最后的“大好人”引得全场大笑起来,赵大人尤其笑得开怀,又摸了摸他的头,示意他可以下去了。

严天擎手里都是汗,握着那支笔微微打颤,回到学子中间,头都抬不起来了。他能感觉到很多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更是局促不已,直往年纪大的学生后面躲,把自己藏起来。

赵大人的讲话结束了,知县也说了几句,接着书塾的负责人讲了一遍基本事项,比如学三休一,上下学时间,考核制度,供应午餐等。最后由赵家子弟代表和侍读代表分别发下心愿,典礼才算进入尾声。这些环节都结束了,也到了午餐时间。

厨房已经准备了饮食,在大堂里布好了菜。赵大人和书塾负责人热情地招呼大家尝尝饭食,又表示了一遍自己对教育的重视和尽责。大家自然不推脱,席间满客,言笑晏晏。

学子们跟他们分开了,安排进学堂内就餐。学生进入学堂,看到每人的餐食已经摆好,桌上还立着竹制的座签,工工整整写着每个人的姓名。大家都兴致勃勃找自己的座位,适才的生涩都消失了,互相熟络起来。

严天擎的座位在最边上,靠窗面的末三排,是个很边缘的位置。

学堂内共有设置五纵六横的桌椅,对应三十名学生。其中,赵大人的子女共九人,五嫡四庶,分六男三女。再除去八名侍读,剩下十三人为赵大人的亲戚,其中九人是赵大人那边的,还有四人是赵大人正房之妻那边的,分十男三女。三十学生共二十四男六女,平均年龄不到十岁。

严天擎紧张地吃着饭,悄悄地观察着整个学堂,很快就看出坐在最好位置的几人大概就是赵大人的子女了,他们的穿着都比旁人更精致讲究。有一半侍读都坐在末排,他这个位置算是侍读生里最靠前了,大概也是照顾他年幼。不过侍读基本都靠后也不奇怪,除了他这个小家伙,其他人都有十来岁,年龄普遍比那些赵家子弟大,让他们坐前排挡住子弟们也是不合适的。除此之外,他还发现,女孩的位置也普遍靠后,有两名跟他同排,其余的都在更末的位置了。但也不得不说,女孩们有机会和男子一起进入学堂,也是件不容易的事儿。比如他的姐姐,虽然识字,也读了一些书,但她没进过学堂,都是米赪、母亲和叔叔教给她的。

用餐过后,侍读中年纪最大的两位学生协助书塾负责人,给每位学子发放了统一的书册、书袋和服装,说是统一了着装,门口的仆役就不会再盘查学子的身份了。有的人直接套上了新衣服,在他人面前比划来比划去的。严天擎不敢乱动,他翻了翻书册,摸了摸衣服,不愧是赵大人开办的书塾,布料价格不低,米白底色,有浅褐色的格子,在光线下,这布还有纹路,是斜织的细格纹。春秋季、夏季、冬季,长衫各两套,大概是为了便于换洗。除此之外,还有件冬天的大氅和斗篷。斗篷看着就非常精致了,兜帽上有一圈厚实的毛,内里的绒毛也十分细密,从做工来看,价格不菲。

严天擎想,这赵大人得多有钱啊,没收学生一文钱,建了这么个书塾,请德高望重的先生,供应午餐,还下发这么多服装,都是按他家子弟标准来的。

发放结束后,负责人念了一遍第二天正式开课的安排,又公布了赵大人四位嫡子的伴读名单,就允许学生们自行活动,想走的可以回家,不想回家的和等家人到点来接的,可以留在书塾的范围内玩耍。

严天擎赶紧把书册装进新发的书袋里,想了想,把赵大人赠送的笔留在笔架上。接着他把一套当季服装塞入自己带来的书袋中,其余的服装就留在座位上,待日后一点一点带回家里去。

准备妥当,看看周围人的打算,看到几名坐在最末排的侍读生们拿起了课本,在嘈杂声中心无旁骛地自学功课。赵家亲戚中,有几名年纪尚小的学生结伴去玩了,大概要等待有人定点来接他们。赵大人的儿女们都叫了耳房中等候的小厮和丫头进来,收拾着物品,准备下学回家。几个姑娘也不停留,都早早离去了。见不是自己一个人不愿留在书塾里,他这才放心走出学堂,看到赵大人一众人已经离去,几名仆役正在打扫大堂。

他还看见两名亲戚往小厢房内搬东西,从屋内物品看,他们似乎要住在书塾里。还有两名年纪最大的侍读,也在旁边的小厢房里忙活,看样子也要住进书塾了。他记得那两名侍读生确实操着外地口音,或许家离的远,需要借宿在书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