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变革的规律

《封神演义》reference_book_ids":[7267077383654476835,7316124686155254803,7294563922152000512,6833642803587714061,7345693456209038398,7316421421314346021,7332311474720738366,7310139495154715710,7354959346100341822,7340201120205130814,7340508623698660414,7316405882189777974]}],"6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2,"start_container_index":6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1},"quote_content":"《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reference_book_ids":[7167175045922425870]}],"5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7,"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39,"start_container_index":57,"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4},"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5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5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68":[{"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8,"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68,"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6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start_container_index":6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7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1,"start_container_index":7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6},"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0,"start_container_index":7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5},"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1,"start_container_index":7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6},"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7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60,"start_container_index":7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55},"quote_content":"《国富论》reference_book_ids":[7353550677626326078,7257088436480248890,7299766168108141608,6959122730679536676,6959122730671148046,7297184759103360054,7202540906128346168,7294563954230037555,7345746209602030654,7045214716116864037,688638265570990798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一章变革的规律

每一种变革都有相似的逻辑,要么是我比你的价格更低,要么是我比你更快捷,要么是我比你更精准。

其实,社会就是一个关联的链条,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某一个现象,要串联起来去分析。

几年前我们经常听实体工厂的老板抱怨,说自己如何被互联网冲击,如何被金融吞噬……

如果思考一下二十年前工业是如何“收割”农业的,就会明白现在制造业为什么被互联网“收割”,互联网又为什么被资本“收割”。

这些,都只是历史演进中的一个个现象。

社会一步步前进,财富不断产生,循环流动,生生不息。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这种现象。

第一轮“收割”:工业对农业。

我们都知道工农剪刀差,其实是由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的定价机制不同造成的。农产品主要是指主粮。民以食为天,所以定价权在国家手里,即便有一些波动,但是因为分散化经营,农民的议价能力也极弱,因而在由市场定价的工业产品,如化肥、农药等面前很被动,这就造成了工业对农业的“收割”。当然,这也是为了促进工业的发展。

第二轮“收割”:互联网对制造业。

当互联网完成信息对接的任务后,经济运作逻辑全变了。工业思维是线性的、连续性的、可预测的;互联网思维是断点的、突变的、不可预测的;工业经济关注的是有形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有形的空间对它来说既是优势,也是一种阻碍。

而互联网经济可以把人、货物、现金、信息等一切有形和无形的东西“连接”起来,完全突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工业抢空间,互联网抢时间,这是完全不同层次的思维。

“高维”当然能“收割”“低维”。

第三轮“收割”:资本对互联网。

资本专门寻找价值洼地和最大化增值空间,当资本嗅到有其发展增长的空间之后,当然会插足进来。既然互联网抢的是时间,那时间就会推着互联网往前跑。当资本得到它预期的利润之后就会撤出,留下一个空壳,所以很多公司成也风投,败也风投。

资本变得越来越大,当资本试图一手遮天的时候,制度会出面调控和干涉,严格管理资本,从而让社会进入健康的发展之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从现在开始,每个人都需要一场自我变革。懂得变化,不如善于进化。跟随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一起进化,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进化,就是时刻要有一种归零的心态,随时抛弃你已有的成功,匍匐前行。如果你把困难当成一种刁难,你一定会失败;如果你把困难当成一种雕刻,你就会变得越来越完美。

人,千万不要把已经拥有的或者之前的成功看得太重。否则,那些会是你下一次成功的绊脚石。

如果你把它们看得很轻,甚至踩在脚下,它们将成为你的垫脚石。

世界最需要迭代的不是产品,而是人的思维。

中国人的信仰究竟是什么?

中华民族上下绵延五千年,历经风雨和磨难,始终屹立于东方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或许我们可以从古代神话里找到原因。我们发现中国神话中的那些故事永远只围绕一个核心:面对自然不屈服,敢于抗争。而且,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坚信,只有“人”,才是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

每个国家都有“太阳神”的传说,在部落时代,太阳神有着绝对的权威。纵览所有关于太阳神的神话你会发现,只有中国的神话里有敢于挑战太阳神的故事。

有一个人为了采撷火种,就去追太阳,想要把太阳摘下来。这是夸父追日。

而在另一个故事里,干脆直接把太阳射下来了——后羿射日。

在西方的神话里,火不是上帝赐予的就是普罗米修斯偷来的;而在中国的神话里,火是通过钻木,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摩擦出来的!这就是区别,我们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诫后代,要敢于与自然做斗争——钻燧取火。

面对末日洪水,西方人在挪亚方舟里躲避,但在中国的神话里,我们的祖先战胜了洪水。看吧,仍然是斗争,与灾难做斗争——大禹治水。

假如有一座山挡在你的门前,你是选择搬家还是挖隧道?显而易见,搬家是最轻松的选择。然而在中国神话里,有个人却直接把山搬开了——愚公移山。

一个女孩被大海淹死了,她化作一只鸟,想要把海填平——精卫填海,这就是抗争。

一个人因为挑战天帝的神威被砍了头,可他没死,而是挥舞着斧子继续斗争!于是“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成了一种对生命不止、抗争不息的描述。

中国人的祖先用这样的故事告诉后代:可以输,但不能屈服。

我们在这些神话故事的熏陶下长大,勇于抗争的精神已经成为遗传基因。这就是中国屹立至今的原因。

在中国,各种名著和传说里的神仙、妖魔都是“人”变的,比如《封神演义》里的诸神,《八仙过海》里的八仙,比如关公、托塔李天王、钟馗、华佗,这些神都是被大众册封的“人”。所以人们其实从来不崇拜神仙,只崇拜英雄。

这种敢抗争、不怕输、不服气的性格,才是我们的民族精神。我们坚信人是改变世界的最主要力量,这也是我们的信仰。

西方人向外求,而我们却向内求。我们需要通过激发自己的潜在能量来改变世界。研究人,研究人心,研究人性。唯有人,才是改变世界的根本力量。

中国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所有的问题到最后都是人的问题,是人的品格、修养、格局的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又多变,各种暗流涌动,很多人因看不透而焦躁不安。

那些顶级的经济学家一直尝试去探索其中的规律,然而各种高大上的理论都用上了,始终无法找到答案。

其实,试图用经济学里的概念去解释所有的经济现象,一定是得不到答案的。

因为“经济”本身就不是具体客观存在的东西,它只不过是我们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的运转而发明的一种概念。你用一种并不具体客观存在的东西去描述有形的社会,一定会越描越模糊。

经济学根本没有那么晦涩难懂。经济学里的很多复杂问题,都能在数学、物理中找到非常明朗的答案。关于世界经济走向,这个在经济学家们眼里重大而又复杂的问题,只需用一个字的物理概念就可以描述得淋漓尽致。

世上很多事物的本质其实都是相通的,所谓一通百通,透过一滴水要能看到整个大海。

接下来我将通过剖析这个简单的字,向大家说明经济现象,揭示未来经济走向。

这个字就是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叫作“熵”。

什么是熵呢?

我们知道,物体都是由粒子组成的,粒子又是不断运动的,但是这种运动往往是“无序运动”。熵就是衡量一个物体里的粒子做运动“无序化程度”的概念。

所以,熵越大,意味着物体内部越混乱;熵越小,意味着物体内部越有序。而运动的粒子具备能量,当不同方向运动的粒子碰撞在一起时,很多粒子身上携带的能量就彼此消耗了。

也就是说,当熵处于最小值时,整个系统处于最有序的状态。这也就意味着每个粒子产生的能量都会统一地收纳和释放。此时,系统的能量集中程度最高,有效能量最大。

相反,当熵为最大值时,整个系统为有效能量完全耗散的状态,也就是混乱度最大的状态,此时粒子携带的能量被彼此的碰撞消耗。

所以一个系统的能量,可以用它内部粒子运动的“有序化”去衡量。即熵越小,系统能量越大,也越稳定。

比如互联网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革新力量,就是因为计算机是高度有序的系统。

我们可以把社会看成一个物体,每一个人就相当于物体里的一个粒子。

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相当于每一份能量都能被合理利用和转化,从而产生能量聚合的效应。

资本主义世界的主流经济运转模式遵循的是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什么是自由市场经济呢?

这就要从二百多年前的一本书说起。这本书就是被尊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的《国富论》,作者亚当·斯密也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这个称号是后人封的,他本人是一个哲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这一点更证明我们开头提到的观点:真正的经济学家,谈论的根本就不是那些复杂难懂的经济概念。

《国富论》的中心思想在于:人们的各种行为都是从“利己心”出发的,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利益所在,都会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种“利己心”会指导大家朝着最容易赚钱的方向努力。

按照这种逻辑,只要社会上的人都自由行动起来,看似杂乱无章的自由市场,实际上是拥有自行调整机制的,比如越是社会所需要的地方,利润就越大。它将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产品。这种生产可以促进社会的繁荣。但当一个地方投入某种产品过多时,其行业利润便会减少,于是大家会自然地减少这个方向的投资。因此,纵使没有任何法律政令的干涉,这种“利己心”也有一种内在平衡作用。这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控制着市场和价格规律,并将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两者统一起来。

也就是说利己主义会跟社会公共价值统一起来,因此作者主张政府尽量减少干预,人人都要自由行动起来,把“自由竞争”奉为上上策。这引出的就是自由市场经济。

1776年,“看不见的手”理论正式出世。这一年正好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端,也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美国的诞生之年。

这个理论迎合了西方国家发展的大势。因为很多国家在此之前还处于封建体制之下,一片死气沉沉,而自由市场经济一诞生,就相当于激发了物体内部的每一个粒子,让它们运动了起来,从而形成了一个运转的系统,具备了更强的能量。

其后西方二百多年的发展逻辑,都没有逃脱这本书的理论。欧洲许多国家和美国是自由市场经济的践行者,尤其美国作为自由市场经济的代表,其近代以来的经济发展证明了这种理论的可行性。

二百多年过去了,基本上遵从这个理论的国家,经济都发展了起来。

如果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物理世界,“自由市场经济”的诞生就像当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经典。万有引力揭示了万物的互相作用和关系,“看不见的手”则推动了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老子有句话:道可道,非常道。这个社会没有永恒不变的道理。

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的确立。1905年,爱因斯坦建立了狭义相对论,将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推翻重建。2015年,量子力学理论的确立,又让世人重新审视相对论。

《国富论》在出版一百年以后,已经开始暴露了它的有待完善之处。

如果按照《国富论》的论述,整个社会将会持续、有序地发展下去,但是刚过几十年,资本主义国家就爆发了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

从此以后,世界从未摆脱过经济危机的冲击。每次经济危机都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力,使社会倒退几年甚至几十年。

现在,我们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比如债务问题、货币超发、实体衰退等。

东南亚金融危机,日本房地产崩盘,阿根廷、土耳其国家货币的崩溃,欧洲各种“黑天鹅”的频出,以及中东等地的区域动荡……各种迹象反复证明一件事:自由市场并不是完美的。

如今,全球经济已经遇到了一个临界点。

按照凯恩斯当年的说法,全世界三百年内不会有人像爱因斯坦推翻牛顿的理论那样,去推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可现在《国富论》诞生已经接近三百年了。

如果按照每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每个人虽然都会有一股冲劲,但是每个人产生的效能会互相抵消。这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虽然粒子在运动,但是物体的熵太大。

举个例子,有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总是堵车,一堵就是两三个小时。路面的车也不多,但就是无法疏通。但只要在路口观察半个小时,就明白了堵塞的根本原因:每一个开车的人都见缝插针,看见一个缝隙就抢着填上,根本不顾及其他车辆,于是大家都在那里堵着,宁可坐在位子上干等,也不愿意彼此谦让空出一条道来。但如果有人挺身而出去指挥这些车辆,该退的退,该让的让,就能慢慢恢复交通秩序。

这也是说,“自由”一定要建立在“自律”的基础上。很多人总是崇尚自由,却无法做到自律。在这种情况之下,必须有规则来维系社会的运转。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这个道理。

打个比方,为了缓解交通拥堵,有人主张在马路上多设置一些红绿灯,有人主张减少一些红绿灯。不管是增加还是减少,这都是在设置规则。

人性有自私的一面,人的行为有时是损人不利己的。

如果一个社会里,所有人都追求金钱最大化,人们一定会被逼得变“坏”。这时无论科技怎么进步,其内耗都会很严重,经济都会很萧条,因为人们的聪明才智互相抵消了。

三百多年前,资本主义经济刚刚开始起步,如今世界自由度已经充分释放,此时应该加强对“人”的管理,提升社会的秩序性。

因此,世界经济的下一个方向一定是提高社会的秩序性。对我们个人来说,只要记住这一句话:自律的人,才有资格谈自由。

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

任何一个系统,只要是封闭的,且无外力做功,它就会不断趋于混乱和无序,最终走向死亡。这就是熵增定律的实质。

比如手机会越用越卡,电池电量会越用越少,屋子不收拾会越来越乱,企业不调整和优化会越来越低效,等等。

所以电脑和手机需要定期清理垃圾,人要保持清醒和自律,企业要不断地调整结构,这些都是为了对抗熵增定律。

中国有句话叫“家和万事兴”,因为一个家庭和睦的时候,就是熵最小的时候。“和”,意味着成员之间有默契,无摩擦。“以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也是这个原理,“和”意味着熵值最小。

人的价值就是为了使各种系统不断地从“无序”变成“有序”。“有序性”是世界上一切生命力和效能的本源。

那么如何才能对抗熵增定律?

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企业,在没有外力干涉的情况下,其本能都是越来越走向封闭。

一个人如果没有外力督促,就会活在自己固有的思维里,或者活在自己的偏见里。

叔本华说过,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如果仔细检查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局限带来的,所以人的思维和认知必须保持开放,要随时接纳新信息,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兼容性。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外界的压力(环境、政策、市场等因素的改变),就会在固定的模式里循环,逐渐走向守旧。

华为每年淘汰10%的干部,5%的员工。很多公司都是这样,没有新鲜血液就会走向沉寂。

未来一切资源都将变得开放,支持共享,一切边界和围墙将被打开,行业、职业、专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开始互相越界、穿插和共享。

一个厉害的企业,往往是无边界的,是一个手握用户资源,击穿了不同领域之间的篱笆,并将其做成融会贯通的创新型组织。

同样的逻辑,人的能力边界也将被彻底打开。一个厉害的人往往能够在不同思维路径上找到交汇点,成为一个游离于各种状态之外的人,这就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学习的本质就是做功,一个系统只要有外力在做功,就拥有了源源不断的能量支持。

巴菲特的合伙人芒格说:我一生不断地看到有些人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往往是最爱学习的。巴菲特就是一部不断学习的机器。

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断学习。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不如进化,如何保持进化?就是坚持终身学习。

学习是一种做功,是防止熵增的最好外力,学习可以让我们突破自己的局限,比如很多人说我不善于演讲,我不善于表达,我不善于逻辑,等等,而实际上各种研究表明:人类是可以通过练习、坚持和努力,去不断挑战自己的能力边界的。

唯有学习才能让我们突破自己,并且还要让突破的速度大于熵增的速度。

人在没有外力的干涉时,是不断地走向无序状态的。如果我们对生活放任不管,或者放纵自己,那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混乱。

人为什么要自律?因为自律的本质就是把“无序”变成“有序”。

当然自律会有痛苦,但是这只是当下的痛苦,未来却是越来越美好的;懒散是当下很舒服,以后总有一天是要还的。

比如现在短视频很流行,我们总能轻而易举地享受各种火爆刺激的视频,但如果我们就此陷入一个个短平快的刺激中不可自拔,时间一长就会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丧失上进心,变得越来越慵懒。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各种便捷,但同时也让我们放松努力。

从来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像互联网这样对人性洞察得如此彻底,很多充满感官刺激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在其中大行其道。

越是这样的时代,越凸显自律的重要性。

人生的熵越大,生活就越平衡,人也就越舒适,但也就越接近懒惰的边缘。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断地走出各种舒适区,不断地打破自己的平衡,主动迎接各种新挑战。

挑战的本质就是混乱性和无序性,我们当前主动迎接的挑战越多,克服的挑战越大,未来的生活才能越有序,才能由我们自己掌控。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未来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未来只有一种稳定:是你到哪里都有饭吃。稳定的本质,就是你拥有化“无序”为“有序”的能力,而不是始终躺在那里享受一成不变的生活。

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如果你发现生活百无聊赖了,说明你已经趋于平衡了,这时你必须主动打破这种平衡,尽量走向更高维度的和谐,否则你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人本能地眷恋原有的地方,或者习惯于把自己固有的性格和行为路径当作最合理的状态,本能地排斥跟自己不一样的东西。

也因此人总是会变得越来越傲慢,故步自封,不能对外界事物做出最客观的评价。

人的行为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了生活,做不喜欢做的事。

第二种境界: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可以更好地生活。

第三种境界:驾驭各种新鲜事物,不再区分喜不喜欢。

真正的强者,是“无我”的。他们已经没有偏见,对事物不再分喜欢和不喜欢,他们能从容地做各种事。

因为做到了“无我”,所以就不会跟外界有冲突,因为没有了“我”作为参照,所以也就没有了混乱,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

一旦到了第三种境界,人就没有任何阻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所有的绊脚石都能成为人的垫脚石,让人攀得更高,看得更远。

每个人都需要一场对自己的变革,需要把自己推倒重建。

综上所述,保持开放,终身学习,坚持自律,远离舒适,颠覆自我,这五点就是我们对抗熵增的最好方式!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我们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我们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是为了把我们推向更加合理的位置,为了让我们的行为路径更加井然有序。

这就是生命的玄妙之处。人总是试图使自己更加强大,生活更加有序,然而一旦抵达了这种最和谐的状态,又必须马上打破这种平衡,再竭力使自己走向更加高维的和谐,也就是说人永远都不能停下来。

或者这就是人生的真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