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个体的崛起

《道德经》reference_book_ids":[7225931131646905348,7224048805384031266,7077483474008935431,7217733336632921144,7257088434206936120,7316445148911504446,6959124362339306510,6915002082894302221,7077483474008935432,7332306304972639294,7107503072145853471,6924983412973374478,7315417163592895498,7077483474004741128,7077483474021518372]}],"2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5,"start_container_index":2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道德经》reference_book_ids":[7225931131646905348,7224048805384031266,7077483474008935431,7217733336632921144,7257088434206936120,7316445148911504446,6959124362339306510,6915002082894302221,7077483474008935432,7332306304972639294,7107503072145853471,6924983412973374478,7315417163592895498,7077483474004741128,707748347402151837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二章个体的崛起

经常有人这样说:“知道容易,做到太难。”

或者这样说:“我知道了,但是做不到。”

为什么很多人知道了,但还是做不到?

为什么很多人懂那么多道理,依然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人的“知道”都是一个假象。

其实真正的“知道”远比“做到”难。

举两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例子一:你很想成为跨栏世界冠军,你去问刘翔该怎么跨栏,刘翔总结了三个步骤:先怎么起步,再怎么抬腿,最后怎么落脚。于是你牢牢记住了这三点。

现在问题来了,你即使知道该怎么做了,但是你依然跑不出他的成绩。

例子二:你在跑步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吗?知道自己是手先动还是脚先动吗?很多人肯定没注意这些细节,也不知道这些细节,但能确定的是,你肯定是会跑步的。

现在问题来了,你即使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跑步的,你还是会跑步。

有些事你即使“知道”了,却还是做不到。

有些事你虽然“不知道”,却可以完美地做到。

这就是说,不是从外界获取了道理、经验、知识等等,就叫“知道”了。只有当一种行为成为你的本能的时候,才能叫“知道”。

而你的那些本能,具体是怎么运作的,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刘翔是怎么跨栏的?姚明是怎么投篮的?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其中的细节,因为那是他们长期训练出的结果,他们已经让动作和身体融为一体,最终成了一种本能。

你非要他们总结出个一二三也未尝不可,只是他们的理论未必适合你。他们的经验和技巧,是最适合他们自身情况的,而你直接拿来用,不见得会成功。

同样的道理,很多人的成功,根本就不是他们总结出来的那样简单,其中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和要素的。

为了总结经验,往往需要忽略很多细微要素,但是任何一个细微要素都可能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因此凡是总结出来的经验,都不是真正的经验。

《道德经》里有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凡是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理,都不是永恒的道理,都是可以被攻破的,总有它不成立的时候。

《道德经》里还有一句话:“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意思是,真正知道的人,因为明白他们知道的东西是无法表达出来的,所以早就不说了;而那些在说的人,往往都是不知道的。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意思其实是,真正的“知道”是和“行为”统一起来的,“知道”即“做到”。只要你能“知道”,一定可以“做到”。你之所以做不到,只是因为你不知道而已。或者你所谓的“知道”,只是自以为知道而已。

还有句话:智慧不可传。知识和经验可以传授,但智慧是传授不了的,它只能靠自己去悟。学到的是知识,悟到的才是智慧。

“知道”这个词说起来容易,我们几乎每天都在说,但是要真正地做到“知道”太难了。即便只从“认知”层面去分析,真正地做到“知道”也很难。因为知道的“道”,就是老子说的那个“道”,是规律、是原理、是本质、是真相。当我们通晓到这个层面的时候,才能叫“知道”。

最后,请大家记住两句话:

第一句,获取知识的能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学习是为了打开自己的思维,健全自己的思考模型,让自己随时处于开放和迭代的状态,这样就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

第二句,别人告诉我们的道理,和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与技巧,其实并不属于我们,只有在某一刻,它与我们的经历相结合,成为我们本能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东西。

长期以来,很多家长和网友都崇尚西方的“素质教育”,排斥“应试教育”,然后总是找机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

然而中西方教育的深层次区别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人都没有搞清楚。

有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曾经受到很多人的关注。在纪录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严格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方的教育环境确实很宽松,学生不需要每天完成那么多作业。对他们来说,读书更像是一个社交的过程。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一起交流、分享,一起参加各种实践和活动。

西方的这种教育更像一种基础性供给,学生都来一起学习,学校是自由的、包容的。但是普通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是两个世界的人,即使到了学校也是如此。

如果教育质量取决于家庭背景,那对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教育就成了奢望。

西方的教育只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看似让孩子自由、平等地成长,但是环境越自由,越容易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向,最后那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被淘汰了。

而中国的教育是更看重“考试分数”的,因此,这成了很多普通家庭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也可以很优秀,只要你敢于吃苦受累。

现在我们不是提倡教育改革吗?于是很多家长和网友开始叫嚷要实行精英教育,但是我们不能贸然就跟西方学。

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盲目去学习精英教育的可怕之处了。

我曾经见过一个中学老师做的一张表格,上面除了有每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之外,还记录着这些家长的身份和职位,比如某某公司总经理、总监,当然也有普通职务之类的。

大家不觉得这样的教育变味了吗?一旦学生与学生的不同不再以分数为主要区分标准的时候,那么学生的背景因素就会突显出来,学生受到的教育就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

虽然中国的教育竞争激烈,但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一旦一味模仿西方的精英教育,那么就会降低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上升的可能。而且偏远地区的学生更无法和城市的学生一起竞争,这只能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中国至少还有一种手段,可以把各种背景的孩子放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是高考。很多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拼命苦读。

高考是只认分数的,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经济状况好坏,你都得努力拼搏,然后用分数作为能否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

高考,是一种公平的制度。

广大普通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一旦落实西方所谓的精英教育,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就被边缘化了。

英国还有一个纪录片叫《56UP》,导演选择了十四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七岁开始,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到五十六岁。几十年过去了,贫困家庭的孩子长大依然是穷人,富有家庭的孩子长大基本都成了富人。

而在中国,读书可以改变命运。虽然读书未必会让人们大富大贵,但是起码可以让人们在社会上立足,可以让人们明心见性,可以更好地去理解世界的变化。

在基础教育过程中,高压式的灌输教育使学生默默接受了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即使当时消化不了,但却会沉淀在他们心中,将来都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能力。

要知道,没有一个科目是多余的:数学锻炼你的逻辑,物理让你深刻,化学让你学会看微观,语文让你陶冶情操,历史让你看懂规律,地理让你看透万象,生物让你看透生命……

恰恰是这些基本知识,使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了。正是有了众多知识做积累,才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升华成了智慧。

普通人一生至少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次是高考,第二次是创业。我们必须谨慎地对待它们。

有些年轻人,尤其是白领们,有一个很大的思想误区: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表现优于父母,认为父母落伍了……其实,这不过是因为经济结构转型所造成的误会而已。

在写字楼的格子间里,吃力地做着PPT的年轻人和当年踩着缝纫机的工人们,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同理,现在年轻人在群里争先恐后地抢红包,和当年父母在菜场讨价还价,多一分还是少一分,状态差不多;现在年轻人非要给手机套个壳,和当年父母非要给电视机遥控器套个塑料袋也差不多;现在每天拿着手机刷朋友圈和微博的人,和当年蹲在墙角嗑瓜子聊天的人,也没什么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会的变化,不过是外在形式和工具的变化而已。

同样,随着新一轮经济的转型,这些在写字楼里做PPT的白领,也即将重复当年那些纺织工被淘汰时的情景……

现在开始思考两个问题:

一、如果把名片上的公司名字划掉,你还剩什么?

二、如果离开你所在的平台,你还能做什么?

一场专门针对白领的危机正在袭来,如果看不透这场大变局,等轮到一个人被淘汰的时候,他连叫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其实,比企业“倒闭潮”更惊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经常听说“公司”(或其他组织)倒闭,而没有听说过“人”的倒闭?

其主要原因是:以前,公司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一切经济反应只传导到“公司”这个基本单元。

之前,公司为了提高生产效能,需要让目标和行为尽量保持一致,这就要去除“人”的差异性,把“人”机器化,变成千人一面。由上层的少数人发布命令,让下层的大多数人去执行,这就形成了金字塔式结构。

于是公司成了社会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公司的效能决定它存在的价值,效能低下的公司被淘汰,而人只是公司的一分子,如果所在的公司不行了,不过是换另外一家公司。所以,人是永远都有饭吃的。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惊讶地发现,公司不再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大量个体被解放,个人成了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之前,个人的爱好和需求无法被精准对接,只能被归类,但是互联网却可以精确、高效地将个体需求激发并对接个体的特长,让每位个体都能实现自我,把“面对面”变成“点对点”,比如大量的设计师、咨询师、律师、会计、美甲师、保姆、司机等,都开始脱离企业去发展。过去受限于市场规模不能成立的特色小生意,现在可以利用互联网找到客户。

毫无疑问,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定制化水平越来越高,这种趋势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

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个体崛起的原理。

于是,社会从金字塔形状变成了网状,与之相伴的是“人”的升级——

过去,“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谁,“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现在,“我”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发挥多大作用。

未来,要知道的是,“我”究竟是谁?“我”能为世界创造什么?

所以,“人”的主动性、独立性越来越强,可施展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人的创造性,只有这个阶段才能充分发挥。

最可怕的是,时代已经不是那个时代,人还是那个人。有些人还总是在等待指令,太缺少主动性,这其实和坐以待毙没什么区别。

既然个体被明晰化了,未来每个人都必须明白自己的责任、权力、利益,这才是真正的“三权分立”。

你要用你的长处去创造“权力”,然后你所得到的每一分“利益”,都对应你承担的每一份“责任”。

今后不会再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做,你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一个目标,而不是一项任务。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些无力承担“责任”,却无度索要“权力”和“利益”的人,或者因为找不到自我,而无法定位的人。

电商兴起之后,绝大部分产品的价格都被拉低了,为什么呢?因为产品的同质化太严重了。大部分产品都是千篇一律的,凭什么你的卖得贵?

同理,有些人之所以越来越累,是因为与别人的同质化太严重了……

有些人一生最大的悲剧就是,从进入学校到离开学校的这二十几年里,没有一个老师能启发他们如何认识自己: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

也很少有家长去有意识地启发孩子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这些家长完全忽视了孩子的内在动能和潜能,导致孩子长大之后成为“千篇一律”的人。

这就是固有观念和当今时代的错位:我们辛辛苦苦地读了二十几年的书,本以为自己满腹经纶,时刻准备大干一场,到了社会上,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资质平平、平庸无奇的泛泛之辈。

其实哪有什么阶层固化,只是人与人之间严重趋同、严重同质化而已。产品同质化最多导致产能过剩,而人的同质化会导致社会乱了章法:没有兴趣、没有特长,无论做什么都是一拥而上、趋之若鹜。

以前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他有很多想法,只需要他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这个时候人只不过是大机器上的一个零部件,而现在衡量一个人的价值,是看他的个性和特长究竟有多出众。太需要他有自己的想法了,甚至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缚,善于各种创新。

经济升级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制造业升级——旧式工厂关门——部分工人回农村(推动农业升级);第二个阶段是服务业升级——吸纳了部分工人(比如快递员、送餐员等);第三个阶段是经济结构升级——传统企业倒闭——白领失业潮开始。

那么,这些因企业转型而失业的白领该怎么办?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既不可能回农村,也不愿意转型。这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当工厂里的蓝领们已经大规模地被机器取代的时候,再想想那些在写字楼里整天做着内容重复的PPT的白领,他们在人工智能时代,还能安稳多久?

不要羡慕那些所谓优秀的人,他们应对变化的能力也非常薄弱,外界环境一旦有变,如果看不透大局,就会被淘汰。

出路在哪里?除了自己之外,没有人能救他们。

未来,越稀缺、越有特长的人或企业越有价值。无可取代即等同于无限价值。

中国经济的上一波红利是“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按人头算的。下一波红利是“人心红利”,是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热爱和兴趣激发出来。

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爱好”变得实用。很多小众兴趣、小众价值观、小众梦想都能被成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才是社会大繁荣的基础。

未来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传统组织会在转型过程中遭受撕裂一般的剧痛,一部分人会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变化而愤愤不平,他们会因为沦落为泛泛之辈而倍感失落。那时你若不能创造价值,就没有存在价值。

未来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各尽其才,才华和创造力再也不会被琐碎的生活所摧残。不管你是想劈柴喂马、面朝大海,还是想周游列国、隐居桃源,都可以凭借兴趣和才华过上自己所向往的生活。

社会的一次次进步,就是人们找回自己、各归其位的过程。

不管你信不信,这个世界只会变得越来越公平。故步自封、落后守旧者一定会被淘汰,创造者与创新者一定能获得更大的自由。

最后让我们一起回味这段话: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我们即将迎来最好的时代,现在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这个最好的时代里,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未来是个体崛起的时代,会发生哪些变化呢?

未来很多公司都将解散,因为人越来越贵,协调人的成本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产品的利润却在降低,两头倒逼之下,很多企业都没有了继续存在的价值。

未来,无数个体品牌将崛起。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独立存在的价值。他们灵活多变,特征明显,他们输出的内容、产品、服务,越来越符合各种小众人群的需求。无数个生产个体,各自服务自己的消费者,最终成全的依然是大众。

未来,经验将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很多人的经验主义相当于拿着鸡毛当令箭,敝帚自珍。唯有创新才是根本,所以很多人必定被淘汰。

未来人员的流动效率越来越高,大家都是革新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分包和众包是未来作业模式的主流。

未来公司和职位的模式会被团队和任务取代。团队是流动的,任务是随时的,以各项任务为核心,社会上将不断地发起一场场“会战”。究其本质,这是人类协作效率的大提升。

未来人们的收入形式方面,项目结算制将逐渐代替薪资制。项目完成的周期会越来越短,提成的计算方式也会越来越精准。

未来公司的业务模式方面,股权制将逐渐代替项目收费制,很多公司都将深度参与客户项目。

未来的公司必须精细化管理,高效协作。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将专业的资源匹配合适的产品,然后集中精力经营公司品牌和信用。

未来企业的核心资产,不再是设备和人员,而是品牌和信用。

未来的协作是全球性大协作,就像苹果手机:来自美国的核心设计,来自英国的ARM处理器,来自日本的闪存,来自韩国的CPU和显示屏,来自中国台湾的摄像头,与来自中国大陆的流水线,被有机整合在一起,再将成品邮寄到阿拉斯加,分发到全球接近五百家零售店与消费者见面。

未来的企业必须平台化,就好像苹果公司本身并不开发各种应用程序,而App Store里面却有超过三百万个App,这几百万个应用程序与上亿消费者实现了连接,也因此养活了无数个小而美的开发团队。这就是平台化企业的价值。

互联网实现了信息对称,区块链正在实现价值对称。在区块链成熟的社会里,价值创造者将会碾压一切投机者,碾压一切特权。区块链时代早晚都会到来,现在只是留出了一点儿时间,让那些既得利益者有颜面地退出。

对于个人来说,未来由于自由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大,所以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仅次于创新能力。自我管理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自我发掘,这一点任何人都帮不了你,只能靠自己历练和修行。

未来个人的贬值速度将大大加快,因为时代变化越快,每个人不断学习和再出发的频率就越高。所以不仅产品要迭代,我们每个人也要不断迭代,要不断地学习和反省自己,不断地用实践强化自己。

几乎所有的老板都想做到放手、松手,企图用一套合理的制度去代替自己,用合理的系统去维系企业的运转,这样就可以一直循环下去。所以前些年冒出很多总裁班和管理培训班,各种理论都出来了,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为什么呢?归根结底,无论企业采用多么先进的管理制度,最终这些条条框框和规则都不实用。制度无法框定人,最后还是需要老板事必躬亲,逐一解决问题,所以老板始终脱不开身。

对企业来说,企图用一套理想的制度来维护企业的运转,永远都是一个最美好的幻想。企业的老板必须要强势。

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读完下面这些客观事实,一切都豁然开朗了。

一是,即便是基层员工,如果条件允许,人人都想做高管,人人都想做老板,但其实绝大多数人的格局和能力是做不了老板的。很多员工愤愤不平,并不是因为他们看到了企业的系统性问题,而是因为他们觉得凭什么自己不可以做高管、做老板。

很多基层员工往往斤斤计较,他们不会关注公司的宏观规划和战略蓝图,只会对眼前的小利益趋之若鹜。很多员工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有自己的个性,有各种想法和欲望。更可怕的是,有些人一旦成为管理者,甚至会变本加厉地压迫其他人。

很多员工都趋向于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大家都想创业自己当老板,有些人去上班的目的就是借助公司的平台,为自己积累社交关系和资源,比如资源渠道、客户,然后机会成熟的时候就去创业了,有的甚至还会拉上公司其他同事。

二是,很多企业存在这样的问题:在老板与员工之间是没有信任度的。老板永远只会相信亲人,关键位置都会留给亲人,比如让夫人当财务(管钱的),让亲戚做采购(花钱的)。不是本家族的人是进不了核心圈层的,这样的企业最后往往都会做成家族企业,造成“圈子”比努力重要,血缘比“圈子”重要的现象。

这种公司的管理不是靠制度和系统,而是靠人。

由于人太聪明,所以很多企业管理的要点是对人的管理,懂人性比懂商业重要。所有的问题最后都会被归结到人的问题。无论人能力多强,多善于做事,如果不懂做人的道理,照样会一败涂地。

对于员工来说,十次做事上的成功,也无法掩盖一次做人的失败。把事做好的同时,还要求能协调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同时又不被人排挤。

所以我们就明白了很多企业在管理上有这样的缺陷:基层员工要想往上升职,最核心的往往不是看工作能力,而是看是否善于通过牺牲小利益收获大价值,懂得舍小而取大。当然,有时会做人比会做事更讨巧。

现实中,很多员工把智慧的20%放在做事上,另外的80%都放在做人上。这样一来,这些企业内耗就特别大,因为大家既要把表面文章做足,又得在私下里互相提防。

老板也只能拿出20%的智慧去做事,剩余80%的智慧都会用在解决内耗上,所以他们往往比较心累。他们除了开拓市场之外,必须把大量精力放在对人的治理和管理上。治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企业里,大家表面上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私下其实有一套利益机制在掌握着人的各种行为。只要公司能赚到钱,能让大家分到钱,所有的问题都不是大问题,都可以解决和商量。而一旦公司赚不到钱,不能让大家分到钱,没有问题也会生出各种问题。所以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帮大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就是靠品牌、影响力、渠道、流量、团队等去赚钱,但是派系斗争是很多大企业绕不过去的,高层管理者靠路线,中层管理者靠“站队”,基层员工靠喊口号。结果公司核心不再是做业绩,而是互相“斗智斗勇”。这样很多庞大的企业最后都没落了。

小企业(初创企业)的核心在做事,主要看老板个人能力;而大企业的核心在管人,把人管理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企业老板必须建立强大的企业文化,用强大而统一的文化去管理和塑造人,把员工从“千人千面”变成“千人一面”,把大家的能量捻成一股合力向前冲,一起实现目标,这也就要求企业老板要强势。

企业发展到了比较大的规模,就会出现瓶颈。解决瓶颈的最好办法就是结构重组,从而形成更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

企业升级时一定会形成两派对立:保守派和创新派。新兴力量和传统力量的斗争是所有事物进步时无法避免的。

综观以上这些,我有三个结论:

老板的魄力、眼光和格局很重要。如果企业没有一个非常强有力的老板,必定是一盘散沙。

企业必须有一套强有力的决策执行机制,用俗话说就是:指哪打哪。老板要拥有绝对权威,快速、集中地执行决策。

人的平庸,从来就不是社会进步的最大障碍,过于聪明和自私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