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取胜未来
人生在世,有两种痛苦:
第一种叫生活的苦,是世俗琐事,是奔波操劳,是冷嘲热讽,是被“收割”。
第二种叫成长的苦,是主动改变,是寒窗苦读,是埋头奋斗,是孤独。
生活的苦和成长的苦,你总得选择一样。
如果你能接纳成长的苦,就可以避免生活的苦。
否则,你就会在生活的苦里不断轮回。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做着同样的事,看似很努力,却始终在原地踏步,没有任何成长。
其实这不叫努力,这叫重复劳动。
曾经有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新手变成高手。
然而有些人,在同一岗位上工作早已超过一万小时,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动作更熟练一点,但并没有成为工作上的高手、生活上的强者,因为他们的“努力”只不过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人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四个字——刻意练习。
重复劳动,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在同样的行为中,并且顺应了人性上的懒惰和安逸,让人越来越钝化,不需要思考,只是机械地重复某种单一的行为。
刻意练习,是先找到正确的改变方向,然后抑制自己的懒惰天性,按照设置好的路径,争取做到每一次都有突破,每一次都强迫自己做最应该做的事,并最终适应这种状态。
这就是积小胜为大胜,更是积跬步以至千里。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要走出舒适区。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三个区:舒适区、学习区、恐慌区。
在最内层的舒适区,你对一切都驾轻就熟,一切举手可得。
在中间层的学习区,你会感到不自在,因为你面对的都是新事物。
在最外层的恐慌区,你会一直恐惧,因为你面对的都是远超你能力范围的人和事。
高手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主动走向恐慌区,大胆面对未知和挑战,不断迫使自己走向更高层次,这就是刻意练习。
记住一句话:“高手从不去做喜欢的事,而是去做最应该做的事。”
当然,这些应该做的事,往往是我们不喜欢的。但是,让你痛苦的人,往往是你的贵人;让你痛苦的生活,往往是你需要提升自我能力的动力。
越舒服,越没有挑战的事情,往往越危险。如果你现在处于这种状态,那你就要警惕了。
人做事有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为了生活,做了很多不喜欢的事;第二种境界:有了财富,只去做那些喜欢的事;第三种境界:为了进步,主动去做不喜欢的事。
对于第三种境界,很多人说:“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没错,刻意练习的核心就在于主动找苦吃。
吃什么苦?吃改变的苦,吃恐慌的苦,吃不喜欢还要面对的苦。
这种苦,可以称为成长的苦。
这就是人生。你要么吃生活的苦,要么吃成长的苦。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成长的苦?
首先,成长的苦需要主动去吃,生活的苦却不一样,你躺着不动,它自己就来了。
其次,生活的苦可以被疲劳麻痹,被娱乐转移,最终习以为常,我们称之为钝化。
而成长的苦在于,你始终要对变化保持敏锐的触感,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不妨叫锐化。
人性使然,很多人选择吃生活的苦,而避开成长的苦,于是最后变得麻木不仁。
生活的苦使人麻痹,唯有学习的苦让人清醒并提升。不选择主动吃成长的苦,就会一辈子吃生活的苦。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享乐主义的盛行,人们越来越不愿意面对“苦”了。所有的东西都可以送到你家门口,所有的服务都可以直接上门。
如今人们享福太容易了。吃饭有外卖,购物有网店,这不就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吗?
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欲望被填满,想尝试吃苦?不太容易了!
的确,吃苦正在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穷和苦是连在一起的,很多人都得吃苦。而现在,社会已经有足够能力“圈养”人了,即便是普通人也不需要吃太多的苦了。
现在,吃苦大多不再和物质有关,而是和精神有关。吃苦的本质是收敛自己的各种欲望,长时间为了一件事而聚焦和专注,并且放弃娱乐,放弃虚荣,放弃享受,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不被理解和孤独。它要求的是自制和自律的能力,是延长耐性和深度思考的能力,这些都是精神上的苦。
看看我们身边吧,各种短视频、娱乐节目、游戏等等,让大家沉浸在各种浅层的刺激里,这一个个碎片化的冲击让很多人上瘾,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对人来说,一个是眼前唾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一个是需要用痛苦磨炼自己的精进过程。而有人选择躺在底层的舒适区里麻醉自己,也就不难理解了,但这样也就永远无法摆脱平庸了。
人生活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大时代里,要想成功,机遇和天时有时比能力更重要。就好像一艘船在波涛汹涌的海上航行,善于判断浪头的方向和速度,远比知道如何滑动船桨要重要。因为只有在风平浪静的时候,研究如何划动船桨才更有意义。
比如现在流行的电动车,早在1881年就被发明出来了,这比卡尔·本茨的三轮汽油车还要早五年。但直到一百多年后的今天,特斯拉的出现,才让人们对电动车燃起热情。人们把特斯拉的发明人马斯克奉为英雄,却对一百多年前发明电动车的人一无所知。
一个人的命运,要靠天分,要靠奋斗,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自己所处的历史进程。因为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在时代浪潮里,一个人的努力和天分当然很重要,然而和大势比,却微不足道。只有踩到了浪潮之巅的人,才能乘风破浪。
1890年的一天,三十七岁的凡·高自己开枪击中了腹部。与此同时,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一个九岁的小男孩——毕加索,正偷偷欣赏教室窗外的美景。若干年后,他们都被人奉为巨匠。然而两人的命运却大不相同。
凡·高生前穷困潦倒,过着十足的贫贱生活:虽然一生画了九百多幅油画,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收入是四百法郎……几个月后,凡·高自杀了。凡·高是穷死的。
毕加索的人生却灿烂辉煌。他是美术界少见的老寿星,活到了九十一岁。毕加索辞世后留下了七万多幅画作,还有很多豪宅和巨额现金,总遗产约三百九十五亿元,是美术史上最有钱的画家。
身处同一个时代,都才华横溢,职业都是画家,为什么两者的命运有天壤之别?
凡·高的画卖不出去,最大的原因是他的作品不属于那个时代。
19世纪中叶,大多数画匠都出自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刚富起来的精英阶层喜欢附庸风雅,所以对这些作品很追捧。而凡·高的作品,画风怪异,不讲究细腻和细节,更多的是精神世界的绽放,这种风格在当时的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
凡·高死后,艺术流派才开始多元化,大众逐渐开始欣赏美术中叛逆的风格。
凡·高不够努力吗?不够有才华吗?都不是,他只是过于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仅是凡·高,那些和他一样的后印象派画家,都是在去世很久后才得到社会的承认的。
同凡·高相比,毕加索显得更“识时务”。他非常有商业头脑,在19世纪,西方的金融体系还不够完善时,毕加索已经学会了利用信用创造财富,他当时即使购买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
为什么?我们可以假设一下,当毕加索变得声名显赫以后,如果他用支票购物,得到支票的店主会怎样处理那张支票呢?情况大概率会是,与其拿着这张支票去银行兑换小额现金,倒不如赶紧把这张有着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装裱收藏起来,等待升值后再卖出去。毕加索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常用支票去结账。
毕加索是一个很能认清自己所处时代的人,他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
成功有三大因素: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是指你能否借助时代的力量。
地利,是指你是否居住在财富之地。
人和,是指你是否有自己的团队。
我相信,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一定会有很多人像凡·高一样,不懈努力,盼望开山立派。但是和自己的天分、努力相比,认清自己所处的历史进程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往往更重要。
近年来,人工智能不断地在各个领域取代人类的工作,面对人工智能的各种挑战,很多人举目四望,感到一片茫然。
从现在开始,人类和机器必须分道扬镳。人类负责思考,机器负责运算和执行。
如果人类依然还是按照机器的性质去发展,到最后就会形成“人”和“机器”的竞争。很显然,如果跟机器比逻辑和运算,人类很快就会败下阵来。在未来,人和机器必然是世上两种性质不同但能力相当的物种。这两种物种要想并存,就要有差异。
工业时代,人的理性被充分激发,那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总是能成为单位里重要的人。而人的感性被不自觉地掩藏,因为它总是成为一种累赘。而在未来,在机器人高智商的对比下,人类情感的珍贵性开始凸显。
机器人超越我们的,是运算层面,而人的理解、同情心、共鸣性等软实力,是机器无法取代的。我们需要激发大脑的这些潜能,才能继续做地球的主人。
未来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将越来越多地来自人的感性思考,而不会来自一行行机械的代码。这种感性的创新会更加柔软并富有灵性,也只有这种创新才能让机器和设备依附于人类。
未来的社会风尚容易由那些具有人文关怀的人去引领,这些人包括艺术家、发明家、设计师、小说家、护理员、咨询师等,他们将会获得最大的社会回报,并享受到极大的快乐。我们必须在优秀的高科技能力之外,培养符合高感性和高体会的工作能力。
世界价值创造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的工业时代,主角是工厂工人;第二阶段,是20世纪的互联网时代,主角是知识工作者;第三阶段,就是当前开始的智能时代,主角是创作者。
未来的世界,属于那些能够将各种知识系统化、智慧化,甚至艺术化的人,他们属于高感性群体——有创造力、同理心,能观察世界发展趋势,为各种事物赋予意义。
我们正从一个讲求逻辑与计算效能的信息时代,转向一个重视创新、同理心与整合力的感性时代。未来,我们全都属于艺术产业。
人们从单纯的物质世界获取满足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我们必须在精神世界寻找满足。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挣脱营生桎梏,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生命寄托。
中国人懂得“是中有非,非中有是”的道理。所以,如果单纯用“对”和“错”去判断事情,总是会有失偏颇。西方社会往往把一切事情都对立起来:要么是对,要么是错。而中国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我们有了一个三,所以很多事物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的。因此,西方人做事总是求个对错,而中国人做事求的是分寸。
事情并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那么,既然不讲对错,我们讲什么?中国人讲的是一个“度”。
万事须讲“度”,浅尝辄止、隔靴搔痒,意思是程度太浅,无法使事物发生根本改变。但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否极泰来”又在教导我们,凡事过了那个度,就会朝对立的方向发展。所以才有了急流勇退、凡事只求八分圆满的说法。
这个“度”其实就是“分寸”,也是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它是人生最重要的艺术,能让人把握命运。
有的人之所以能成功,能一路顺风顺水,并不仅仅在于他们多么聪明、勤奋,而是在于他们对人性的洞察,他们懂得什么叫恰如其分,懂得见好就收的道理。一句话,他们能够把握住分寸。恰如其分是做事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非要做到绝对的“正确”。
有人曾以吵架为例来说明这件事。西方人吵架,对错会分得很清楚。中国人要是吵架了,是不能分谁对谁错的。比如两兄弟吵架,要是被分了对和错,结果是明朗了,但是兄弟两人的心也散了。
即便是分了对错,你赢了,又有什么意义呢?各自反省,互相道歉,这是处理对错的最好方式。夫妻之间,兄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如果一定要分谁对谁错,分到最后会离心离德。
即便你有理,即便你是对的,即便你有功,你依然不能得理不饶人,你必须时刻检讨自己还有哪里不足。人无完人嘛。你应该看看自己该如何进步,甚至要让对方能和你一起进步,这才是大格局。
真正受欢迎的是懂得分寸的人,而不是一心做对事的人。
有很多人认为自己做的是对的,然后对人寸步不让,一副有理走遍天下的态度,咄咄逼人。但是到了最后,往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是一种双输,只不过看双方哪一个输得更惨而已。
还有很多人,有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把功劳都归给自己,把错误都推到别人头上,让周围的人很不愉快。这种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嫉恨和算计。
如果不懂得分寸,总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肯让人半分,会很容易被周围人孤立。我们生活里经常见到这种人,他们不依不饶,不肯放下身姿,非要分出个是非对错,到最后亲人也能成陌生人,甚至成了仇人。
如果为了对错而较量,结局一定是双方都输,只是看谁输得更惨而已。
我奉劝大家,得理也要饶人,理直也要气和。
有人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我这人就是性子直,有什么就说什么,你别介意啊!”然后开始口无遮拦,当着众人的面滔滔不绝地论述起来。
但性子直和不懂得分寸完全是两码事。不懂得分寸的人很容易让别人下不来台,虽然别人表面上不说,但是内心对你已有了芥蒂。
再好的建议也要适可而止,要懂得旁敲侧击,或者迂回地表达,要让对方发自内心地接纳,而不只是表面上应付点头。
恰如其分,花好月圆。和谐圆满,才是我们追求的极致!
以前我们总是竭尽所能地弥补自己的短板,即便没有特别明显的长处,也可以四平八稳地发展。但今后却要求我们越“精”越好。
未来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如果你依然是一个四平八稳的人,很抱歉,你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困境。
以前太注重竞争了,这种竞争让组织、个人都被孤立起来,然后形成不好的内循环。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完善自身的系统。
很多人都知道“木桶定律”,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这也被称为“短板效应”。放到一个组织里,成员的能力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放在一个人身上,人的各种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而最弱势的部分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这就提醒我们要不断发现自己的短处,并弥补它。
互联网时代更注重协作。在信息高效对接的帮助之下,人与人的协作效率越来越高,而合作的成本也越来越低。此时无论是人还是组织,都必须抛弃原来的“内循环”,主动参与到互联网构建的“大循环”里来。
所以表面上,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甚至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体,但是由于这个“大循环”的存在,我们这个社会依然处于“大生产”状态。
在这个“大生产”里,你贡献的是你的长处,而你的短处可以隐藏起来。大家各尽其才、各取所需,让你的短处没有“用武之地”,让你的长处尽情展现光辉,这才是最理想的结果!互联网时代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遵守的应该是“长板原理”,即:当你把桶倾斜,你会发现一只桶能装的水量决定于桶的长板(核心竞争力)。
在个体崛起的时代,你只需要有一块足够长的板,再配合一个管理者,就可以有立足之地。然后围绕这块长板展开布局,扬长避短,通过合作、购买、共享、入股的方式,把合作者的长处变为你的长处。
随着崛起的个体越来越多,行业开始越来越细分,人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我们只需专注自己擅长的某一领域,其他方面自然会有人来协助。
当然这需要很强的合作精神。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就很讲究协作,这一点跟以往截然不同。
伟大的公司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们把什么都做好了,而是因为把某一方面做到了极致。
当大家都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时,那么你的长处就决定了你在大众中的层次,它也代表了你的事业高度。
我们最需要避免的情况是“性情大于才情,情商大于智商”。即:你虽然有些小的长处,但是更善于逢迎和伪装,那么与你合作的成本太大,没有人愿意付出这种代价。
也可以这样理解:之前“情商”更重要,而未来“智商”更重要。今后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经营好自己就是对社会最好的负责。
千万不要再随波逐流了。竭力发现自己的长处吧!弥补自己的短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很多人忙碌一生依然没有活出个所以然来。寻找长处,应该从兴趣开始找起。衡量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开心。发挥自己的长处,不仅自己会感到快乐,创造的社会价值也会更大。
以前我们活得太匆忙,根本没有机会去问自己:你做的事究竟是不是你的兴趣所在?而有的人即使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但是迫于现实压力,依然还得埋头苦干。
今后兴趣才是你能量的源泉,它决定了你的职场定位。那么短处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呢?短处可以让我们有自知之明,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往往当你发现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行时,其实是他做什么都不行。当你发现一个人做什么事都不行时,其实总有一方面其他人比不上他,只是你还没有发现而已。
我这几年有个发现,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活得就像一个闲人。
怎么个闲法呢?生活节奏慢,说话节奏慢,思考周期慢,平日里什么也不做,看上去游手好闲,也不知道整天在做些什么。
他们的精力花在哪里呢?
都花在一件事上,那就是思考什么才是最正确的事。
这个思考过程很漫长,有时是三个月,有时是一年,乃至两年,但是只要想清楚了,就可以悠闲度日了。
还有一个现象:真正的投资,都不是让你每天睡不着觉的投资,而是让你最省心的投资。
如果一个投资,你每天都要操心,那么这项投资十有八九要泡汤。
所以,不管是在投资上,还是在其他方面取得成就的人,都特别有耐心。
他们在大多数的时间里都安安静静地待在那里,而一旦找到那个最正确的事,绝不会犹豫,会立刻行动。
所以,如果我们想取得大的成就,就得静下心来问问自己,能不能像个“闲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再举个例子,如果奋斗是一个砍柴的过程,取得成就的人和普通人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
取得成就的人花大部分的精力去磨刀,然后只需要花很少的精力去砍柴。他们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砍倒一大片。
而普通人却把精力都用在了砍柴上,他们拿着一把钝刀,每天都只盯着眼前的木头,却从来不想去磨刀,那再怎么拼命砍柴,成果都是有限的。
人最愚蠢的行为,莫过于总是企图用行为上的勤快,来弥补大脑上的懒惰;总是企图用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段话:“如果给我一个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五十五分钟来弄清楚这道题到底是在问什么。一旦清楚了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五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农耕社会,行动上的勤快确实可以补拙,行动上的大胆可远胜过一切;但当社会越来越成熟以后,大脑的勤快才能压倒一切,大脑的成熟才能决定一切。
行为上的勤快,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低收益环节中,而大脑的勤快则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在高收益的环节中。
不同层次的人,实现目标的方式大不相同。
普通人做事,是把事做对,即做事的结果必须符合目标和预期。他们密切地关注每一个执行细节,时刻关注事情本身的进度,要的是效能。这是战术问题。
而厉害的人做事,是做对的事,是指必须时刻确定哪些才是对的事。而要做出对的决策,需要时刻把握核心问题。这是战略问题。
显然,如果想取得大成就,必须升级自己做事的维度。无论是什么事,都要先去“抓住对的事”,做好战略布局,这个往往依靠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我们经常说的选择比努力重要,其实就是指要时刻把“做对的事”放在第一位。
做事也有一个80/20法则,即现实中80%的问题(困难),是由20%的主要矛盾带来的,我们必须集中自己80%的精力,去应对这20%的主要矛盾。
我们应该把80%的精力用在做对的事上。事情要么不去做,如果做了就要做到极致。切忌面面俱到、大而全的做事方式。什么事都在干,往往什么都干不好。
真正有价值的事情就那么一两件,大多数人的不成功,是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没有找到自己做事的焦点,即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20%。
芒格说过一句话:“我们不需要新的思想,我们只需要正确的重复。”
什么是正确的重复?就是选对事,不断地用效果做叠加,不断地用时间做杠杆。
如果没有思考的配合,所有的努力都只能叫重复劳动,你永远都是在原地踏步。
很多团队倡导“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文化。这种文化就是在鼓励大家用行为上的勤快去弥补大脑的懒惰,于是很多人都成了不深度思考且勤奋刻苦的人,“我虽然能力不够强,但是我在用时间来弥补啊”。
这种文化一旦在公司里弥散开来,公司将会成为一个忙忙碌碌却又效率低下的机器,公司员工的幸福感也会很低下,因为员工既辛苦又赚不到钱。
我们始终都要记住这三句话:
一、真正的聪明人,都在偷偷地下“笨功夫”。
二、要重视“砍柴”,更要重视“磨刀”。
三、永远不要用行为上的勤奋,去掩盖认知上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