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脚踏实地的活法or好高骛远的活法

《史记》reference_book_ids":[7349009968063859774,7349009968017706046,7349009968051260478,7349009968391015486,7349009968059665470,7316124677716315162,6959122730671164446,7294566445017467956,7358292589516164158,7349009970152606782,7337179647366401086,7267090239162682427,7337179643356646462,7314150187625090074,6833642850618444808,7349009968059649086,7349009972245564478,7349009968013528126,7071200596837010446,7311605383963872308,7345052556646681662,7085661452316445733,7329735886336166974,7337179641477598270,7349009970081319998,7349009968072248382,7340532082692590654,7349009968009333822,733717964739995551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人的一生不管做什么事儿,都得实实在在。万丈高楼平地起,夯实地基为第一;参天大树搏风雨,扎实根基为第一;谷子低头笑茅草,丰盈子实为第一;有志之士建功业,充实自己为第一。

然而,在生活中常常有这种情况:有些人胸怀大志,但又有点好高骛远,总爱想入非非,不愿老老实实学习,踏踏实实行动。这样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一个空想家,最后啥事儿也干不了。你如果好高骛远,那就在成功的操作方法上犯了大错误。不经过程而直取终点,不从卑俗而直达高雅,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黄粱梦一场。而脚踏实地的人,则会心想事成。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企业家从白手起家到成功,再从成功到失败的过程,很能让人反思。曾经名噪一时的企业倒闭的案例不胜枚举,因为其反差实在太大了,令人震惊。面对生活抑或是事业的波澜起伏,应该设置稳定的支撑,否则,曾经的一切都成为零甚至是负数。面对眼花缭乱的机会,你应该分析在哪条道路上能有所作为,并勇往直前。做事情要一步一个脚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是浪漫主义的歌谣,不是现实主义的史诗。

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在失败时,最喜欢问自己:“怎么回事?是我的命不好?是我比别人愚笨?是我比别人少长一只手?”统统不是。心性孤傲,目标远大,立志高弘,这是正确的,可是,不愿耕耘,只想收获,能行吗?只空有大志,却不肯为理想的实现而去动手做一次,那理想只能是空想、妄想、瞎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不经千锤百炼,怎么可能锐不可当;梅花“不经一番彻骨寒,哪得扑鼻香”。“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司马迁受宫刑而忍辱负重,终于穷20年之功,写成了“史家之绝唱”——《史记》;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以悲悯的心情关注社会,在艺术上精益求精,“两字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才有“诗史”、“诗圣”的美誉。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鲁迅先生就曾说过:“世上哪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牛奶的时间挤出来工作的。”只怀抱空想、不付诸行动的人,一辈子也不可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人,注定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这种人没有坚实的基础,获得的只有空中楼阁,海市蜃楼,这是人生的悲剧,也是做事的陷阱。

一位成功学大师说过,人,不是不能遐想、展望,但想了,要付诸行动。如果只遐想,而不学习、实践,那就真成“瞎想”了。孔子讲过“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他还讲过另一句很有启发的话“坐着想不如起来行”,这两句意思都差不多。君不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你要成功,就该从那细小的萌芽开始生长,从那一小撮泥土筑起,从此时此刻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千里之外的遥远地方,有非常迷人的景致,有富有魅力的目标,如果你只在那儿空想,而不一步一步地去走,那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一个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之后,确实能提高生活的质量,但是,创新和发展都是在踏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丢弃了踏实的态度,再新奇的思路都很难转化为生产力,因为思路没有准确的支点,就撬不起地球,只能撬翻自己。

成功是务实绽开的花朵。好高骛远,脱离实际的空想、妄想、玄想、瞎想都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鲁迅先生告诫说:“志愿愈大,希望愈高,可以致力之处就愈少,可以自解之处就愈多。”志愿和希望的实现要靠干和做。干和做就是务实,就是脚踏实地,就是要找到实现志愿和希望的用力之处,否则,就会像鲁迅先生说的,“开首太自以为有非常的神力,有如意的成功,幻想飞得太高,坠在现实上的时候,伤就格外沉重了”。

俄国诗人普希金在《青铜骑士》里写道:“只有踏实地累积实力,才能为自己赢得独立与荣耀。”拔苗助长的人,只会让仅有的一点能力过早显露,遭到别人白眼的对待;好高骛远的人,只不过有个看似比别人崇高的目标罢了,若不肯脚踏实地去做,最后只能与失败为伍。

“踏实”的含义是每个人都能够理解的,可是你真正做到“踏实”了吗?

我们可以用比较形象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踏实”的巨大力量。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抵抗组织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因为加西亚将军掌握着西班牙军队的各种情报。但是,美国军队只知道他在古巴丛林的山里,却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因此无法联络。然而,美国又要尽快地与加西亚将军合作。一名叫作罗文的人被带到了总统的面前,送信的任务就交给了这名年轻人。

一路上,罗文遭遇了很多坎坷,在牙买加遭遇过西班牙士兵的拦截,也在粗心大意的西属海军少尉眼皮底下溜过古巴海域,还在圣地亚哥参加了游击战,最后在巴亚莫河畔的瑞奥布伊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将军,因此罗文被奉为美国的英雄。

看过“致加西亚的信”的人也许会觉得罗文所做的事情一点也不需要超人的智慧,只是一环扣一环地前进,因此认为把罗文塑造成英雄有点言过其实。但就是罗文的这种“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信送给加西亚,才使美国赢得了战争。

踏实并不等于原地踏步、停滞不前,它需要的是有韧性而不失目标,时刻在前进,哪怕每一次只是前进了很短的、不为人所瞩目的距离。然而“突然”的成功大多都来自于这些前进量微小而又不间断的“脚踏实地”。

不论是钻研知识,学习技能还是追求成功,我们都要像大树一样,逐步累积自己吸收的养分,进而培养出扎实的能力,让迈出的每一步留下的都是绝对坚实的足印。

成功没有捷径,但有一个很重要的秘诀,那便是累积实力,当你拥有稳扎稳打的实力后,自然会充满自信,即使前面有一道鸿沟,你也能一跃而过,走向成功的彼岸。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的工作太无趣了,天天看报纸、喝茶。简直就是浪费生命。”所以他觉得有理由敷衍。有的说:“我的工作没点挑战性,天天如此,今天是昨天的重复,明天就是今天的重复,从这里就可以看到10年后的我。”听起来确实有理由可以应付了事,每天做一样的事,太无聊了,何况上帝也看不到。

在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时候人太“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当然这里指的是小聪明,“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在工作中,还是得踏踏实实地做点事。任何人都抹杀不了的,是你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

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一个叫许文华,一个叫程家明。他们大学毕业以后同时应聘到了一家IT公司,从事销售工作。他们虽然是好朋友,但性格迥然不同。

程家明言语不多,在公司上班时,把时间都用在上网收集资料和与客户电话沟通上,和同事谈的也大多是工作之事。相比之下,许文华则显得八面玲珑得多,夸女同事衣服好看,与男同事称兄道弟,更不忘抽时间陪部门经理搓搓麻,似乎颇有人缘;他也因此了解到了颇多的公司内幕:某某是靠谁的关系进了公司,某某的奖金发了多少。许文华常点拨程家明:要把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搞好,工作才更好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程家明的销售业绩开始领先于许文华。同样提出的方案,大家对程家明的方案讨论得很详细,而对许文华的则往往是一笔带过,没有过多的注意。这让许文华很不平衡,心里有了情绪,工作也受到影响,他甚至已经开始考虑是否要跳槽。

两周前,公司进行人事改革,有一些岗位在全公司内公开竞选,程家明报了名。许文华则对程家明说:“报了也是白报!我们都是新人,参加竞选的人谁没有关系啊?怎么可能轮到我们呢!”经过积极筹备,程家明从12个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区域技术销售部经理,总经理对程家明赞赏有加。他说,IT公司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因此新人的晋升机会很大。程家明好学实干、工作能力出色,公司当然会给这样的优秀职员提供锻炼机会。

程家明经过自己实实在在的工作,已经赢得了总经理和同事的认可,工作已经步入正轨,开始在公司担当重任。而许文华依然还在销售部原来的岗位上,比刚开始更多了几分牢骚和不满,经常自怨自艾。

在工作中,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固然是很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但更重要的是自身实力。我们在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地充实自己,能够对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而不是把太多的精力花在猜忌他人身上。与其把精力花在琢磨领导、同事身上,抱怨环境,还不如把心思花在工作上,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了,还担心没有人赏识吗?

发展是硬道理。在职场中,业绩才是硬道理。要想在某一职业某一公司立足,进而想谋求发展,自身没有实力,是行不通的。

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决定一个人一生的成就。你的工作,就是你生命的投影。它的美与丑、可爱与可憎,全操纵于你之手。

你可能很不喜欢你眼下的工作,你从工作中得不到丝毫的乐趣,也毫无创造性可言。 “简直烦透了!”你觉得百无聊赖。但你要记住,这并不是老板或单位领导的错。如果不想换工作,最好的做法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扮演好眼下的琐碎工作。

有的人也许认为自己志向远大,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而不适合做这些具体、琐碎的小事。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连这些琐碎、具体的事情都做不好,你又怎么可能去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呢?一屋不扫,又何以扫天下。

大家也许都听说过日本邮政大臣野田圣子的故事,她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她的职位,因为她的起步经历。

十多年前,在日本,一个年轻女郎来到一家著名的酒店当服务员。这是她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她将在这里正式步入社会,迈出她人生关键的第一步。

谁知在新人受训期间,上司竟然安排她洗马桶,而且工作质量要求高得骇人:必须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

说实话,洗马桶使她难以承受。当她拿着抹布伸向马桶时,胃里立马“造反”,恶心得想呕吐却又呕吐不出来,令她每天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为此,她心灰意冷,面临着人生第一步应该怎样走下去的选择:是继续干下去,还是另谋职业?

正在此关键时刻,同单位一位前辈及时地出现在她的面前。

她并没有用空洞的理论去说教,而是亲自洗马桶给她看了一遍。首先,她一遍遍地洗着马桶,直到洗得光洁如新;然后,她从马桶里盛了一杯水,一饮而尽!丝毫没有勉强。

同时,前辈送给她一束鼓励的目光。她目瞪口呆,如梦初醒!她警觉到是自己的工作态度出了问题,于是痛下决心:“就算一辈子洗马桶,也要做一名洗马桶最出色的人!”

从此,她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她的工作质量达到了无可挑剔的高水准。为了检验自己的自信心,为了证实自己的工作质量,也为了强化自己的敬业心,她也多次喝过厕水。从此,她很漂亮地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从此,她踏上了成功之旅,开始了她不断走向成功的人生之旅。

多年过去了,这个当年洗马桶的日本女郎,成了日本政府的主要官员――邮政大臣,她的名字叫野田圣子。

如果一个人能像野田圣子一样,无论是在卑微的岗位上,还是在重要的职位上,都能秉承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并表现出完美的执行能力。那么这样的人一定是任何一个企业的最佳选择。

中国民间有这么一句话“行行出状元”,就是说无论什么岗位,只要你用心去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最后都能有辉煌的业绩!

一位大学毕业生小孙的经历就是小角色与大英雄之间的辩证关系。当年他被分配到东莞市建设银行当储蓄员,每天就是不停地数钱、数钱、再数钱,因为学的专业与工作性质不对口,小孙觉得十分不畅快,于是就向主管请求调换工作。由于他理工科的功底好,报表做得得心应手,别人才做一份报表的时间,他就做完了三份,加上他又是一个很踏实的人,常常为单位加班,到很晚才回家。虽然他的勤恳得到了主管的认同,但却没能使他如愿调换工作。小孙说起自己有段时间给家人打电话的时候喉咙都哽咽了,但是男儿有泪不轻弹,还是没有轻易向家人诉苦。

接下来的半年里,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一直在寻求转变的良机,后来建行盈城大厦招聘,他便积极出击、过关斩将,成功应聘为其中的一名工程部经理。

小孙如是说:“踏踏实实创业,才能抓住一切机遇!”“我不冒进,我是一步步地创业,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的。付出总有回报,要耐心等待,成功有时候只有一步之遥,只要你坚持到底,平凡岗位也能走出英雄!”

克罗克的经历与小孙一样。他从小就喜欢胡思乱想,被人们称为“丹尼梦游人”。他四处碰壁,在太多不切实际的梦想破灭之后,才意识到脚踏实地的重要性,并且下定决心愿意为此付出毕生的努力。

意识的转变决定行为的改变,他很快便热爱上了眼前的工作。他从咖啡豆和小说的推销、出纳等游移工作的状态中彻底摆脱出来。在芝加哥,克罗克坚定执着地当上了“丽丽牌”纸杯的推销员,并且这一干就是20年。

凭着大象般的脚踏实地和积极肯干,克罗克从平凡岗位中不但为自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积累了珍贵的财富,为自己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终他成为世界快餐业的巨头——麦当劳的创始人!

试想,假如克罗克没有脚踏实地,在近20年艰苦的推销员生涯中没坚持住;假如克罗克没有积累到足够的商业经验和创业资本,那么就不会有今天的麦当劳。

正是因为有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才有了费俊龙、聂海胜成功的飞行;因为有脚踏实地的不懈研究,叶笃正老教授才赢得了气象学界的最高荣誉;因为有了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刘翔才得以让世界为之震撼。所以说,险峰之巅的美妙风景永远属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追寻自己梦想的人!

“欲速则不达”、“万丈高楼平地起”等俗语都告诉我们要脚踏实地的提升自己,实行量的积累,等待质变的那一天振翅高飞。不要因角色小而埋怨,平凡岗位也能走出英雄!

没有谁会喜欢说得漂亮,做事却不怎么样的人。只说不做,对别人说三道四,指手画脚不会得到同事的欢迎。只有少说多做,不事张扬,注重实际,走到哪里都会受到人们的尊敬,也最容易取得成功。

中国房地产走到今天,只有两大地产商——中海和万科真正做到了全国知名。然而,万科的王石今天已名利双收,无人不知,但是中海的孔庆平,却鲜有抛头露面的时候。

毕业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孔庆平是从中海一步一步走上来的。多年中海从业的经历,让他身上深深地打上了中海地产低调做人、认真做事的烙印。在任何场所,都只是谈中海的发展和未来。可以说,孔庆平见证了整个中海发展的过程。是少说话多做事的孔庆平带领中海成为了房地产的领导者品牌。

一个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人尚且如此,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更应该发扬“少说话,多做事”这种可贵的务实精神。

当一个初参加工作岗位的人走进一个单位,许多时候,并不意味着他已被这个组织的群体所接纳。他还必须面对领导与同事的种种考察,被领导和同事在心理上接受。只有在心理上被接受了,你才能得到大家热情的帮助和照顾。而要得到这种心理上的认同,新人就必须学会要少说话多做事儿。

大凡新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往往是雄心勃勃,自视很高,有种不服管教的意味。许多领导对此往往都有一套磨炼性情的办法,那就是:让你坐冷板凳,直到认清了现实,心平气和,懂得服从领导。

因为你还没有成为单位既定的人际圈子内的人,你尚被大家列入另类。在有些人看来,你是没有资格发言的。如果你轻易地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即使见解再高明,也会招致领导的排斥和反感。

因此,我们应明白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不要盲目地追求与别人一样得到平等待遇,相反,你应小心地走在队伍的最后,背着别人不愿意背的包袱,尾随前进,直到领导心满意足地对你说:“行了,你走到我身边吧!”

何况,在办公室这种小圈子里,每进一个新人,都会给原来的人带来一种威胁惑,无形中竞争对手就多了一个。特别是那些颇具实力的新人就更让领导感到放心不下,驾驭不好就很可能把自己的位置也夺了去。这时,新同志最好采取低姿态做人,处处谦虚,处处谨慎,逐渐解除他们的敌意。

新人对工作的实际情况不太了解,言多反而自显其陋。有些同志,刚一参加工作,热情比较高,兴趣也较为浓厚,对工作上的事爱发表意见,但又因经验不足而说不到点子上,只能是暴露自己的幼稚无知,让领导觉得冒"傻气儿"。这对这些新同志来说,真是得不偿失。

所以,刚参加工作的同志一定要经历一个少说多做、少说多听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你可以熟悉情况,积累经验,加强学习,弥补不足,从而使你原有的理论基础与所从事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到这时,你会与领导和同事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成为他们的一部分,你再说话则会显得有分量的多。

言多必失,而你对机关内部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状况却缺乏必要的了解。这时说话,语气轻一点儿,重一点儿,与某人多说几句、少说几句,都会有很大的不同。单位里的各派势力都在盯着你看,看你倒向谁一方,看你爱与谁交往,看你说话是站在哪一面的立场上……因此,你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得罪某些人,而你却不知道,稀里胡涂地便卷入复杂的人际关系的斗争旋涡中去。这对刚参加工作,正欲干一番事业的你来说,绝不是一桩好事。

此外,要学会多听。这会使你了解别人的看法,以及此人与彼人之间的关系状况如何。多听,会使你获得有关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大量信息,通过这些信息,你就会知道哪些话能说哪些话不能说、哪些人可以交往哪些人则不能交往。

所以,有些被称为“老江湖”的经验老道的人,总是深藏不露,但两只耳朵却始终直竖着,敏锐地接受周围的信息,把情况摸清楚,然后再根据自己的意图“叫牌”,这的确是一致胜之法。

多做,就是让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工作中的各种现实情况及细节,避免幼稚的举动,也容易赢得领导和同事们的好感。没有一个领导不喜欢那种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下属。多做还可以点点滴滴地去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为自己的成长、成熟并进一步做出一番大事业打下基础。

总之,三缄其口。多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少说无用的话,多去做点实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