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别人的负担

“没有。”宋李氏摆摆手,道:“我是说真的,你一直在外边走动,这些人情世故你懂得不比我少,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吧,其实这样做也是对的,扣扣搜搜的,怎么能和人家处好关系呢,这世上从来都是这样,你对人十分真诚,人家自然也对你十分真诚,要是处处想着算计人,占便宜,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绵娘莞尔:“您也不是那种喜欢占人便宜的人。”

宋李氏的确不是爱贪小便宜的,只是人情世故上少不了有些不通,说穿了,过日子艰难,牙口缝里省出来的钱,总希望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也是怕绵娘年纪小,又是女子,容易吃亏上当被人占了便宜。

娘俩意见统一,心里不各自憋屈,日子才过得舒服。

二十九,绵娘又起了个大早,忙了一个上午,将家里里里外外收拾干净,又拆了床单被里,将换下来的脏衣服通通洗了一遍。这一忙活,就已经是快到晚上了。

之前卖豆腐的时候,就和乡村四邻的村民们说过了,二十八以后就不做豆腐了。

晚上做饭绵娘按照张师傅做豆腐的那个手法做了一盘红烧豆腐,端到饭桌上,宋知恩吃的甜嘴巴舌,就连宋李氏都夸赞这豆腐做的好吃。

“我这算什么,张师傅的豆腐做的才是好吃的,可惜咱们家没有人家那么全的调料,我这也只是在边上看着,记住了一点。”

“那也怪不得人家桃源居会是城里有名的大酒楼了,一道普通的红烧豆腐都能做的这么好吃。”

绵娘点头:“掌柜的管事和张师傅他们也仁义。”

“那倒是,以前啊,总觉得做买卖是个难事,一不小心就要赔的精光底掉,尤其是咱们这些乡下人,既没有人家的脑袋瓜聪明,也没有人家一张巧嘴能言善辩,就觉得在家里种地最保本,再怎么难,也能弄个年吃年用,后来遇到事了,才知道,什么年吃年用,根本不够,没事呢,一旦有事,想拿点钱出来都费事。是我和你阿爹我们想的窄了。”

宋知恩正将盆底的豆腐汤倒出来泡饭吃,他这半年个子窜得快,现在已经到了绵娘耳际,也是越发能吃了。

绵娘看着闷头吃饭的弟弟,摇头道:“若不是被逼的没办法,恐怕咱们现在也不可能做豆腐。”

“那倒是,要不是经历过这么多事情,咱们连怎么做豆腐都不会,更别提指望这个挣钱了。”宋李氏苦笑,绵娘做豆腐是跟着豆腐娘子学的,可若是当初没有这门亲事,家里也不会发生这么多的事情,她们一家人依然过着清贫却平安的日子。

若是时光倒流,她倒是宁愿绵娘没学会做豆腐。

只可惜啊,时光不能倒流,人活一世,最难买的就是后悔药。

宋李氏一时间有些沉默。

宋知恩吃完了饭,姐弟俩将碗筷收拾下去,绵娘没有立刻就回自己屋去。而是坐在了宋李氏的身边,帮着她捻着麻绳,这麻绳捻出来是要用来纳鞋底的,宋李氏虽然说不良于行,身体也不好,可这家里,大大小小的针线活基本上都是她包圆了,就连绵娘之前做的那双做到了一半的鞋,也是宋李氏最后做出来的。

现在炕上放着的鞋样子,已经是春夏穿的单鞋了。

宋李氏看着笸箩里面新裁出来的鞋帮,说道:“细伢子那脚疯长,现在穿的鞋比咱们的还大。鞋和袜子还没怎么样呢,就被脚指头给顶出来了。”

“阿弟在长个子,脚当然也跟着长,老话不是说脚长个大,阿弟的个头不会矮了.”

宋李氏嘴上抱怨,心里却是高兴的,这世上又有哪个做父母的最愿意听得话大抵都是一样的,除了儿女有出息以外,就是孩子健康喜乐了。

宋知恩搬着凳子坐在桌子旁写字,到是亏他能坐的住,听到母亲和姐姐的议论,也只是微微一笑。

绵娘察言观色,说出自己心里的打算:“阿娘,我倒是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咱们家那五亩地,咱们自己别种了,租出去,到秋收点租子回来。”

“为什么不种?那点地,可是你阿爹给咱攒了一辈子的家底,再说了,咱们是乡下人,农民,不种地干什么去?就算是能做豆腐。也不能舍了这根本啊?昨天还说你凡事可以做主,你今天就给我拿了个大主意,你可真行啊,你!”

绵娘料准阿娘会是这样的想法,甚至已经做出被痛骂一顿的准备,相比起来,宋李氏这样的语气都算的上是温和的了。

绵娘耐心解释:“阿娘,五亩地,咱们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去了交税的,也就勉强能糊口,然后还要搭上人力物力,咱们家要是有一个壮劳力,能干那些重活也行,可咱们家没有这个壮劳力,犁地那些重活,我也干不来,还要耽误做豆腐。”

宋李氏仍然是不为所动:“这左邻右舍,谁帮着搭把手,都能把那几亩地种上了,怎么就不行?”

“是,左邻右舍不会看咱们笑话,这个田家湾这么多人,怎么着也能帮着咱们将地种上了,可是阿娘,你也想想,咱们能一直靠着人家帮忙吗?

谁家不要支门过日子?春种秋收,夏天三铲三趟,能全都指望着别人吗?”

宋李氏哼了一声:“将来这人情咱们自然会慢慢还。”

“阿娘,咱们家自从出事之后,已经欠下不少人情,这人情,越欠越多,咱们拿什么还人家,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咱们又凭什么将自己的日子过程别人的负担呢?”

宋李氏不吭声了,绵娘的话她是听进去了,只是想到自家的那点地就这样让别人种了,她还是舍不得。

绵娘也不催她:“阿娘,这里开春还有好长一段时间,您再好好想一想,要是真的舍不得,咱们也不勉强。”

宋李氏看着绵娘的笑脸,想发火,旁边的宋知恩也扭着头看着她,一双儿女都是一副生怕她发火的样子,神色中都带着小心翼翼的揣度。

自己到底是怎么给两个孩子留下不讲理的印象的?

宋李氏这火气却又好像卡在心口窝里,出不来,下不去的,折腾的她难受巴拉的,不过一直到绵娘回屋休息,她也没有将这股火气发出来。

只是这一晚上又是难免辗转反侧。

按照乡下的惯例,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之内是不能贴对联的。

大年三十的早上,宋李氏就只剪了两张窗花让绵娘贴在了窗户上,图个吉利。

其余一切从简,和隔壁阿云家的热闹形成鲜明的对比。

宋知恩去了族长家里,跟着拜祭了祖先之后,就回来了,晚上外边的鞭炮声响起,绵娘就将桃源居给的饺子煮上了。

坐在饭桌前,宋李氏看着空了的两个位置长吁短叹:“也不知道你阿哥他们军营里是怎么过年的。”

绵娘给她夹了饺子,筷子捏在手里,自己也想起了阿爹和阿哥,眼泪就在眼圈里打转。转身去厨房拿了两副碗筷出来,权当兄长和爹爹还在。

宋知恩起身,搬了凳子过来,放在宋有福和宋知孝在家的时候常坐的位置上。

可无论再怎么说服自己,阿爹和兄长还是不在了。

最后还是宋李氏反过来劝两个人:“算了算了,今个过年,咱们乐呵一点,什么不好的事情也不要去想,这样来年才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的。你阿哥脱了罪籍,说不定明年过年就能回来跟咱们团聚了。”

活人比死人重要,远的顾不过来,就要将离得近的照顾好。

宋李氏这一次将叹气放在了心里。

过了年之后,绵娘要初六才做豆腐,这两天到是难得清闲下来,村子里的小辈陆续过来,倒像是当初宋有福还在的时候一个样,给宋李氏拜年。只是宋知恩也去别人家磕头拜年,往年都是兄弟两个,今年到只有他一个混在小伙伴之中了。

拜了一圈的年回来,兜里就揣满了糖果瓜子,还捞到了几个红包,都是叔叔伯伯们给的,钱不多,一个铜板,心意是好的。

宋知恩拿着红包放到宋李氏的手上,小声说道:“别的孩子都没有,是婶子们偷偷塞给我的。还有这个里面,我看了,五个铜板,是堂爷爷给我的,让我听话,懂事,多帮阿姐的忙。”

谁家都不富裕,一群孩子过来,要是一个一个的给,定然是给不起的,所以,大家心中早已经有心照不宣的一致,不管这些孩子去谁家拜年,都是不给红包的。

宋知恩这也是头一次拿红包。

宋李氏看着手中的红包想起绵娘所说的那句话:“阿娘,咱们家自从出事之后,已经欠下不少人情,这人情,越欠越多,咱们拿什么还人家,日子是咱们自己过的,咱们又凭什么将自己的日子过程别人的负担呢?”

是啊,凭什么将自己家的日子过成别人的负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