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骢弯下腰,捡起地上的东西,送到江停面前:“这是你掉的东西吧?”
一只朴实无华的木钗,就连木头,都是最常见的桃木。
没有繁复的花纹,更没有巧夺天空的技艺。
就算是放在大街上,恐怕都不会引起人的注意。
可这样一支木钗,掉在这往来宾客皆是富贵官宦的侯门大院之内,足以引起宾客们的注意。
顾骢看着这支木钗,再看看面前的这位文大人。
九品官员,品级低微,出身贫寒,生活过得可能笔街面上那些小康人家还要拮据,身上穿得衣服可能是唯一能穿出来见人的。
有这样一支木钗,也并不奇怪。
只是众人看着这位文大人的目光就有了一些意味。
这外地来的九品官也太寒酸了一点。
这也就是顾侯府,这要是去荣王府,都进不去大门。
啊呸,这么想是对荣王不敬,没什么事谁会盼着人死,还是荣王死。
江停伸手将木钗接了过来。
顾骢的动作却有了片刻的迟疑。
他怎么觉得这个东西有点眼熟呢?
“有劳侯爷!”江停行礼感谢。
“哦,文大人客气了。”顾骢将木钗递了过去。
看着这位文大人再三感谢之后进了去了灵堂。
顾骢站回了顾骍的身边,继续迎客送客。
可那根簪子却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他很确定自己的确是见到过这支簪子,只是究竟在哪里见到过呢?
“老三。”顾骍捣了一下顾骢的胳膊,提醒他送客。
“想什么呢?一直在发呆?”
顾骢看着自己兄长,目光微微眯起,他想起来那支木簪究竟在哪里见过了。
连忙向里走去,却被顾骍一把拉住:“你干什么去?”
“二哥,你先应对着,我有事。”
他拂开顾骍的手,直接奔着灵堂去。
灵堂之上,那位“文大人”正和同品阶的官员一起给老侯爷上香。
江停面上平静无波,心中波澜起伏。
当年全家突然遭此大难,他还只是一个稚龄儿童,能记住的事情并不是很多,可印象中的确是荣王顾侯带着人抄了自己全家,时候也知道这两个人不仅是那件案子的主审官,还是监斩官。
真是一言断生死,江家上下几十口子人,就这样一朝之间没了性命。
说是不恨是不可能的,江停每次噩梦中醒来,都恨不得拿起自己手中的剑,毫无顾忌的将昔日的仇人斩杀。
每次面对荣王,都要很努力的压制着内心不断升腾的仇恨。
因为他知道,仅仅是报仇,是根本不够的,还要还父亲一世清白,让父亲,让江家,不再成为全天下读书人的辱骂对象。
上好的金丝楠木棺材,一品侯爵的丧葬规格。
江停想到自己的父亲,也曾经是堂堂一品大员,可是最后只落得草席裹身,尸首分家的地步。
若不是当初有人秘密收集了江家一家子的骨灰,现在,恐怕只能葬在乱葬岗之上。
皇帝说顾侯当初出了一份力,可是,他自己所查到的,根本不止这一点,这位顾侯在整件事情之中,似乎根本脱不了干系。
所以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么样的?
其实真相明明离他很近,可是为什么他每次查起来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那些总是意外中断的线索究竟又是如何?
皇帝陛下曾经不止一次承诺,一定会还一个真相给他。
这真相,不知道是不是他想要的。
真相的背后,到底又隐藏了多少东西?
江停看着香炉,心中默默念叨:“不管当初真相如何,谢过您保我一条性命,不过若是您真的在整个案子中扮演着另外一种角色,江一寒也绝对不会罢手。”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江停转身,跟着身边人一起接受家属答礼,看到站在人群之中的顾骢直直的盯着自己,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眉头,不过却很快掩饰过去,随着人群向外走。
顾骢虽然在招呼客人,可是眼角的余光却一直放在他的身上。
江停越发肯定,他的确是冲着自己来的。
只是不知为何忽然盯上了自己。
究竟是哪里露出了马脚。
江停跟着人群向外走。
对着顾骢拱手行礼。
顾骢抬了抬眼眸,很是客气,与旁人并无二样。
若不是江停警醒,一定也不会觉得他刚才有在暗暗留意自己。
只是在江停走过去的时候,目光再一次落在这人身上。
这人身形步伐,看起来到是有些眼熟。
他正思量,门口传来通报,却是荣王爷前来吊唁。
顾家两位伯父连忙起身,前去迎人,路过他的身边,见他还在磨蹭,顿时催促道:“还不赶紧去迎你岳父,站在这里做什么?”
顾骢心里不愿意,却还是被两位伯父推着向外走去,去迎接荣王爷。
被这么一打岔,再看那位文大人,已经隐没在人群当中。
顾骢心思一动,脚步瞬间从容了许多。
来的不仅有荣王,还有荣王世子。
权倾朝野的父子,就算是出现在这里,也是受万众瞩目的。
顾骢不失礼节的和人客气着,目光却在荣王父子的随从群中打转,待看到江停的身影之后,神色不由一愣。
那个人和从前所见并无二样。
玄衣素剑,隐在随从的人群之中,面容是一见既忘的普通,在大街上擦肩而过,你都不会注意到他的那种。
只有眼中偶尔流露出来的锐气,才会让人注意到他。
他的目光与顾骢交汇,随即又挪开,全然平常。
进了院内之后,众人皆参拜见礼,竟然堪比天子,若是往日,顾骢一定对此嗤之以鼻,这一次顾骢却顾不上这些,只在人群中去寻找那位文大人的身影。
很快,他就找到了目标。
顾骢心神一顿,再次向江停看过去,却对上江停戒备提防的目光,和平时并无两样。
顾骢心中纳罕,难道真的是自己弄错了?
他不死心的又两边都看了一眼。
文大人还是文大人,江停也还是江停。
这两个人,就只是两个人而已。
那么自己之前的错觉究竟是为了什么?
顾骢一时脱不开身,只能叫来自己的随从顾文,让他找人盯着点那位文大人。
就算是他不是江停,自己也要弄清楚,那根木头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可以断定,那是绵娘的东西。
就他所知,这位文大人来自南方,与绵娘之间无论如何也不会有所交集,为什么绵娘的簪子会落在他的身上?
只是这个场合他不能揪着这件事情不放,只能先放在一边,过后再去调查。
几个村子相邻,最近最热闹的两件事情大概就是顾家秀池到底有没有勾搭过顾家的那位少爷,这件事是从年前闹到年后的,并没有因为陈家没有退亲流言就散去,反而甚嚣尘上,让众人议论的更厉害了,这就像是一个谜语一样,陈家顾家越是想要将这件事捂住,议论的人就越是多。
绵娘走了三个村子,遇到不下十几个人来向自己打听陈家的那点事,就是为了求个验证。
绵娘无奈,只能摇头说不清楚。
来打听的人不由得失望:“亏得你们还住在一个村子里,知道的竟然没有我知道的多。”
这样的人多半都是村子里最爱传闲话的那种,说完这个,就免不了会将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说的绘声绘色,简直就好像他们当时猫在人家窗户跟底下,亲眼看见的一样。
绵娘只一笑而过,并不予置评。
这些人说了那么多换不来半点回应,自觉无趣,也就不说了,买豆腐的买豆腐,该散的散。
当然,这一天也收获到不少恭喜,因为另外一件事就是宋家充军发配的大小子脱了罪籍的事情。
绵娘自己也没想过消息会传的这么快,第一次听到恭喜的时候,她还没反应过来。
走完一个村子,心情才渐渐平复下来。
沿途路上没人,她忍不住大喊了一声。
心里只有两个字:痛快。
真真的痛快。
她阿哥再也不是罪人了,不管走到哪都不用再看别人提到自己兄长假假咕咕的样子了。
绵娘的脸上挂着笑容。
现在才真正觉得以后的日子是确确实实有了盼头的。
走在路上,都好像已经看见了好日子在对着自己招手。
车上的豆腐一块都没剩,绵娘赶着车回家。
车底下垫了一层草垫子,坐起来暖和又舒服,一点都不觉得驴车颠簸了。
绵娘仔细回想这两天的日子,才忽然意识到阿娘对自己的态度似乎也变了。
母女两个似乎又回到了她嫁人之前的日子,似乎比那个时候更亲近了。
可明明上次打浆布的时候阿娘对自己还是疏离的。
绵娘想不透其中的原因,索性也就不想了。
她这人别扭又倔强,容易钻牛角尖,可也知道这过日子是要朝前看的,不能只看以后。
回到家,将今天的事情和阿娘弟弟一说。
宋知恩只觉得高兴。
陈家顾家什么样不关他事,到是自己家里阿哥得了清白,他只觉得高兴。
到是宋李氏,悠悠感叹道:毛毛细雨湿衣服,流言蜚语伤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