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梦想着能够获得大量的财富,但现实中的大多数人没能拥有大量财富,过着平凡甚至是贫穷的日子。如果想改变这种状况就一定要追问一下:“为什么别人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而自己却一直处于贫穷状态?富人又凭借什么能够取得享用不尽的财富?”其实,有钱人之所以有钱,并不是因为他们拥有超人的天赋,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有钱人与你想的不一样。有钱人常常能够想他人所不能想,想他人所不敢想,再加之他们具备全新的财富观,而这些则让他们掌握了金钱的运行规律以及合理的理财方案,从而使他们成为金钱的主人。
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忙忙碌碌的人群穿梭在城市之间。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在拼命工作,努力赚钱。他们虽年轻而富有才华,但由于身体与思想都被金钱这条枷锁所俘虏,所以他们只能做穷人。
美国曾对全球人均国民收入前30名的国家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年收入在1万美元以下的占各国人口总数的70%左右。而在这70%中,有57%的人群年收入都不超过5万美元;而不超过10万美元的人群占10%;年收入不超过100万美元的人群占2%;不超过1000万美元的占0.5%;只有0.05%的人年收入在1000万美元以上。这30个发达国家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占各国总人口数的30%以上。由这样的一组数据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能够成为富人。反过来说就是有钱人并不一定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现代社会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打工的例子并不少见。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畅销书籍《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就很深刻地剖析了穷人和富人之间思想存在的巨大差异。书中写道: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致富的方式已经从传统的农耕、不动产等改变为现代的信息、网络等。财富远离了所有仍然把持着陈观旧念的穷人,而穷人却仍然一味地追求职业保障并非财物保障。譬如一些人下海经商,发家致富之后周围的人也许会说“我对现在的地位比较满意”或者“虽然对现在的地位并不满意,但是我还不想太早移动”。这些人仍然在固执地认为自己目前的职务就是自己日后生活的保障,下海具有一定的风险,冒风险工作不如现在的职位安全些。这样就导致了穷人因为害怕冒风险而丧失获得财富的机会,只是在为金钱而工作。
与穷人相反,富人能够让金钱为自己工作。世界上有很多才华横溢、受到很好教育的人,但是他们却很少有人能够利用这些优势。
在罗伯特先生的《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罗伯特毕业于美国商业海洋学院后,受过高等教育的穷爸爸非常的兴奋,因为加州一家石油公司已经聘用罗伯特为公司的运油传输队工作,而他的职位是一名三副。比起其他的同学来说,这里给的工资并不是特别高,但是这是他踏入社会的第一份工作,他并没有推辞。他的起始工资是4.2万美元,其中包括加班费用等,每年需要在岗7个月,其他的5个月可以休假,也可以到公司附属的船舶运输企业工作,这样就能够令自己的收入翻上一倍。但是,在刚满6个月之后,罗伯特毅然离开了这家发展前景不错的公司,尽管他的职业生涯可能是一片光明。罗伯特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学习飞机驾驶,这令拥有高等教育的穷爸爸非常伤心,但是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富爸爸却对他做出的这个决定大加赞赏。
在罗伯特辞职回家后,穷爸爸与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交流。穷爸爸吃惊地询问为什么罗伯特放弃这么有前途的一份工作,放弃升迁的机会却接受更加艰险的海军陆战队工作。罗伯特并没有作出解释,因为他不知道怎么解释。而富爸爸却很赞同罗伯特的这个决定。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穷爸爸来说,拥有一份稳稳当当的工作就是人的一切;而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富爸爸却认为不断地学习才是人的一切。
1973年,罗伯特从越南回国后不久便离开了部队,尽管此时的他仍然酷爱飞行,但是在军队他已经学习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于是他在施乐公司找到一份推销员的工作。罗伯特加盟施乐公司并不是为了物质上的利益,而是为了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罗伯特此时还是一个比较腼腆的少年,对于他来说,销售是最令自己害怕的课程,之所以选择施乐公司是因其在美国拥有最好的销售培训项目。
富爸爸和穷爸爸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态度更是截然不同。穷爸爸感到非常羞愧,他作为一名有学问的知识分子,自然会觉得销售人员低人一等;而富爸爸却感到非常自豪,认为这正表现了罗伯特面对困难的勇气。罗伯特在施乐公司工作4年之后,他已经不会再为顾客的态度而感到有任何压力,并成为业内销售前五名,很多人都非常看好罗伯特的前景,认为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才。但是不久之后罗伯特再次辞职,放弃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和一家优秀的企业。1977年,罗伯特组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职场中,还有这样一种理论:“职员付出自己最大限度的努力,才能够避免自己被解雇,而雇主却提供最低限度的工资防止职员辞职。”这使得多数职员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们常常按照老职员所交代的内容去做事,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够保住自己稳定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是在为工资以及短期的福利而努力工作,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灾难性的。
罗伯特的例子告诉人们,在寻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从中可以学到什么东西,而不是仅仅看自己能够挣到多少钱。在陷入为生计而奔波劳碌之前,一定要看清楚自己脚下的路,想清楚自己想要得到什么样的技能。工作时要记得培养自己掌控金钱的能力,让金钱为自己工作,这样才能赚得财富,成为富人。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工作不能仅仅为了钱,而应该培养日后成为富人所缺少的技能,学习掌握赚钱的正确方法。穷人之所以越来越穷,就是因为他们工作只是为了赚钱,并没有在工作中努力地学习能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这样只能够越混越穷,越穷越混,最终沦为真正的穷人。而富人却能够在选择工作之前就想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然后再有计划地寻找对应的工作。这样就能够在工作中学到自己所需要的技能,并凭借学到的技能去掌控金钱为自己工作,使自己远离贫穷,变得越来越富有。
众多理财专家都认为金钱世界是涉及心理学、财经学、历史学、政治学的复杂世界,认为金钱并不只是经济与商业构想而成的产物,更是满足个人思想与大众需求的原动力。金钱能够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也能够令人类变得更加贪婪,甚至它令人喜爱的同时也令人憎恨。
很多人常常在金钱面前迷失方向,变得目光短浅,看不到金钱背后的长久利益,而贪图一时的财富注定不能永远拥有财富,只有对金钱秉持正确的态度,了解金钱真正的意义,才能永远不做穷人,只做富人。
穷人经常抱怨自己命不好,没有出生在有钱人的家里,或者在工作和创业的道路上遇到太多的挫折和打击。其实这些都只是客观因素,没有谁天生就是有钱人,即使是有钱人的后代,可是再看他们的先辈们,有谁不是白手起家发家致富的呢。还有一些人把自己的不幸怪在了社会和有钱人的身上,觉得是他们剥夺了自己获得财富的机会。可以说,这完全是一种由妒忌而产生的“仇富”心理。与其不断地抱怨,不如将发牢骚的时间用来积极行动,把愤恨和嫉妒当成你奋发图强的动力,重新点燃你战斗的激情,激励自己走上致富之路。
不同的思想观念造成了人们的贫富差异,真正的富人不仅懂得获取财富,更懂得回报社会。
世界媒体巨子泰德·特纳曾给联合国捐款10亿美元,并且呼吁世界上富有的人们都应该慷慨解囊,为世界的精神文化贡献出一份力量。
比尔·盖茨曾在著名记者芭芭拉·沃特丝主持的电视专访节目中表示:“我觉得自己还能够活很久,可以慢慢地积累财富,规划自己的慈善行动。”之后的两个月内,比尔·盖茨为6所招收黑人的大专学院捐赠价值120万美元的电脑设备。而针对此,比尔·盖茨的发言人说:“比尔·盖茨捐赠产品的价值早已超过2.1亿美元,所以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情。”
在1997年的《福布斯》杂志中,比尔·盖茨位列慷慨捐献榜第四,他当年的捐献款高达2.7亿美元,如给湖畔中学建造了教学与科技楼。
比尔·盖茨还常常为大学捐款建造图书馆。他曾为华盛顿大学投资1200万美元建造一座法学院图书馆,与妻子梅琳达共同建立比尔·盖茨图书馆基金会,同时自费购买了接近4亿美元的软件设备,为美国各地的图书馆更新设备。1997年,比尔·盖茨成为国内捐赠图书馆钱财最多的捐赠个人,甚至超过美国联邦政府。比尔·盖茨认为,公用图书馆是为美国奠定民主的重要机构,他希望美国所有的图书馆都能够上网,让人们能够自由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而他所捐赠的4亿美元,令全美国16000座公用图书馆半数以上实现了联通上联网。
比尔·盖茨曾说在自己去世之前,会将自己95%以上的财产全部捐赠出去,同时还表示会将自己大部分的财产全部以捐赠的方式反馈给教育、文化和精神事业。比尔·盖茨以肯定的语气说道:“我绝对不会留下多少财产给自己的继承人,因为过多的财产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益处。”
除了比尔·盖茨经常以个人的身份参与捐赠活动,微软公司也常常参与各种慈善活动。在1997年,微软公司一共为慈善机构以及众多的非盈利组织捐赠超过1400万美元的现金,还有价值超过4.5亿美元的软件设施等。微软公司与美国众多院校发起一项价值超过700万美元的计划——“工作链接”。而这项计划正是为了训练更多的人将精力投入到信息科技事业中。
进入21世纪,比尔·盖茨委托专人管理捐款活动,并且聘用拉森做自己的私人资金管理员。拉森管理着比尔·盖茨不包括投入在微软公司股票上的全部财产,而这笔钱全部存放于盖茨的个人账户和两个庞大的基金会中。盖茨的个人资金在1998年已经高达115亿美元,虽然这仅仅是他总财富的一小部分,但是无论以什么角度去衡量,这笔资金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比尔·盖茨在几年内捐赠超过65亿美元,而且他还以自己父亲的名字设立了威廉·比尔·盖茨基金会,该基金会与福特、凯洛格、梅隆基金会成为世界上的四大基金会。
金钱是精神以及文化的一部分,是否能够赚钱,是否能够有智慧地花钱,都取决于人们对金钱所持有的态度。学会运用自己的头脑,让自己成为金钱的主人,那么自己就将积累更多的财富,成为富人。反之,将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一名穷人。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即使你现在是个穷人,也不要抱怨社会——抱怨只是让你的情绪得到发泄,而对于真正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毫无作用,甚至这样消极的情绪还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人际关系而使状况越来越糟,从而错失了致富的机会。富人却明白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立足于社会,所以他们将自己赚得的部分金钱用来回报社会。
穷人大多都是因为思想观念落后、知识贫乏或者缺少人脉,这些因素使他们缺少商机、掌握商机的能力,而富人却能掌握财富增长的轨迹,而且会沿着这条轨迹一直走下去,这使他们成为财富道路上的胜利者,从而获得大量的财富。
对香港首富李嘉诚,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在他14岁时,国内战乱,他随着父母去香港,投奔家境还算殷实的舅父庄静庵。不久之后父亲因病去世,身为家里的长子,李嘉诚承担起家庭的重任。他不想依赖别人,于是为了养家糊口就辍学外出打工。他先在一家钟表商店找到一份工作,几个月之后就辞职到塑胶厂做推销员。由于他在工作中勤奋上进,业绩突出,所以不到两年他就得到了老板的认可,很快升职为公司总经理。
在1950年,李嘉诚突然决定创业,于是他辞去了总经理一职。然后,他向朋友借了5万元港币,加上自己的积蓄7000元港币,在筲箕湾创办了“长江塑胶厂”。而开办公司后的一天,他在翻阅《塑胶》杂志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一则小消息:意大利一家塑料生产厂家设计出一种漂亮的塑胶花,这种塑胶花即将投放入欧美市场。李嘉诚立即意识到,二战后经济进入缓慢复苏时期,人们对于物质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而这种塑胶花价钱低廉,美观大方,很受人们欢迎,现在投资生产一定能够赚到钱。于是他与意大利塑胶公司达成协议,生产他们的塑胶花。塑胶花生产出来之后很快打入香港市场,甚至在整个东南亚市场都非常流行。在同年年底,由于欧美市场对于塑胶花需求量不断增加,致使长江塑胶厂的订单成几何倍数递增。到1964年,在前后7年时间内,李嘉诚依靠塑胶花生产赚得数千万港币的利润,而他则被人们称之为“塑胶花大王”。但是,就在人们认为他会做一辈子塑胶花生产生意的时候,他却认为塑胶花生产前景不可能永远都这么好,将来塑胶花生产一定会呈现滑坡状态。于是,他力排众议转身投资生产塑胶玩具。果然,就在两年后塑胶花生意已经处于严重的滞销状态,很多塑胶花被生产出来却完全卖不出去。而此刻长江塑胶生产厂在国际玩具市场中已经占据一席之地,年出口额度高达1000万美元,成为香港塑胶玩具界出口冠军企业。
随着李嘉诚的财富不断地增长,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拥有共计630万平方英尺的楼宇面积。在1990年,李嘉诚在英国投资电讯行业,并组建奥瑞杰电讯公司,很快就在英国上市,总投资金额为84亿港币。在2000年4月,他将自己所持有的奥瑞杰四成股份出售给德国电讯集团,获得1130亿港币,创下香港获利最高交易记录。奥瑞杰在1996年上市,2000年转售德国,李嘉诚仅用3年的时间就获得超过1000亿港币的财富,这令他的私人财产暴增一倍。2000年之后,李嘉诚两度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983亿港币)进入世界十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届荣登财富排行榜的华人,更是数次获得世界各地颁发的杰出创业家和企业家奖杯。
20多年在商界不断创造财富,李嘉诚拥有4家蓝筹股公司,市价高达近8000亿港币。集团旗下拥有3万名员工,是香港拥有员工数最大的集团之一,而集团在1999年一年的盈利额就高达1170多亿港元。
由李嘉诚的创业轨迹能够看出:财富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是否敢于冒险,能否把握商机。很多人都将有钱人能够拥有大量财富的原因归结为他们优越的条件,好头脑和好运气。但这些并不能成为所有人获得财富的真正原因。而有钱人之所以能够快速获得财富,靠的是能够快速把握商机。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优越的才能,显赫的家世背景和好的运气并不一定会时时给你带来财富。只有在商机出现的时候及时把握住商机,你才能赚得财富。如果你终日只懂得被动地等待商机,无所事事地混日子,那么你只能是一名穷人。所以想要变得富有的人,一定要学会像富人那样去及时地把握商机。
很多人都在抱怨物价上涨太快、工资上涨太慢、手中的钱太少,抱怨国家不公、社会不正、命运不济,却从不反思自己。他们认为自己的贫穷完全是由社会、国家、命运造成的。于是他们抱着“即使自己努力也不可能改变贫困现状”的心态浑浑噩噩地生活,不知道每天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而且从没有想过自己也有可能成为富翁,跳出穷人的行列。
有些人则不一样,他们原本也位居穷人之列,但是他们懂得努力奋斗,并通过投资、储蓄等手段,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向上迈,积累资金为成为富人做准备,而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最终他们从“丑小鸭变成令人瞩目的白天鹅”,成为富人。这些人并不是出生在富裕的家庭,他们或者出生于农民家庭、工薪阶层家庭,或者成长在孤儿院中,但是他们从来都不相信自己一辈子都是农民、工人、穷困者。他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奋斗,并学会理财的技能,有朝一日,自己也会站在金字塔顶端。因此,他们不管手中的钱是多是少,全都有计划、合理地用在储蓄和投资上。
陕西宝鸡有一位年轻的中国“股神”,他在26岁的时候就拥有1亿多资产,两年后他的资产达到3亿元。26岁,许多人还在为一套房子奋斗,而他已经成为亿万富翁,而他就是李铁。
大学毕业后,李铁被分配到机关,成为一名国家干部。这份工作无论是在什么时候、哪个国家都是令人羡慕的工作。在许多人看来,李铁就是在“吃皇粮”,手里端的是金饭碗。1993年,邓小平观察南方的时候,他从中看到了实现理想、为自己赚到财富的机遇,因此与家人说他要辞职下海经商。家人觉得李铁有技术有头脑,还有在单位积累下的人脉,便给了他1万元作为创业资金。靠着这1万元,他成立了一家公司,自己担任总经理、研发人员、制造工,出售自己研制的游戏卡,而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他的资产就由1万滚到100万,那年他25岁。1995年7月,李铁在飞往深圳的航班上第一次接触到炒股的信息。没想到就是这样一条信息,让他在一年的时间里成为深圳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他将家人给他的1万元创业资金发展为1亿只用了短短3年时间。3年里,他将资产足足增加了1万倍,成为无人超越的神话。
对于李铁来讲,任何一个新兴事物的出现都代表着一次赚钱的机会。1995年,中国大陆股票交易行业刚刚发展,而在别人对股票行业还在观望的时候,李铁带着创业得到的100多万来到深圳证券交易所。他一门心思想找到股市中赚钱的规律,但是股市却给了他一个重大的教训——他不仅没有找到在股市中赚钱的规律,还交了30万的学费。但是这30万的学费并没有白交,他真的研究出了能反映大资金购买股票的黄金指数。这个秘笈成为他日后在股市中无往不利的制胜法宝。
果然,一年后,黄金指数的威力显现出来。1996年春节,他买进长虹、阿尔派、深发展、深科技四大公司股票,在他买进后,这些股票全线飘红,许多投资者见好就收,纷纷将手中持有的股票抛出,但李铁不仅没有将手中股票售出,反而再次购买许多股票。而这些股票没有让他失望,一直上涨,直到他将这些股票抛出后,他的资产已经从100万变成1个亿。
1997年2月20日,伟人邓小平的去世,致使股市创下历史最低点。李铁经过分析后,认为股市一路走低完全是因为邓小平去世导致人们心情低落所致,股市在不久之后必然会回到以前的状态,此时正是购买股票的最好时机。于是趁着股票低价,他购买了几只经过反复研究、调查的股票。就在他购买后不久,深沪大盘就出现逆转情况,各个股票指数一路上扬。因为合理的投资,他拥有了数亿元资产,在年仅28岁时,成为人人羡慕的亿万富翁。
李铁的成功固然离不开家人的支持,但是如果他没有想要拥有更多的财富的目标、愿望,那么他也不可能在短短的时间内,抓住一个又一个时机,令资产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成为年轻的亿万富翁。如果他当时想自己有个“金饭碗”,旱涝保收,那么他现在可能只是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又怎么能有现在这么精彩的故事呢?
改变命运的财富箴言
穷不是过错,一味抱怨自己的贫穷却不做任何努力改变贫穷的现状才是大错特错。与其慨叹贫穷,不如趁早致富。而虽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出生,在物质享受上超过一般人;有的人闻着“书香”出生,在文化造诣上高于他人;有的人听着“政治”出生,在仕途上优于别人;有的人一无所有,刚一出生就背上了生活的压力,但是起点的高低并不能代表终点的高低。只要你提早努力,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你就能取得成功,赚得财富,在终点笑傲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