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千万别留下遗憾

你成年后,印象最深刻的改变是什么?我曾问过数百人这个问题,很少有人能脱口而出。反应最快的人,是一些消除了某个坏习惯的人。51岁的艾米是一家传媒公司的高管,当我问她这个问题时,她脱口而出说是戒烟。

“这不是我最想要的答案,”我说,“戒烟是一件值得敬佩而且艰难的事。但是吸烟毕竟是不健康的,也受到全社会的鄙弃,所以有很多外部压力帮助你戒烟。我想知道的,是你自愿改变的行为习惯,不但令你自己变得更好,还让其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

艾米想了想说:“对我妈更好算不算?”

这比戒烟更接近理想答案。艾米讲述了一段亲密的母女关系,或许亲密得有点过头了。她母亲已经快80岁了,她们以前每天都聊天,但是话题不是讨论买便宜货,就是为一些琐事争辩。母女二人陷入了一场零和游戏,两个人都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的。艾米称这种情况为“痛并爱着”。一天,她突然感受到母亲时光已经不多,两个人都不会变年轻,她决定不再和母亲争辩。她没有告诉母亲,只是选择不再和她争辩。母亲发表评论时,艾米就把它搁置起来,让它像云彩一样自然消散。看到女儿不再反驳,母亲也会很快停止发问,反之亦然。

“你做的这件事并非小事。”我恭喜艾米完成了一件比戒烟更伟大的事情。我让她想象一下,如果人们都像她一样与亲人休战,那么在所有家庭节日、感恩节晚餐、生日晚会和旅游中,都会减少很多摩擦。“你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剧本,也改变了你母亲的生活。这很值得骄傲。”

有些人误解了这个问题。他们回想起了一次工作决策或一次顿悟,将其与改变行为习惯混为一谈。一名财务主管提到他在法学院读大一的时候,发现自己不像父亲和几个哥哥,他并不想成为一名律师。他想明白了这件事后,作出决定:他退出法学院,成了一名金融分析师。但这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岔口,并不是改变行为习惯。与之类似的还有一名不苟言笑的艺术品经销商,他说有一次他“意识到并非每个人都是站在我的立场看待问题的”。这是一种对社会的领悟,除非它显著改变了他对待他人的方式,否则它就只是一种领悟而已。

很多人把他们体力和脑力上的努力当成行为的改变。比如跑了一次马拉松、仰卧推举150公斤重的杠铃、重返学校攻读高级学位、学习做面包、学习冥想,等等。我要再次申明,虽然自我完善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视,但是除非做蛋糕或者冥想能显著改善你对待周围人的行为方式,否则它们就不是我想听到的人际交往方面的进步。你只是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并没有改变什么行为习惯。

这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哑口无言。他们想不起自己曾改变过什么。看到他们目瞪口呆,我并不感到奇怪。我和一对一客户第一次见面时,他们的情况大部分都是如此。不论这些成功人士多么留心或警觉周围环境,在我拿出证据提醒之前,他们都没有想过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我们如果不知道要改变什么,就永远不可能改变。

我们的很多无心之过,指出了我们需要改变的方面。

我们不自觉地浪费了太多时间去思考,而非行动。我们想:“要是给妈妈打个电话就好了。”但是如果它真的很重要,我们就应该去做,而不是翻来覆去地想,结果依然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却从来没有找到一个满意而有益的方法。这大致可以归结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我们的思维局限于非黑即白。纳迪姆原来就认为和西蒙打交道时自己只有两种行为选择:要么忍受,要么反击。纳迪姆没有意识到,他的环境是高度灵活的,事情是在发生变化的。其实,任何环境都很灵活,它提供的选项远不止这两种。必须有人给他指点,他这种尴尬局势正是打造积极行为的好机会,可以美化他作为团队一员的形象,附带的,还能帮助西蒙成为更好的团队成员。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想象力是匮乏的。几年前,我才第一次指导做高管的医学博士。现在,我已经指导了三个这样的人:世界银行前行长金墉博士,梅约医院院长约翰·诺斯沃西,还有美国国际开发署前署长拉吉·沙赫博士。他们三个不但都很聪明,而且也属于我所见过的最专注、最正直的人。

在指导每名博士的初期,我都会教给他们6个投入度问题:

我是否尽最大努力设定明确目标了?

我是否尽最大努力实现目标了?

我是否尽最大努力寻求人生意义了?

我是否尽最大努力追求快乐了?

我是否尽最大努力构建良好人际关系了?

我是否尽最大努力全身心投入工作生活了?

他们都是学历很高的聪明人,很少被简单的问题难住。但是我看到,他们每个人在看到第四个问题“我是否尽最大努力追求快乐了”时,都流露出了困惑的表情,陷入了沉默。

“你不快乐吗?”我问道。在各自的交流中,这三个人做出了几乎一模一样的回答:“我从来没想过去追求快乐。”

这三个人都足够聪明,从医学院毕业以后晋升到了主管,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需要我来提醒才能想起来追求快乐。了解我们想要改变什么就是这么困难。在这方面,哪怕是我们当中的神枪手,也可能会错过真正的大目标。

我无法告诉你应该改变什么,这是个人选择。我可以列出一份华丽的优秀品质清单,比如热情、忠诚、勇气、尊敬、正直、耐心、慷慨、谦逊,等等。它们是永恒的美德,在我们年轻可塑的时候,父母、老师和教练们曾努力想把它们灌输给我们。毕业典礼的演讲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些美德。

但是这样灌输美德,并不能强迫我们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如果我们没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去改变,不论听到多么犀利流畅的演讲,都很难诱发我们做出持久的改变。我们会认真聆听,不时点头表示同意,然后回去继续我们的老路。导致这种情况的一大原因,是我们缺少践行自己雄心壮志的规划;我们是高瞻远瞩的计划人,同时也是见识短浅的行动人。但是对那三名医生来说,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从未想过要进行这样的改变。

因此,我一开始就向他们介绍了这些投入度问题。我是在迫使他们考虑这些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基本问题。提出这6个问题的同时,我给他们讲述了有关环境的课程:环境是如何塑造我们的行为习惯的。然后我坐下来,等待他们的大脑开始运转。根据我的经验,迫使人们在快乐、追求、投入度等基本需求的背景下思考他们的环境,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得以反思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衡量标准,并探求其原因。

当我们利用投入度问题评估自己的表现,并总结出不足之处时,我们可以归咎于环境,也可以归咎于自己。

我们喜欢把环境当成替罪羊。我们没有设定明确的目标,是因为我们要对很多人负责任;我们没能完成既定目标,是因为我们的目标太多了;我们不快乐,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前途;我们没有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是因为别人不肯与我们妥协;我们在工作中不全身心投入,是因为公司拒绝帮助我们,等等。

除了善于拿环境当替罪羊之外,我们还同样擅长原谅自己的缺点。“环境”这个替罪羊用起来太容易,导致我们很少责备自己犯下的错误或不好的选择。我们很少在工作不顺心时主动承担责任,说“我真是个笨蛋”,相反,我们觉得问题也许在这儿,也许在那儿,但肯定不在我们自己身上。

实事求是地衡量生活中的这两股力量:环境和我们自己,就是成为可怕的自律人的方法。

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标非常简单:帮助你在最重要的方面,实现持久、积极的行为改变。我并不负责告诉你需要改变什么。只要稍加反思,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我的工作是帮助你来做这些事。这改变不见得要轰轰烈烈,变得让别人再也认不出你来。任何积极的改变都聊胜于无。如果本书能对你有所启发,能让你过得更快乐一些,或者让你和亲人关系更密切一点,或者帮助你实现一个目标,我就心满意足了。

但是我还是要努力强调另外两个目标。它们不太属于父母教给我们的传统美德,它们更像是人生的一种积极状态。

第一个目标是留心。留意我们周围发生的一切。我们很少有人稍加留心生活。在旅游的时候、在上班的路上,我们很容易放弃思考。我们在开会的时候忍不住走神,甚至和亲人在一起时,我们也会因为看电视或玩手机而分心。天晓得,我们在不留心的时候错过了什么好事。

第二个目标是投入。我们不但要留心周围的环境,我们还要积极地参与其中,你的任何投入,都会被你爱的人看在眼里。在大多数情况下,投入是最值得钦佩的生活状态。它高尚、又令人愉快,值得我们引以为傲,也值得我们享受。世界上的最高赞赏,莫过于情人或孩子对我们说“你一直在这里等我吗?”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他们对我们说“你从来都不等我”。这就是投入对我们的重要性,也是成年人改变行为习惯的最大礼物。

只要认同留心和投入的必要性,我们就可以强烈地感受到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或许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环境的力量总是出乎意料——但是我们知道别人对我们的期望,也知道自己对自己的期望。我们不再无助地站在轨道上,等着轰隆而来的环境列车影响我们。我们与环境彼此影响:环境塑造我们的同时,我们也在塑造环境。我喜欢用投入度循环来描述这一种平衡状态:

投入度循环

这是一种很容易达到的平衡状态。举一个非常常见,我们却很少注意到的例子。我在达特茅斯塔克商学院的研究生管理班中一个名叫吉姆的学生,也是一名主管,他在电子邮件中给我讲述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正在工作中忙得不可开交,各方面都在出问题:客户责难他,部门主管欺负他,助理请病假。这时候他的妻子芭芭拉打来电话,对他说:“我只是想找个人倾诉。”很明显,她在工作中也遇到了烦心事。

“我只是想找个人倾诉。”这句话对吉姆来说就是一个诱因,使他停下手头的事来倾听。妻子没有请他提供建议,也没有请他帮忙,连话都没要求他说,只需要他倾听就行。这是他当天得到的最容易做到的“要求”,他应该把它当作一份意外大礼,为之感到庆幸。

但是在听到芭芭拉的声音时,吉姆并不见得会把这通电话当成一份礼物。毕竟,一个诱因会直接引发一次冲动,使他采取某种行为,而吉姆有多种冲动可以选择,并非每一种选择都是理想选择。

他可以比平时接电话更加恼火。选择这样做,这个诱因就会加剧他的坏情绪。

他可以告诉妻子,自己现在真的很忙,并保证稍后就给她回电话,或者回家再讨论。选择这样做,他就是把这个诱发时刻推迟到了更有利于他的时候。

他可以敷衍了事,在芭芭拉倾诉的同时做其他事。选择这样做,他就是降低了这个诱因的优先级,把它变得没那么重要。

他可以自以为是地认为,妻子的问题和自己的问题相比,不论是严重性还是重要性都微不足道,然后详细告诉妻子,她根本没自己惨。这样的话,他就是在和芭芭拉“比惨”,还有可能“赢”。他可以采取这种非常没把握的方法,再一次证明自己对了,妻子错了。

或者,他也可以选择倾听。

这些都是自然冲动。我们谁不曾在被强迫听别人抱怨时,感到暴躁或愤怒时,或者在朋友发牢骚的时候神游四海,或者把他人的抱怨当作炫耀自己辛苦工作的机会呢?

当我们没那么留心环境时,我们很容易受到影响。诱因、冲动、行为,它们依次发生,但是间隔时间非常短暂。诱因引发冲动,冲动引发行为,行为又会引发另一个诱因,如此循环不止。有时我们很幸运,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有时候却会做出错误选择。想避免运气对我们的干扰,你就必须学会留心环境。觉察的这一小段时间,虽然不多,但足以让你深思熟虑,做出更好的选择。

吉姆写这封邮件,告诉我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以下是他对自己第一冲动的描述。

我已经打算指出她并不是唯一遇到麻烦的人,然后我想起了你在课上讲的话“我这时候是否愿意进行这项投资,在这方面做出成绩?”我深吸了一口气,决定满足她倾听的需求。我一句话都没说,静静倾听。她发泄完之后说“感觉真好”。这时,我只说了一句话:“我爱你。”

这就是当我们留心环境,全身心投入时出现的奇迹。我们认清了情绪化的本能,并且明智地采取恰当的行动,我们的行为又影响到了其他人,形成良性循环。吉姆就是这样影响他妻子的。她诱发他做了一些体贴、美好的行为,他反过来又诱发了她的积极情绪。他们通过最积极的方式,成了彼此的诱因。不论知道不知道,他们都进入了一个良性投入度循环,而且这个循环很难打破。

想象一下你的生活一成不变。

我不是指你一生只在一家公司上班,或者跟同一个人结婚五十年,或者一直住在你出生的社区。这都是值得骄傲的选择,不必后悔,不该受到嘲讽。长长久久过着幸福生活,这份坚韧值得庆祝。

我也不是指这一生每次到餐馆总是点同样的菜,一直穿同一种风格的衣服,欣赏同样的音乐、电视和书籍,甚至坚持同一种社会政治观点。哪怕我们是全世界最固执的人,如果一生从不改变口味、观点和生活偏好,那也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我们的环境不允许我们这样。周围的世界在变,我们也随之而变,因为顺应变化总是比较轻松。

哪怕是最坚定的人,哪怕他一辈子都和同一个爱人住在同一所房子里,做同一份工作,也很难想象他的生活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然而,在我们人生的某个方面,我们以不变为荣。我说的,正是我们的行为,以及我们拒绝改变时对待他人的方式。

因为一些早已忘记的不满,我们好几年都没有看望过妹妹,甚至好几年都没有和她说话。

朋友早已长大成人,我们却依然用小时候难听的绰号来戏弄他。

邻居已经搬来了好几年,但是出于害羞或者冷漠,我们从未向他做过自我介绍。

我们会因为一名客户向我们提出的要求而感到愤恨。

我们总是忍不住发火,以致家人打赌我们什么时候会暴发。

孩子令我们感到失望的时候,我们会情不自禁地责骂他。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嘲笑一家从不更新菜谱的餐厅。但我们不会这样责备或嘲笑自己。我们坚持愚蠢的行为,全然不顾谁会因此受伤害。只有危害无可挽回时,或者与当时的行为有了足够客观的距离,我们才会开始反思,也许会开始后悔。

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都没和妹妹说一句话呢?为什么我们要对最要好的朋友如此残忍呢?因为不肯把自己介绍给对方认识,我们错过了怎样的人脉呢?为什么不去感谢下订单的客户呢?安慰安慰心烦意乱的孩子,能花费我们多少时间?

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做出消极行为时——无论是伤害亲人的行为,还是伤害自己的行为——我们都是在用一种极度危险的方式过一种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故意给自己选择“悲惨”生活,并让其他人因此“悲惨”。此时我们用来度过悲惨生活的时间,是我们再也追不回来的时间,更痛苦的是,这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这是我们的选择。

在开篇,我曾保证如果我写得还不错,你作为读者就一定会对生活产生一些小小的悔恨。

现在轮到你行动了。我要求得不多,看完这本书之后,思考一次改变,做了以后不会后悔。唯一标准是,你做了以后不会后悔。或许你会给妈妈打个电话,告诉她你爱她;或许你会感谢一位客户的忠诚;或许你会戒除在开会时冷嘲热讽的毛病。它可以是任何事,不管多微小,只要它把你和你的过去分开。

那就去做这件事。

它会有益于你的朋友、有益于你的公司、有益于你的客户、有益于你的家庭。

更有益于你。最好不过,你从此开始坚持做这件事,成为可怕的自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