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一九章 去大和王城

年很快就过去了,日则需要返回京城,这一趟假期半个月的时间,光往返在路上的时间都需要十四五天,呆在部落的时间只不过短短的四天。他让妹妹做好准备,跟他一起先去京城,然后随着使节的队伍前去汉地。

过年期间,家人一起都商量好了,这次是一次机会,如果让红线一个人去汉地,一来大家不放心,二来,她什么都不懂,如果要等到她条件完全成熟了再去,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既然能有这个便利,当然是要好好利用一下的了,虽然红线不能跟着哥哥进入使节的队伍,但走相同的路上,有个照应也是能够的。

几个人一直在商量路上会遇到的一些情况,以及怎么应对,但就是把王帅给忘了,王帅这个时候正躺在帐篷里幻想着回到汉地,自己的身份能不能得到解密。自己要真是一个带着几个狗腿子成天在街上调戏娘家妇女的浪荡公子,那情何以堪。突然,王帅觉得脸一热,心一跳,好像有人在背后嚼他舌根。

此时,红线和父亲和两个哥哥突然提到了王帅,“阿爸,我想带着王帅跟我一起。”

日则对王帅不了解,疑惑地看着妹妹,“你是说那个汉人奴隶?”

“哥,他已经不是奴隶了,他是阿爸聘请过来的教我和孩子们汉话的老师,他懂得很多的!”红线有意无意在维护王帅。

日则也不知道王帅的过往,但见他的确像个汉地的读书人,他在王城呆过,也见过一些汉地来的读书人,但那些读书人又跟王帅有着一些根本的不同,至于有哪些地方不同,日则一来对王帅所知有限,二来对唐朝读书人的本来应该是一个什么样也缺乏更详细的知识,“照你这么说,这个王帅如果回了汉地,肯定是不会再回来的了,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学生不也就白教了吗?而且,这个人可靠吗?”

“当然可靠!”红线想都不想地回答。

头人也知道自己女儿的脾气,她决定的事情总是会有一千个理由的。

“我也觉得这个叫王帅的汉人还不错,不过放他回去,他的确是不会再回来了。我不知道他出于什么目的要教我们的孩子学汉话,而时间又这么短”头人对王帅的了解程度当然不及红线。

红线也知道自己对王帅的信任并不能对自己带着他去汉地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阿爸,我也是决定了的,我想去汉地游历两三年,我就认识这么一个汉人,让他当我的向导再合适不过了。我想去见识见识,不想就这样老死在这个山沟里。”

“有你哥哥在一路照顾你,你要去就去吧,把王帅带着去也行。”头人知道女儿的心早就已经去了汉地,自己要是强行阻拦反而会得到不好的情况。况且,他这个父亲一直都比较开明,没有理由在这件事情上损坏自己的形象。虽然这样下来,自己甚至有可能有两三年的时间见不到自己的女儿,但这又有什么关系,这个世界毕竟是年轻人的世界,而且,去更宽广的世界闯荡也是他一生的梦想,自己现在已经无法实现了,只有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女。

毕竟在这个时候,唐朝是天可汗,是整个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国家,万国去朝,自己这个小女儿能有机会去看看汉地,去她向往的地方看看,去她母亲的出生地看看,他有什么理由阻止,至于王帅,自己既然已经取消了他奴隶的身份,那他是去是留就已经取决于他自己了。他总感觉这个年轻人似乎不会久居人下,自己要是把他诓在这里,可能就此埋没了他。于情于理,他都不该也不会拒绝。

第二天,红线把这个消息跟王帅一说,王帅那个高兴啊,终于要离开这里了,虽然自己穿越过来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个地方,自己在这个世界最熟悉的却不应该是这个地方,在这个世界的另一个地方,一定有什么在等着他,那里是比这里更让王帅有归属感的地方,那里是汉人的地方。虽然到目前为止,在那个地方自己一个人也不认识,具体是什么个情况自己也一点都不了解,但这都阻拦不了他作为一个朝圣者,奔向自己的圣城。

说是准备,也没什么好准备的,一来这里基本上都是现宰杀动物烤着吃,很少有可以带上路的干粮,除了几块烤好的肉,二来,这里也没有钱,红线没有,王帅更没有,也没有换洗的衣服,说到衣服,王帅才想起来,这个日则穿的不是兽皮,可能去王城就可以换上几套衣服吧,但拿什么去买呢。

只要一人一匹马,就可以上路。

清晨,整个部落的人都集中在谷口,他们都是来为少族长和红线送行的,在这个世界,除了因为统治者的限制外,很少有人胆敢走出自己熟悉的区域,去未知的世界闯荡,所以,大家对红线的举动很是钦佩,对于山外面的世界,大多数人是充满恐惧的,只有红线,充满的是向往。

当然,王帅对这一切毫不在意,因为交通工具的发达,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村落,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地方。故乡的概念在变得模糊,再说,这里并不是王帅的故乡。

“红线,跟着哥哥走,如果那个世界跟你想象的不一样的话,就跟着哥哥先回来。不要让我担心。”头人有些舍不得地嘱咐红线。

“阿爸,放心吧,我不会有事的,”红线虽然口头上这么说,但那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她并没有确切的概念,那个神奇的地方光凭自己的一时冲动是不能真正了解得来的,不过,如果因为害怕未知对自己的伤害就畏足不前的话,那更让他内心不安。

头人到了这个份上当然也就没有再说什么挽留的话,只是一味的安慰红线,嘱咐红线,“去了唐国,有什么事情一定要想办法给在京城的哥哥捎个信,让你哥哥告诉我们,我们也好放心。”

王帅看着这一家人离别的泪水,自己倒生出了一些感概,在这个交通通讯极不发达的时代,出远门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也许三五年都无法再回转,这种生离比死别还来得凄凉。

王帅第一次出远门是考上大学那一年,自己一个人背了一个包就走了,家人也没有送到村口然后翘首以盼,三天后到了学校后,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一切平安。

红线也舍不得自己的父亲,但要出去是自己的主意,自己就更应该坚强一些,“阿爸,你们回去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的,再说,我有王帅这个汉人,我相信他不会欺骗我的。”

“走吧,出了这个谷口不要回头,我怕你会心软,也怕我舍不得你离开而把你留下。”头人转过头,偷偷拭去泪水。

“阿爸,我们走了,你一定要保重。”日则和红线一起对头人跪下,但没有磕头,磕头可能只是汉人的习惯。

“走吧,照顾好自己!”

三匹快马踏着一种悠悠的离情别绪出了山谷,头人望着渐渐远去的马匹和马匹上的人,“回去吧!”老头人第一次让女儿离自己这么远,他宁肯让女人上战场也不愿让女儿离开,到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

因为上次全歼了吐蕃的一个小队,这些时候吐蕃似乎没有了动作,三个人一路毫无险阻地来到了建昌府,路上渴了饮山泉,饿了猎杀野兽,晚上就燃起篝火,支一个简易的帐篷。

建昌府还如上次来的时候一样,王帅抽空去找到上次那家铁匠,告诉他们自己这次就要回汉地,一定会帮他把消息带到。老铁匠喜形于色,他把一个信物交给了王帅,就是女方和男方互换的定亲物,一只手镯,这手镯为银子做的,本是一对,只要有这个手镯,他们一定会接待王帅的。

稍作休息以后,他们又一次上路,不几日穿过了金沙江,王帅当然知道现在其实离成都越来越远了,但这没什么,他想他们肯定不会从原路返回,要不然,日则一定让他们在家等着。

大和城已经在望,花了八天时间,几个人终于赶到了大和城下。

大和城就是南诏国的国都,王帅对这一带的地理历史不是很了解,他好歹知道南诏过后是大理,而且,他们沿着一个不大的湖泊走了很远,这个湖泊就是洱海,那么,这个大和城应该就是现在的大理。

大和城比建昌府要大多了,气势也更加的恢宏,王帅凭感觉认为这个大和城更加接近唐国的城。也就是说,这里接受汉化的思想更多一些,毕竟是一个国家的都城,不可能还像一个小部落一样落后。而那个时候,唐国就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先进的文明。

王帅跟着日则和红线穿过城门洞,里面熙熙攘攘,显然还沉浸在年的节日气氛中。

到了这里,王帅才认为到了一个现代社会,这里有酒楼,有当铺,有妓院,有客栈,有各种店铺,总之,在大体上已经跟王帅印象中的古代的城市有了某些必要的相似之处。

大和城外也有护城河,只不过比王帅想象的要浅上一些,窄上一些,城墙也很高很厚,上面也有箭楼和角楼,三步一哨,五步一岗,防守还是很严密的。王帅对这个城市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只不过是一个匆匆过客,还不知道会逗留几天呢,况且,这个城市根本就跟自己无关。有个基本的认识也就足够了。

但这个大和城总归还是南诏国的国都,王帅不知道自己走在路上是不是三步就能碰上一个皇亲国戚,是不是会碰上一些提着鸟笼,跟着三五狗腿子调戏路边的小媳妇的纨绔。

不过好像遛鸟,斗蟋蟀是八旗子弟的恶习,这里离清朝的北平城时间上还有近千年,空间上也有好几千里呢。

王帅对大和城的第一印象还算不错,还能用繁华这样的词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