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能赚一个亿的人,其常识是什么?

TWO

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各种常识所束缚、所裹挟的人生,只是被束缚和裹挟的程度不同而已。

越是那些诸事不顺的人,看起来很努力却怎么也赚不到钱的人,被那些零七碎八的常识所束缚、所蛊惑的程度越严重。

本章的内容就从这个角度出发,和你好好聊聊那些和常识以及重塑常识有关的事。

首先,我们有必要重塑对前辈的认知。

对我们来说,任何一位人生的前辈都是值得也应该尊重的对象。只不过,尊重他与听取他的建议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举个例子。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正为业绩不佳而苦恼。如果此时一位同样业绩不佳的前辈走过来给你提建议,你会听吗?会信吗?会照做吗?

恐怕不会。

为什么不会?

因为这个建议是从一位业绩不佳的前辈那里听来的,它能带给你的结果大概率也会是业绩不佳。这个建议非但没有帮你解决问题,还让你欠他一个人情,当然不划算。这何止不划算,简直亏大了。

如果那位前辈的建议真靠谱的话,他自己也不会业绩不佳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

因此,仅仅因为自己是前辈,就给后辈提建议——这个逻辑本身才真正有问题。

日本人对“失落的20年”这个说法大概不会陌生。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的20余年时间里,日本经济一直状态低迷,迟迟无法复苏——这一阶段已载入史册,被称为“失落的20年”,登上了世界上几乎所有经济类高校的教科书。

然而对日本而言,“失落的20年”已经是一个相当乐观的结果。现在看来,日本恐怕还要经历“失落的30年”“失落的40年”,甚至“失落的50年”……

总之,在现在的日本,我们几乎已经见不到经济增长了。“增长”这个词对日本经济来说,真的是久违了。

数据说明一切。最近20年,日本经济名义上的增长幅度只有区区一成左右。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了约3倍,中国经济更是增长了27倍之多!

我们将视野扩大,结果也是如此。全世界名义GDP排名前60位的国家中,在相同期间内经济接近零增长的国家,除日本外,你很难再找到第二个。

日本如果也能和其他国家一样,一直保持经济正常增长的态势,且学校的老师、公司的前辈、家里的双亲都能在个人财务方面游刃有余,没有经济上的后顾之忧,来自前辈们的建议我们完全是可以听取的,因为它有营养,有说服力。可残酷的现实是,这些前辈的现状都不容乐观,且有越发恶化之势。这一点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是高度一致的。

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个我们信了一辈子的常识,现在必须抛弃。

这里所指的前辈,不仅仅是职场的前辈,还包括学校的老师,乃至家里的双亲。

除非他们已经为自己赚了亿万财富,至少是百万财富,除非他们已经真正实现了财务自由,否则,我们在投资理财和职场人生方面听取他们的建议,就是犯傻。

当然,我有必要再重复一遍:他们的建议不值得借鉴,并不代表着他们的人品有问题,也不代表着你可以不尊重他们。

这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当我与人生导师初次会面时,对方只是一个27岁的小青年。换言之,对方是我的同龄人。

那时,他和我一样,还是一个上班族。他利用周末的闲暇时间自主创业并初获成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骑驴找马”的创业方式。

彼时的他,不算公司薪水,月收入已达300万日元之多!以他这个年纪,他绝对是个不折不扣的成功人士。那时的他已实现财务自由,赚钱不再是第一要务。他的兴趣点和事业重心开始转换,逐渐转到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做慈善、培养弟子、协助弟子创业,甚至直接给弟子的创业项目投资……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那时没少沾导师的光,经常和他一起吃大餐,外出旅行。当然,所有餐费和旅费都不用我操心。

我依然记得当时导师对我说的那句话:“好好干,好好赚;好好做慈善,好好缴税款;好好为社会做贡献,好好做个堂堂正正的好公民、男子汉!”

这不就是我向往已久的理想人生吗?

既然他已经实现了这样的人生目标,已经拿出了这样的结果,我听他的建议、向他学、跟他走绝对没错!

凭着逻辑和直觉,我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他举办的“创业塾”,成为他的学生。迈出这一步是我此生最重要和正确的选择。有了这一步,我才有了今天的结果。

所以,你也一样。你如果真的很想实现财务自由,很想解放自己的金钱和时间,很想变成一个更好的自己,那么,别再浪费时间,也别再被人忽悠,尽全力去寻找一个已经实现了这些人生目标的人,然后从他那里听取建议吧!

那个人的建议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这有个前提:他说的必须是真话,走的必须是正道,他的价值观必须没有重大瑕疵。

人人都说,日本人喜欢存钱。

这个常识是谁规定的?是怎么来的?

这还得追溯到明治维新时代。在明治初期,模仿英国的做法,日本建立了自己的邮政储蓄体系,为使该体系取得成功,当时的明治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宣传;进入昭和时代,为了确保军费来源,昭和政府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宣传,并推出一系列储蓄奖励措施,大肆鼓励、嘉奖人们的储蓄行为;二战结束后,为了给大规模的战后重建筹资,当时的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也推出类似的政策,鼓励人们多储蓄、少消费。

可见,日本人的储蓄习惯从来都是为当政者的某些政策目标服务的政治工具。的确,在我们父辈的那个时代,人们只要把钱放到银行户头里存起来,每年大概会有7%的利息收益。这个收益相当不错,至少可以为储蓄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

在那时的日本,储蓄和替代储蓄的保险对大多数日本人来说是投资理财的一条正路。因此,称其为常识似乎也不为过。

但是,这条路现在和未来还能走得通吗?储蓄还有意义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日本主流银行的利率水平。

从1个月的活期到10年的定期,从300万日元以下到1000万日元以上,在此范围内的储蓄产品的利率完全一样。截至2020年1月,利率统一为每年0.01%,几乎就是0。

既然如此,银行居然还要推出10年期定期存款,居然还有人会买账,不知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可谓愚蠢至极。

以上说的还是大额储蓄的情况,普通储蓄的利率更是低得吓人,只有上述利率水平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区区0.001%!

这种水平的利率,相信用“麻雀的眼泪”(日本谚语,指少得可怜)来形容也不为过。

举个简单的例子。

假设你在银行里有一个1年期定期存款的户头,你往里面放了100万日元,且连续放了10年。假设这10年的利率水平不会发生任何变化,10年后,你会得到多少利息收入呢?

答案是:你的含税利息收入将是1000日元。

银行拿着你的100万日元去做各种投资,10年后只能给你1000日元作为回报。

考虑到通胀因素,这种情况是典型的亏损。换言之,日本现如今已经进入不折不扣的负利率时代了。

这1000日元的收益还算是好的。你得在储蓄的这10年中完全不动这笔钱,才能拿到持续、稳定、可预期的利息收入,才能确保最后将这1000日元的利息完全收入囊中。如果你时不时动用这笔存款,哪怕只是偶尔取出一小部分来应急,利率水平也会大幅波动,从而导致你这1000日元的利息大幅缩水。

不妨扪心自问,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你还固守着所谓“储蓄是美德”的常识,真的有意义吗?

常识这个东西,是官僚政客或者大众媒体为了达到自身的某个目的而特意打造出来的工具,想必这样的认知方式才更为明智一些。

顺便说一句,2001年日本政府推出了所谓的“定期年金免税储蓄”[1]制度;2014年又推出了小额投资非课税制度(NISA);后来又出现了小额投资非课税制度的升级版。

一句话,现在的日本政府已经转变政策方向,不再鼓励国民储蓄,而是大力推广投资。

换言之,如今这个时代已经从储蓄变成了投资。

既然这个新事物依然以常识的形式出现,它的本质便不会有任何改变,依然是官僚政客为达到自身的目的而打造的工具。

显然,官僚机构用日本民众的年金或者储蓄去投资,风险得由自己承担;而日本国民自己把风险承担起来,将给那些机构和政客省掉不少麻烦和成本。

难怪日本的常识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这些新常识会得到大力宣传。

这一次,你还会选择被这些新常识所束缚、所裹挟吗?迄今为止你吃的亏、受的教训还少吗?

注释

[1] 类似中国的储蓄型养老保险。60岁前,人们每年存入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进行投资,投资收益可以合法避税。人们60岁后才能正式享受这笔收益。——译者注

除了储蓄之外,买房是与普通人的投资理财有关的另一个重要常识。

当然,买车也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只不过,车是消耗品,房子是升值品。所以按照一般的经济学理论,买车不属于投资行为,而买房则是标准的投资行为。毕竟无论是多豪华的车,二手车的概念和二手房是没法比的。

只不过,日本这个国家很神奇。在日本,房子其实和车没有太大区别,其投资属性已所剩无几,几乎与负资产无异。

之所以这样说,理由很简单:从结论上讲,资产应该是拿得越久升值越多的东西,而拿得越久贬值越多的东西则是负债。用这个概念衡量,在日本,房子和车都是典型的负债,而不是资产。因为这两样东西都符合“拿得越久贬值越多”的特点。

我们不妨以房产为例。

首先,日本的房地产行业已经低迷了几十年,房价波动非常小,甚至还有缓慢降价的趋势;其次,从你买房的那一刻起,一直到你把房子卖出去,房产税你是逃不掉的,这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还有,在你持有该房产期间,由于各种原因,房子必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物理损耗(墙皮脱落、地砖破损、管道故障等等),而这会花掉你一大笔修缮费……

房子如此,车也如此。

买了车,你就需要去给车年检,要花年检费;就需要停车,要花停车费(包括购买停车位的费用);就需要买保险,要花保险费;就需要修理,要花维修费;就需要保养,要花保养费;就需要加油,要花汽油费……以上花费积少成多都是一笔惊人的开支。

至于过路费、城建费、违规罚款费、超重费等等,更不在话下了。这就是所谓“买车易,养车难”的道理。

上述所有费用都在侵蚀着你的腰包和银行存款。如果你不是全款买下,而是采用分期付款或贷款的方式买的车和房,还得再加上一笔昂贵的利息。

特别是房贷。这是一笔货真价实的巨额负债,它往往会缠你一辈子。当然,对银行来说,这则是一笔不小的资产。所以,坊间才会有所谓“房奴”的说法。

与储蓄一样,日本的房贷起源也可以追溯到明治时期。

让人略感意外的是,房贷在日本的起源居然与金融机构无关,而是源自不动产行业的自发行为。

彼时,明治维新大获成功,日本的经济状况迅速改善,日本初露近现代国家的雏形。随着收入增加,腰包渐鼓的日本民众开始谋求从前想都不敢想的自有房产。可毕竟房子不是一般消费品,要价不菲,能够全款买下的人极少,只能诉诸借款。那时的日本并没有任何成形的正规房贷制度体系,大量民众只能从普通的民间放贷者那里取得贷款。而这一崭新的潮流进一步刺激了高利贷现象的泛滥,民间金融市场几乎成了黑心业者乃至黑道的天下,逐渐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令日本社会怨声载道。

对此现象深感忧虑的安田财阀创始人安田善次郎决定做点什么。

他筹建了一家新的不动产公司——东京房产。这家公司开创先河,在日本首次尝试了分期付款的购房制度。

这一年,是1896年,距今已有120多年。这便是日本房贷制度的雏形。

从那以后,小林一三(阪急电铁集团的创始人)又推出了住宅分期付款制度[1]。此制度亦大获成功,成为日本关西地区中产阶级“买地热”的重要契机。

小林一三于明治末年创建了现如今大名鼎鼎的阪急电铁的前身,开始了铁路业务的正式运营。

彼时的日本正值铁路建设的高峰期,一大批核心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一大批铁路干线在日本各地密织成网。阪神、南海、京阪等连接日本各主要城市的铁路线先后开通运营,整个行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股势不可当的时代大潮中,小林一三的不同之处在于,他将自己公司的铁路从繁华闹市——大阪市中心的梅田区一直延伸到人迹罕至的偏远乡村。换言之,铁路将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连接了起来。

“在那种鸟不拉屎的穷地方开通火车,这个人真是疯了!”小林不同寻常的经营方式遭到每个人的嘲笑。可殊不知,这位日本经营史上的大神级人物早就为此埋下了伏笔——早在正式通车之前,他已经将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买下。不仅如此,经过严密精准的规划,那些土地上已开始进行大规模房产开发——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小林超前的商业眼光有关。彼时,由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以东京、大阪为首的日本大都市呈现出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居住环境急剧恶化的势头。鉴于此,小林一三敏锐地预见到一个即将到来的新常识,即“乡村居住,城市上班”(城乡通勤)的崭新生活模式。

既然预见到了它,小林便亲手创建它。为了给这种新常识、新生活方式推波助澜,小林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推出了连普通上班族也可以参与的住宅分期付款制度。

由此,他那些建在铁路沿线的偏僻乡村的住房就像开闸的洪水一般,热销势头一发而不可收。

从那以后,房贷制度在日本逐渐成形,并随着大型金融机构的介入越发规范化、普及化、常识化,一直延续到现在。

遥想几十年前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期,人口迅猛增长,土地不断升值,收入持续增加……真是一个美好而特殊的时代。

那时的日本人即便背负高额房贷,只要地价和房价不断地涨上去,就能靠房子大赚一笔,成就财富人生。

现如今的日本呢?国家既没有高速的经济增长,土地也不再只涨不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对从购入的瞬间起,价值便开始直线坠落的房子投入重金,甚至不惜长期贷款,令自己身负重债这样的行为,遵循的到底是一种怎样的逻辑?

众所周知,日本的人口在不断减少。

即便如此,日本各地崭新的高层住宅楼群依然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无论怎么看,这种情况也是典型的“供给过剩”。迟早有一天,这些楼宇中的大多数都会空置。既然如此,这些楼宇的资产价值又何在呢?

它们是负资产而已。

“租房住,房租就跟白扔了没区别!”“怎么也是花钱住房子,租房不如买房。起码后者的房子是自己的,前者的房子是别人的。”此类固有观念不时从各方袭来,令人心猿意马。

如果每个月的房租与每个月的房贷相当,这个逻辑说得通。可如果这种事真会发生,租房市场岂不是要灰飞烟灭?消灭了租房市场,买房保值和增值的逻辑也就从根本上被颠覆了(房子之所以会升值,房租收益的存在是其重要的理论支撑)。

这是一个死循环。

事实上,近些年在各大都市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高层住宅楼群,就是这种“都市中心居住”理念大流行的象征性存在。那些踊跃购房的人都抱着自有住房未来必会升值的幻想,做着各自的财富梦。

问题在于,这些房子真的必然升值吗?

我曾经做过一个小实验,亲自测算过东京都内某高档物业在买或租两种情况下的价值变迁轨迹。

某些具体数据此处姑且省略,我们假设这个物业里的某处房产的购入价格是8587万日元,25年之后,如果只租不买,房租总额将是6250万日元。两者之差达2337万日元之多!

注意,现在重点来了。

即便多付出2337万日元,如果从第26年开始,这个房子能给房主带来净收益,“买房比租房划算”的理论似乎依然说得通。

没错,从第26年开始,租的房子依然还是租的房子,是别人的房子,而买的房子将会成为你自己的房子。

问题是,25年之后,当这个房子终于成为你自己的房产,它的资产性到底如何?恐怕几乎没人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按照日本的现状,一个人偿还完所有房贷,这个房产将会成为“使用年限超过25年的老旧房产”。除了极少数高品质小区之外,这些旧房子非但没有继续升值的空间,还需要追加投资大笔的修缮费用。

对房主——在这个房子里居住了25年的购房者家庭——来说,25年后的世界将会如何也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而他们的房子大概率会从高档物业变成一般物业,甚至次等物业。

按照不动产行业的基本原理,一个房子的价值大部分建立在硬件的品质上(大概占房屋总价值的四分之三)。可以想见,过去了25年,硬件的价值还能保留多少。毫不夸张地说,随着房屋硬件质量在不断劣化,其价值恐怕还不及当初的一半。

这就意味着,如果纯粹从投资保值(增值)的角度看,25年后的房屋无法维持原价(当初的购入价),甚至是有可能跌到原价一半的投资标的,照理是不会有人买的。

那么,你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你用几十年偿还巨债买下这套无价值甚至负价值的房子,最后到底便宜了谁?

地产商、建筑承包商、能得到大把房产税的地方自治体、能获取大量利息收入的银行……所谓“买房保值”的常识就是由它们一手炮制的。因为这么做符合它们各自的利益。

问题是,你应该怎么想,怎么做呢?

你是继续在不知不觉中被这些所谓的常识所蛊惑、所裹挟,还是奋力保持清醒,勇敢地挣脱这些思维的束缚,另辟蹊径去杀出一条血路来?

尽管一本正经地说了许多买房的坏话,我还是要承认,我自己也花钱买地,建了自己的房子。

事实上,我自己也买了房。当然,买房是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

顺便说一句,我本人依然是铁杆租房派,而妻子则和我完全相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铁杆买房派。

很早以前我便有一个想法,一家人租住在高层住宅楼里,用工作赚的钱投资一个旺铺收租金,做一个优哉游哉的包租公。

事实上,我自从娶妻生子之后,我们一家人也确实长期租住在大阪市内某高层住宅楼第33层的一个物业中。

由于创业成功,我终于挣到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实现了亿元小目标,便琢磨着将“旺铺计划”付诸实施。可是当我就这个话题跟妻子商量时,妻子却对我说:“孩子也快上小学了,咱们还是盖一个自家住的房子吧!”

说起来,我们两口子都是那位创业导师的学生,自有住房不能生钱的逻辑我们都懂。但既然妻子还是想拥有自己的家,还是想要那份踏实感、安全感,我没有理由不去满足她,就当房子是送给她的礼物好了。

我父亲曾经开过私营建筑师事务所,是个职业建筑师。我们把设计房子的任务交给了他,他也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既然要下血本自己盖房子,肯定要做到彻底满意,所以这地下室是必不可少的。

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再加上屋顶露台,这幢房子连土地带建设费用总共花了我2亿日元。

地下室的面积是35畳[2],设计成了酒吧,可以呼朋唤友来聚会。投影机、镜面球状灯饰、干冰制雾机等各类夜店装置也是一应俱全。

地上一层的设计也很讲究。进入玄关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漂亮的玻璃墙面停车室。家里的两辆爱车停在里面,像展厅内的陈列品一样,格外气派和雅致。

浴室和更衣间也在地上一层,后者安装了高档空调设备,确保室内的温度与湿度适宜。

地上二层有50畳(约合81平方米)的寝室(含单独卫生间)、餐厅和厨房,另外还有专门的家务室和妻子专用的盥洗室。

每天清晨,在宽敞的开放式厨房中,妻子为我们一家人烹制美味的料理。

地上三层共有五间屋子,分别是:一间孩子的寝室,孩子的作业室、游戏室各一间,一间书房和一间收纳室。

最后是屋顶的空间,面积总共50畳左右,设有沙发、长桌和凉台。闲暇时,我们可以在那里搞个烧烤聚会或者漂竹拉面聚会[3]。

为了盖这个房子,我大概从银行贷了7000万日元的款。由于只用区区5年便还清了这笔贷款,我们的利息支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的房子确实不是“能下金蛋的鸡”,可老婆孩子高兴,父母亲友也满意,这就是我做这件事情的理由和价值。

换言之,我做这件事情是刚需,并没有丝毫理财的动机。这就意味着,即便几十年后我把这套房子折价卖掉,对我来说也一点都不亏,因为我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即便盖这座房子是出于老婆孩子的需要、孝敬父母的动机,我也是在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即成功实现了一个亿的小目标之后才做的这件事。更何况,我是在买房前经过周密计算,确定房贷的利息支出几乎为零后才下定决心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对你而言,买房是一件无论如何也要做的事,那么请务必在付诸行动前冷静地考虑一下:我为什么要买房?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样做到底值不值?

你在此基础上再做决定为好。

现在,我依然是一个铁杆租房派,这一点从未变过。只不过,我认为如果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买房也可以是一个选项:其一,存在刚需;其二,能够像我一样在短期内还清贷款,从而最大限度地压低利息支出;其三,能将土地和房屋的产权一次性拿下,以绝后患。

换言之,买房是为了住,而不是为了投资。房子的资产性远不如你想象得那么高。这一点务必要有清醒的认识。

注释

[1] 此处的住宅包含土地所有权,该制度类似“以租代售制”。——译者注

[2] 1畳约合1.62平方米,此处约57平方米。——译者注

[3] 把一根碗口粗、五米左右长的竹子从中间劈开,然后架起一个坡度,将煮好的拉面用清水从竹子的一端冲刷至另一端,使拉面沾染上竹子的清香,拉面吃起来格外润滑爽口。——译者注

学生时代的我们几乎都受过“将来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教育。

那么,你是否听说过“自主创业的人里90%都熬不过5年”这样的话?

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或者是否真实。可无论怎么说,多数人看到这个数据后恐怕都会认为创业是一件特别危险的事,不值得尝试。

这个道理现如今连小孩子都懂。

创业的人一旦失败,就会彻底失去饭碗、失去工作,不得不过悲惨的日子——这样的印象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多数人对“创业”二字望而生畏。

由此可见,在踏踏实实的公司做个踏踏实实的上班族才是唯一的正道,这个常识早已深入人心且牢不可破。

就拿我个人来说,尽管现在过着自由而充实的自主创业生活,但在读到《富爸爸穷爸爸》并遇到创业导师之前,我也从未想过创业这码事。对当时的我来说,创业离我实在是太远了,远到这种事只能在另外一个世界发生。

那时的我也被常识锁得死死的,满脑袋想的全都是以上班族的身份过完一生。

其实,即便遇到那位创业恩师——头一次知道自主创业也可以是一个选项之后,我依然忐忑,问过恩师这样的问题:“创业是不是太危险了?这种风险的后果普通人能承受得了吗?”

对方的回答也很直接:“中野君现在打工的那家公司也在和许多客户做生意吧?也就是说,你们公司也是建立在某种生意基础上的企业吧?同样的道理,你们公司也不是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也是由某个人创立的吧?既然如此,按照中野君的逻辑,你们公司现在这么大,岂不是也很危险?为什么你还要去那里上班,甚至打算在那里终老呢?”

听了这些话,我恍然大悟。

十余年后,导师的一席话却不幸一语成谶:那家世界级的大公司——我的老东家由于经营不善濒临破产,被外资收购。接着,那里大规模整改、大规模裁员……

假设我没有走创业的路,在公司风云突变时依然老老实实地做着上班族,我的命运又会如何呢?

如果中年惨被解雇,携家带口的我上有老下有小,将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简直不敢想象……

“没事,倒霉的是别的企业,我们公司绝对没问题!”——认为只有自己是幸运儿的心理,你有没有?

你真的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的公司绝对安全吗?你对这种安全感真的有绝对的自信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

权威数据显示,现如今的世界,民营公司的平均寿命已经从30年锐减至20年,而且这种急剧下降的趋势依然没有停止。

不只中小企业,大企业也是如此。

以美国为例。据说美国规模较大的500家企业,每15年就会有一半消失。其汰旧换新速度令人惊讶。

康柏公司、柯达公司、无线电公司、电路城公司、百视达公司、博德斯公司、宝丽来公司……如果你的年纪在30岁以上,你对这些公司的名字想必不会陌生。这些都是曾经名震世界的美国超级公司,如今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几乎无人提起。

对于这个事实,你有什么感想?

显然,别说那些初创企业,即便是老牌企业、曾经取得辉煌成功和业绩的企业,其生命周期也越发短暂,随时都会遇到生存的威胁。

在日本,即便没有破产,由于经营不善而不得不进行大规模整改、裁员的企业也是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说,越是那些世界级企业,越是那些被大众认为“饭碗很稳固”的大企业、知名企业,它们越有条件和资源随时进行大胆的裁员整改。

以日本著名企业夏普公司为例,在被收购之后,这家公司立马解雇了3200多名员工。坊间传言,另有7000名员工的岗位不保。可即便如此,其重建工程依然困难重重,侥幸保住工作的员工也可谓前途未卜。

东芝——这家历史悠久、举世闻名的电子行业巨头在曝出会计丑闻之后,企业形象一落千丈,经营举步维艰。无奈之下,通过采取裁员、提前退休等措施,东芝已在国内外一口气裁减了7800多名员工。

夏普、东芝绝非个例。业务遍及世界60多个国家的横河电机、日立建机、田边三菱制药等大型跨国公司(均为上市企业)也相继步其后尘,推出各自的裁员和提前退休政策。这些企业纷纷刀口向内,大动作切割冗余、瘦身减负,试图东山再起。

还有一家在日本妇孺皆知的大企业,据说也成立了一个专职部门——对外的正式名称是“员工职业开发室”,其实就是所谓的裁员行政办公室。只要员工被送到这里,他的结局便基本注定——失去工作,得到少许额外的退休金,然后被推荐给某家劳务中介机构。

据日本政府公开发表的数据,在1999—2015年的16年间,日本民营企业解雇了总计8万名以上的正式员工。

我个人对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不无怀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8万多名日本上班族中的大多数是在近些年被淘汰出局的。

换言之,这一过程并不是匀速前进,而是加速前进。

事实上,仅在2017年这一年,日本三大主力银行已正式公布或已经操作完毕的裁员规模就高达32500人之多。

可见,越是大企业,其自我保护的能力与意识越强,员工对这些企业来说也越不重要,是分分钟可以被淘汰、被牺牲的对象。

你依然认为在大企业就职是一个颇具安全感的人生选择吗?

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场乘船出海的旅行。

从前,我们只要坐上那艘最大、最气派的巨轮,便可以把心放在肚子里睡大觉,因为你相信这艘船一定会稳稳地把你送到目的地。

诚然,从前也许确会如此。

但时过境迁,现如今这片大海上已不存在永不沉没的船,哪怕是超级巨轮。甚至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是超级巨轮,它们或不堪重负,或撞上冰山,成为泰坦尼克号的概率更高。

既然海上已没有完全安全的船,你为什么不自建一个小作坊,自己掌握扁舟的制作工艺,自己控制命运之舟呢?

你难道不认为这种做法的安全度会更高一些吗?毕竟那些船是你亲手所造,其性能、质量你心中有数,这难道不是安全感吗?

即便不幸沉掉了几艘小船,你只要没淹死,就还能重返岸上。你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艺,再造出更新、更好、更多的小船,不但可以自己用,还可以卖给或借给他人用,从而造福更多的人。

反之,那些只愿坐大船而不会做小船的人,当大船一旦沉没,又没有小船救生,其结局可想而知了。

归根结底,将命运托付给别人和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两者之间有天壤之别。特别是遇到大灾大难时,情况更是如此。

常识大概是这样:好好学习就能考个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能找个好工作,而所谓的好工作,就是那些大企业、著名企业的职位,即大船、巨轮里的座位。如此这般,一个人这辈子便有保障了,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一辈子托付给这里了。

对某些女性来说,大船也许还意味着好男人、金龟婿——好好学习取得高学历,进入知名企业当金领,其结果竟然只是为自己的征婚广告贴金。这是一种严重的时间浪费、价值浪费和社会资源浪费,实在太可惜了。

幸好你不在此列。

你是一个真正的聪明人,真正有智慧的读者,你早已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时代不同了,观念必须变”。

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企业中心社会”一说,现在的主流是“个人中心社会”。作为一个现代人,你必须适应这个时代潮流,否则大概率会在某个时间点被这股历史大潮所吞没。

从今往后的日本,企业小型化、员工人数减少的趋势将越发明显。

不过,在现今的日本社会,上班族所占的比例依然超过九成,所以离职创业的大众化风潮并没有真正形成,人们的思想观念依然相对保守,人们依旧被各种常识所束缚、裹挟。

话又说回来,在半个多世纪前的战后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上班族只有区区三到五成。其后的昭和繁荣时代(20世纪60—80年代),包括自己开店的小业主在内,自营业者的比例也一直比上班族高。

换言之,“工作u003d上班族”成为所谓的常识,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

当然,如果把历史的时间轴转到战前,日本的上班族则更是稀罕物。那时的日本人几乎个个都做着自己的一摊生意,满大街都是小老板,社会上罕见对“成为上班族”的憧憬情绪。

或许在几十年后的日本,“上班族”这个词会过时。那时,人们在公司上班是反常的、随机的、应付性的行为,而自营业才是正常的、固定的、持续性的行为。

显然,这将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2020年之后的世界,将是一个天翻地覆的世界。

这个新常识已经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认知、所认同。

迄今为止,日本人早已习惯的职场年功序列(论资排辈、论辈取酬)制将逐渐被废弃,取而代之的将是崭新的用实力说话的制度。

那些被称为僵尸企业,长期靠政府和银行的救济勉强混日子的旧体制下的大企业、大公司,最终将迎来彻底清算、完全破产的时刻。

建筑、物流、农林水产、大众媒体等行业将是这类代表。这一点已逐渐成为广泛的社会共识。

那么,代表新时代、新体制、新形态的行业又是什么呢?

机器人、人工智能(AI)、大数据、物联网等代表第四次产业革命的新行业将脱颖而出,势不可当。那时,你我身边的几乎所有机器设备都将网络化,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化、自动化,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化。

这就意味着,曾经必须人工操作的事物将能够完全托付给机器去做,而且机器做得比人类更好、更多、更快、更准确。

这样的好处是,世界会更进步,人类会得到更多福祉;坏处是,那些墨守成规、不能与时俱进的人将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人类的消费行为也会发生巨变。

由于你的所有消费数据和生活习惯都被业者所掌握,当你发现自己的某种日用品已经用完时,你身边的AI设备早已将数据传递出去,替你订好了货;一架载货无人机会飞到你的窗前,将其送到你的手里。

这样的生活场景将不再是科幻电影里的特效画面,而是在你的现实生活中真实出现。

随着5G技术的普及,数据传输的延迟时间将低于0.1秒——意味着我们这个世界将彻底进入“万物互联”的时代。

由此,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3D全息影像”系统将在现实世界现身,它能够瞬间将远隔千里的两个人置于同一场所,让人们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仿佛对方就在自己的眼前一样。

既然如此,去公司上班也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工作场所的限制已被新科技彻底清除——无论公司里的员工身处何地,公司随时可以利用3D全息影像技术将所有人聚到一起。

上班的本质或许不会改变,其形式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早上起床后不必梳洗打扮,不必出一身臭汗挤公交、地铁去公司上班了。对广大打工人来说,这个事情更有意义,绝非一件小事。

可见,随之而来的将是职场文化的一系列巨大改变。对此,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除职场外,新科技带来的巨变也将广泛地出现在其他领域。

比如医疗领域。远程手术将成为可能。你在日本的病床上躺着,给你动手术的名医却身在美国。这种事情将不再稀罕,而是成为日常风景、家常便饭。

由于病人能够更自由地选择为其看病的医生(范围甚至可以延伸至全世界),从前靠信息不对称,靠地利、人脉或其他既得权益赚得盆满钵满、过着舒心日子的医生将会迎来激烈的竞争,意识到谋生的不易。只有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医院和医生才能真正生存下来,并获得极高的人气。

这就是所谓的“头部集中效应”。该现象不只会发生在医生身上,也会发生在其他行业的从业者身上。

技术的进步也将改变“失能老人”和“残障者”的定义。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械臂技术的发展,性能极高、功能极强的假肢和假眼的面世将极大地改变残疾人的处境,让他们与身体健全的正常人无异,可以自由自在地过普通人的日子。不夸张地说,到了那时,人们恐怕都会忘记残疾人的存在。除了残疾人本人,没有人会意识到谁有残疾。

新技术的出现还将极大地造福那些肌体萎缩、脊骨衰弱、行动不便的老人。也许一身的电子赋能装备就能让他们健步如飞,不输少年。

即便脱下这身高科技套装,老人们也不愁没有生活保障。看护机器人的普及能让他们的特殊需求随时随地得到满足,其生活品质依然与年轻人无异。

只不过,日本人的另一个常识将被颠覆,这一常识是:护理这件事只能由年轻人,特别是年轻女性去做。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与普及,驾驶席将从汽车的车体中消失。那时,汽车的内部空间会像一个小型客厅,人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或看电视打发时间,或聊天谈笑。在极度舒适的氛围中,人们不知不觉便到了目的地。

当然,这样的改变带来的不只美好,对出租车、公交车以及地铁司机而言,它意味着失业,至少是转岗。

由于私家车不再必要,高层建筑的地下停车场可能也会消失。据说在现今的美国,有许多新建的高层建筑就已经取消了地下停车场。

对女性来说,新时代的到来总体而言会是一个巨大的福音。

2016年4月,众望所归的《女性活跃推进法》在日本全面施行。受此影响,“只有女性能够发光发热的职场才会有真正光明的前途”的风潮迅速在全日本流行,极大地改变了女性的处境,为她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

迄今为止,日本社会过于偏向男性,令广大女性蜷于一隅,难以施展拳脚、绽放才华。女性边缘化的文化大大压制了日本的发展潜力,客观上助推了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的状况。

人口的一半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国家如何能发展起来呢?

所以,从偏向男性变为男女平衡,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讲,这都是日本社会的当务之急,也必将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

总之,新时代的到来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活和职业形态。

在这股时代大潮中,传统的雇佣与被雇佣方式将迎来其发展极限。“人数少、规模小”趋势的大流行将催生愈来愈多的自营业主,即各行各业的小老板。

爱贝克思公司的老板松浦胜人说:“‘雇佣’是有边界的,人们迟早会向个人事业主发展,工作采取‘项目合同制’。”

换言之,企业内部的员工也应分散开来,各自领项目去做。公司只需与员工签署项目合同,大家照章办事即可,不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上班、出勤一说。每个人仿佛都有一家小公司,都是一个小老板,都在做着各种各样的小项目。员工与公司将是子公司与母公司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客户而已。当然,这些分散开来、各自独立的小公司也会彼此进行项目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再现从前的职场风景,只不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本质上,此职场已非彼职场罢了。

其实,正规公司之间进行项目合作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更何况是同事之间的合作。

被誉为“未来预测领域第一人”的伦敦商学院著名教授琳达·格拉顿曾说过:“2025年的日本社会将出现‘上班族’与‘自营业主’势均力敌、互相配合、两极分化的局面,从而形成一种崭新的社会结构。”

如此这般,世间的常识正在迅速变化。

面对变化,你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奋力跟进的人?遗憾错失的人?还是未卜先知、提前出手的人?

“能够活下来的人,不是那个最聪明的人,也不是那个最强大的人,而是那个能够甚至擅于捕捉、适应乃至驾驭变化的人。只有那个人是能够活下来的人。”

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进化论的奠基人。而进化论的理论核心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