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用语精炼,立场分明--辩论的艺术

《古今谭概》reference_book_ids":[7316094754154875967]}]},"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辩论是一个对抗的过程。唇枪舌剑之中,情况瞬息万变,留给你思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往往使参辩双方针锋相对,僵持不下。而巧言擅辩能突破僵局,另辟蹊径,变逆为顺。练好辩论口才会让自己的话具有充分的说服力,让对方无可反驳,甘心接受。

1.精炼的语言更有力量

辩论的语言的巧妙,是指辩论不是平淡地申明或反驳,而是选取比较新颖的角度进行答辩。

如1986年亚洲大学生辩论赛上,在中国内地大学生同香港大学生争夺第一名的比赛中,香港学生的论题是“发展旅游事业好”,问内地学生是否赞同。若直接赞成或反对,都不能取胜。因为,如果赞同就意味着认输,而硬说“发展旅游事业不好”,反对的理由不充足,容易被认为是诡辩。内地学生选择了一个取得最佳效果的角度:“如果不分时间、环境,盲目地发展旅游事业则是有害的。”内地大学队出奇制胜,巧妙地击败了香港队。

一位哲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雄辩是熊熊烈火燃烧的逻辑。辩论中强调逻辑严密,不仅要求做到对自己观点的阐述具有条理性,更重要的是运用逻辑武器,进攻对方的立论、论据、论证,揭其荒谬、避其锋芒、挫其锐气、扬己命题,充分展示语言的雄辩性。

辩论语的这一特征是通过灵活运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原理、方法体现出来的。具体来说是通过设计逻辑框架、填充理论事实,使辩论过程形成一个攻防自如的有机整体。但在辩论过程中,由于有时命题立场对己不利,或材料准备不足,又或对方故设逻辑难题,靠正常逻辑思维方法难以达到对已有利的目的,因而不得不采取必要的辩论逻辑方法即“诡辩的逻辑”摆脱语言困境。

例如:

有一次,一名外国记者问外交部长陈毅:“你们是用什么武器打下美国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的?”这个话题属于国防机密。陈毅机智地回答:“我们是用竹竿将其捅下来的。”

通过转移话题、答非所问的方式绕过其不怀好意的诘难。灵活地运用逻辑方法是体现辩论逻辑严密性的关键。

辩论的用语要精练,辩论者必须用简短明快的语言击中对方的要害,甚至达到“一语中的”的程度。辩论择词应力求简短、犀利,因为任何一方的辩论时间都是与对方的思考时间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一方的辩论时间越短,对方考虑辩驳的时间也就越少,给对方造成的困难也就越大。倘若一方语言冗长,必然留给对方更多的回旋余地,使对方获得充分的思考时间,并较容易抓到突破口而获胜。这是决定辩论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辩论是双方针锋相对的较量,主要目的是造成“你错我对”的结果,从而战胜或者说服对方。由于观点的对立,辩论者的语言必然表现为冲突的形式,而其冲突性又具体体现在语言的攻击性上。

辩论者语言攻击的目标,一般是对方的观点(论点、论据和论证方式),但有时也可以是对方的品行或人格。攻击对方的品行或人格最终也体现了观点的对立。

例如: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以别人的外表特征或某些缺陷为取笑材料,并由此构成了语言冲突。

俄国寓言作家克雷洛夫皮肤黝黑,却又喜欢穿黑衣服。有一次他身着黑色长袍外出散步,遇到两个浪荡公子,其中一个指着他,大声对同伴说:“看,飘来一朵乌云。”克雷洛夫应声答道:“哦,怪不得青蛙高兴得叫了!”

从上例可看出,语言的攻击性是比较明显的,但攻击的目标并不直接是观点,而是对方的外表和人格。

辩论中语言的攻击性因辩论主体、辩论内容、辩论目的、辩论环境不同而不同,有的攻势凶猛,咄咄逼人;有的柔中有刚,绵里藏针;有的措词激烈,力抵千钧;有的生性脆弱,不痛不痒。但不管怎样,凡有辩论就有语言交锋,就必然体现出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哪怕这种攻击的力量是极其微弱的。

2.关键时候敢说“硬话”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常常会碰到一些气焰嚣张的人。然而,这些人往往是因为有某种权势或优势便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以某种邪恶的手段践踏人间公理和社会公德,对付这种事也一样要义正词严,当堂断喝。因为不管坏人怎么坏,在公理和道德面前他们也会有所畏缩的。

其实这样骄横跋扈的人从古到今并不少见。不过这样的人总会碰上一些他们难啃的“骨头”。

战国时的秦王想吞并安陵,便提出要以500里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自然不肯同意,便派唐雎出使秦国,以说服秦王放弃这个念头。

唐雎说明了来意,秦王一听,顿时脸色大变,怒气冲冲地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唐雎回答说:“我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发怒,能让百万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唐雎说:“那么,大王有没有听说过百姓发怒?”

秦王冷笑道:“平民百姓发怒,不过是摘下帽子,赤着双脚,拿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说:“那是庸人的发怒,不是勇武者的发怒……如果勇武的人真的发了怒,倒下的虽不过两人,血水淌过的地面也只有五六步,但是普天下都得披麻戴孝。现在勇士发怒了!”

说完,唐雎拔出宝剑,挺身而起。秦王一见顿时慌了,忙对他说:“先生息怒,先生请坐下来谈,何必生这么大的气。现在我明白了,韩国、魏国都灭亡了,独有安陵君这个仅有50里地的小国还存留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这样的勇士啊!”

在这个故事中,唐雎面对秦王的骄横霸道、凌人盛气,不仅没有一丝一毫的胆怯,反而据理力争,甚至当着满朝文武敢于拔剑而起,在气势上先把秦王比了下去。再加上之前唐雎所说的勇士之怒,和安陵君独保的现实,最终使秦王打消了吞并的念头,从而达到了出使和说服的目的。

然而,还有一种人,说起来都有点可笑。他们嘴硬却是因为自己也知道事没做在理上,说话自然也气短,只是强词夺理而已,这时候只要你义正词严、针锋相对,保准他退避三舍。

有一次孙中山先生在访友途中,遇到一位卖假药的郎中,该人自夸他的药丹神效。路人围观如堵,中山先生恐人受骗,当众揭发他的药足以害人,众皆哗然。

这江湖客见对方不过是年轻学生,居然敢来挑衅,极为愤怒,随手捡起一块石头,凶狠地对他说:“你不信,我将你的脚当场打断,再为你整好。”

其时,先生身着蓝布宽袖长衫,反背双手,右手拿着半截甘蔗,一时急中生智,将它藏入袖内,举起来对准江湖客说:“这有什么稀奇,看我先一枪打碎你的脑袋,再来将你整好。”对方一听,真被唬住了,他搞不清中山先生的底细,信以为真,一时惊惶失措,经众人劝解而罢。

说“硬”话主要不是去批驳对方论点的错误、指责对方的可笑或荒谬,而是用与其言论相类、相对或相反的论点去智取对方。其实,在谈判中也是常用的。有些人习惯了高高在上,对别人说话总是傲慢无礼,甚至侮辱别人的人格,这种人根本没有诚意,所以我们也不必客气,只有采用比较强硬的态度和严厉的言辞,才能使对方有所收敛。

20个世纪20年代初,冯玉祥将军任陕西督军,一天,美国亚洲古物调查团的安德里和一位英国人高士林私自到终南山打猎,打死了两条珍贵的野牛。他们洋洋自得,回到西安来见冯督军。

冯督军在帐篷内会见他们。他们十分得意地述说了行猎的收获,以为冯督军会赞赏他们的枪法。只见冯督军听着听着眉头就皱了起来。冯督军问:“你们到终南山打猎,曾和谁打过招呼?你们领到许可证没有?”

这两位洋人骄横惯了,居然不把冯督军放在眼里,他们十分傲慢地说:“我们打的是无主野牛,所以不用通知任何人!”

冯督军一听,更加生气,慷慨激愤地驳斥他们说:“终南山是陕西的辖地,野牛是我国领土内的东西,怎么会是无主的呢?你们不通知地方官府,私自行猎,这是违法的行为,你们知道吗?”

他们不服,辩解说:“我们此次到陕西,贵国外交部发给的护照上,明明写着准许携带猎枪字样,可见,我们行猎已蒙贵国政府的允许,怎么会是私自行猎呢?”

冯督军立即反问:“准许你们携带猎枪,就是准许你们行猎吗?若是准许你们携带手枪,那你们岂不是要在中国境内随意杀人!”

美国人安德里自知理亏,便沉默不言,而英国人高士林仍狡辩说:“我在中国已经15年,所到的地方从来没有不准许行猎的!再说,中国的法律也没有不准行猎的条文。”

“中国法律上没有不准外国人行猎的条文,难道又具有准许外国人打猎的条文吗?”冯玉祥慷慨激昂地质问道:“你15年前没有遇到过官府禁止你行猎,那是他们睡着了。现在我们陕西的地方官,没有睡着。我负有国家人民交托的保土维权之任,我就非禁止不可!”

在冯玉祥将军慷慨激昂的正义面前,两个外国人无言以对,只好低头认罪,并请求饶恕他们,以后再也不重犯。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故事里描述的那两个洋人一样的人,我们也要像冯玉祥将军那样,敢于说“硬话”,以硬制硬,针锋相对,毫不妥协。说“硬话”的目的在于向对方表明自己敢于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在很多场合只有说“硬话”才能在气势和心理上征服对方,打击对方。对社会上一些不知深浅,好在公众场合聚众闹事,寻衅滋事的人,在你洞明对方故意耍弄手腕欲寻衅挑事时,抓住要害,先发制人,开门见山,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3.投其所好,巧妙周旋

论辩往往使参辩双方针锋相对,僵持不下。要想突破僵局,取得论辩的胜利,不妨另辟蹊径,变逆为顺,采用一种“投其所好”的战术,从顺向的角度,向对方发起一场心理攻势,在顺的过程中化解对方的攻势,发现对方的破绽,捕捉突破的战机,从而出其不意地战胜对方。以下就是对“投其所好”术在论辩中的作用所作的一些分析说明:

(1)“投其所好”能诱敌入瓮

某天,一位时髦漂亮的女青年在马路上行走。突然她发现后面有一个“摩登”男青年在紧追不舍,怎么办呢?她忽然有了主意。她回过头来对这个男青年说:“你为什么老跟着我?”“摩登”男青年说:“您太美了,真让人着迷,我真心爱您,我们交个朋友吧!”姑娘嫣然一笑,说:“谢谢您的夸奖,在我后面走的姑娘是我妹妹,她比我更美。”“真的吗?”“摩登”男青年非常高兴,马上回过头去,但却不见姑娘的身影。他知道上当了,又去追赶那位漂亮姑娘,质问她为什么骗人。这位女青年说:“不,是你骗了我,如果你真心爱我,那么为什么去追另一个女人,经不起考验,还想跟我交朋友,请你走开!”“摩登”男青年被说得面红耳赤,只好酸溜溜地走了。

这个事例中的女青年之所以能制服“摩登”男青年,就是顺着对方贪图美色的心理,“投其所好”,设计引诱。对方不知道是计,所以去追更美的姑娘,这就暴露出了他的丑恶嘴脸。女青年顺势反击,让对方自暴其丑,无地自容,达到了目的。由此可见,论辩中的“投其所好”术,实际也是一种“诱敌”战术,抓住对方的需求和动机,设下圈套,诱敌深入。当对方进入圈套之后,我方就可迅速出击,制服对方。

(2)“投其所好”能巧布疑阵

有一位顾客来到某酒店喝酒,店主以半杯酒当满杯卖给他。他喝完第二杯后,转身问店主:“你们这儿一星期能卖多少桶酒?”“35桶。”店主洋洋得意地回答。“那么,”顾客说,“我倒想出了一个能使你每星期卖掉70桶的办法。”店主很惊讶,忙问:“什么办法?”“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酒装满就行了。”

聪明的顾客在此利用店主唯利是图的心理,“投其所好”,巧设圈套,待其落入,再奋力一击,揭露了店主的半杯酒充当一杯酒的恶劣行径。这种说话方法比一般的斥责要有力得多,也要深刻得多。由这个实例可见,“投其所好”术又是论辩中的“疑兵”之计,可以迎合对方的某种爱好和某种心理,巧布疑阵,麻痹对方,使之放松警惕,误入陷阱,从而达到战胜对方的目的。

(3)“投其所好”能捕捉战机

乔特斯律师为有杀妻嫌疑的拉里辩护,这时律师麦纳斯提出了对拉里十分不利的证据:拉里曾向麦纳斯提出过,要麦纳斯帮助他与妻子离婚,并由此推论拉里在无法达到离婚目的时候,会采取极端措施。乔特斯知道要直接反驳“要求离婚就有杀人动机”是甚难的。于是他采取了“投其所好”的策略与对方周旋,以图找到最佳战机。

乔特斯先向麦纳斯承认,自己对离婚案是外行,一边恭敬地问对方是不是很忙。麦纳斯踌躇满志地回答:“要我处理的案子要多少有多少。”后来又补充说,每年至少有200件。乔特斯赞叹说:“呀!一年200件,您真是离婚案的专家,光是写文件就够您忙的了。”麦纳斯的声音犹豫起来,感到说得太多人们难以相信,就只好承认说:“可是……其中有些人……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改变了主意。”破绽出现了,乔特斯抓住这一点,进一步诱导道:“啊!您是说有重新和好的可能,那大概有10%的人不想把离婚付诸行动?”麦纳斯说:“百分比还要高一些。”“高多少,11%?20%?”“接近40%。”乔特斯用惊奇的眼光盯着他说:“麦纳斯先生,您是说去找您的人中有近一半最后决定不离婚?”“是的。”麦纳斯这时有些感觉到了对方的目的,但是已经没有退路了。“嗯,我想这不会是因为他们对您的能力缺乏信任吧?”“当然不是!”麦纳斯急忙自我辩解道。“他们常常是因为一时的冲动而跑来找我。可是一旦真的要离婚,便改变了主意……”他突然止住,意识到自己上当了。“谢谢,”乔特斯说“你真帮了我的大忙。”

在这场法庭论辩中,律师乔特斯见正面反驳有很大的难度,就采用了“投其所好”术,从侧面迂回。他先坦率地承认自己对离婚案是外行,恭维对方很忙,当对方得意忘形,胡吹自己处理离婚案件的数目时,他又进一步恭维对方是离婚案专家。当对方感到吹过了头,说有些人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而改变了主意时,战机出现了。乔特斯抓住这个时机,步步诱导,使对方说出了自己否定自己的话。

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如果在论辩中正面说理难以奏效时,可以采用“投其所好”的方法,与对方进行巧妙地周旋,当对方对抗心理软化,疏于防范,就有可能自我暴露出一些破绽,这就为我方提供了时机,我方应该立即乘隙而入,一举制敌。

4.反客为主论辩术

有这样一则笑话,不知是真是假。

一次,尼克松前去苏联出席美国一个展览的开幕式,同赫鲁晓夫作了一次著名的“厨房辩论”。赫鲁晓夫怒气冲冲地说:“美国国会通过的那个有关被奴役国家的决议臭极了,臭得像刚屙下来的马粪,没有比马粪更臭的东西了!”尼克松知道赫鲁晓夫少年时期当过猪娃,不动声色地说:“我想主席先生大概搞错了,比马粪更臭的东西是有的,那就是猪屎。”

同为美国总统的林肯,则有过一桩载入“正史”的反客为主论辩。

牧师卡特赖特到处散布这样的言论:亚伯拉罕·林肯不承认耶稣!亚伯拉罕·林肯诬蔑耶稣是“私生子”!这是1843年美国伊利诺斯州竞选国会议员的关键时刻。作为民主党的候选人亚伯拉罕·林肯自然成了竞争对手。林肯知道彼德·卡特赖特散布这种舆论的险恶用心,是要降低自己在选民中的威信,他决心挫败对手。

有一天,卡特赖特在某教堂作布道演讲。当演讲进入高潮时,他瞥了一眼坐在显眼位置上的林肯,突然对信徒们说:“愿意把心献给上帝,想进入天堂的人站起来!”“霍”地一下,教堂里竖起一片树桩般的人。信徒们都站了起来,只有林肯没有站起来。卡特赖特看在眼里,心中暗喜。他用柔和的目光对着信徒说:“请坐下。”待信徒们坐下后,牧师祈祷了一番后,又说:“凡是不愿下地狱的人都站起来吧!上帝保佑你们!”教堂里又长出了“树桩”。只见林肯又是纹丝不动。这正中卡特赖特的下怀:他本来就想让林肯当众出丑呢。此刻,他装作严肃地说:“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心献给仁慈的上帝而进入天堂,大家都不愿意下地狱与丑恶的魔鬼为伍。可是,只有大名鼎鼎的林肯先生一人例外,他两次都没有作出反应,请问林肯先生,你到底要到哪里去?”

其实,林肯是故意要把卡特赖特的话调引到这儿来的,他见时机成熟,就从容不迫地站起来,以他当律师时锻炼出来的口才柔中带刚地雄辩起来:“我是以一听众的身份来这儿的,没料到卡特赖特教友竟单独地点了我的名,使我深感荣幸,我认为牧师先生提出的问题很重要,但我感到可以不像其他人一样回答问题。他直截了当地问我要到哪里去,我愿用同样坦率的话回答:‘我要到国会去。’”

这简直是一段绝妙的辩词,使在场的教徒们一领林肯不凡的风采,他们都被他的辩才所征服,拼命地鼓起掌来。好像这里不是教堂,而是竞选国会众议员的演讲会堂。高高在上的卡特赖特牧师,没想到结局会是这样,三寸不烂之舌竟僵硬得无法动弹了。

大人物固然有过“反客为主”的妙用,小人物其实也并不逊色。

有一次,一位应考者参加知识测验。

主持人问:“听说您是一位足球行家,理所当然知道所有关于足球的知识。”应考者不假思考地答道:“那当然。”“很好,”主持人微笑着问:“那么球网有多少个洞?”应考者愣了一下,但马上从容不迫地面露微笑:“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一定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吧?”主持人乐了,“那当然。”“很好。”应考者说:“既然您承认自己是个知识渊博的人,那么您应该知道我们的祖先中有一位叫作保塞尼亚斯的人,他是一个什么方面的学问家。”主持人说:“他是一个能言善辩的哲学家。”

“很好,回答正确加10分。”应考者巧妙地站在主持人的位置上后,更加轻松地说:“关于保塞尼亚斯有这么一则轶闻。据说当时雅典的首席执政官员听说保塞尼亚斯富有口才,就把他请到贵族会议上来,对他说:‘贵族会议的成员,每个人都有一个难题要问你,你能用一句来回答他们所有的问题吗?’保塞尼亚斯说:‘那要看看是些什么问题?’于是议员们接连不断地提出了几十个不同的问题。当问题提完后,保塞尼亚斯应该用一句话才能答全。知识渊博的主持人先生,您能代替保塞尼亚斯以一句话答全吗?”知识测验主持人想了想回答:“保塞尼亚斯面对几十个不同的问题,只能这样回答:‘我全不知道!’”“很好!很好!不愧是保塞尼亚斯的后代,今天,此时此刻,我只想再请您用一句话回答一个问题--”“你问吧。”主持人说。“请问球网有多少个洞?”应考者问。主持人:“……”

这种应对,在中国有时又叫作“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知什么时候让老外给偷学了去。

与此类似,还有一则故事。

约翰·昆西·亚当斯是美国第六任总统。他有一个习惯,黎明前一两个小时起床,长距离散步或骑马,或去波托马克河裸体游泳。

安妮·罗亚尔是一名女记者。她一直想了解总统关于银行问题的观点,但是屡次采访屡次被拒。一天,她尾随总统来到河边,决心想方设法让他回答问题。她先藏在树后,待他下水以后便坐在他的衣服上喊道:“游过来,总统。”亚当斯满脸惊讶,吃惊地问道:“你要干什么?”

“我是一名女记者,”她回答道,“几个月来我一直想见到你,就国家银行的问题采访一下。我多次到白宫,他们不让我进,于是我观察你的行踪。今天早上悄悄尾随你从白宫来到这里。现在我正坐在你的衣服上。你不让我采访就别想得到它,是回答我的问题还是在水里待一辈子,随便。”

亚当斯本想骗走女记者,“让我上岸穿好衣服,我保证让你采访。请到树丛后面去,等我穿衣服。”“不,绝对不行,”罗亚尔急促地说,“你若上岸来抱衣服,我就要喊了,那边有三个打鱼的。”最后,亚当斯无可奈何地呆在水里回答了她的问题。

在一般的情况下,亚当斯是不会接受罗亚尔采访的。罗亚尔的聪明之处在于彻底地了解了总统的习惯及活动规律,抓住了亚当斯的薄弱环节,反客为主,掌握了主动。

5.用对方的观点揭露对方错误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矛与盾”的故事:

古代有个卖长矛和盾牌的人,吹嘘说自己的矛是天下最锋利的,可以击破任何盾牌。过了一会,他又拿起自己的盾牌吹嘘道:我的盾牌是天下最坚固的,可以抵挡任何武器的攻击。于是有人就问:“既然如此,如果用你的矛,去攻击你的盾牌,结果会怎样呢?”结果当然是,卖矛与盾的人哑口无言,陷入自相矛盾之中。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技巧,就是让对方自相矛盾,并可在辩论的同时,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

东汉哲学家王充曾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发生过一场论辩。有人说:“人死了,灵魂就变成了鬼。鬼的样子和穿戴跟人活着的时候一模-样。”

王充反驳道:“你们说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能变成鬼,难道他穿的衣服也有灵魂,也变成了鬼吗?照你们的说法,衣服是没有精神的,不会变成鬼,如果真的看见了鬼,那它该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才对,怎么还穿着衣服呢?并且,从古到今,不知几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现在活着的人不知多多少倍,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就应该看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鬼,满屋子、满院子都是,连大街小巷都挤满了鬼。可是,有几个人见过鬼呢?那些说见过鬼的,也说只见过一两个,这样他们的说法不就自相矛盾了吗?”

有人辩解说:“哪有死了都变成鬼的?只有死的时候心里有怨气、精神没散掉的,才能变成鬼。古书上不是记载过,春秋时候,吴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锅里煮了,又扔到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里有怨气,变成了鬼。所以每年秋天掀起潮水,发泄他的愤怒,可厉害呢!怎么能说没有鬼呢?”

王充说:“伍子胥的仇人是吴王夫差。吴国早就灭亡了,吴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还跟谁做冤家,生谁的气呢?伍子胥如果真的变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么他在大锅里的时候,为什么不使出掀大潮的劲儿,把那一锅滚水泼在吴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这里反驳论敌时就是使用了“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他先假设论敌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再用这一观点去攻击对方,这就给了论敌当头一棒,使他们瞠目结舌、哑口无言。

“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辩论中的经典展现,利用连锁反应“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点,推出荒唐的结论。我们通常用“连锁反应”一词来表示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严格因果联系,其实在幽默的具体应用中往往也有这样的情况。然而简单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见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为了将幽默的主题不断推向高潮,强化幽默的效果,还必须将反驳与连锁推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就推理的结果而言的。在具体推理过程中用连锁法,可在最后的结论中使对方自相矛盾。比如:

一个人的母亲死了,服丧时他偶然吃了一次红米粉,被一个迂腐的书生看到了。书生大为不满,指责这个人是不肖子孙。那人问他为何?他说,红色是喜庆的颜色。那人反驳说:既然这样,那么大家天天吃白米饭,岂不是天天在服丧吗?

一句话,言简意赅,使人看到了书生的荒唐。那反驳书生的人使用的就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就是以对方的论点为前提,利用此论点去攻击对方,从而驳倒对方。

再看一个古希腊的幽默小故事:

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过后,一位大腹便便的暴发户对阿里斯庇普说:“刚才我一点也没害怕,而你却吓得脸色苍白。你还是个哲学家呢,真不可思议。”

阿里斯庇普回答说:“这并不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想到希腊即将失去一位像我这样的哲学家。但是,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腊最多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白痴!”

故事中,阿里斯庇普没有否认自己的害怕,他的聪明之处是在暴发户结论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为暴发户的结论作了一个更加幽默的解释,从而将暴发户的结论推上不打自败的境地。这种方法从表面上来看是荒谬的,但实际上通过智慧的转化,往往能够谬中求胜。从这一点来看,它一点也不荒谬,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在人际交往中,利用“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的办法进行攻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纯粹戏谑性的,主要为了显示亲切的情感,引起对方的共鸣,或者为了展示智慧,引起对方欣赏;一种是斗智性的,好像进行幽默式的智力比赛,互相争上风,这时的调笑性、攻击性更重要。当然有时攻击性是很凶猛的,但表现形式是很轻松的。不管有无攻击性,都将戏谑意味升级为主要手段。即明明知道对方错了,不但不予以否定,反而予以肯定。而肯定的结果是更彻底的否定,使对方陷入自相矛盾的漩涡之中。

总之,“以彼之矛,攻彼之盾”是一种反驳的手段,但绝不是生硬的反驳,而是绕个圈子,用对方的观点来揭露对方错误。

6.运用类比,反驳诘难

在辩论中,常常遇到对方的诘难。如果仅仅从逻辑上来说明,你就可能陷入一场无休止的争论之中。聪明人会用类比的方式,找一个相似的事物所具有的属性或特点,来证明对方诘难的荒谬。这是一种以曲为直的方法,在达到反驳目的的同时,让对方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你的观点。比如下面这个故事:

一个穷人找阿凡提诉苦说:“我去年向巴依老爷借了一个熟鸡蛋,今年他却要我还300个鸡蛋。理由是蛋孵鸡,鸡生蛋。”阿凡提与穷人一起告到了法官那里。

审判时,阿凡提迟迟不到。后来很晚来了。法官问他:“你怎么这么久才来呀?”“我在家炒小麦准备下种。”阿凡提回答说。法官听了哈哈大笑:“炒熟了的小麦下种后怎么会长出麦苗来呢?”阿凡提答道:“那煮熟的鸡蛋怎么能孵出小鸡来呢?”

在《古今谭概》中,有一位11岁的少年也运用了这种方法:

南昌有一个11岁的少年徐樨,到太原郭林宗家玩。郭林宗家中有一庭院,院里有一树。郭林宗想把这棵树砍掉,他说:“住宅犹如方口,宅中有树,正如有木,成了不吉利的‘困’字。”

徐樨不以为然,他说:“如果宅中不能有树,那么宅中也不能住人,因为口中有木成了‘困’字,口中有人就成了‘囚’字。‘困’字不祥,‘囚’字更不吉利。如果因为‘困’字不祥而砍掉树,那么‘囚’字更为不吉利,人也就不能住了。”

现在,以类比法来反驳诘难有了更为实际的应用。

一家公司的经理在一次业务谈判中,受到了另一家公司业务员的顶撞,为此,他气冲冲地找到那家公司的经理,吼道:“如果你不向我保证,撤销上次那个蛮横无理的工作人员的职务,那么,你们显然是没有诚意和我公司达成协议!”

那家公司的经理听了微微一笑,说:“经理先生,对于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是批评教育还是撤职处理,完全是我们公司的内部事务,无须向贵公司做什么保证。这就同我们并不要求你们的董事会一定要撤换与我公司工作人员有过冲突的经理的职务,才算是你们具有与我公司达成协议的诚意一样。”

先前怒气冲冲的经理顿时哑口无言,态度也缓和了许多。

在这里,后一家公司的经理就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技巧。虽然说这两家公司有很多不同之处,但有一点却是相似的,即两家公司对工作人员或经理的处理完全是各公司的内部事务,与有没有诚意和对方合作无关。该经理就是抓住了这一相似点作类比,从而告诉了对方所提要求的不合理之处,表达了对其诘难的反驳。

1956年,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做了“秘密报告”,揭露、批评了斯大林“肃反扩大化”等一系列错误,引起苏联人及全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响。大家议论纷纷。有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再次批判斯大林的错误。这时,听众席里有人递上一张条子。赫鲁晓夫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那时候你为什么不提出来?”

赫鲁晓夫沉思了片刻,拿起条子,通过扩音器大声念了一遍条子上的内容,然后望着台下,大声喊道:“谁写的这张条子,请你马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上台。”赫鲁晓夫又重复了一遍他的话:“请写条子的人站出来。”全场仍死一般地沉寂,大家都等着赫鲁晓夫的爆发。几分钟过去了,赫鲁晓夫平静地说:“现在,你们知道我当时为什么不提出来了吧?”

面对群众提出的尖锐问题,赫鲁晓夫不能不讲真话。但是,如果他直接承认“当时我没有胆量批评斯大林”,势必会大大损伤了自己的面子,也不符合一个有权威的领导人的身份。于是赫鲁晓夫巧妙地即兴创造出一个场景,借这个众人皆知其含义的场景来含蓄地给出自己的答案。这种回答既不损害自己的威望,也不会让听众觉得他在文过饰非,赫鲁晓夫创造的这个场景还让所有在场者感到他的幽默风趣,平易近人。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一次演讲会结束后,与对他怀有敌意的发问者展开了争论。发问者说:“您的诗太骇人听闻了,这样写诗是要短命的,明天就会完蛋,您本人也会被忘却,您不会成为不朽的人。”马雅可夫斯基答道:“请您过1000年再来,那时我们再谈吧。”

发问者又说:“您说,有时应当把沾满‘尘土’的传统和习性从自己身上洗掉,那么您既然需要洗脸,这就是说,您也是肮脏的了。”诗人回答:“那么,您不洗脸,就认为自己是干净的吗?”发问者又说:“您的诗不能使人沸腾,不能使人燃烧,不能感染人。”诗人答道:“我的诗不是大海,不是火炉,更不是鼠疫!”

这段话引起了人们的掌声和笑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使自己的反驳充满了幽默感,从而不仅反驳了对方的观点,而且给唇枪舌剑的争辩添上了诙谐的色彩。

7.联类比物,由此及彼

我们或许之前也曾看到过,辩论者为了更形象、更明了地表述观点,往往会编造或借用一些小故事,由此及彼使得某些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这种由于不便直说本意,而借助类比物阐明本意的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连类比物术。

春秋战国时,陈国发生了内乱,陈灵公被大臣夏征舒杀了。陈国几个大臣逃到楚国,请楚庄王替陈国平定内乱。楚庄王打着匡扶正义的旗号,率大军灭掉了陈国,把他划为楚国的版图。一时间,南方属国的君主和许多小部落的首领都来道喜,国内的大臣也纷纷前来祝贺,独有大夫申叔时对此不说一句恭贺的话。楚庄王火了,责问道:“陈国的夏征舒杀了陈灵公,犯了滔天大罪,中原的诸侯哪个也没敢去过问,只有我主持正义,杀了夏征舒,而且又使我国增加了很多土地,哪个大臣、哪个属国不来祝贺?可你却吭都没吭一声,难道我做得不对吗?”

申叔时装作诚惶诚恐的样子,行礼说:“不是,不是,我的心里正想着一件解决不了的案子呢,所以还顾不上说别的。”楚庄王好奇地问是什么案子?由叔时说:“有个人牵着一头牛,从别人的田野走过,哪知牛儿踩坏了人家的庄稼。田地主人火冒三丈,不由分说,把那头牛抢走了,任凭牛主好说歹说就是不肯还,请问大王,要是您遇上这个案子该怎么审理呀?”楚庄王不假思索地说:“我说应该把牛还给人家。”申叔时问为什么,庄王说:“牵着牛踩了人家的庄稼,这当然不好,可是就为这个抢了人家的牛,不是太过分了吗?”话一出口,庄王悟到了申叔时连类比物的用意,于是恢复了陈国,陈国的新国君陈成公从晋国回到陈国,他很感激楚庄王,就归附了楚国。

无独有偶,西汉大臣霍光在武帝时任奉车都尉,昭帝时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四帝。他死后,他的子孙广治宫室,骄横荒淫,企图谋杀丞相,废掉宣帝,继而立光子霍禹为帝。茂陵人徐福上书皇帝:“霍家权势太大,陛下对他们既然宠护优待,就应该及时抑制,别让他们走向灭亡。”徐福上书三次,皇上总是不予理睬。后来霍家事发,遭灭族之罪,被杀了几千口。告发霍家谋权的都受到封赏,而只有徐福却被冷落一边。

有人向皇上进谏说:有位客人路过一户人家,见这家锅灶的烟筒是直的,旁边还有一堆柴草,便对主人说:“烟筒要修弯曲些,柴草要远离灶口,不然容易失火。”主人不以为然,不久,这家果然失火,邻里奋力扑救,侥幸把火扑灭,于是主人杀牛备酒答谢邻里,让救火受伤的坐在上首,其余按出力大小顺序就坐,就是没有请那位劝说修弯烟筒的。有人对主人说:“假如以前听那位客人的话,你就用不着杀牛买酒,也不会有火灾损失。今天论功请客,功劳大的反倒不请,这才是‘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主人恍然大悟,连忙去请那位客人。

如今,茂陵人徐福几次上书数说霍家将要谋反,应该及早预防以绝后患,要是按徐福的奏章办,那么国家就不会有封赏的费用,霍家也不会有灭族的灾祸。事情虽然不出徐福所料,但徐福却没有得到封赏。这事请陛下斟酌,应重赏徐福的曲突徙薪之策,使他在那些告发者之上。

皇帝感悟,赏给徐福上等丝绸十匹,不久又任命他为郎官。

从以上这些说服事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说服者无论讲述现实故事,还是非现实故事,都是短小精悍,蓄意深沉,而且听来饶有兴趣。同时故事内容与言谏本意扣得很紧,并以易喻难,以异显同,通俗易懂,让人乐意接受。而且说服者往往是先说故事,后露本意,故事是本意的铺垫和流露,而本意又是故事涵义的集中概括,二者相辅相成,自然和谐,毫无矫揉造作之意。

联类比物,触类旁通。说服者所“联”故事之“类”,来自各种渠道,有的已流传民间,说者当场随手拈来,有的是乘时乘势,酌情编造。以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尽管故事内容千奇百怪,情节活灵活现,表述娓娓动听,宗旨却只有一个,就是吸引、打动被说服者,让其由此及彼,领会故事之外的真意,进而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