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要过债务缠身的生活

《卡桑德拉》reference_book_ids":[7202112922468748340]}],"10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02,"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0,"start_container_index":102,"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34},"quote_content":"《拿破仑传》reference_book_ids":[7280471379462327352,7267090246150392893,7345747889756310590]}]},"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不能奢望别人的帮助,

凡事都该靠自己努力,

20英镑都嫌少的人,

再给40英镑也白费,

这是个贪图享乐的人,

他的欲望就像一个无底洞。

——乔治·赫伯特

在生活中,你的每个决定都非常重要,不管事情是好是坏。

——杰洛尔德

与其担忧,不如行动起来。

——法兰西人谚语

人们只尊敬真正自立的人,对依靠他人接济、徒有外表的花瓶只会感到悲哀。

——杰洛尔德

虚荣心人皆有之

现代人似乎越来越看重金钱,对金钱的渴望让人们开发出不少赚钱的途径,其中很多都是旁门左道或者投机取巧的行为,大家不在乎赚钱的方法是否不妥,只想把自己的财富变得越来越多。

生活中随处可见人们的铺张浪费。街上的人们衣服一个比一个华丽,首饰也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在住豪宅,吃美食,还有很多地方,我在这就不一一举例。我们应该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太多的能力去享受奢华的生活,那就平平淡淡地过日子好了,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呢?商人们为了吹嘘自己的财产,不惜四处借钱撑场面,把自己不擅长的生意也揽过来以显示能力,最后被债主告上法庭,背上欺诈的罪名。

人们关注自己的外表胜过内心,竭力把自己打造成有钱人的模样,让别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是家财万贯,出生高贵。其实这都是在用未来的钱支撑现在的生活。罗伯森和洛德帕斯的奢靡生活大概是每个爱慕虚荣的人都想要的,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他们那样,但还是有不少人能做到与他们持平。

这些爱慕虚荣的人每时每刻都在思考如何享受更多的乐趣,他们不管自己的收入是否超支,不管自己的能力是否可以应对庞大的欠债,他们只在乎别人拥有的东西,自己也要得到,不惜手段都要得到。要是在某一方面落后了别人,就会觉得自己特别没面子,会被别人看不起。他们认为人们之所以尊重我,是因为我的生活品味高尚,谈吐不凡,穿着讲究,哪怕这些都是自己伪装的。他们已经利欲熏心。

就算是欺骗,也要让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才好结交其他的富人。穷苦的生活是他们要极力掩饰的。还未得到薪水,就已经欠下一堆债务,然后薪水在手中还没有捂热,就得还给众人。总有一天他摇摇欲坠的生活会彻底崩塌,到那时,所谓的朋友便会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能对他的不幸表示同情,并伸出援助之手。这时,可怜的人儿只能默默接受残酷的现实。

其实只要大胆地拒绝,坦诚地告诉别人自己并不是一个富人,你的负担还会那么重吗?要是因为你没有钱,那些朋友离你而去,你也不用觉得难过和没面子,这些人只不过是奔着你的钱而来,有钱的时候会围着你,没钱了就嘲笑你,他们都不是真正的朋友。没经过努力不可能成功,迫不及待想攀上成功的山顶,只会让你离它越来越远,因为你没有作出行动向它靠近。不要急于求成,否则你之前的努力也会白费。

在戏剧里,“格兰蒂夫人”的身上集合了当代人们的所有性格,无论善良还是狡猾、诚实还是奸诈,都可以在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她只是个普通角色,但是她代表了普罗大众。我们被她的表现深深迷住,忐忑又激动地看着她的一言一行,内心惴惴不安地想着:“接下来格兰蒂夫人要说什么?”

没有谁来指导,社会中逐渐形成一个规律,大家不约而同地去掉了自己身上的个性和自强,统一地跟随某一个人或者某一种流派,把大脑灌满他们的思想,小心翼翼地在别人的眼色下工作和生活。我们已经习惯于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总是借鉴过去的经验,丧失了前进的勇气。我们害怕遇到困难,长期的惰性让我们懒于去思考问题,只一味地拿取前人们的经验和成果。自由已经被我们远远抛弃,我们甘于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束缚着,机械性地重复拿取的动作。

因此我们事事按着社会的规章制度去执行,自己身处哪个阶层,就依照哪个阶层的法则生活着。好像只要这么做了,别人就会羡慕、尊敬我们。我们害怕自己被他人排斥、看不起,我们谨慎地生活和工作,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别人指责这件事做得不对,那件事做得不对。我们已经完全生活在他人的阴影中,因此没有发现,这些指责我们的人甚至比我们还要糊涂、贪婪和愚蠢。他们根本就是在胡言乱语,歪曲我们的思想。

威廉·坦普尔爵士曾经说过:“任何人都不应该去追求对自己而言遥不可及的东西,不要试图让自己变成想象中的人,你是什么样,就保持这个样子。”无数的经验教训都说明了这一点。

现今人们有一个非常普遍、也是非常恶劣的习惯——虚荣。这其中尤以本身地位就较高的人居多。他们觉得自己本来就高人一等,绝不能掉价,必须要更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因此他们处心积虑地向外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富裕的生活,不管自己是否承受得了巨大的压力。

别人的尊敬应该是通过努力作出一定成绩得来的,但是现代人只在生活水平上一较高低。住上好房子,穿上名贵衣服,大家就觉得他肯定是个有钱人,因此对他肃然起敬。这一切不过是外在表现,却被人们当作最主要的条件来评判一个人,有可能一个品德败坏的人却受到大家的尊敬,只因他看起来很有身份。由此可见,道德和品质已经被人们遗忘,甚至有人表现出对它们的唾弃。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人们对身份和钱财的过分重视。各个阶层的人们都在明争暗斗,想方设法让自己挤进身份高贵的行列中。一旦觉得某些人要比自己身份低下,就表现出轻蔑的态度。好比在伯明翰的一个俱乐部里,一群身穿燕尾服的人看不起没有穿燕尾服的另一群人。而塞德勒先生则被科培特称为“做亚麻布生意的人”,很明显,科培特看不起他。还有在有钱人家里放牛的奴仆也认为自己比在酒铺打工的奴仆要高贵。不过塞德勒先生被别人看不起的同时也看不起比自己地位低微的人,然后这些人又看不起比他们地位更低微的人。塞德勒先生鄙视做小生意的路边商人,这些路边商人鄙视维修工人,而维修工人鄙视苦力劳动者。

人们总能找到比自己地位更低下的人,不管他们处于什么阶层或者地位上。而位于中间地位上的人似乎特别尴尬,因为他们急于想与下层民众划分界限,只想往上爬,但苦于自己能力有限。城市越小,人们的斗争越激烈,各个阶层的人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圈子,不让外人进出,并且和其他群体的人不相往来,觉得那么做是在降低自己的身份。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较大的教区里存在的团体不下6个,相互间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

每个团体在拒绝比自己地位更低微的人加入的同时,还在奋力拼搏以求能缩短与高地位的团体之间的差距,希望高地位团体能够接纳自己,殊不知,高地位的人也像他们拒绝别人一样,拒绝他们的加入,对他们的努力嗤之以鼻。

所有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了进入人人艳羡的高阶层社会生活,为了得到内心渴望的尊敬,大家奋不顾身地往上爬。人们想要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权利,更高的身份,得到这些会使每个人都笑逐颜开,骄傲自大,但是没人注意到自己的灵魂已经慢慢消失,头脑里只剩下臭气熏天的钱财味。在追逐名利的过程中,人们不再珍惜身边简单美好的事物,因为天天都接触钱和权,因此他们对整个世界已经产生了厌烦的心理。

虚荣心的害处

现在的社会中,人们都很喜欢大的事物,比如,拥有一座大房子就能证明房主的卓越能力。因为越大的事物越花费钱财。虽然宽敞的房子要比狭小的房子感觉舒适,但自古以来舒适的生活必定会让人贪于享乐而忘记生活中随时出现的灾难。人们一心只和比自己更高等的人攀比,痛恨自己的生活没有别人舒适,但是卢梭说:“哪怕给我一间最小的房屋,住起来非常困难,我也不要一所大到我转一年都转不完的房子。”

但是,人们表现出来的上进心并不坏,若要指出这其中的罪恶,便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作出的事情。一旦人们适应了现阶段的生活,坐在四轮马车上饮用香槟酒,那么他们就不能容忍自己沦落到坐在二轮马车上喝廉价的啤酒。人们会不惜一切代价保住自己现有的生活,否则群众的猜测就会纷至沓来,不管你的地位是不是真的降低了,群众都只认定你现在已经非常落魄。同样的,要是要求原本就坐二轮马车的人从他们位于乡村的家里来市内上班时采取步行的方式,或者坐公交车的话,他们也绝不会愿意,在他们看来,这都是非常掉价的行为,别人的羡慕和尊敬比什么都重要。

我想,任何人都能举出很多实例来说明这些道理,所谓的受到尊敬的人们以自身为基础,不断地向更高处攀爬,花光了钱财之后再想方设想从别处找。就算负债累累也不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但是他们撑不了多久就会轰然倒下,奢靡的、让人羡慕的生活也随之消失,因为肩上扛着数不清的欠债。我敢保证,在生意场上约有一半多的破产例子都是因为人们打肿脸充胖子,以超出自己承受能力的行为方式生活而造成的。

要想让别人“尊敬”你,就得抛掉所有美好的品德,用邪恶的心灵去欺骗别人,陷害别人。可悲的是人们对这些人的所作所为毫不知情,只是被他们的外表迷惑了,他们需要的是世人的羡慕和追崇,哪管得到这些的方法是不是正确。

当他们发现再怎么努力也维持不了自己的地位之后,不少人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宁愿死,也不想离开奢靡的生活,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世人会看不起,甚至是嘲笑自己的落魄,其实有几个人是真的穷到无法生存的地步呢?约·巴洛就说过:“我一直都没听过有人自杀的原因是饥饿,但是我知道有不少人自杀是因为得不到一件他们喜爱的衣服。”

不少女性都有这样的倾向。她们从小被灌输一种错误的思想,认为一个人的外表是最重要的,智慧和品德只是一件附属品。因此她们不重视自己的修养,只关注时尚、权力和社会上流行的其他事物,以此来获得人们的认可,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她们可以容忍犯罪,但容忍不了别人无视自己。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中,女性特有的淳朴和善良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幸福也不会来到她们身边。

所以,社会里看上去有钱或者本身就有钱的人总是能让人们相信他们一定拥有美好的品德,因为人们老把外表和内心联系在一起。但是,那些看似贫穷或者确实贫穷的人就一定是坏人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不能排除有意外的情况发生。比如一位原本出生高贵的女孩,因为遭遇不幸导致家庭破落,她只好靠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因此也失掉了高贵的身份和地位,被人们排除在上流阶层之外,但她并不在意这些。换作其他人,恐怕宁愿借钱维持自己的生活,也不想失去地位和身份。

可想而知,女人们对地位的追求和男人不相上下,她们和男人一样,对奢靡生活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这种喜爱唯一和男人不同的是,它主要表现在衣服饰品上。现今的英国妇人们对衣服饰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法国路易十五时代才能与之相较。人们谈论女性时不再看她们的品德,只关注她们的衣着,衣服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一个女人的判断。质朴已经被华丽代替,我们不要指望能从这些只会穿衣打扮,聚会玩乐的女人中找到沃兹沃斯所说的“高贵修养的女人”,除去一切虚假的装饰,剩下的只有空白。虽然她们生为人类,却不知道做人的基本要求。

奢侈会让你负债累累

在中等阶层,人们的收入只够维持生活,但这阻止不了他们追求高生活的脚步,他们一样需要大量的华美衣饰来装扮自己,收入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他们借钱也要买豪华的别墅,并不时地在家里举办派对,还经常观看戏剧。钱一到手马上就花掉,碰上吃紧的时候还会借债。保险也没有,家里还欠着一屁股债,若是当家的男人突然去世了,这样的家庭能留下什么给妻子和孩子生活?可怜的家人只有挣扎在贫困里,因为男人生前所挣的钱都用来装饰“门面”了;要是他稍微节约一点的话,自己还能有个风光点的葬礼。

丈夫问:“你的衣服有没有付款?”妻子答道:“没有。”丈夫说:“你现在是在用别人的钱来满足你的欲望。”没有人会同意妻子瞒着丈夫去借钱买衣服。要是她借钱去买衣服,等于是衣服制造商为她付的钱。妻子大手大脚地花钱会让丈夫觉得压力很大,并且让丈夫对妻子产生不满。家庭永远入不敷出,我想没有哪个丈夫或者妻子能够长久地忍受这一点。

对自己和妻子的借款行为放任自流只会让你们陷入更加窘迫的环境,对面借钱给你的人,你没有勇气和他面对面的说话,而他可以用欠债这个原因来随意打扰你们的生活。听到有人敲门,你们会战战兢兢地以为债主来向你们索要欠款。要是你拿不出钱,还得编造很多借口,胡乱地找理由企图搪塞过去。慢慢地你从偶尔说谎变成经常说谎,人们不再相信你说的任何一句话。俗语说得好:“谎言总是跟随欠债而来。”

借钱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就为了那些昂贵的、超出自己购买能力的物品,我们要花上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来偿还债务。老板们总是有办法吸引我们去购物,而我们明知是陷阱也乐意往里面跳。为什么我们的内心不坚定一点?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罗马人对待奴隶一样把老板们看作是我们的仇人呢?女人在购物时苦于钱不够,于是就先欠着,老板也乐意她们欠债,因为欠的越多,利息越多,还的也就越多。这些狡猾的商人把生活正派的男人的妻子都骗过来,诱使她们在自己这儿欠下债务,然后把欠款随意增加。长久的欠债已经让人们对自己的债务数量变得模糊不清,再加上不少的利息,只要改动的数额不是特别多,谁也不会知道。

对此纽曼教授说过一段特别有针对性的话,他说:“我希望国家能颁布法律来抑制这种现象的蔓延。规定商店老板在一定时间后就不能再催讨欠款,这样就可以防止商人们无休止地对外放债,但是对那些能按时还钱的人来说,适当的赊欠也不是坏事。因此人们之间的买卖只能通过现金交易,商品的价格也不会高得离谱。这样一来,将会大大减少人们的欠债率,而且也防止了商人因为收不回钱,抬高价格让别人来补偿自己的损失。陷害无数人的赊欠制度将彻底报废。”

神明也不愿意看到我们落入欲望的漩涡。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自己渴望得到的东西真实地摆在眼前,没有人能抵制这样的引诱,因为人们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当一个女人思考着该不该借钱,而这笔钱对她而言并不重要的时候,她在思想上就已经向钱投降。若是公司里的人一直窥视老板的钱财,总有一天这些钱财会被盗走。如果一个人在内心进行斗争的时候把正义打压下去,那么他就会走上罪恶的那条路。生活中看似不经意的一些小事总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这是毋庸置疑的。

债务将束缚你的自由

为什么有些人要撒谎?主要在于他正在或者之前总是欠债。不管是朋友之间的赌注、打牌输掉的钱,或者是向店老板赊账。虽然不少人在欠债之前都是正直善良的人,但是他们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没有抵抗力,他们想要华丽的衣服、大把的钞票,要不就是生性浪费,或是轻信了别人的调唆,这一系列原因导致他们欠下大笔债务。

这儿有不少青年人犯罪的案例,他们以前都是诚实可靠的人。有一个青年,他出身良好,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有一个娴熟美丽的妻子。偶然原因下他迷上了打牌和酗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对家人的态度日益恶劣,并且欠下一笔债务。为了偿还债务,他盗用别人的名字以此得到钱来还债。最后他被告上法庭,法官判他入狱7年。

另一个年轻人因为盗窃秘密资料而被判处服刑12个月。你绝想不到他的爸爸居然是一位高官,只不过已经退休。他在盗窃后把资料卖了出去,拿到钱就逃走了。最先有人在澳大利亚南安的普顿看到过他,不过当人们去找他的时候,他已经不在那个地方了。接着,一个在英格兰银行上班的人发现他偷偷从都柏林潜了回来,于是委派侦探去追踪他,终于找到了他,随后把他带回英国接受审讯。

至于这个案例中的主角,那可真的具有让人羡慕的身份和地位。他在铁路公司上班,因为工作突出被任命为瑞典皇家铁路公司的总经理。但是他同很多人一样,爱慕虚荣、品德败坏。他欠了不少钱,远远超出了自己的偿还能力,因此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火车上通常有一个保险箱特意用来放置金银条,他用蜡复制了保险箱的钥匙,然后依照模型重新打造一把钥匙,并且把钥匙交给一个臭名昭著的盗贼。从此盗贼屡屡得手,直到盗贼被抓住后,供出了铁路公司的经理,他的恶行才被世人知晓。马丁男爵判处他只能在外漂流,永不准回国。

约翰·戴维斯在钮盖特监狱担任牧师后,了解了不少青年人走向犯罪道路的原因,对此他有着自己的看法。

“有一位年轻人,他的父亲是海军,在部队里尽忠职守并且升到了军官,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去世得早,留下他和母亲,还有两个妹妹一起生活,幸运的是他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进入政府工作,上班的收入都用来维持家庭生活,他的两个妹妹还很年幼,正处于发育阶段,不过他的母亲还有为数不多的养老金,所以一家人的日子也算舒适。虽然他分担不少家庭的负担,但他有一个缺点,喜欢漂亮衣服。因为家庭并不富裕的原因,他的衣服和同事的比起来略微逊色,他忍受不了自己比别人差,所以总是郁郁寡欢。这就好像是士兵在执行任务时难免会在身上留下污垢一样,虽然这些污垢能代表任务的完成和士兵的努力,而没有污垢则代表士兵的不认真。他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但难免显得破旧些,而同事们的衣服总是华丽、合体,这让他感到自己在他们面前抬不起头来。终于他禁不住诱惑在一位手艺超群的制衣店里定做了一套气派的西装。穿上西装后他着实神气了一段时间,但是债主不断催着他还钱,他来不及高兴多久又陷入苦恼之中,最后他在越来越紧的催债声中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偷了一张装在信封里的支票,价值10英镑,用它还清了欠债。但是不久失主就追踪到制衣店里得知了这一情况。最后这位年轻人因为贪图一时的痛快而付出了代价,被远远地流放外乡。如果他抵抗住了诱惑,结局便不会这样。很多人都和这个年轻人一样,被华丽的外表所迷惑,有不少人正在步他的后尘。”

查尔斯·纳皮尔爵士从印度返回英国之前,在军队里痛批军官们欠债不还的恶劣行为,因为他们没有及时还清欠款,不但败坏军队作风,还导致不少原本善于经商的商人也出现维持不下去的境况。让人想不到的是,这种恶劣行为已经成为有教养的男人必须具备的品德。他们同时还遵循着:“和一切道德低劣品德败坏的人打成一片。”查尔斯·纳皮尔爵士非常气愤地下令让军官们必须改正自己的行为,控制好消费额度,抵制不合理消费。查尔斯·纳皮尔爵士说:“军官绝不能接受不花钱的啤酒和马。”

我们应该看到,英国国内的年轻人的奢靡生活要比这些印度军官更为严重。原本父母把孩子送进学校,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但是学生们在学校里只会学如何享乐,一个个都成了毫无用处的假派绅士,他们的作用除了让自己的父母唉声叹气外,没有别的可言。这些假派绅士其实就是一个个浪荡子、赌博高手、打猎能手,他们喜爱快节奏、高消费的生活,这种生活严重透支了他们的身体,年纪轻轻就满身病痛。如果企业让这些人来工作,会发现他们在工作中的表现懒散要远多于勤劳。他们对奢侈和债务不以为然,也不会在意自己是否还有品德存在,只顾自己享乐游玩。随便地欠债却没有考虑过该如何去还清,浪费的习惯绝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所以他们的欠债只会越来越多,社会风气污浊不堪,道德也不复存在。若想彻底清除干净,恐怕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依靠自己能力无法得到的东西,最好不要去奢望,这样就不会找人借钱,实在有紧急情况需要借钱,必须得尽快还清。要知道,一旦欠了钱,你的自由就掌控在债主手里。你会被律师紧紧盯住,债主时不时就要来催款,而且邻居们也在暗地里窃窃私语。到了这种地步,你会羞愧得连家门也不敢出,亲戚和家人也对你表示不满。

蒙田也欠过钱,不过他还清了债务,他说:“把钱还清后我感到一身轻松,压在我身上的重担终于没有了,从那一刻开始我又变回自由身。”约翰逊也说过:欠钱之后你就没有自由可言,长期的欠债还会导致个人道德的沦陷,别人鄙夷的态度会让自己懊悔不已,正直的人不屑于和那些只顾吃喝玩乐、没有内心涵养的人打交道。多塞特伯爵年轻时和其他人一样爱玩,欠了不少债,他不停地用自己的家产去抵押,换来钱继续玩乐。他的债主之一是一位市政府的议员,这位议员每天来他家里催债,伯爵既尴尬又羞愧,发誓要改变现状,经过一番努力后,他重获新生。

噩 梦

相较于欠债的原因,更让人们头疼的是随之而来的烦心事,他们永远数不清欠债究竟给自己带来了多少烦恼。欠债会压垮人们的身体,连累一个家庭失去欢乐和幸福。

就算一个身负欠债的人有一份固定工作或者固定收入,他也不会比别人有多么安心,债务始终是一块巨石压在他的胸口上。他的收入不能用来储蓄或买车买房,也不能给妻儿改善生活,这些钱要全部还给债主,甚至他现在居住的房子也岌岌可危,一个不小心就会被银行拿去抵债。

哪怕是家财万贯的富商,碰到高额欠债也不得不担忧自己的境况。这些富裕的家庭在他们的祖先时期就因为奢侈浪费而欠下不少债务,把家族的不动产业都押注进去,因此给后代带来不少麻烦。不过上流阶层似乎早已预见到这种情况,他们制定法律来规定自己的欠债在死后即时失效,后世子孙不用担心会把家族中抵押出去的不动产和欠债一起继承过来,他们可以继续肆无忌惮地挥霍社会财富。不过很少有人能拥有如此高的权势,能够荣幸地摆脱掉祖辈们的债务,大多数人会连债务一起继承过来,有些债务甚至比家产还要多。英国国内的很多土地都处于被抵押的状况,要不就已经成为债主们的家产。

有些人看到一些伟人也有欠债后,胡乱地判断欠债的人必定是身居高位、成就非凡的,只有伟人才能享有欠债,因为他们有着较高的信用度。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强大的国家。弱小的国家和个人不能有债务,因为他们能力不足,放债的人不相信他们可以很快地还清欠款。欠债的人的名字会经常在民众面前出现,大家猜想着他们是否有能力还钱,什么时候可以还钱,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展现在众人眼前,甚至人们还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表示好奇。而没有欠债的人,那些不被公众关注的人,则悄无声息地生活在引人注目的人们背后。

在人们的意识中,放债的人和欠债的人简直是两种极端的人性表现,人们的怜悯之心不由自主地会偏向欠债人一方。但是人们只看到片面的情况。哥尔德斯密斯在欠下房租和牛奶钱无力偿还被抓走的时候,我们觉得他很可怜,但是不要忘记,因为他的欠债,房东和送奶工拿不到钱,他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只要看到有人身负债务,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怜悯之心。彭达戈路尔就曾严厉地对巴卢奇说:“要是你没有钱财纠纷,谁还能看重你?神明都会朝向我这里。不要以为和钱有关的事就全是高尚的事情,只有身负债务才能算是伟人。”

但是不管欠债被多少人歌颂称赞,它给人们带来的后果一直是痛苦的。为了早日还清债务,让自己不再受到债主的催促,人们会铤而走险选择具有危险性的方法赚钱。欠债的人的亲朋好友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渐渐地都会远离他。即使是在自己家里他们也战战兢兢,一听到敲门声就浑身抖个不停,认为是债主上门催讨欠款。不过谢里丹对付债主自有他的一套妙计,他在债主上门后让他们去自家的马圈,在那里接待他们吃喝。欠债的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坐立不安感到难堪。他的脾气也随之变得古怪、阴郁,若是别人表现出一些开心的样子,他还会莫名其妙朝别人发火。以前他认为只要有了钱就能拥有一切,于是不断追求金钱,到头来却欠了一屁股债。他的自尊心和能力都备受打击,别人向他投来的眼神也是鄙夷、不屑的。欠债后他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就算做不到也会强撑着答应。他已经抬不起头来,自由也掌控在别人手中,就像被抽去了灵魂。他希望得到亲人的原谅,希望债主和律师能多给一点时间让他来还债,但是亲人对他的哀求置之不理,仍然是冷冰冰的态度,债主也许会同意放宽几日期限,但是这未尝不是一个让他越陷越深的圈套,虽然他也知道其中的陷阱,但还有别的可选吗?他要不就是拖延时间,要不就被债主送进监狱,一直在那生活到老。

其实,只要我们在做事时估算好自己的能力,不做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欠债是可以避免的,它带来的一些后果,比如品德败坏、失去自尊也就不会出现在我们身上。但是如今的人们在对某件事作出决定时总是抱有太乐观的态度,感觉自己什么都能做到,欠了债就一定能还清。想买漂亮衣服,想住豪华别墅,想吃山珍海味,想看所有的歌剧表演,这些事情确实很让人羡慕,可自己能力做不到的时候,还是离它们远一点比较好。为了参加派对去向商人们借钱,可你没想到这些派对就是商人们举办的,你的行为在别人看来岂不是很可笑?

我们要保证生活的收支平衡,不要盲目冲动地用本该积蓄的钱来买你现在想要、但并不需要的东西。要是能够修改社会制度的话,第一个应该取消的就是借贷制度。不管是放贷还是借贷,我们都要坚决制止。一个人是否欠债预示着他的未来生活能不能幸福。如果他精打细算生活的开支,合理安排储蓄数额,总是用现金购买商品,也不对外借钱的话,他的积蓄足以应付突然出现的紧迫情况,而他的家庭也不用背上沉重负担,存款还能越来越多。

只要他出现了超出生活开支之外的账务,那么他的经济就会节节吃紧,欠这里一点钱,欠那里一点钱,他开始变得烦躁和郁闷。不要以为买东西的时候一分钱都没出,其实那些钱都写在欠单上,而他还浑然不觉,并为此感到洋洋得意。欠单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该唉声叹气了。要知道,甜蜜的背后是苦楚。

照顾到小市民和小商人的利益,国家曾在几年前颁布了一项法律政策,允许成立小型贷款团体来给普通市民进行贷款,但是这条政策成了一些人牟取暴利的手段,他们组成贷款团体给人们放贷,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可以每周还贷,利息为5%。人们看到后纷纷前来贷款,但不少人只是想买或者享受一些靠自己能力得不到的东西,还有一些人是超前消费,虽然在薪水到手后就能还掉贷款,不过这种做法总有一些冒险,等薪水到手再买不也一样吗?心里都会觉得踏实很多。

不要以为5%的利息划算,我们不如算一下。比如,某人贷款10英镑,3个月还清,利息是5%,还款开始后每一周就要还10先令。觉得每周10先令不算高,那就错了,还有5%的利息,虽然每周只要还10先令,但是利息是按借贷总额计算的,每一周利息的数额都会有所增长,表面上看是5%,其实算到最后一周,利息已经高达100%。所以说阴谋是藏在外表之下的。

贫穷的婚姻长久不了

自力更生的人在管理钱财的时候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数学方面的知识,但不少女性对加减乘除一窍不通,即使是女老师也觉得数学无关紧要,她们更喜欢文字、音乐和手工类的课程。其实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是连基本的算术都不会,又如何能妥善地安排自己的收入呢?房租要多少,吃穿要多少,这些统统都需要算术来解决。若是大家都不懂数学,生活将会非常困难,举步维艰,人们在计算自己收入和开销的时候就会一塌糊涂,甚至还有不少家庭因为收支安排不恰当而逐渐变得贫穷。

现在年轻人对婚姻过于草率也是他们生活贫困的原因之一。小伙子看到一位漂亮、可爱的小姐,就会邀请她跳舞、聊天,甚至在睡觉的时候都梦见她。于是小伙子开始向这位小姐求爱,最终抱得美人归。仔细想想,他爱的其实就是小姐的外貌,而对这位小姐来说,结婚意味着要学习很多之前从未遇见过的东西,比如家务和理财。美丽的小姐开始为家庭劳作。

结婚之初,丈夫和妻子还不能很快地适应家庭生活,他们惶然不知自己在这个新家中是个什么角色,应该做些什么。索性两人安安静静地先生活一段时间,然后慢慢摸索。有一个妇女,她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在我们问她秘诀的时候,她说通常第一年都是在困难和坎坷中走过来的,因为大家什么都不懂,磕磕绊绊地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己在家庭里的位置。第一年她学会了很多东西,现在仍然还有不少东西要学。只要大家齐心协力,相互帮助,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不过刚才那对小夫妻,那个小伙子和漂亮的小姐,他们显然没有考虑到婚后生活的种种不易,全凭一时冲动就结了婚。可能是恋爱的兴奋让他们一时迷失自我,等到结婚后才发现现实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恋爱时的激情在婚后慢慢变淡,平静的日子让他们感到失望,对那些偶尔冒出来的小打小闹他们显然也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渐渐地两人之间出现矛盾,漂亮的小姐只好以泪洗面,但是男人最不喜欢看到女人为了一些小事而哭闹。女人的眼泪换来的不是男人的怜爱,而是厌烦。不到关键时刻还是不要流泪。如果这个女人能成熟、理智一点,他们之间就不会产生矛盾。无理取闹只会破坏生活的安宁和幸福,它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长期如此只会让双方变得更加暴躁,想愉悦地享受生活就会非常困难。

若是家庭成员聪明机智,那么他们的生活必将丰富多彩。不过智慧再多也比不过一颗温暖、善良的心,它让我们充满爱心,变得善良、正直。它是幸福生活和美好品德的必备品,它会让我们的生活幸福美好,但看不出一丝矫揉造作的样子。如果没有它,生活将是一条布满荆棘的偏僻小路。没有一颗包容的心,双方会无休止地争吵谩骂,周围纵使有好心人也不敢上前劝阻。人的怒火会蔓延开来影响到身边的一切事物,还会波及社会,那时快乐和幸福都被痛苦和折磨取代。

再说之前那个漂亮小姐,她的丈夫最初就只是看中了她的外貌,结婚后他发现妻子整日郁郁寡欢愁眉不展,不像以前那样漂亮可爱。渐渐地,在他眼里妻子已经没有以前那么漂亮,他也就开始厌烦,他会觉得结婚是个错误的决定。为了摆脱家庭,他终日流连在酒馆里,靠吸烟打牌来麻痹自己。对于这一切,他的妻子只能待在家里唉声叹气,变得更加愁容满面,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他们的生活已经挽救不了了。

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但是不少父母对这方面却是知之甚少。他们茫然地跟风社会中的坏习惯,把孩子当作一件物品来对待。小的时候捧在手里怕摔着,长大一点了就变成分担家庭责任的劳动力。父母终日为孩子奔波劳碌,哪曾停下来好好地休息片刻,生活也变得乏味无趣,没有温馨和快乐,家庭终日笼罩在愁雾中,夫妻彼此争论不休,相互推脱责任,两人之间的爱意荡然无存。

古语说得好:“一无所有的时候,连爱也消失不见。”不过拥有一切也不代表就能拥有爱。衣食不缺的家庭在物质上已经得到满足,精神上则未必。如果这个家庭里的人个个都冷冰冰的,不幽默也不可爱,从不对他人表示关心和温暖,他们也就不可能拥有爱。生活的满足不代表精神的富裕,真正的快乐需要发自内心。

现在的年轻人普遍没有责任心,他们只顾事前享受,没有考虑到事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因此他们在婚前和婚后完全是两种表现。他们不懂有些事一旦开始做了就难以改变,错误的决定只会导致事情朝错误的方向发展。有一句格言是这么说的:“婚姻的好坏就像求签的结果一样不确定。”我们应该谨慎对待这件事,花费多一点的时间来思考、斟酌。选择伴侣时一定不能草率得像挑选奴仆一样,不能光看对方的钱财和外表,教养和品德是最重要的。如果你一味地关注外表,你的婚姻也许有个美满的结果,但更多的可能是坏的,并且这个坏结果的严重程度要超出你的想象。

不过婚姻像求签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只要女孩子抛掉电影和小说中不现实的内容,认真学习如何选择好的男朋友,懂得恋爱中的禁忌;而男孩子在选择妻子的时候更多地考虑的是她们的品德而非容貌的话,这样促成的婚姻的结果已经在预料之中,它的结果只会是好的,不可能变坏,如此一来我们就不用担心婚姻像求签结果一样阴晴不定。只要男女双方多思考一点,想得更远一点,他们的生活必定是幸福快乐的。人在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错,但错误有大有小,我们不该把自己的余生幸福都用来做赌注。

欠债会带来羞耻

俗语说:“我们不能让空无一物的袋子站立起来。”同样的,身负沉重债务的人,只能像虾一样弓着身子,甚至连基本的诚信也拥有不了。人们都知道,欠债的人没有几句实话,两者是紧密相连的。欠债的人经常编造谎言希望借钱给他的人能对自己放松一点,为了说出各种理由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咬咬牙节省一点,也就不需要欠债,只要跨出第一步,你就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第二步第三步接踵而来,慢慢地就会积累很多账单。同理,第一次说谎话总是开不了口,可是突破之后会接二连三地说谎。

海顿是一位画家,他在第一次欠债后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懊悔的他明白了“欠债的人永远享受不到舒适的日子”的道理。他在日记中描写了自己的困境:“欠债之后便背上了看不见的负担,现在我身上的负担还没有卸下,也许直到我死了也拿不下来。”他把欠债后的窘迫生活以及自己的精神变化都写进了自传中,生活的改变让他无法专心工作,同时还要面对别人的鄙夷,自己感到非常悲痛和难堪。在去海军服役之前,他给朋友的信中写了不少劝告的话:千万不能为了一时的欢愉让自己背上债务。人们看不起身有债务的人。要是有人找你借钱,而你的情况也允许的话,还是可以把钱借给他,但是不要为了凑钱给别人让自己欠债。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不要依靠钱。

人们在青年时期就存在欠债现象是非常不好的情况,约翰逊博士说:“不要以为借钱只是在给别人增加困难,最大的危害是直接影响着你。一味地借钱会让你失掉奋发的精神,只想依赖别人过活,还会让你在面对诱惑时变得更加软弱。看看那些意志坚定的人,有谁是满身债务?所以我们应该坚决抵制欠债这种行为。运用自身的努力躲开贫困,让生活变得富裕、快乐。要知道,贫困会把一些美好品德从心灵里挤压出去,还会让人失去自由。节约能带给我们安静、愉悦的生活环境,在保证自己生活美满的同时,还能去帮助别人。如果不改变自己的思想,你永远得不到别人真心实意的帮助。”

自己的事应该自己解决,我们要养成记账的良好习惯,还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计算方式,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收支情况。我们的生活要和自己的能力、积蓄相符,不能超过能力和积蓄的最高值,这就需要我们作出一份详细的规划。约翰·洛克希望人们能够把日常开销和收入都记下来,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财政情况,就不会出现超支现象。惠灵顿公爵就有一本专门用来计划钱财的报表,他告诉格莱齐先生:“不要让佣人替你付账单,之前我都是这么做,一天早晨我决定改变方法,由我亲自去付账单,这样我就能知道自己的经济情况。我想这对大家都有好处。”

惠灵顿公爵接着说:“为什么我会改变主意?就在那天,我接到了自己在那两年间的所有欠单,原来我的佣人把原本该为我付账单的钱都拿去做投资,我才知道自己欠了这么多债。”说到这儿,惠灵顿公爵又感叹道:“我知道没钱是什么感觉,可我从不和别人借钱,我知道一旦借了钱便没有自由可言。”和惠灵顿公爵有同样想法的华盛顿经常对家庭开支进行查验,他对待钱财十分小心,即使当上了总统也未曾改变。

圣·维什特伯爵也在舰队上担当司令,他在回忆往事时特别说明了自己不管在多困难的情况下也不会借钱。“年轻时我家很穷,大家的生活都是靠爸爸来维持,但是我在进入社会工作时爸爸第一次主动给了我20英镑。之后我因为参军时生活拮据,写了封信请求爸爸的资助,钱寄来了,但是爸爸的信中透出一股责怪的意思。我觉得非常难堪,发誓以后不管多困难都不再借钱。这个誓言我一直没有打破。被爸爸责骂之后我开始反省自己的生活,依靠努力赚钱。我把部队发给我们的补贴都存了起来,衣服、床单都是自己洗自己缝,我还学会了缝制裤子,用一块亚麻布床单做的。积蓄多了之后我如数还清了父亲的钱,这让我觉得自尊心又回到我的身上。我已经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时刻提醒自己用钱不能超出预算。”圣·维什特伯爵经过6年的节俭生活后俨然变成了一个严谨、正直的人,他在工作上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依靠出色的成绩他最终成了司令。

学会控制欲望

许多方面都能够体现出自我控制的勇气。可是,这种勇气只有在真正的生活中才会体现得最真实明了。自私的欲望会控制那些不能自我控制的人。那些与他们一样自私的人,也会把他们当成奴隶来使唤。这些人在虚假中生活,人云亦云,对于事情的后果,他们从不去考虑。对于物质享受,他们会拼命地去寻求。他们无法控制欲望,被欲望轻易地征服了,他人的利益也会因此被他们所损害。他们慢慢开始欠钱不还,最终沦为债权的奴隶。他们道德怯懦并且卑劣。他们没有独立自主的品性。

正直的人不会掩过饰非,同样也不会矫饰自己,他们所探寻的,就只是真实的生活方式。他不会靠着别人的救济过活,他们不会超额消费,只花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他们认为欠钱过活的行为就如同当街行窃一样可耻。

有人也许认为这样说得过于严重了,可是这样才能让人可以通过最严格的考验。靠他人过活是不正直的行为,这种生活是虚伪的,它被谎言所包裹。乔治·郝伯特有句名言,他说:“欠债与撒谎是一个道理。”,这话被许多事实加以验证。霍斯奠格·拉兰监狱有位叫沙夫茨伯的牧师,在提交给苏蕾法庭的年度报告里,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对于抢劫罪,我认真研究了那些犯此罪的犯人性格,得出了结论。他们去抢劫,不是由于无知、酗酒、贫困和富裕生活的诱惑,而是由不诚实导致的不劳而获的欲望引起的。”他认为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由不满的欲望引起的。是不能相信。一切高尚品格都需要建立在严格遵守所有道德的基础之上。

那些靠借钱过活的贫困者绝不会是过着节俭生活的正直人。对于自己欲望掌控得好的人,就算挣的钱不多,也不会陷入贫困之中。对于那些运到雅典的大量财宝、珠宝首饰和价值不菲的家具,苏格拉底这样说道:“我是不会去奢求这些我看到的东西。”泊瑟斯说道:“对于自私,这也不是难以宽恕的事情。在最贫困的生活里也会有些你我拥有的大笔财富。那些生活必需品是最穷的人才会担心的事。人们要想安排好日常生活,只要学会节俭就够了。”

不会被发财梦困扰的人都是没有奢求欲望的人。法拉第就是这样的人,他放弃大笔的财富,把一生奉献给了科学事业。他不会为了生活的愉悦而去借那些无法偿还的钱。欠了许多债务的马金,他被人问到:“你拿什么付酒钱?”他说道:“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账单上又欠了一笔钱。”

意志薄弱者的堕落就表现在记账的行为上。他们屈从于诱惑,为此,总是去借钱。可是借债是商业竞争里被加以鼓励的行为,那些借债人希望借此获得最大的利益。一次,希尼·史密斯去拜访新邻居。当地报纸称这位新邻居是贸易往来很多的人,每个行业都会受到他的影响。可是史密斯先生的拜访让这位邻居有了清醒的认识。他说:“我们也和普通人一样,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也遵守有借有还的原则。”

黑兹利虽然不太节俭,但他诚实并且正直。他这样评价那些向人借钱和无法存积财富的人:“浪费钱财的人会把钱花在最先看到的事物上,他们的钱总是不够用。那些借钱的人总是找人借钱,最后被这种本领引向堕落的深渊。”

我们能找到真实的例子,谢里登的事迹就能说明问题。他花钱无度,一没钱就去借,他向每一个信任他的人都借了钱。他也因此在竞选议员时被这些欠债弄得名声扫地。帕默斯顿勋爵说:“在他演讲台前,围满了向他索要欠款的无辜者。”可是谢里登在这窘困的时刻依然取笑着他的债权人。这一切被帕默斯顿勋爵看在眼中。他的债权人不会被谢里登得体的举止所迷惑,他们会怀疑他的德行。

人们在那个时代对于钱财问题的道德论调不高。那些挪用公款的行为,都不会受到很大的责难,对于那些挪用公款者的追随者,有些政党的首脑往往会给予保护。他们表现出大度的容忍,认为这些人只要不损害他们的利益就没事。他们认为自己是显贵,他们的宽容让那些挪用公款者的放肆行为被纵容。

皮纳尔上校在康利沃斯担任爱尔兰总督时期担任军队账目的审计师一职。康利沃斯说:“我从小人只学到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我需要一个诚实并且正直的人。”

在不侵占公家财物的人之中,卡沁勋爵可以说是第一人。他在位时没有拿过公家一分钱。他的光明磊落遗传给了他的大儿子。面对数百万高的巨款,皮特丝毫不被引诱。他一生公正清廉,临终之时也是孑然一身。对于他的诚实与正直,那些恶毒攻讦他的人也不会怀疑。

政府官员在以前有着很高的薪酬。十六世纪有位出名的买官者,他叫奥德蕾,他买了法官的职位,别人问他为此花了多少钱,他回答道:“有许多人渴望进入天堂,可是与那些不在乎下地狱的人相比,后者数量更为庞大。对于哪个人不害怕恶魔,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

作为诚实正直的君子典型,瓦特·斯科特是毫无争议的。他在传记中写道:“他尽自己所能偿还一切与自己有关的债务。他的书稿无法出版,因为他没钱。他已经到了倾家荡产的境地。可是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他也不去乞怜他人的怜悯。他的朋友愿意借钱帮助他还债,可他骄傲地说:“不需要,我自己会偿还的,靠我右手的努力写作去偿还一切。”他给朋友写了封信,在信中说:“除了清白的名声,我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失去。”他的身体被过度的工作所影响,可他仍然努力地写作,如老虎一样的写作,他在不能动笔时终于成功完成了任务。他还清了所有的债务,以生命健康作为交换,维护了自己的名声,也保全了自己的自尊。

霍尔上尉说:“我认为,面对财产的损失,人们没必要表现得过于烦恼,在人生的众多不幸中,它只是很小的一点罢了。相比而言,失去朋友的痛苦更为强烈。它是如何产生的?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要努力去弥补那个灾难造成的后果。这个痛苦要是降临在正直人的身上,那我会真诚的希望他们能够解决问题,能够迅速而圆满地解决。”

斯科特在痛苦、悲伤和家境贫困的时候写下了许多作品,有《伍德斯托克》、《拿破仑传》、《科隆隔特编年史》、《杂文集》、《祖父的故事》和一些在季刊上发表的文章。他要靠这些收入来偿还债务。他说:“我在欠债时连睡觉都不踏实。现在我终于卸下了这个包袱,我在听到债权人的感谢词后,心情变得舒畅多了。我为自己维护了诚实和正直的信誉而感到非常自豪。我保全清白名誉的道路上充满了黑暗,让人心情压抑,而且显得很漫长。我可能会在痛苦中死去,可是我宁愿在光荣中逝去。债权人会因为我偿还债务而信任我,我的良心也不会失去。我也只有这样才不会心绪不宁。”

他在此后写了更多的文章和回忆录。他瘫痪前写了《伯恩的漂亮女仆》、《吉尔吉斯斯坦的安娜》、《祖父的故事》等文章。可是他在瘫痪中一恢复,就继续写作,他不顾医生的提醒,书写着《恶魔和巫术之研究》和《拉德勒百科全书》,他的工作没人能够阻止。对艾伯克伦比医生,他这样说道:“要是装满水的水壶在炉火上可以不被烧开,那我就停止工作。无所事事的生活会让我发疯的。”

斯科特的欠债因为他的努力工作而慢慢减少。他认为,在不久以后就能还清欠款,由此重获自由。他已经难以再写作了,可他还是坚持续写《罗伯特伯爵在巴黎》,他的病情也因此加重了,瘫痪变得更加严重。他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可是他还未丧失自己的勇气与毅力。在日记里,他写道:“我感觉到了痛苦,很大的痛苦,可是这不是来自心灵的折磨,而是来自肉体的伤痛。我想一直这样睡过去就好了。可是我会坚持到死,永不放弃。”

他再次由瘫痪中恢复过来时,他的手指已不再灵巧,现在都不太受他控制了,可是他还是坚持写作,完成了《危险的城堡》。他在此后去意大利做了最后一次旅行,来让身心得到休息,从疲惫中恢复过来。他在旅行期间去了那不勒斯,在那里他又开始写新的小说,没人能阻止他每天上午几个小时的工作。可是,让人遗憾的是,最终这部小说他还是没有写完。

在回到阿伯伏德的途中,他说道:“我去过许多风景名胜,可是那些地方带给我的快乐远不如自己家给得多,在家我才是最轻松愉快的。”他会在清醒时提起自己的成就:“我可能是这个时代作品最多的作家。我拥有永不动摇的信念,我有着生命的决心与勇气。这让我能感受到轻松愉快,也能给我带来安慰。”回到阿伯伏德不久,斯科特就与世长辞了。

洛克哈特与他伟大的叔叔相比,他的虔诚行为一点也不逊色。他用了几年时间写完了《斯科特传》,并借此获得了成功。可是他没有获得一分钱,他都用去还债了,哪怕这些债务与他毫无瓜葛。他以信誉至上为自己的信念,他之所以写这部传记,是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逝者。

拒绝诱惑

社会里的诱惑数不胜数,面对它们时我们要有勇气拒绝它。不管是精神诱惑还是物质诱惑,只要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就应该坚定地推开。很多人只顾满足一时的欢乐,顺从于诱惑,其后果只会让他们痛苦不堪。当他贫困潦倒后,周围的人嘲笑他,将他作为活生生的例子四处宣传,“看,这就是不考虑自己能力的后果”!要是他之前还有一群玩伴,这些玩伴也会在他困难的时候四下散开,都幸灾乐祸地看着他,没人会伸出援助之手。

相信所有人的身边都有意志薄弱的人,他们总是不能坚定自己的信念,我们可以放心地和他们交朋友,因为他们只会和自己为敌。钱一到手就被他们花光,之后再向朋友或者亲戚借钱,长久下去他的生命全部耗费在债务上,一旦没了钱他的生命也不复存在,而人们在他死后还会嘲笑他的无知和愚笨。

因为这种人对任何人都是顺从的,不忍拒绝。我们可以说他是把大家看作生死之交,也可以说他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只能靠这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能力。反正很少有人求助于他,因为他的能力有限,没有钱也没有权,可是面对别人的要求又不好意思拒绝,人们索性不去找他帮忙。

一个人刚从他的父亲那儿继承了一些财产,于是听到消息的人蜂拥而至,大家都想从他身上得到一些好处。要是他能拒绝这些人的请求,那还好,可是他不敢拒绝。他天生就是温顺懦弱的性格,生怕拒绝了别人就得不到他们的喜爱,所以他的钱财被窥视的人们渐渐瓜分。那些人看在钱的份上和他做朋友,并不断地让他替自己签保证书。他们通常会恳求地说:“请帮我在这儿写上您的名字。”而这个温顺的人觉得这是对他的尊敬,随便问了一句“什么内容”就签上自己的名字。不久后,也就3个月的时间,他收到一份冗长的欠单。

事情还没完。一位和他只见过一面的经营麦芽的商人在投资时不幸破产,而他正是这位商人的担保人,因此这位商人的繁重债务必须由他来承担。这件事给了他不小的打击,他的钱都花光了,俨然成了一个贫穷的人。要是他稍微坚定一点,在别人从他身上捞取好处的时候能够勇敢地说“不”,事情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他简直就是个公共用具,只要有兴趣谁都可以拿去使用。

一个人要是想平静安稳的生活,就必须果断拒绝自己无能为力的要求。很多人因为不善拒绝,他们的生活和生命也毁于一旦。我们委曲求全地替别人卖命,源于自己无法说出那个“不”字,我们太懦弱。有职务的人怕丢掉工作,所以不敢拒绝;美女痴迷于钱财,所以拒绝不了有钱人的邀请;阿谀奉承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对别人的要求也无法拒绝,只能笑着接受。

学会拒绝是避开麻烦的最佳办法。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安宁,不让外界的纷扰打乱它,如果出现了诱惑,要果断地远离,不然你的心灵会受到污染,美德也会消失。也许开头会有点困难,后面就会慢慢习惯。那些不好的习性,比如游手好闲、贪玩享乐、吃喝嫖赌,我们都要坚决地回避。不要觉得难为情,学会拒绝也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葬礼也奢华

不要以为某个人再承受不了沉重的负担,在它的压迫下离开人世后就能逃离生前的一切。在他死后仍然不可避免地继续被社会风俗纠缠。他的葬礼要按照时下流行的方式举办,这样的话就得花很多钱来置办材料、装饰品、用具,以及雇人来为他送葬。这么做都是在向社会屈服。不过,拿钱办事的帮手们假惺惺的悲伤和死者亲属的真实悲伤比起来有明显的差别,花了钱效果又不好,这些钱花得冤枉又浪费。

不过在富人们看来,体面的葬礼能代表死者生前的社会地位。若是普通人的葬礼过于奢华,就会认为是铺张浪费,要是有钱人的话,无疑代表着他们的身份。中等阶级的人削尖了头想挤进上流阶级,最终得到的也不过是在自己的葬礼上有更多的人来给他送葬。替他张罗葬礼的人把方方面面都打理得十分妥当,在别人看来,这简直是令人羡慕不已的,因此人们纷纷效仿。他们呼朋唤友来参加葬礼,让别人见识到自己的身份。“别人的做法是什么样的,我们也要那么做。”

如果没有足够的钱,这样隆重的葬礼不是每个普通家庭都能承受得了。家庭的顶梁柱倒了下去,只剩孤苦无依的人操持后事。可能是一位拖儿带女的夫人,也可能是一位失去双亲的孩子,总之他们是没有能力和殡葬商们讨论如何筹办葬礼。而且葬礼用品实在昂贵,可怜的他们根本不能从商人手中为自己省下几个铜子儿。为数不多的钱关系着他们今后的生活,现在不得不用来替死者举行一个体面的葬礼。难道把钱花在死人身上要比花在活人身上更加有意义?

如今一些下层阶级也在效仿这种做法,他们的花费按收入来算的话其实和中上层阶级的花费一样多。比如一位英格兰商人的葬礼需要50镑的话,劳动者的葬礼大约就要5镑至10镑。但这些现象只存在于英格兰,在苏格兰,葬礼的花费要少很多。英格兰的劳动者们对葬礼的要求非常严格,他们宁可自己平时少用钱,也要为朋友或者亲属办一个豪华葬礼。通常丈夫的葬礼需要花费10镑,妻子的葬礼只要5镑,但是不少劳动者都加入了俱乐部,而这些俱乐部大多是葬礼俱乐部,因此原本10镑的葬礼费用有可能会增加。要是一位工人同时参加了几个俱乐部,那么他的葬礼费用就会高出许多,有可能是二三十镑,最高可达40镑。因为他生前加入的多个俱乐部都会来参加他的葬礼,所以筹办葬礼的人就得花费更多的钱来应付这些俱乐部人的到来。哪怕是一个小孩子,也有可能被大人在多个葬礼俱乐部里购买了人身保险,曾听到一件最离奇的事情,一个人为自己分别购买19份不同的俱乐部保单!

要是某位死者生前没有加入葬礼俱乐部,他的葬礼也必须由俱乐部来筹办,不同的是他的家属要交纳很多的税款来保证葬礼的隆重。要是一位父亲去世了,那么他的毕生存款将会全部用在他的葬礼上。这些花在葬礼上的钱真是奢侈浪费。

人们是不是认为对死者的哀悼一定要体现在葬礼的钱财和规模上?他们都忘记了真正的悲痛是从心里发出的。宾厄姆在研究早期基督教时发现那时的教徒对葬礼并不十分重视,他说:“教徒们不追求也不拒绝体面的葬礼,只是把它当作一件平常事来对待。想办就办。对葬礼不屑的人,以及平常心对待它的人,才是真正领悟基督教精髓的教徒。”

约翰·工斯理说:“我不想在自己的葬礼上出现送葬队、灵车,只需要找6个生活贫困的人来替我抬棺,每人给20先令。我也不想看到和我无关紧要的人在为我哭泣,只要真心爱我的人留下几滴眼泪我就满足了。我会带着爱人对我的思念,听从上帝的召唤升上天堂。这就是我的心愿,希望筹办人能依照它来举行葬礼。”

要是我们过于心急想对这种社会现象进行纠正,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因为现在的人们对社会舆论存有顾忌,怕自己的改变会引起别人的不满或鄙夷。我们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这让我们变成胆小怕事的人。但是付出的努力和时间会慢慢改变这一切,把不正之风都扭转过来。阿德莱德女王的葬礼就应她的要求没有安排送葬队,而罗伯特·皮尔爵士也反对葬礼的奢华浪费,他们的以身作则对社会风气有着一定的影响,喜欢追随上流阶层的中等阶层人们肯定会在某些时候效仿他们的做法。普通百姓中也不乏反对奢华葬礼的人存在,并且我坚信这些人的数量会不断上升。只要我们不停歇地宣传,总会有改善的那一天。

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成立了不少由反对筹办葬礼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团体,这些团体向众人宣扬葬礼给人们带来的弊端。群众集结在一起的力量要比个人单薄的力量强大很多,希望能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们加入反对葬礼的行列。

勤俭能远离债务

做事能力强的人不一定会节省和自制,但是他们借钱的机率会比其他人要高一些。要是一个人不会算术,即使他再有能力也无法改变,而且有能力的人通常不屑于培根提出的“经商智慧”这一理论。虽然培根很会讲理论证,但是他自己并没有被自己说服,他的奢华生活把他拖入地狱。年轻时就贫困的培根在之后的时间里,经济一直没得到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但他依旧按照社会上层阶级的标准来享受生活。有一次债主坐在他家的客厅里等他,培根见到债主后说:“亲爱的先生们,我希望你们不要站起来,不然我将陷入更大的苦难之中。”他停不下追求高品位生活的脚步,身上背负的债务越来越沉重,最后他不得不用别人行贿自己的钱来满足日益膨胀的欲望。东窗事发后,他在竞争中被对手打败,而且还遭到了惩罚,失去了事业和自由。

可能我们会认为从事金融事业的人在管理自己钱财的时候一定也十分得手,很不幸,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就拿皮特来说,他把国家的钱财管理得井井有条,但是个人经济一直一塌糊涂,欠了不少债。曾在银行供职的卡灵顿勋爵被皮特邀请到家里来帮他整理账单,勋爵发现皮特的生活开支非常高,单单猪肉在一个星期就需要一整担,再加上仆人的工资和其他费用,一年就要花掉2 300英镑。要知道他每年都能得到不少于6 000英镑的薪水,还有一份监督港口的工作可以让他的收入每年再增加4 000英镑,但是他居然有高达40 000英镑的债务,这笔欠债在他死后由政府代他偿还。麦考利针对这一现象说:“伯里克利和德威特的威严公正在皮特身上一览无遗,但是他们的简朴皮特并没有学到,要是这两样都齐全了的话,皮特的成就会比现在还要高。”

像皮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比如梅尔维尔勋爵,他对待钱财无论公私都是同样的铺张浪费。还有福克斯,他经常给别人借贷,他一直认为只要别人尽可能多还一点钱给他,自己便不用为钱发愁。他还经常在阿马克外面的大厅里找犹太商人借高利贷,因此他也把这个大厅称为“耶路撒冷”。借来的高利贷都被他花在赌博上,在赌博上欠下的债可以从往前追溯到青年时期。吉本有一次看到他在赌桌旁坐了20多个小时,并且输了11 000英镑。在当时社会中,有地位的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嗜赌,而且那时还没人会在赌博中暗做手脚,因为大家都有赌债。因为福克斯的赌债,塞尔维恩把他比作为事业牺牲的查尔斯。

谢里丹欠有不少债务,他的生活一直笼罩在欠债中,偶尔会在一些副业中得到不少回报,但是这些钱总是很快没了踪影,欠款还是那么多,没人知道钱都花在了什么地方。好比是六月的飞雪,还未落地就不见了。他曾经花费1 600英镑去珀斯游玩了6个星期,这还是他第一任妻子留下的财产。他不得不提笔写点文字来维持生活,所以《情敌》以及其他作品我们都可以看作是贫困生活给他的灵感。第二任妻子让他得到了5 000英镑,原本以为生活就能从此富裕一点,没想到他把公司卖出15 000英镑的价钱,加上那5 000英镑,买了一块位于萨里的土地,他马上又变成了穷人。有时他的生活逍遥惬意,但这只是少数时间,大多数情况下他都在为欠债和还钱烦恼着。在歌剧院工作的泰勒先生时不时能在街上碰见谢里丹,要是他向谢里丹打声招呼,就得给谢里丹50英镑,而说上几句话则要泰勒先生支付100英镑。

要是债主来催谢里丹还钱,正好债主又带着一匹马,那么谢里丹就会夸赞说:“这匹马看起来真是潇洒非凡。”债主听到恭维后得意地说:“那是自然,我的马肯定与众不同。”然后谢里丹说:“不知道跑起来是不是也这么潇洒,能让我看看吗?”于是债主跨上马背,催动马奔跑几步让谢里丹瞧瞧,趁着债主跑远之后,谢里丹快速地离开了,等债主回到原地,哪里还有谢里丹的身影。他的房子每天都有很多债主早早地守候在外,大家都想赶在他出去之前找到他。不过谢里丹在吃完早饭并确认大门是牢牢关闭之后,便偷偷地从小门溜了出去。不管是送奶工、小贩、面包店还是肉店,他都有欠账。他的妻子在做饭之前经常要等很久的时间,因为仆人正在周围住户家里费尽唇舌讨要食物和钱。谢里丹曾在海军里做过会计长,一次肉贩送来一只羊腿,他家的厨师把羊腿下锅后就去找谢里丹要钱,但是厨师空手而回,于是肉贩毫不犹豫地拿走了那只羊腿。还有一次,有人邀请他和他的儿子去农村游玩,虽然当时生活紧张,他还是阔绰地租了两辆马车,和儿子各坐一辆。

这样的生活让他直到去世前都不能好好地吃上一顿饭菜,和他同处上流社会的朋友们也因此和他保持距离。司法部门要求他立即还清欠债,去世的最后几天里,他一直被监视着,虽然有人提议把他关进牢房,但考虑到身体原因还是放弃了这一打算。

拉兹枢机的主教欠了不少钱,他把自己的所有家产都抵押出去还是没能还清债务,他害怕看到债主凶神恶煞的样子,哪怕自己被囚禁在维塞尼斯城堡,也好过面对他们。米拉波位列高官,手中的权力不容小觑,但他的父母一直为他的生活感到担忧。米拉波奢侈浪费,并且欠债不断,他已劣习难改,无计可施的父母只好让别人把他抓进监狱里,以此来结束米拉波的欠债生活。虽然他地位高贵,却落得如此狼狈的下场,直到死前,他都没能把钱付给那位替他缝制结婚礼服的手工匠。

拉马丁十分讨厌数学,他认为加减乘除不是一位高贵人士应该具有的能力。他有过6次暴富的机会,一本《文学基础教育》就让他一年进账20万法郎,但是这么多的钱在他手里只是晃了一眼就不见了。到头来还要别人给他捐款,并且四处躲债。有人说他的债务已经累积到了300万法郎,但他仍然没有停止浪费。有一次,一位拉马丁的忠实拥护者打算去商店里买一条比目鱼,但是价格太贵。因为喜爱拉马丁,这位拥护者之前还打算买下一块拉马丁的土地,但是他决定节省一点,所以没有买成。他站在商店里犹豫着,正好进来一个人,一看便知道是个身份高贵的人,这个人也打算买比目鱼,在鱼缸前打量了没多久,也没还价,就定下一条鱼要店主送到他家里。让这位拥护者想不到的是,这个买鱼的人就是拉马丁。

韦伯斯特是美国的政治学家,他不会管理钱财,花钱大手大脚,时常让自己陷入没钱的窘迫地步。和培根一样,韦伯斯特因为入不敷出而走上受贿的道路。人们这么描述他:“债务压得他直不起身,他无法挣脱奢靡的生活,在四处借钱未果的情况下,他不再拒绝波士顿一些企业家递来的钱,身为国会议员,他的演讲稿因为受贿而散发出一股腐败的气味……”其他人中还有门罗和杰斐逊,他们也时常为钱发愁,虽然他们性格正直淳朴,也不可避免。

但凡知名一点的人物都不希望别人看出他们生活窘迫,哪怕自己原本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很拮据,在外也要展现出高人一等的姿态,他们不能忍受自己露出一丝落后于人的表现。于是到处借钱来维持自己的形象,他们也因为欠债而变得更加的烦闷和痛苦。

科学家因为经常埋头研究课题,不与外界有过多的接触,并且他们的收入有限,支出也不算多,所以很少听到他们欠债的消息。但是身为德国最优秀的数学家,开普勒却一直处于欠债的境况中,原因是他的收入不多。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他把耶稣降生图卖了还钱,他自嘲道:“我几度成为乞丐在国库周围请求人们的施舍。”开普勒逝世后,人们发现他仅剩有22个卡洛琳,全部家当只有一些书和资料,加上两件衣服。而莱布尼兹生前也欠了不少钱,他虽然是个哲学家,也是一位政治家,不时需要和外国权贵们接触,因此在外表和礼节上不能输人一等,这是他欠债的主要原因。

斯宾诺莎不希望生活被其他的人和事所束缚,因此他放弃了工作和补贴,通过在眼镜店打工赚来的钱维持生活。道尔顿在曼彻斯和一位同乡住在一起的时候,同乡曾答应资助他,好让他全力以赴应对事业,但是道尔顿并不爱钱,他拒绝了同乡的好意。道尔顿说:“富裕的生活让我无法静下心来工作,它会把我喜欢的事业变成一项业余活动。”法拉第虽不富有,但是他有着别人羡慕的自由与轻松。拉格朗日取得过很多成就,他说自己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父母,父母在图林研究天文学,家里没有多少钱,但正是这样的家庭,才让拉格朗日能够专心研究科学。

在科学界,约翰·韩特尔的名字无人不知。他用毕生积蓄买来很多高价值的文物,并且雇用工人修建一座陈列馆,把文物都放在里面,这座陈列馆就是现在的韩特尔博物馆。虽然他的家人在他去世后过得非常艰苦,不知该如何还清欠债,但他的藏品总价值约为15 000英镑,如此多的钱足以让政府偿还他生前的债务,同时也让后世的人们牢牢记住了他为国家做的贡献。

由穷转富,是不少卓有成就的学者们都会经历的一段路,当然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那就是努力。不过也有一些人付出了努力后仍然得不到回报,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恐怕就是他们不懂得如何节省。就比如琼·斯滕,他之前的工作都是和酒有关,他尤其爱喝自己酿造的啤酒,而且他的作品也有不少与喝酒有关。不管有没有在作画,他经常把自己灌到不省人事。因为喝酒他没少借钱,最后被债务拖累着离开了人世。在他死后,他的作品价格一路飙升,到了今天已经是天价。

凡·戴克生性奢侈,喜欢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他所得到的钱并不多,无可避免地出现很多债务。为了还钱,他开始研究古老的法术,期望通过法术得到更多的钱。这样毫无头绪的生活直到他发现自己活不了多久的时候才结束,他突然醒悟过来,决定给妻儿留下足够生活的钱财。伦勃朗因为疯狂收集藏品变得一贫如洗,欠下不少债,因此他也在司法部门的监视下生活了13年,随后便逝世了。

海登在《自传》这本书中对意大利的著名学者表示出高度的赞扬,书中说:“那些有着伟大成就的意大利学者们大多性情温柔,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例如,拉法叶、阿佩莱斯、雷诺兹、迈克尔·安杰洛、鲁宾斯、宙克西斯和泰坦,他们用工作中的智慧来管理个人生活,合理地安排让他们从未欠债,因此他们的生活一直是快乐的。”海登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并没有向他们学习,反而不断地惹出债务。他曾因为经济原因被法院判处入狱服刑,正是那段时间他写出了《虚伪的选举》这本书。在日记中,他还记录了一件事:“经营黄油生意的韦伯曾受过我的教育,乔治·博蒙特在24年前把他推荐给了我。韦伯很机灵,他后来开始经营黄油生意,我时不时地会去他那里借上10英镑。”《自传》书中还写道:“《拉撒路的头像》是在别人把我监禁后产生灵感并创作出来的;画《埃克尔斯》的时候,我还躲开了债主的一次围击;有一天上午我苦苦哀求律师宽限几天,接着下午我就把《色诺芬美丽的面容》画了出来;而创作《卡桑德拉》的时候我一直精神不振,刚刚完成就有人来要我缴纳税款。”从这些话里可以看出,海登的生活总是处于惊险之中,债主随时都会上门讨债,而他还得不时地逃避和请求别人的原谅。

还没跨入成年人的行列,拜伦就深陷债务纷扰之中。在20多岁的时候,他给贝克尔先生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还没到21岁,欠债就高达9 000至10 000英镑。现在,我的经济情况还在不断变差。”他借来高利贷在纽斯蒂德举办大型派对来庆祝自己成年。他的欠单一件接着一件,甚至他的妈妈还在临死前因为他的一笔欠账而发怒。他曾说自己不会赚取任何出版费,于是他在《恰尔德·哈罗尔德》印刷出第一版的时候把书的版权完全交给达拉斯先生,不过他后来又反悔了。可是这些钱远远填不满他的欠债,他出售了纽斯帝德,还是无济于事。他原本以为结婚后妻子的钱能让他的压力有所减轻,没想到那些钱他用不了,而且因为家里多了一个人,生活变得愈发困难。加上债主和法官的不断催讨,真是苦不堪言。

天天都有债主前来讨要欠款,婚后的头一年时间里,他的住宅因为欠债而被强行收回9次,要不是他有不受监禁的权利,早已被司法部门抓进了监狱。贫困的处境促使拜伦想通过出售版权换来一些钱,不过出版社劝他不要这么做,并资助了不少钱让他先渡过难关。但拜伦的身心已经满是伤痕,更让他痛苦的是妻子的离开,这差点把他逼疯。第一次的出版费拜伦没有得到,不过在经历了一连串事情后,他开始懂得钱的珍贵,逐渐地和出版社谈条件:“《恰尔德·哈罗尔德》里的这首新诗我出价2 500畿尼,看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你的1 500畿尼实在太低,考虑一下吧。我的要价也不高,你看穆尔先生的《拉拉·鲁克》价格是3 000畿尼,坎贝尔作品的价格也有3 000畿尼,当然我并没有看不起他们的意思,我只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一个适当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