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热情洋溢的演讲语言
1 准备充足,让演讲畅行无阻
卡耐基名言
1.演讲之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小学生式的背诵不但浪费时间、精力,并且极易导致失败。
2.只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做精心的准备,每一个人都会是优秀的演说家。与之相反,若没有事先周全、精心的准备,即使经验再丰富,也会在演讲中犯错。
但凡有名气的演说家,在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心以前,都有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境遇。林肯就说到:“我敢笃定,只有准备得充分,演讲者才能够拥有获得信心的资格。假如我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无论经验多么丰富,我也会羞红脸。”丹尼尔·韦伯德也说过:“假如你在听众面前没有丝毫准备就开始演讲的话,这同裸体毫无区别。”所以,成功的演讲首先就要做到准备充足。
1.目标明确,主题清晰
演讲者的演讲期望是在实际的演讲当中获得预定的效果、目标以及听众的响应。准备演讲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步骤是弄明白自己是为什么演讲以及所期望达到的具体目标。搞明白这个问题,才可以对症下药地选择论题,进而准备演讲的内容。
确定主题以及确定标题才能够完成选择论题这一步骤。演讲的中心思想是通过主题确定的。中心思想能够反映某一个问题,亦能够散播某一个理念,还能够阐明某个道理,诸如此类。主题是整个演讲的线索,演讲的深度以及是否会引起听众的共鸣是由它确定的,一个鲜明深刻的主题是完成一场精彩的演讲所必备的条件。让人印象深刻的主题应同时具备以下特征:
①满足听众的需求。所以,主题应该仅仅围绕当下人们都关心的问题以及现实中亟待解决的矛盾。再者,主题还要有一定的指向性,要考虑到听众的年龄、职业、心理特征以及知识结构的需求,才能够引发听众兴趣以及热情。
②结合自己的身份以及能力。主题的确定应考虑到演讲者自身的职业、年龄、身份以及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将演讲者的个人感情与演讲的内容结合起来,内在与外在融为一体,让听众觉得亲切。
③要有自己的独特的风格。主题要有创造力,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实实在在地传播给听众新知识、新思想,演讲后能够让听众受益良多。
④要有所侧重,抓住重点。每一个演讲只能围绕一个主题,演讲的内容更要与这个主题紧密相连,让全文条理清晰,思想精练。
演讲的标题是演讲的“脸面”,是否能够唤起人们听讲的热情取决于标题是否富含魅力,一个富含魅力的标题可以让听众永远记忆,甚至还会变成名言被人们传诵。优秀的标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可以展现主题,是整个演讲的提要;通俗易懂,让听众能够明了;奇特、形象,可以让听众觉得新奇;哲理性很强,给听众能够细细品味的空间。
2.准备素材
素材是演讲的血肉,立论也要依靠它才能完成。优秀的主题一旦缺少了素材就不能够表达出来。一句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准备完善的素材是一个演讲良好的开始。
准备素材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素材。收集素材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①收集足够的素材。收集到足够的素材,才能够有开阔的思维,使论据变得充分,进而让听众产生信赖感。
②素材应该立足实际。素材要经受得住听众的推敲,才能充分地阐述看法。所以,不能凭借一孔之见使用仅满足少数情况的素材,更不可以出于需求胡编乱造。
③素材应该耳目一新,与时俱进,应该是最新发现的结果,抑或是之前其他人还未引用过的,自然也可以在新的角度使用以往的素材。
掌握了素材之后,还应该完成好素材的筛选。依据自己的思维走向、听众的具体特征、期望等方面,把最突出、最形象生动、最能突出主题以及最富含导向性的素材筛选出来,体现在演讲当中。这种情况下,主题同素材才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浑然一体,达到吸引听众的效果。
还有,演讲当中素材的使用顺序要灵活,主次分明。举个例子,素材在每个部分应当分布均匀,不能在一个部分就全部体现出来;一些有意思的素材最好在演讲中期体现,以达到活跃现场气氛,让听众专心听讲的目的。
3.合理安排演讲结构
安排结构就是谋篇布局。恰当的结构是演讲成功的关键。在演讲开始之前,演讲者只有清楚地明白怎么开头、结尾、铺陈、顺承、表达主次,才可以在演讲的过程中条理清晰,让听众沉迷其中。谋篇布局将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开头要吸引眼球。开头是一篇演讲的开始。对演讲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个精彩的开头可以培养起听众的强烈的情趣,让听众产生好感。它还可以为整个演讲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将整个演讲的感情色彩呈现出来,或者言简意赅地说明演讲的主题,为下文埋下伏笔。基于以上原因,开头应该考虑到以下两点。第一,一个精彩的开头应该有很强的概括性,让听众在最短的时间同所表述的场景融合在一起,让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弄清演讲的主题。第二,演讲开头的内容要独到,观点新颖,让人感到豁然开朗。
自然,演讲的开头并没有死板的套路。开头的方式取决于演讲的主旨、选择的素材以及表达的方式。但是一些基本的开头模板对于我们来说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比如:单刀直入,爽快干脆地点名主题;解释题目,突出主旨;引用一个惊心动魄的事实埋下伏笔,让听众能够沉醉其中;引用名家名言以及诙谐的话,运用高深的哲理或独到、形象的比喻,诸如这些。在实际的演讲当中,我们应当灵活多变,选择最精准的开头,尽最大的努力让演讲有一个印象深刻的开始。
(2)脉络明晰,突出重点是正文最应考虑的两点。正文是整个演讲的主干。正文论述得好坏直接决定着演讲内容是否充分,言之成理。所以,演讲者应当精心收集素材,恰当布置结构,努力让条理明晰,分析严谨,重点突出,前后承接。所以,演讲者应当做到以下几点:①将每一个问题独立出来,不要让它们互相联系抑或互相包含。②将演讲的侧重点用高度概括性的标题体现出来,做到条理明晰。③在不同内容的连接处,尽可能使用鲜明的转折,方便听众宏观地了解演讲的大意。④一定要考虑到各部分之间的承接关系。
(3)把握层次简易的结构,不是说就可以平铺直叙,而是要利用多种多样的手法使演讲迂回前行,有高有低,进而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4)结尾要细密。演讲的结尾与开头都很重要,整个演讲的技巧最能够在它们上面体现。精巧的结尾往往能够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回味无穷。所以,演讲的结尾还应注重以下三点:①回味无穷,能够让人沉思。就是说,结尾不应直抒己见,应当富含哲理,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②首尾呼应,整个演讲做到水乳交融。用概括性的语言呼应开头,可起到强化主题,合拢全篇的效果。③简明扼要,不要徒劳无功。通篇内容叙述完后,就要马上停止,切忌杂乱无章,吞吞吐吐。
开头没有套路,结尾亦是如此,要做到灵活运用。一般都会涉及的结尾格式有:引领全文,深化主题;感动听众,提出希冀;引用名言、警句,启发听众的思维;号召听众,鼓舞斗志……无论结尾的形式怎样,只要能够达到让听众思维及感情升华的效果,都是一个完美的结尾。
从这点来看,充分的准备是演讲成功的基石。正如这句话“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演讲时的洋洋洒洒离不开台下的精心准备。
2 要真诚,才会得到听众的心
卡耐基名言
1.真诚、热情,是人的高贵品质,是由内而外表现出来的。只要你时刻想着爱他人,你就会激动,你的眼神、你的思维甚至你的心灵都会富含热情,这种热情能够影响他人,让他们变得振奋。
2.一个演说者假如把外在的漂亮当作自己努力的目标,那么他永远不会成功。假如他没有真诚热烈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情假意,虽然会暂时地蒙蔽听众的耳朵,却蒙蔽不了听众的内心。
真诚,是人内在的一种修养,在人的身上,它由内而外体现出来,那些做作出来的热情,都是在矫揉造作。只要你的内心爱着别人,你就会感到怡悦,你的眼神、你的心都会变得激情饱满,这种激情能够在人们之间传递。所以,在演讲当中,只有实实在在的感情,才会唤起听众的热情,进而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
林肯就任总统时曾进行过一场脍炙人口的演讲,这场演讲被称为“人类最富荣耀并且最可贵的成绩之一,是人类雄辩历史上最圣洁的真金。”这个演讲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们十分希望大战灾祸的日子能够赶紧结束。可是,假若上帝仍旧有让战争持续下去的意思,并且想要完全毁灭人类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财富,饱受鞭笞的身体还要再一次被枪刀迫害,那么我们仍旧要说:‘上帝的这个决定,仍旧没有半点的偏心。”我们面对的人很多,对他们,我们都应仁慈并且不要埋怨,我们还要遵从上帝的旨意,守护正义,并且尽自己的能力来完成我们的任务—改善我们残败的家园,铭记我们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还有那些因为战争而流离失所的孤儿寡母,为人与人之间永久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后人评论过这段话:“林肯在葛底斯堡的演讲已经近乎完美,而他在就职演讲当中表现得更加伟大……纵观林肯的一生,这个演讲最能打动人心,他的这个演讲,展现了他的才智以及灵魂那超群绝伦的境界。”
还有人评论道:“这是一篇神圣的诗,历届美国总统,还没有人对美国民众诚心诚意地说过这样的话。”
演讲者并不是要敲击铜铃,他们要做的是敲击听众的“心铃”。所以,演讲者应该用满心的赤诚、认真的态度敲响听众的“心铃”,刺激、鼓舞、影响、抚慰、勉励听众。歌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用自己的赤诚同他人的心灵交流,用自己的灵魂感化他人的灵魂,让听众闻其声,知其言,明其心。
美国一位政治学家说过:“人们常说的口才流利,实际上是说人说话由衷而发,言语富含真诚。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演说,往往将自己的心与听众的心交融在一起,并非将自己的记忆强加到听众的脑中。”
几年之前,我受到哥伦比亚大学的邀请做柯帝斯奖章演讲比赛的裁判,连我在内共有三个裁判员,参赛选手是6个大学生,参赛选手之前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都笃定自己能够摘得桂冠。但是,其中5个参赛选手全都是为了赢得奖杯,演讲内容并非发自本心。他们分别按照自己有把握的方向收集素材,但是他们并没有将兴趣放在自己说的话上面。另外一个参赛选手的演讲题目是“非洲对现代文明的功绩”,在他的演讲过程中,每一句话都饱含深情。所以,即使他没有其他人那些华丽的辞藻,但是最终摘得了演讲的桂冠。他的演讲让我们三位评审都叹为观止,他的确有演说者那不可或缺的真诚与热情,而其他几个参赛选手,也只是在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话罢了。
刻意地卖弄往往算不上一次成功的演讲,一定得富含真诚。真挚的感情将演说者与听众的心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假如演讲的过程当中可以将个人的真实情感毫无保留地抒发出来,一定会引起听众的共鸣,进而达到预定的艺术效果。
美国的一名著名的小说家曾经说道:“热情是每一位艺术家的杀手锏,每一位演说家都应当同时是一位艺术家,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如同一个英雄不可以用假的武功来充当自己实实在在的本领。”一个演说家假如把外在的漂亮当成付出的目标,就会什么都得不到。假如他没有真诚热烈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情假意,即使会暂时地蒙蔽听众的耳朵,但是永远也蒙蔽不了听众的内心。
3 制造气氛,感染听众
卡耐基名言
1.无论听众费多大心机,想要否定演讲者的观点,演讲者只要勾勒出一个心理相融的画面,就会瞬时让听众笃定演讲者心意的坦诚。
2.真正的演讲大师把听众看成中心,演讲的开始就会引起听众的共鸣。他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让听众向着设定的方向前进。
哈里·奥佛斯维教授曾经说过:“真正的演讲大师把听众看成中心,演讲的开始就会引起听众的共鸣。他就会抓住这个机会让听众向着设定的方向前进。听众的心理如同游戏里射出去的子弹,将他们瞄准一个方向发射出去后,若想稍微改变一下方向,还需想一些办法;但是想要彻底改变方向,就需要想更多的办法。”
共鸣就是演讲者同听众的思想达成一致的体验。感情共鸣,能够有效抹去听众产生的抵触情绪,获得听众的信赖,勾勒出一幅和谐的画面,为演讲者的演讲披荆斩棘,让听众在心理上对演讲者的想法抑或态度产生信任。
在节俭得到大力推崇期间,我为美国银行协会在纽约分会培养了一批职员,当中有一个人没有办法同听众交流。要想让他克服这个问题,第一步就是让他对自己的题目产生热情。所以,我做了以下几件事情:
我先让他自己单独待在一边,让他好好地想想自己的题目,直到对它产生热情。
我让他铭记这样一件事情,纽约遗嘱公证法庭的数据表明,85%的人离开人世时,不会给自己的亲属留下一分钱,仅仅3.3%的人为亲属留下10000美元抑或更多。我还告诉他,他演讲的目的不是要别人救济他,抑或让别人去做压根完成不了的事情。我还让他对自己说这样的话:“我做这些事完全是为了别人,是想让他们年老之后不愁吃穿,生活得舒适自在,并且还能保证妻子儿女的生活。”最后,我让他笃定,他自己的工作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作。
总而言之,我让他自己笃定他是一个破旧立新的斗士,让他的思想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我做了这些事情之后,他认真地思考,最终让自己情绪高亢,浑身散发着巨大的热情,他最终认为自己的工作承担着巨大的责任。所以,每当他外出演讲,他那浑身散发的激情影响着现场的听众,他将节俭所带来的好处传播给听众,完全是因为他想对他们有所帮助,他不再是一个只顾说明事实的演讲者,他已经变成一个“传教士”,用自己的行动规劝人们节俭。
尽管演讲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争议,但是始终会存在某一个能与听众产生共鸣的观点。无论听众费多大心机,想要否定演讲者的观点,演讲者只要勾勒出一个心理相融的画面,就会瞬时让听众笃定演讲者心意的坦诚。
演讲者发表演讲的目的无外乎想要吸引、劝服、激励、感化听众,所以,怎样让自己的演讲引发听众的共鸣,让听众在心底认同,已经变成演讲者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趋同法
演讲者可以从趋同的角度找到突破口,发现与听众之间的共同之处,如与听众共同的社会身份、经历、期望、爱好、信念等,突出与听众一些相同的经历,进而拉近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引发听众的心理共鸣。
2.求异法
每一个听众都会存在追求新颖的心理,演讲者可以精心布局,把不同当作打开听众内心的钥匙,让听众感到新颖独特的刺激,埋下吊起听众胃口的伏笔,让听众的逆向思维得到发挥,在设疑、怀疑、解疑的过程当中,让听众体会到柳暗花明的振奋。
3.对比法
彼此的特点通过比较能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听众面前,引起听众的关注。在演讲中,使用对比手法引发听众的共鸣,能够突显主旨,进而达到演讲者与之心理交融的目的。
4.想象法
在演讲当中,运用想象能够达到双方心理共鸣的效果,让演讲者的描述变成听众的无限想象。通过演讲者栩栩如生地表达以及形象贴切的比喻,听众内心会重现演讲者描绘的艺术境界,进而感触颇深。
5.情感法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为演讲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演讲者只有用自己的血、泪以及自己那燃烧的生命力才会打动听众,敲开听众心灵的大门,撼动听众的灵魂,才可以更加有效地引起听众的共鸣。
6.理趣法
说理空洞抽象、照搬照抄是演讲的大忌,演讲者要时刻考虑听众的心理,满足听众的需求,才能引起听众深入的兴致,做到理趣相生。理趣相生再加以说理更能让听众明白演讲的道理。
7.反问法
演讲当中的反问不是听众要回答的问题,而是演讲者抒发感情、进行双向交流的一种方法,用反问的形式更能够激发听众的思潮,掀起演讲的一股狂潮,增强演讲的号召力以及影响力。
总而言之,演讲者要根据内容、格式、语境、对象,等等,选用合适的方法,敲开听众内心的大门,撼动听众的心灵,引发听众的共鸣。自然,也可以综合几种方法,通过多个角度、多个方向对听众进行心灵启迪,感动听众,征服听众,以期达到最完美的演讲效果。
4 巧妙运用幽默的“洪荒之力”
卡耐基名言
1.幽默的故事,一定要观点明确,让人有所收获。幽默就似蛋糕表面涂的那层糖霜,也似层层蛋糕之间的巧克力,而并非蛋糕本身。
2.幽默是蕴含智慧且颇具趣味的一种语言艺术,它可将压抑沉闷的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让听众心情愉悦,让演讲者的人格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真正的幽默并非来自情绪,而是源于智慧。
众所周知,演讲是指人们在正式的场合以动情的方式,陈述鼓舞人心的话语。但在演讲中,所谓的正式并非刻板,它并不要求演讲者以一副神情肃穆、正襟危坐的样子,陈述着枯燥的道理。相反,幽默轻松的方式可以让听众兴致勃勃,也极易被人接受。
许多卓越的演讲者都把这种幽默轻松的演讲方式运用得得心应手,以此来唤醒听众的耳朵,点燃听众的热情,让大家在谈笑风生中与演讲者产生共鸣,进而彻底地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林肯是历届美国总统中最幽默的一位。他从1861年到1865年任职总统,是人们心中伟大的演讲巨匠、幽默大师。他曾在1860年竞选总统时发表过这样一番演说词:
“曾有人打电话来问我是否家财万贯,我回答说我只是一个穷光蛋。然后我又如数家珍地告诉他,我有一个妻子和一个儿子,我将他们视若珍宝。我租了一个房子,里面陈列着一张桌子,三把椅子,还有墙角的柜子,柜子里的书足够我读一生。我的脸又瘦又长,胡子拉碴,我不会发福而挺着大肚子。我没有一把可庇荫遮雨的伞,我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你们。”
这是一番精彩绝伦的演讲,寥寥数语中,林肯总统幽默诙谐、亲切廉洁的形象便已深入人心。人们都开始拥护爱戴他,不也恰好证明了这番演说精彩慑人的魅力吗?
口才是一门高深莫测的学问,而幽默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二者相辅相成。若是缺乏幽默感,即使是演说得口若悬河,鞭辟入里,那也是空洞无味的。幽默的话语不仅会引人深思,妙趣横生,更能提升演讲的层次,增加演讲的艺术感,感染观众的内心。
幽默与个人的性格、思想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幽默是一种突如其来的灵感,妙手偶得般难以驾驭。而当你置身在演讲这个困难的领域中,你想要巧妙地运用幽默引人发笑更是难上加难。其实,即使是同一个故事,若由不同演讲者用不同的演讲方式进行演讲,往往也会产生千差万别的效果。
大名鼎鼎的作家吉卜林曾向英国一个政治团体发表演讲,他在演讲开场白中讲过这样一个笑话,逗得听众捧腹大笑,反响相当热烈。
“主席,各位女士、先生:
“我在年轻时,曾在印度的一家报社当记者。我专门负责报道犯罪新闻,因此结识了很多罪犯,这其实是一种很有趣的经历。有时,在报道了他们之后,我甚至去监狱亲自探望这些老朋友。曾有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谋杀犯令我记忆颇深,他是一个讲话温文尔雅、慢条斯理的家伙,他还给我讲过以他自身为例的生活教训。他对我说,一个人如果开始做了第一件不诚实的事,那就会产生连锁效应,他会无法自拔地一件接着一件做下去,直到有一天他认为必须要除掉某个人,这样他才能恢复诚实正直的本性。而目前来讲,我们的内阁正是如此。”
吉卜林不过是结合个人的一些经验趣闻,以巧妙的方式强调了话语中某些重点,而这也使得他的演讲能以如此幽默的方式精彩地呈现出来。
幽默不仅可以打破沉闷尴尬的气氛,点燃听众的热情,还可以淋漓尽致地将演讲者的诙谐谈吐、高雅情操展现给听众。而真正的幽默并非来自情绪,而是智慧的结晶。
亨利·哈克来自印第安纳州,他曾在一家卡车营销公司担任部门主管。有一次,他准备召开全体员工大会,却发觉在场的大部分员工都表现得昏昏欲睡。
于是,哈克一边抬手看了下自己的表,一边对大家说:“劳驾诸位—我们来对一下表。”
当时会场上的员工都听得一头雾水,心里想开会对表干什么?于是大家都面面相觑。
哈克再次抬起手注视着自己的手表,语气严肃地又说了一遍:“劳驾各位,大家来对一下表。”
在场的员工虽心存疑惑,却只好都把目光转移到各自的手表上。
“大家请注意,现在的时间为4时30分,如果谁的表不准请拨正。我现在要进行一段仅十五分钟的讲话,因此大家4时45分就可以下班了。如果时间到了我还讲不完,那就要劳驾前排的同志了,你们可以将我从这个窗口扔出去!”
话音刚落,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员工都明白了他的用意,随即大家便鸦雀无声,开始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他的十五分钟演讲。
这便是幽默的力量。幽默就像是生活中的润滑剂,是人生的大智慧。有幽默在的地方,气氛就会格外轻松融洽;而有幽默感的人,他们的人生会超越一般的境界;而幽默的演讲家,会散发出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从而成就他们精彩绝伦、韵味悠长的演说。
莎士比亚曾说:“幽默和风趣是智慧的显现。”而培根曾说:“其言者必善幽默。”的确,幽默是荟萃了智慧、思想、学识、灵感的璀璨产物,是如烟火般灵光一闪却无比夺目的火花。真正的幽默蕴含着深刻的故事和人生哲理,其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5 留一个悬念,多几个听众
卡耐基名言
1.一个很有吸引力和新鲜感的悬念不仅能够引发听众对问题的兴致和思索,更能深入地激发听众对演讲者揭晓答案那一刻的期盼和渴求,而这便是悬念所拥有的巨大的艺术魅力。
2.在人类的所有行为动机中,好奇心是最有力的。因此在演讲中巧妙地激发听众的好奇心是一种高明的演说手段。这样不仅能恰到好处地满足听众的好奇心,与此同时也能让他们毫无保留地接纳你的意见。
美国著名的戏剧理论家乔治·贝克曾在《戏剧技巧》一书中对“悬念”一词有所阐释,他说:“悬念就是兴趣越来越浓厚和想要知道事情之后是如何发展的迫切需求,不管观众是否对下文有所了解,他们都会急于探知究竟;或者他们对下文做出了一些推断,极其渴望得到证明;甚至是已感到咄咄逼人,对即将出现的场面怀着紧张恐惧的心理—在这些情况下,观众都可能是处在悬念之中,因为不管他们是否愿意,他们的兴趣都非得向前冲不可。”
演讲中的悬念是指听众心理活动的产生和变化。一旦演讲者在言谈中埋下了值得探索的疑点和伏笔,听众的好奇心就会油然而生。经验丰富的演讲者都善于利用这一点,巧妙地设置悬念来激发听众的兴趣,提升演讲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我们意识到巧设悬念是提升演讲艺术感的有效途径,是演讲成功的有力武器。那么,在演讲中我们如何做到匠心独运地设置悬念呢?
1.提出问题
演讲者要学会向听众抛出问题,而不急于解答,由此不仅能让听众感到新鲜好奇,听得兴致勃勃,还能营造出一种演讲者和听众间平等讨论的融洽氛围。例如,有一个老师在上《交际学》的第一堂课时,他首先在黑板上写下“交际学”三个字,之后缓缓转过身来面向大家:“同学们,谁能站起来说说人生中最难的事情是什么·”这个深刻、犀利的问题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同学们纷纷开始思考、讨论,并极其期待着老师的经验之谈,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瞬间就都活跃了起来。
运用提问来设置悬念是一种高明的方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所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演讲的主旨密切相关,一旦问题被道破,必须要让听众开门见山地看清主旨;其二,不管所选的问题是否有难度,最重要的是要找准激发听众、活跃气氛的兴奋点。前者无须多言,后者不如来看看下面的实例。有一次,演讲者在以“科学未知领域”为主题的演讲中,突然向听众发问:“人不吃饭会怎样?”听众觉得这个问题不值一答,对此置之不理。随即,演讲者又说:“有一位气功大师却有着神奇的能力,他居然能够在不吃饭仅靠喝水的条件下生存90多天,而且还面色红润,精力旺盛……”
2.陈述事件
一位演讲学教学大师在课堂上讲述演讲理论技法时,有学员问他:“演讲词的篇幅是短小精悍好还是冗长阔论好?”他听了之后,并未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两个故事。他说:“马克·吐温曾在一个礼拜天去教堂,恰逢一个传教士在里面进行募捐演讲。当他演讲的前五分钟,马克·吐温听得深受感动,打算捐助50美元。可在接下来的5到10分钟,马克·吐温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决定将捐款数额减至25美元。可是此时传教士还是在滔滔不绝地演讲着,时间又过了半小时,马克吐温只甘愿捐助5美元了。最终,直到传教士结束了一个多小时的冗长演讲,去听众席领取捐助时,马克·吐温决定这样做:不仅不给钱,反而还要再偷两美元。”
“林肯在葛底斯堡曾做过一段历时2分15秒、短短十句话的演讲,却获得了巨大成功。而在他之前的国务卿艾弗雷特先生的讲话用了1小时57分钟,并且也取得了成功。但相比于林肯,艾弗雷特先生却感到了自身演讲的拙劣。因此,他曾写信给林肯:‘若是我能够在长达两小时的演讲中稍稍提及你两分钟演讲中精妙的中心思想的话,那我便感到十分欣慰。’而林肯则在回信中说:‘如果我的演讲不算失败的话,那我就感到很欣慰了。你知道,对于我们两个人的演讲,你的不能短,而我的不该长……’”
那位教学大师在面对学员的问题时,本可以直接回答:“演讲词的篇幅或长或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精致简洁较好。”但他并没有直接这样说,而是给学员讲了两个事件,尽管有些费口舌,但他却将深邃的道理和故事融会贯通,让学员理解透彻,并深深地铭记在心中。
3.演示实物
有时演讲者可借助实物来成就演讲。演讲者在演讲前把实物带上台摆在讲桌上,这往往会勾起听众的好奇心:“这实物究竟与演讲有何关系?”听众一时搞不懂,便会顺利成章地听下去,直至弄清缘由。例如,曾有一个演讲者在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主题演讲中为大家展示了一张放大的彩色照片,然后他说道:
“大家请看这张照片,照片里这朵粉红色的花是多么鲜艳靓丽!然而,你们谁又能想到这样美丽的外表下其实藏着一颗无比恶毒的祸心呢?这便是美丽的诱惑……”
演讲者为何要展示那张彩色照片?照片上是什么花?这种花又为何潜藏“祸心”,被称作“美丽的诱惑”呢?萦绕在听众心头这一连串的疑问,便是演讲者通过演示这张照片而设置的悬念。这样做不仅能很好地强化演讲的视听效果,更能为接下来点明主旨、证明论点等环节营造出良好的现场氛围。
其实,实物悬念只是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一个变种,因此要注意的问题也大致类似。例如实物一定要和演讲主题紧密相扣,一定要能够激励观众的好奇,实物一定要是大家所熟悉的。
4.转变情感
演讲者在平淡的演讲过程中,可以利用情绪突然变化的方式来吸引听众,例如出其不意地表现出大悲大喜、大忧大怒等表情,给听众带来一种莫名困惑之感,使听众急于探究其因。有一次,美国著名政治家本杰明·富兰克林要在一场晚会上进行演讲,但由于前一个演讲者发言拖时太久,他注意到听众已开始略显倦意,昏昏欲睡。于是待他上台后,他先是出其不意地哈哈大笑了几声,听众都颇为惊讶,困意全无,然后他又开始以一贯幽默风趣的风格进行演讲。
由此可见,演讲者情绪的突然变化,确实能够很好地制造悬念,从而吸引和感染听众。
总而言之,在演讲中设置悬念的方法各式各样,只要能够巧妙地运用,定能够出奇制胜,脱颖而出。但无论以何种方法制造悬念,都要完全契合演讲的主题和内容,掌握好观众情绪、心理的变化,切不可故弄玄虚,在听众面前过分卖关子,以防最终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6 在听众的微笑中说再见
卡耐基名言
1.在演讲中,结尾往往是最具战略性的部分。当演讲者退席前,那些结束语往往会萦绕在听众耳边,不断回响,甚至成为人们长久的记忆。
2.精妙的结尾预示着演讲的结束,也引领着演讲的高潮;既要语言有力,又要韵味绵长;既要鼓舞人心,又要引人深思。
演讲的哪一个部分最能彰显出演讲者究竟是毫无经验的还是娴熟的,究竟是笨拙愚钝的还是思维敏捷的?那便是在演讲的开头和结尾。戏院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从上场和下场的表现中,人们就可以判断出他有没有本领。”这句话原本指的是演员,但对于演讲者来说也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演讲中,结尾往往是最具战略性的部分。当演讲者退席前,那些结束语往往会萦绕在听众耳边,不断回响,甚至成为人们长久的记忆。
一个演讲者如何能让演讲的结尾部分精彩、有力?这个问题实在太微妙了,因为它通常只是一种直觉,难以驾驭。不过,“感觉”也并非不可培养,而经验也是完全可以总结出来的。
1.归纳中心思想,概括主旨内容
对于一般的演讲者来说,即使是一段五分钟的演讲,他们恐怕也会不知不觉地将演讲范围扩展到很广,由此造成演讲结束时大家对他们演讲的主旨仍是心存疑惑。不过,只有少数优秀的演讲者才会在演讲中意识到这种情况,从而更好地驾驭整个演讲范围。演讲者通常会犯这样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总认为既然自己的演说已是行云流水般自然,那么听众肯定也会对他们的演讲主旨了然于心。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演讲者对于自己的演讲内容已是相当熟稔了,而演讲者演讲的内容对于观众来说却是全新的言论和观点。
下面是芝加哥一个交通经理的演讲辞,他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好。
“简而言之,根据我们在自己后院操作这套信号系统的经验,再加上我们在东部、西部、北部使用这套信号系统的经验,可以说,这套信号系统不仅操作方便,效果极好,而且可在一年之内因阻止撞车事件的发生而省下不少金钱,因此我此刻最衷心、最迫切的建议就是:我们应立即在南部采用这套信号系统。”
上面这段结束语很好总结了整个演讲的各部分内容,让我们即使在不听之前的演讲的情况下,也能明白整个演讲的主题是什么。这样的结尾总结性极强,全面且简洁,大家不妨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2.请求听众采纳你的演讲结论
上面引用的那段结束语也是这一结尾方式的精彩佐证。演讲者希望大家采纳他的建议并采取行动,即在南部也采用这套信号系统。他将请求以及原因展现得简洁有力:这套信号系统不仅能省钱,更能防止危险事故的发生,如此便能一举两得。
如果在演讲结尾时,请求大家去采取实际行动的时机已经成熟,就千万不可拖延错过。因此不管是请求募捐、购买、抵制、选举还是其他你想让听众做的事情,都要立即抓准时机开口要求。不过,与此同时请务必遵守以下原则:
(1)要求观众做的事要明确。
(2)要求观众做的事要在能力范围之内。
3.真诚简洁的赞扬和诚恳适度的赞美可征服人心
著名“钢铁大王”卡内基最得意的助手查理斯·施科伯先生,有一次曾在宾夕法尼亚协会的演讲中说道:“我们宾夕法尼亚州是推进时代发展的巨轮,众所周知,这里是钢铁产量最高的州,是世界上最大的铁道公司之母,是美国商业的中枢,也是美国第三大农业州。因此宾夕法尼亚是我们企业发展的基石,它的前途辽阔,是其他州所望尘莫及的。”
以上这寥寥数语就是施科伯演讲的结束语,他的结束语不仅简洁有力,而且让听众听起来愉快轻松。这是一种高明的结束方式,但若想事半功倍就必须伴着真诚的态度,切不可过分夸耀。若稍稍有扭怩作态之感,都容易被听众认为是虚伪不实。
4.幽默让结尾更妙不可言
乔治·科赫曾说过:“你必须在听众的微笑中说‘再见’。”若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演讲的技巧已是十分娴熟。
如果你能在实际演讲中常常运用这一点,那么你的演讲水平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有一次,乔治要对公理会教徒进行一场关于约翰·维斯莱墓园的维护问题的演讲。这个演讲主题严肃、庄重,似乎没有什么好笑的点。然而,乔治却在演讲中很聪明地运用了幽默:
“得知各位都已开始修整他的墓园我很高兴,因为这座墓园值得受到我们永远的尊敬,他生前向来十分厌恶任何不整洁的、不干净的事物。他曾经说过:‘永远别叫我碰见一个衣衫褴褛、邋遢的公理会教徒。’应他的这个要求,至今诸位都不曾见过任何一个衣衫褴褛的公理会教徒,如果谁让他的坟墓倾颓,那便是极其不敬的事情。大家应该都还记得,有一次当他路过德比郡某处时,一名女郎跑到门口朝他喊道:‘维斯莱先生,上帝保佑您。’而他转过身回答说:‘年轻的女郎,如果你的脸蛋更清洁,衣冠更整齐些,那么您的祝福就更加有价值了。’你们瞧,这就是他讨厌不整洁的事例之一,因此我们必须好好修整他的墓园。倘若有一天他的灵魂路过此地,看到了自己不整洁的坟墓,那么恐怕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他伤心的了。这个永远让世人尊敬的墓园,你们一定要好好守护修整,因为这里也是你们的信仰寄托之处。”
5.引经据典,让结尾更加有力
演讲结尾的方式各种各样,其优势也是有所不同。若是用幽默机智的名句来结尾,不仅能够讨好观众,还会令人印象深刻。而如果用恰到好处的诗文来结束,那便是一种高雅、飘逸的结尾方式。
世界扶轮国际负责人哈里·劳德先生曾在爱丁堡大会上对美国扶轮国际的代表进行演讲,他的结束语是这样的:“你们回去以后,我希望每人都能给我寄一张明信片。即使你们不寄的话,我也会给你们每位寄一张。到时你们很容易就能认出那是我邮寄的,因为我的明信片上没有邮票,我只是在上面写道:季节自来自去,万物按时凋零,唯有那—我对你们的仁爱,永远如鲜花那般艳丽芬芳。”
这首清新的短诗很能配合他演讲时的气势。因此,他的这段演讲结束语是颇为成功的。
6.层层递进,激发高潮
激发高潮是一种极其普遍的结尾方式。这种方式往往令人难以驾驭,但如果演讲者能够在演讲中逐步推进,在结尾处达到高潮,那么所带来的演讲效果也是极为成功的。下面这段话是林肯发表就职演讲时的结束语:
“我极其痛恨发生冲突,因为我们并非敌人,我们是朋友,而且永远也不要沦落为敌人。我知道,强烈的情感势必会造成紧张的局势,但这绝不能破坏到我们的情谊。记忆中的情绪从每一位沙场上的爱国勇士延伸到在这片广阔土地上生活的每一个家庭,每一颗心灵,这将会增强合众国的团结之声。到时候,我们将会,也一定会,以我们更好的天性来对待这个国家。”
这段结束语的高潮充满着热切和诚恳,也洋溢着诗文般的才华,展示着崇高的境界。
由此可见,精妙绝伦的结束语是演讲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意尽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意不尽,尤为极致。”精妙的结尾预示着演讲的结束,也引领着演讲的高潮;既要语言有力,又要韵味绵长;既要鼓舞人心,又要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