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妇人》reference_book_ids":[7280733142330117139,7255243220051823670,7356885044968819774,7293416252448443444,7294567293290286095,7280733142309145661,7267090243398929419]}],"28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8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start_container_index":28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0},"quote_content":"《格列佛游记》reference_book_ids":[7312743811396930596,7293395599326448666,7280462903520529466,6925013720817011720,7077507910133124104,7341273758155426878,7307566066916396082,7267077384648526889,6989851914036841503,7316473090278427687,7356885034181086270,7234830139635272765,7280462903558278155,7227001016883874874,7311634279811779647,7329733310618274878]}]},"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二篇 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1 不让对方讨厌自己
卡耐基名言
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如果不想被他人讨厌,首先你要对他人热情一些。
在社交的过程中,没有人愿意做一个人人讨厌的人,谁也不希望自己没有朋友,可是在我们的周围,总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谈不上有什么罪过,也不算有什么图谋不轨的行为,但是却能对他人造成很大的危害,只是因为他们总是让别人感到乏味,惹人讨厌。在人际交往中,如何才能做到不让对方讨厌呢?
有时候,一句最普通的问候—“您的孩子好吗?”都会招致一连串惹人讨厌的汇报。
只要对方话匣子一打开,你就只能干坐在那里,让那些毫无价值的情况汇报和没完没了的话题将你淹没。这类谈话内容一般是这个样子的:
“你知道吗?约翰最近都不好好吃早饭。昨天还把装满麦片的饭碗扣在了自己的头上。你瞧,他太顽皮了!后来,我给儿科医生打电话,我说:‘医生,我已经用尽各种方法了,但是约翰还是不肯乖乖吃饭。他要么把麦片吐出来,要么就把麦片搞得到处都是。最糟糕的情况是他把麦片弄了一身。’
“医生问我有没有试过往麦片里加点儿香蕉。可是,很奇怪,约翰就是不喜欢香蕉。他还把香蕉叫‘蕉蕉’—瞧,多可爱啊!他说:‘约翰不要吃蕉蕉。’他还不停地挥动着胖乎乎的小手,大声喊叫,差点儿没把房顶给掀起来。奇怪的是他比同龄的孩子长得快,表达能力也比附近所有的孩子都强。啊,差点忘了说,前两天,他把桌布给拉了下来,然后用那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说:‘约翰拉拉。’我和他父亲笑得肚子疼。”
我的天呀,我相信你现在应该也快要被这种没完没了的话烦死了。
更可恶的是,这类人总有这种本事:他们能把各种各样的话题轻而易举地带到他们想要开始的话题上,甚至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都能立刻带到他们的“轨道”上来。就算你想把话题引开,谈谈诸如马龙·白兰度或是洛克·赫德森,还是没有用,他们依然只喜欢谈论自己亲爱的孩子。
我就认识这样一位太太。就算当时谈论的话题是国际关系或是牛肉的价格之类的内容,她也能很轻松地把话题引到她的女儿达芬身上。她的方法是:“哎呀,外国人当然不可信啦。去年夏天的时候,达芬的大学朋友邀请她去参加一个欧洲旅行团。他们只是想着要不要去西柏林看看,并没有打算进入铁幕。达芬问我:‘妈妈,你觉得怎么样?’然后我说……”
就是这个样子,事实上,这类人的心智还未成熟,他们不知道在人际交往中,没有人喜欢对方一直谈论自己的事情。
更糟糕的是,这类惹人讨厌的话题不只是来自喜欢回忆当年的父亲,或者是喜欢交代细枝末节的母亲。比如一名住在水牛城的推销员,如果他刚好做成一笔雪地轮胎的生意,他也会滔滔不绝地向你详细叙述自己是怎样哄骗一家百货公司跟他签下一笔价值一万美元的订单的。
或者,你可能也听过一位桥牌高手谈论自己是如何赢得满贯;还有一些铁杆影迷,他们总喜欢把刚看过的影片情节没有一丝遗漏地从头到尾说给你听,能把你听得简直想拿盏台灯朝他砸过去。
这类惹人讨厌的话题涉及内容非常广泛,不单单是有关孩子或是电影情节,也可能是丈夫的最大爱好—把家具重新整修一遍;或者是艾玛表姐的水果储藏室;还有可能是某个兄弟的工作;抑或是某个姐妹的悲惨遭遇;甚至是关于宠物猫狗的一些琐事。有一次,在曼哈顿的一个街角,我遇到了一个旧友,她居然花费二十分钟向我详尽地描述了她家金丝雀那出了毛病的消化系统。
因此,在社交时,如果你不再喋喋不休地说着自己的事情,我想应该是不会有人讨厌你的。
写到这儿,我想起了马克·吐温的一部作品里面的故事。故事中这个人毫无边际地讲述了一件事,却一点儿也没有说到重点。讲述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哎呀,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去西部参观哈比印第安村的事情?我们当时是周五出发的—呀,不对,是周四—还记得吗?我曾经告诉过你我们要周四动身,因为我周三得去看牙医。我要找牙医帮我治疗一下松动的上牙。上帝啊,他可真够唠叨的,说起话来没完没了。不过,他很懂得做生意,我还跟我的老板说起过他。说起我的老板,他可真够奇怪的,不管什么事情都要依靠我,他老是不在状态。我还曾经跟艾拉说过:‘艾拉,如果我哪天辞职不干了,真不知道我的老板会怎么办?’艾拉说:‘比尔,如果你敢辞职,我就回家去找妈妈了。’真是太幼稚了,对吗?”
你最终也没有搞清楚那个哈比印第安村到底是什么情况!
试想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一个话很多、整天唠唠叨叨的却从来不知道他说话的重点是什么的人,你会喜欢他吗?答案可想而知。因此,在与人交往时,一定要避免自己说话没有重点。
相比话比较多的人而言,这一类人还算是少数,但是也不能忽视。
当你费尽心机,想要找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来展开对话时,你却发现这么做只是鸡同鸭讲。就算你再次尝试,想要激起他说话的兴趣,得到的却是对方面无表情的回应,又或者只是几声没有感情的“哦”罢了。如果你够幸运的话—反正我是从没遇到过—也许还能听到一声挽回面子的问话—“是这样吗”,你也只能把这句话当作他对你唱独角戏的鼓励了。
这类人好像根本没有感情。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机智或是礼貌性的回应,就好比想到其他星球发行股票一样艰难。他们只会让你碰一鼻子灰,而不会对你有兴趣,他们永远都保持一种土豆般的沉默,也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就像威廉·史特格漫画作品中的人物站在你面前—如果他们可以“复活”的话。
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热脸去贴别人的冷屁股,如果不想被他人讨厌,首先你要对他人热情一些。
还有一类人,他们总喜欢证明自己是对的,无论谈论什么,总要争个高低。和这一类型的人聊天,不管谈论什么都会被回击,就像是弹力球一样,反弹到你的脸上,打你一下。
他们好像无所不知,并且总能让别人没有说话的时机,很果断地用几句话迅速终结任何谈话。如果你和他的观点相左,他绝不客气,直接指出你患有严重的斗鸡眼。
“天哪,难道你是疯了吗?”他大声喊道,“你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情早就已经被证实了,是……”或者,如果他当时的心情不错的话,也许会悄声告诉你:“先生,你全错了,不是这样子的,告诉你吧……”
这种缺乏情趣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更糟糕的是,他们总是以一种无情的、草率的、结论式的方式告知你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并不是你非常愿意听到的。
对付这类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管他说些什么,你都要表现出赞同的样子,不然,就算你很有礼貌地表示出异议,那也会被一场拉锯战搞得筋疲力尽。你不用期望能和这类人通过讨论交换意见和观点,因为对方只想把自己的观点讲明白,还要像摩西颁布律法一样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
因此,若你恰好是这样的人,就不要再质问为什么自己没有朋友了。另外情绪总是很低落、很悲观的人,也是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劣势、很容易引起他人反感的人。
在这些人眼中,这个世界很恐怖,仿佛地狱一般。他们对人对事都很悲观,觉得人生也没有什么希望。他们认为,世界充斥着白痴、骗子和各种各样凶狠恶毒的人,就连气候也极不稳定,变得比从前更恶劣了。
如果你和这类人聊上十来分钟,大概你也会潜移默化地开始情绪低落、郁郁寡欢起来。就像恶劣的天气对我们有不好的影响一样,不管你当时的心情有多好,这种悲观气氛就像变坏的气候,把你卷入暴风雨中。
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一位夫人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她每次见到我都要汇报一下最近的详细情况,然而让人感到不幸的是,好像她就没有遇到过一件好事情。
“刚才我去逛街,想买一些布料做厨房的窗帘。”她开始讲述,“我整整等了十几分钟,竟然没有一个店员来招呼我。自然,他们也会时不时地看我一眼,估计感觉我不像是什么富人,不用特地跑过来招待。我去其他商店里也受到了同样的冷遇,最近实在是让我无法忍受!祸不单行,我的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医生告诉我说,他很惊讶我每天是怎么过来的—我几乎快要丧失消化功能了!还有,我的骨头被这样的天气折磨得疼痛难忍。你是不是认为以我现在这个样子,应该会得到家人多一点儿的关心?事实上,不怕告诉你,除非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向家里寻求帮助的。”
以上只是我列举出的一小部分例子罢了。他们可是永远都不会停止诉苦的。
我认为假如你身边有这类人的存在,你也会崩溃的。然而不容忽视的是,或许我们自己身上就有这些惹人讨厌的举动,应该时刻保持警惕。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做一个惹人讨厌的人。
2 懂得如何赢得他人的欣赏
卡耐基名言
1.别人是否爱我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值不值得他们去爱。
2.获取友谊的能力不是指与人交谈、开玩笑或是勾肩搭背,而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以及想要把自己的爱好、兴趣传递给他人的愿望。
在生活中,不少人常常自怨自艾,嘴里经常说着“我很害羞,所以几乎没人注意到我”“没有一个人对我感兴趣”“谁也不想认识我”“没有人会喜欢我”等这样的话。这可以算是典型的“想要得到一份真挚的友谊”或“期望和别人关系良好”的心理表现。但是,我们把顺序搞错了:我们总是想让别人来喜欢自己,却没想过如何才能让别人喜欢。
可别人为什么一定要喜欢你呢?谁也没有义务必须喜欢某个人。一定得有个理由让别人会选择你(工作或社会交往的理由都可以)。也就是说,一定得有别人所需要的特指,否则,他们不可能注意到你。
孔子也说过:“别人是否爱我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值不值得他们去爱。”要想获得友谊或者爱情,需要用心改变自己的态度,并且增强自己能够让他人喜欢的优点,而不是一直担心他人是否喜欢自己。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不应该把目光集中在别人喜欢我们这个结果上,因为如果你太在乎结果如何,就会紧张、害怕,并且表达也会出问题,最后导致的结果通常就不会太好。所以我们应该改变自己的态度,让别人主动喜欢上你。
在这一点上,我的好朋友—著名作家荷马·克洛维斯就做得很好。他很擅长交友。任何与他相遇的人在和他共处的一刻钟内都会对他产生好感,不论你是清洁工,有钱人还是老人、小孩。这是为什么呢?他并不是长得年轻帅气,也不是富翁,那么他怎样吸引别人呢?答案很简单,他一点儿也不做作,并且别人能感受到他真心的喜欢和关心。
小孩爬到他的膝盖上,朋友家的用人也会用心为他准备吃食。如果有人宣布今天荷马·克洛维斯要来,那当天的聚会肯定座无虚席。不仅是朋友对他如此,他的家人也十分敬爱他,全都夸赞他。
他是怎样获得这种待遇的呢?答案很简单—真诚待人,热爱他人。他从来不在意对方的身份或是行为。任何人对他来说都意义重大,都值得被关爱。他能和陌生人像旧识一样交谈,他不会只谈论自己,而是尽量谈论对方。他通过提问,可以知道对方来自何处,要去做什么,以及对方家人的情况等。他不会唠唠叨叨,只是通过表示自己的关心和对方建立友谊。
就连最爱嘲笑别人的人,都会佩服这种方法。约瑟夫·格鲁也曾说过,外交界的秘诀是“我得喜欢你”。
荷马·克洛维斯从来不为交朋友而担心,因为每个人都是他的朋友。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待自己,而是专心喜欢别人,所以才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而销售人员也可以通过这一方法,赢得客户的信任。
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肯定知道,如果你一直担心买卖能否成交,就会因为严重的心理负担而发挥不好。一位食品行业的董事长在上大学时曾靠推销缝纫机赚够学费。他认为,优秀的销售人员并不会在意生意是否成交,而是一心一意地为顾客服务。
如果销售人员的关注点是为顾客服务,那么通常不会被拒绝。没有人会拒绝别人的帮忙,对吧?
这位先生告诉我:“我现在经常和销售人员讲,如果他们每天早上都想一次‘我今天要多去帮助别人解决问题’,而不是‘我今天要多做成几笔买卖’,那么和顾客之间的沟通会更顺畅,自然生意也就更好做了。优秀的推销员是那些可以让别人生活得更好更快乐的人。”
相反,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你太在意一件事的结果,那么你必然不如将自己的心思全放在这件事本身所得到的结果理想,我也是吃够了苦头才学会这一课。我胆子很小,所以别人都喜欢欺负我,连餐厅服务员、火车站的挑夫和出租车司机都喜欢吓唬我。而且我也不擅长在别人面前讲话,这难度对我来说和别人去主持大型活动不相上下。
几年前,有一次我准备去演讲,观众据说很难对付。所以我在和一个朋友吃饭时就表露出这种紧张的情绪。我满怀忧虑地问朋友:“如果他们不认同我的发言该怎么办?他们不喜欢怎么办呢?”
朋友说:“他们为什么必须喜欢你呢?你能带给他们什么呢?你的讲话重要吗?”
“我认为那些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好的,”他继续说下去,“我认为他们是否喜欢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把想说的内容都讲出来了。不管他们喜不喜欢你,你都已经完成自己的任务了。”
他的这番话,让我对这场演讲的看法完全改变了。现在,每次我要去演讲的时候,都会静下心来想一下:“我要如何传达对听众有益的信息,这样他们可以满载收获、开心地回家。”这种想法对我非常有帮助,我可以谦卑地认识到自己只是来传达某些信息的,我要给听众一些有益的思想来帮助他们。
看重给予是获得友谊的最佳方法。这需要亲自争取,而不能只靠一时的欺骗或吸引。获取友谊的能力不是指与人交谈、开玩笑或是勾肩搭背,而是一种心态、一种态度以及想要把自己的爱好、兴趣传递给他人的愿望。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如何才能赢得他人的欣赏上面,而不是整日苦恼为什么没有人喜欢我。
3 “吵来吵去”做的是无用功
卡耐基名言
1.在社交中,我想我们根本不可能对所有人—不管他们的智商是高是低,只通过口头的争辩就能扭转他们的想法。
2.假如你喜欢争论、好强、反驳,也许你偶尔会取得胜利;不过,这种胜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3.世界上唯一能从辩论中获得最大收益的方法就是避免辩论。
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与人争辩是最无用的,或许你是正确的,或者是完全正确的,可是,这对于能否改变对方的观点来说,也许是毫无用处的,就像你是错的一样。在社交中,我想我们根本不可能对所有人—不管他们的智商是高是低,只通过口头的争辩就能扭转他们的想法。
我的这一观点和老富兰克林的观点不谋而合,他常常提起的一句话就是:假如你喜欢争论、好强、反驳,也许你偶尔会取得胜利;不过,这种胜利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永远也无法让对方对你产生好感。
这句话的确是对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没多久的一个晚上,我在伦敦就得到了这样一个非常宝贵的教训。那时候,我是史密斯爵士的私人助理。他在战争期间曾担任巴勒斯坦驻澳大利亚的航空领袖,战争结束后不久,他的这一举动—30天内绕地球转了半圈,让全世界为之震惊,因为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了不起的事。这件事在当时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澳洲政府赠给他5万先令,英国国王授予他爵位,他成了英国人谈论的焦点。我在一个晚上参加了史密斯爵士的欢迎宴。席间,我身边的一个人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内容和下面这句话有些联系:“不管我们多么粗野庸俗,有一位神,就是我们的宗旨。”
讲故事的人说,这句话是《圣经》里的。我清楚地知道他错了,并且相当肯定。因此,为了显示出自己的优越性,并获得自我满足感,即使没有人拜托我,并且我也知道自己的这种做法不受欢迎,但是我还是去纠正了他。他继续维持自己的观点:“什么?这是莎士比亚说的?不可能!这太不合乎情理了!这是《圣经》里面的一句话!”
我的一位老友加蒙对莎士比亚有很深的研究,因此我们一致认为让加蒙先生来解答这个问题再合适不过了。加蒙先生冷静地听完后,用桌下的脚微微碰了碰我,然后他说:“戴尔,是你的不对,这位先生说得对,这是《圣经》里的话。”
那天晚上回家的路上,我对加蒙说:“说实话,你明明知道那是莎士比亚说的话。”
他回答说:“是的,我当然知道。那是《汉姆雷特》第五幕第二场里的一句话。可是,作为一个宴会上的客人,为什么要证实一个人是不对的呢?那样的话,他会喜欢你吗?为什么不让他保留一点儿颜面呢?他没有去询问你的观点,更何况他根本不需要你的纠正。既然这样,你又何必去和他辩论呢?要永远防止正面冲突的发生。”
“要永远防止正面冲突的发生。”虽然告诉我这话的人已经去世了,但是他给我的训导将永远刻在我的记忆里,并且这个训导对我来讲非常重要,因为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固执的辩手。年少时期,我曾经和我的弟兄争辩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后来在读大学的时候,我钻研了逻辑和辩论方法,并参加了很多辩论赛。再后来,我在纽约向人传授辩论的方法。说起来很惭愧,但是我不得不承认,有一次,我甚至想着要写一本和辩论相关的书,从那时候开始,我不断静听、批判,参与过上千次的辩论赛,并且对这些辩论的结果非常关注。我在这些结果中总结出一个结论:世界上唯一能从辩论中获得最大收益的方法就是避免辩论。
在辩论赛结束以后,有九成的辩手都比赛前更加坚持自己的观点。
你无法在辩论中取胜。你不能,因为假如说你在辩论中战败了,那么,毫无疑问,你确实失败了;假如你在辩论中取胜,其实你还是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比如说,你击败了对手,把他所陈述的道理逐个击破,使他的陈词破绽百出,甚至证实他坚持这样的观点是因为自己神经出现了问题,但是即便这样,那又能怎么样呢?或许你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他呢?你让他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让他变得脆弱,他的自尊心完全被你伤害了,他对你取得的成功肯定是持反对的态度。
因此,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摒弃争辩,学会让步。
有一次,林肯惩罚了一个年轻的军官,因为他和其他的官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林肯说:“但凡下定决心要取得成功的人,都不可以把时间浪费在个人看法上,更不应该浪费时间去承受所带来的后果,包括他难以自控的脾气。你不可以彰显你自己,要学会放弃,即使明白是一件小事,也要学会放弃。与其为了争夺道路被狗咬伤,倒不如给狗让路。因为就算你把狗给杀了,也无法让伤口完好如初。”
就是这样,拿破仑的管家就很好地运用了这一法则。
拿破仑的管家经常和约瑟芬一起打台球。这位管家写了一本书,叫《拿破仑私生活回忆录》,他在该书的第一卷第七十一页中写道:“虽然我的技艺相当高超,但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她赢过我,这样能让她很高兴。”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要让自己的顾客、情人、丈夫、妻子在小矛盾上取胜。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获得他人的好感,我们也应该记住这句话:与人争来争去,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4 付出不求回报
卡耐基名言
1.在人际交往中,人天生就容易忘记对别人的付出表示感激,这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
2.不索求才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唯一方式。
3.人性就是人性,不可能改变,你也别有所期待,还不如接受它更痛快。
在人际交往中,人天生就容易忘记对别人的付出表示感激,这是人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假如我们一直对别人的感恩有所期待,那么只是为自己徒增烦恼而已。因此,在社交中,如果想得到真正的快乐,就必须舍弃期待别人感激自己的想法,只单纯地去享受付出的快乐,这样你才有可能获得幸福。
我的父母就很好地掌握了这种追求幸福的方法。他们待人非常热情,喜欢帮助别人,但我们没有钱,所以总是非常窘迫,欠了很多外债,但是即使穷成那样,每年我父母也总是存下一点儿钱寄到孤儿院去。他们从来没有去过那家孤儿院,也不知道它的具体情况,也许除了收到几封回信以外,他们也从没得到任何人的感谢,但是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已有了回报,那就是他们收获了帮助这些无助小孩的喜悦之情,所以回报不回报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
我离开家,在外面找到工作后,每年过圣诞节,我都会给父母寄点儿钱,让他们买点儿自己喜欢的东西,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这么做过。当我回家过圣诞节时,父亲跟我说,他们拿那些钱给城里一个有很多小孩的贫苦妇人买了煤和一些日用品。他们所得到的最大的快乐就是付出但是不求回报。
我深信我的父母已经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会享受快乐的理想人。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理想人会享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可我的一位住在纽约的女性朋友就没那么幸运了。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她总在抱怨自己没人陪伴、太孤单。确实,亲戚们都不愿意跟她有往来,我对此也能理解。因为你要是去看望她的话,几个钟头的时间,她都会喋喋不休地告诉你,以前她是怎么照顾她的小侄儿们的。在他们得了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疾病时,都是她悉心照料的,他们陪伴了她很长时间,她甚至还出钱资助一位侄子读完商业学校,他们一直住在她家,直到她穿上婚纱的那一天。
这些侄子有没有回来看望过她?噢,有的!只是有时候!而且完全是出于责任。事实上,他们对回去看她这件事都有些心有余悸,因为想到一去她家就要花几小时听那些老掉牙的事情,听那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埋怨与自怜,他们就觉得不寒而栗。当这位妇人发现即使威逼利诱,她的侄子们也不再回来看她时,她就开始利用心脏病发作这最后一个绝招。
这心脏病发作是假的吗?当然不是,医生也承认,说她的心脏十分敏感,经常出现心跳加快或心律不齐的情况。可是医生又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她出现的这些问题是十分突然,十分情绪化的。
关爱与关注是这位妇人最需要的东西,可是我却认为“感恩”才是她真正想要的东西,可惜她也许永远也得不到别人的感激、尊敬或者爱戴,因为她把这当作是理所应当的,在她看来,别人有义务给她她所需要的东西。
很多人跟她一样,生病仅仅是因为别人不去感恩,不去报答他们,觉得自己一个人很孤单,得不到别人的重视和关注。他们期待自己能够被爱,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不索求才是在这世上真正能得到爱的唯一方式,这与他们的认知恰恰相反,他们还要付出,但不求回报。
最近我碰到一个非常容易对自己不满的事物动怒的人。人们告诫我,要是碰到他的话,他在十五分钟内就会谈起那件事,结果真的是这样。11个月前,发生了一件最令他气愤的事情,直到现在他还是一提起就气愤不已,根本无法忘记这件事。圣诞节时,作为奖励,他为三十四位员工发了一万美元奖金—差不多每个人三百美元,可是却没有一个人对他表示感激。他抱怨道:“我很难过自己竟会做这样的事情,我居然给他们发奖金。”
记得一位圣人说过一句话:“愤怒就像毒液会遍布全身。”我从心里十分同情面前这位浑身是毒的人。他今年快六十岁了。人寿保险公司做过统计,数据表明我们还能活着的年数,等于目前年龄与八十岁之间差数的三分之二。如果这位仁兄相当幸运的话,他也许还可以活个十四五年。结果在他有限的余生中,将近一整年的时间被他白白浪费在了对过去事情的抱怨上。我真是同情他。
除了只会生气埋怨,自怨自艾,他更应该想想别人不感激他的原因:会不会与员工福利不够,工作时间太长,或者是员工把圣诞奖金看作是理所当然有关?又或许他本身就是个吹毛求疵又不知表达感激之情的人,所以才会让别人不敢也不情愿去感谢他?又或者是大家认为既然大部分利润都要缴税,当成奖金是个更好的方法?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里的员工也许真的有自私自利、卑鄙龌龊、不懂礼貌的毛病。或许是这种情况,又或许是那种情况。你是最了解整个状况的人,这点我比不过你。但是我知道英国的约翰逊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一般人身上是没有这个特性的,你也找不着。”
我想强调的是:他期待别人感激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错误,他对人性还十分陌生。
人性就是如此,哪怕你挽救过他人的性命,也不会得到别人的感激的。塞缪尔·莱博维茨,一位当法官前曾是位有名的刑事律师的人,曾经让78个罪犯免遭死刑。你来猜一猜,这些罪犯中有多少人曾经到他家去真挚地感谢他,或有多少人给他邮寄过圣诞卡片?我想你应该知道答案了—没有任何人那么做过。
如果有钱参与其中,那就更不要有所期待啦!查尔斯·舒瓦伯跟我说过这样一件事情,一位银行出纳曾经得到过他的帮助,这位银行出纳挪用银行基金去做股票而造成损失,舒瓦伯帮助他把损失的钱补足,避免他被告上法庭。那么这位出纳是否对他表示过感激之情呢?出纳确实感谢过他,但维持的时间不久,到后来他居然还跟这位帮助过他的恩人对着干,对,就是这位曾经救过他才使他没有蹲监狱的人。在你送给你亲戚一百万美元的情况下,他是不是会感谢你呢?安德鲁·卡内基就资助过他的亲戚,不过要是安德鲁·卡内基重新活过来,发现他帮助过的这位亲戚正在诅咒他,他一定会吃惊得不得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卡内基有三亿多美元的慈善基金,但这位亲戚只继承了一百万美元。
不仅如此,圣主耶稣也很难得到他人的感谢之情。
圣主耶稣在一个下午使十个跛足的人站起来正常行走—但是有没有人回来对他表示感激之情呢?有,但只有一位。耶稣环顾四周,看了几遍门徒以后,他问道:“被我救过的其余人呢?”所有人都走了,一声“谢谢”都没说,转头就消失得没有了踪影!让我来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我这样的人也就是个平凡的人,给他人施点小恩小惠,就希望比耶稣得到更多的感恩之情,凭什么呢?
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人性就是人性,不可能改变,你也别有所期待,还不如接受它更痛快。我们应该向一位最有智慧的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学习。有一天,他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记述:
“今天我遇见了很多人,包括自私自利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不懂感恩背信弃义的人。我对这些人和事不会感到惊奇或者纠结,因为不存在一个没有这些人存在的世界,即使有,我也很难想象出来。”
他说的话真是非常有道理。别人不知道知恩图报,我们还要为这些事而愤懑不平,这到底是谁的责任?这是人的本性。所以停止期待别人感恩吧。这样的话,如果偶然间别人对我们表达感激之情,我们就会觉得很惊喜,很快乐。如果没有,也不会特别失落,难过。
不只是与他人的人际交往中很难得到他人的感激,就连父母与子女之间也是如此,当父母的人一向爱抱怨子女不知感恩图报。
莎剧主人翁李尔王也不例外,他曾经忍不住喊道:“跟毒蛇的利齿相比,不知感恩的子女更令人伤心痛苦。”
可是为人子女者是不会知道感恩的,除非我们去教育他们。忘记感恩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它就如杂草到处生长一般。感恩却像娇滴滴的玫瑰,需要我们细心栽培以及从心里疼爱它们。
如果子女不会感恩,最应该负责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因为如果我们从来没有告诉他们怎样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向别人表达感激之情,又怎么可以期望他们来感谢我们?
我跟一位住在芝加哥的朋友关系还不错,他在一家纸盒工厂工作,每天都很累,很疲惫,但是每周的工资也不过才四十美元。他跟一位寡妇结婚了,她成功地说服了我的朋友向别人借钱来供养她前夫的两个儿子上大学。他每周的薪水得用来买食物、交房租、付燃气费、买衣服,还得一点点还债。但是他从来不埋怨,就像苦力一样,一干就是四年。
那么是否曾有人跟他说声谢谢?没有,他的妻子认为他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那两个儿子同样也这么认为。他们并不觉得对这位继父有任何亏欠,所以他们从来没有表达过感恩之情。
谁应该承担责任呢?是这两个儿子?也许吧!可是这位母亲就没有一点儿责任吗?在她看来,她那两个儿子,两个年轻的生命不应该承担这种责任,他们也没有理由没有义务这么做,她才不会让她的儿子刚开始他们的人生时就背着“还债”的重担。所以她从来不会说:“你们的继父真是个大好人,他辛辛苦苦供你们读大学!”相反,她的态度却是:“噢!他应该那么做,那是他的责任。”
她天真地认为,自己这样做会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轻松面对未知的人生,可是事实上,通过她的做法,一种危险的想法在他们的脑海中逐渐形成了,他们会认为让他们继续生存下去是这个世界的义务。果不其然,后来其中一位男孩想向老板勒索一些钱财,结果吃了大亏,蹲了监狱。
孩子是我们造就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牢牢记在心里。我来举个例子,我姨母从来没有说过她的子女不知道表示感恩之情。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姨母接外祖母去她家以便更好地照顾老人,同时也照顾她的婆婆。两位老人坐在壁炉前的情景至今仍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那她们有没有使唤我的姨母,让她做这做那呢?我想那是肯定的,而且次数也绝不会少到哪里去,可是你绝不可能从她的态度上看出一点端倪。她从心底里爱她们,对她们事事尽心尽力,让她们觉得自己就像在家里一样。但她也是六个孩子的母亲,对于她来说,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平凡的小事,谈不上伟大。在她看来,这一切都只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是她应该做的,也是她乐意为之的事情。
如今,我这位姨母已经守寡了二十几年,五个子女已经成家了,都非常希望她过去跟他们住在一起。她深受子女们的爱戴,也从来没有被厌烦过。这是“感恩”的原因吗?绝对不是啦!这才是爱,真正的爱!从出生一直到现在,这几个子女就被慈善的气氛所环绕。现在角色转换,他们的妈妈变成需要被照顾的那一方,那么他们回报母亲,给予她同等的爱,这不就是再自然、再平凡不过的小事吗?
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点:只有自己先成为感恩的人,为子女树立起榜样,才会有感恩的子女。我们的一言一行、所作所为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孩子面前,诋毁别人的善意是万万不可的,更不可以这样说:“看看表妹送的圣诞礼物,她太小气了,一毛不拔,竟然送给我们她自己做的便宜货!”也许有这样的反应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孩子们却当真了。因此,我们要换一种说法:“表妹亲自准备这份圣诞礼物,费心费力,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真是一个有心人!我们来写封信对她表达一下感激之情吧。”这样,赞赏和感激的品德在我们的子女心中就会慢慢养成了。
因此,在社交时,想要活得幸福,首先就要做到:
对他人是否表达感恩之情不报希望,因为付出也是一种享受赠予的快乐。
5 赞美与鼓励能帮助他人获得成功
卡耐基名言
1.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着无穷的力量,这股力量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2.赞美是人际交往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能够激励他人走向成功。
在日常沟通中,恰当地赞美别人能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当你赞美别人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着无穷的力量,这股力量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赞美是人际交往中最能打动人心的语言,能够激励他人走向成功。
下面我列举了三个名人的事例,来印证我的说法。
许多年前,伦敦有一位梦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但他却被诸多烦恼困扰。他上学时,父亲就因不能及时偿还债款被抓进监狱。最后他终于找到一份工作,在一间老鼠横行的仓库里给黑油瓶贴标签。晚上他就睡在一间破旧的阁楼上,同住的是两个伦敦贫民窟里的野孩子。他对自己的写作能力没有信心,所以他就挑寂静的夜晚偷偷跑出去邮稿件,以免被人嘲笑自己的文章被一篇篇退回。最终他迎来转机,有一篇文章被接受了。事实上他连一个先令都没有得到,但却有一位编辑赞美了他。他欣喜万分,以致在街头徘徊发呆,泪流满面。
一篇文章成功刊登,进而获得承认与赞美,这改变了他的一生。若没有那次赞美,说不定他会一辈子困在那个老鼠横行的仓库里。他的名字你可能听过,他叫狄更斯。
半个世纪以前,那不勒斯的一家工厂里有一个梦想成为歌唱家的孩子,那时他10岁,在工厂做工。然而,他的第一位老师却说:“你成不了歌唱家,你嗓音资质太差,就像下雨时刮风的声音。”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
但他的母亲却将他抱在怀里,这位贫苦的农村妇女告诉自己的孩子,她知道他可以做到,也已经看到他的进步。这位母亲为了给孩子攒下学习音乐的费用甚至连一双鞋都舍不得买。这位农村母亲用夸赞和鼓励扭转了孩子的一生,这个孩子的名字你也许听过,他叫卡鲁索。
1922年,在加利福尼亚住着一位落魄青年,他几乎难以养活自己的妻子。周末他会到教堂参加唱诗班。这位青年没钱住在城里,就在一个葡萄园里租了间破屋子,每月只需支付12.5美元;即使如此,他也无力承担房租。在欠了10个月房租之后,他被迫在葡萄园里帮人摘葡萄,以此来还债。他说,除了葡萄,有时他没有其他食物。近乎绝望的他快要放弃自己的歌唱事业,去卖载重汽车维持生计。然而就在这个关头,一位牧师赞美他说:“你嗓音真不错,很有天赋,应该去纽约继续学习。”
当年的这位青年最近向我感叹,没有这一句赞美和一点激励,就没有他后来的歌唱事业。那时他借了2500美元向纽约进发。你可能听说过他,他叫席贝德。
如果狄更斯没有得到那位编辑的赞美,卡鲁索在被自己的老师打击后,妈妈没有鼓励他,而席贝德也没有听到那位牧师的鼓励与赞美的话,我想世界上会少很多杰出的人物吧。
赞美能激励普通人获得进步,对牢狱里的囚犯而言,赞美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我已经意识到,”在一封劳斯狱长写给我的信中他提到,“恰到好处的赏识对试图改变自己的罪犯颇有作用,严苛的责骂或惩罚会适得其反,赞美对他们重建人格也大有裨益。”显然,劳斯狱长已经意识到,即使面对的是兴格监狱中的囚徒,但凡他有进步,就值得褒奖。
我从未受过牢狱之苦—至少现在还没有,但回忆过往,可以发现偶尔几句赞美之言对我的人生帮助非常大。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若是想改变一个人,就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去发现他们蕴含的潜能,比之现在,我们可以做到更多。改变他人,绝非戏言。
已故的哈佛教授詹姆斯是美国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曾给世人留下这样一句金玉良言:
我们自身潜力极大,只是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我们只是在使用其中一小部分资源。从广义上讲,人的一生就是这样,远未达到最大极限;有诸多潜能,但从未被开发。
是的,此时的你充满着各种未知的力量,只是你不会利用;在这些你极少使用的力量中,有一种就是懂得赞美与鼓励他人,发现他人身上的巨大潜能。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请铭记这一最美的语言—赞美,赞美别人的每次进步,激励他人走向成功。
6 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过错
卡耐基名言
1.假如你能赶在别人批评你之前把事情说出来,他就会以宽容的态度原谅你的错误。
2.如果我们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温柔地、巧妙地得到他人的赞同;如果我们是错误的,而且我们对自己够诚实,那么,我们要立即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在生活中,人都免不了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勇气承认错误。很多人会找各种借口去掩盖自己的错误,其实这样做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还会给你带来麻烦。如果你能在别人指责自己之前主动承认错误,那将会是另一种不同的结果。爽快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会让人觉得我们身上具有高尚的品格,对方也会用公正宽容的态度处理你的错误,甚至还能让他认识到自己可能也错了,这样事情处理起来就简单多了。所以,要想取得别人的信任,就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过错吧。
如果我们是正确的,我们一定要温柔地、巧妙地得到他人的赞同;如果我们是错误的,而且我们对自己够诚实,那么,我们要立即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这种做法会产生惊人的效果,信不信由你,在某种状况下,甚至比为自己辩解还要有意思。
我曾经就采用过这种方法。我家附近有一片森林,步行到那儿不到一分钟。春天来了的时候,遍地野花,松鼠开始搭窝繁殖,马草能长到马头那么高,这一整块林地叫作森林园—那里还真称得上是一座森林公园,我像发现了美洲大陆一样兴奋。于是,我就经常带着瑞克斯—一条波斯狗,到公园去散步,它是一只很温和的小狗。因为这个园子里看不到什么人,所以我经常不给它系皮带或是戴上口笼。
有一天,我们在园子里遇到一个警官,他看上去很想显示一下他的权威。
他严厉地对我说:“你为什么不给那条狗戴上口笼,还不绑上皮带,让它在园子里乱跑?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犯法的行为吗?”
我轻声回答:“是的,我知道这是违法的,但是我觉得在这里它应该不会做什么坏事。”
“你觉得应该不会!你觉得应该不会!法律可不会在乎你是怎么感觉的。你的狗可能会伤着小松鼠,也可能会咬着小孩。这次我就不追究了,但是如果再被我发现你来这个园子不给狗戴口笼或是绑皮带,你就得去找法官理论了。”
我谦虚地答应遵守他的命令。
我后来遵守了这个命令,但是只有几次而已。不仅瑞克斯不喜欢口笼,我也不喜欢,所以我决定试试运气。刚开始没什么事,但是有一天,当我带着瑞克斯跳过一个土坡的时候,我惊慌地发现了那位“法律的权威”—他正骑着一匹栗红色马。瑞克斯突然向那警官冲过去。
我知道肯定是躲不过去了。于是我先发制人,赶在他说话之前,说道:“警官先生,您今天是当场把我抓住了,我没有任何理由推脱,我确实犯法了。您上个星期就警告我如果再不给狗戴上口笼来这里的话,我就要受到惩罚。”
这位警官用轻柔的声音对我说:“我现在觉得如果周围没有什么人的话,这只小狗在园子里跑跑,的确太诱人了。”
“确实很诱人,但是我知道这是犯法的。”我回答道。
“这么小的一条狗是不会咬伤人的。”这位警官说道。
“不行,万一它咬到小松鼠怎么办?”我说。
警官告诉我说:“我感觉你现在对这件事情过于较真了。其实你只要带着它跑过那个土坡,我就看不见你们了,我们就当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
那位警官其实挺通情达理的,他只不过是想得到应有的尊重而已。因此,一旦我开始自责,他就会得到被尊重的感觉,这时候他就会很宽容,想要表示自己的慈悲。可是,如果我开始为自己辩护,那就不妙了,你怎么可以和警官争论呢?
所以,我不跟他争论,还要承认他是正确的,肯定是我做错了,而且还要迅速地、坦诚地、热情地承认。我们各自得到想要的结果,于是,这件事情就这么愉快地过去了。
当我们知道自己肯定要受到责备的时候,如果我们首先自责,会比被别人责备好很多。自我批评可比忍受别人的指责好受多了。假如你能赶在别人批评你之前把事情说出来,他就会以宽容的态度原谅你的错误—就像那位骑着马的警官对待我和瑞克斯一样。
竭力为自己的错误辩论是非常愚蠢的人才会做的事情—大多愚蠢的人都会这样做。如果他承认自己的错误,就会使自己与众不同,并且还会给人一种尊贵高尚的感觉。比如,关于李将军,历史上所记载的关于他的一件最完美的事情就是:他为毕克德在葛底斯堡战役中的失败进行的自我批评。
毕克德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壮举,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极其光荣的英雄事迹。毕克德是一位很浪漫的人,他留着一头赭色的长发,长度几乎都到肩背了。并且,就像拿破仑在意大利战场上一样,毕克德几乎每天都在战场上写下热情洋溢的情书。七月里那个悲惨的下午,他把那顶漂亮的帽子歪戴着,很得意地骑着马朝联军的阵线冲过去,士兵们欢呼呐喊着紧跟着他,人挨着人,军旗飘扬,刺刀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真是非常壮观的一幕,甚至引起了敌军的一片赞美声。
毕克德的军队在轻快的脚步声中急速前进。忽然,敌人的大炮开始轰击他们的队伍。紧接着,隐藏在墓山脊石墙后面的敌军步兵也开始向他们射击,简直就是枪林弹雨。刹那间,毕克德的旅长几乎都中枪了,只剩下一个。五千名冲锋的士兵也有五分之四都倒了下来。
阿密斯旦带领军队进行最后一次冲锋,他们跨过石墙,阿密斯旦把军帽放在他的刀尖上使劲摇着,大喊道:“杀呀,孩子们!”
士兵们跟着他翻过墙头,端着刺刀,在与敌军展开了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之后,终于把南军的战旗插在了墓山山脊上。
但是军旗只在那里飘扬了一小会儿就倒下了。毕克德那光荣勇敢的冲锋成了终场的前奏。李将军战败了,他无法深入北方。南军失败了。
李将军感到既悲痛又震惊,他向南方联盟政府递交了辞呈,要求另外派一名“年轻力壮的人”。假如李将军要把毕克德的惨败怪罪到别人身上,他其实可以找到几十个借口。比如有些师长不称职;或者骑兵来得太晚了,不能及时协助步兵冲锋;这不对,那也错了等等。
但是李将军内心十分崇高,他并没有这么做,没有责怪任何人。当毕克德吃了败仗,带着伤亡惨重的军队撤退到联盟阵线时,李将军亲自骑马去迎接他们,并且表示了高尚的自责,他承认道:“这都是我的错,是我战败了。”
历史上没有几个将领能够有这样的勇气和品质。
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老话:谦让比争夺更能使你感到满足,而且得到的东西可能比你期望的还要多。
因此,你如果想要别人信服你,那就请坦率地承认自己的过错。
7 学会尊重对方的意见
卡耐基名言
1.假如你想要证明什么事情,那就应该不着痕迹地巧妙实施,不要让别人发觉。
2.如果能了解他人的想法,你将会获益匪浅。
3.要用别人的原则去判断他们,而不是用自己的。
在与人相处时,我们的想法经常与他人的发生冲突。即使别人的看法没有道理,我们也应该尊重。因为我们不能保证自己的想法是完全正确的。你如果极力地要改变对方的观点,指责对方的错误,哪怕你是对的,对方也不会同意你的看法,甚至还会对你产生怨恨。因为你这样做,不仅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也不会得到他们的尊重,结果惹得一身麻烦。所以,要使他人信服,首先学会尊重对方的意见。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在他的一本著作中提到:
如果能了解他人的想法,你将会获益匪浅。或许你会认为这样做很奇怪,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别人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对很多“叙述”给出的第一反应通常都是“评估”或者“判断”,唯独不会去了解。每一次,当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态度或者观念的时候,我们通常会立刻做出这样的反应:“这是正确的”“这样真是愚蠢”“这样说是不是有毛病”“那样真是毫无道理可言”“那是错误的”“那样真不好”。但是我们却很少去想要了解讲述者话语中的真正含义。
有些人一上来就扬言:“我会证明给你们看的。”这样做相当于在说:“我要改变你的看法,因为我比你聪明。”这样做必定会引起对方反感进而引发冲突,所以这绝非明智之举。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改变对方的观点基本是不可能的。因此,为什么要弄巧成拙,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假如你想要证明什么事情,那就应该不着痕迹地巧妙实施,不要让别人发觉。就像诗人波普说的:
“当你想教育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得若无其事。”
“要不知不觉地提出来,好像是不会被记住一样。”
几百年以前,科学家伽利略曾经说过:
“你不能教人去做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自己去发现。”
查斯特菲尔德爵士也这样对儿子说:
“要比别人更聪明,但是千万不要让对方知道。”
就连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的时候都坦承:“如果我的判断有百分之七十五是正确的,那么做事情就可以达到最高期望值。那么我们又有多少把握去指责他人的过错呢?”
苏格拉底也经常告诉徒弟:
“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
就是这样,我们不可能比苏格拉底更聪明,所以从现在起,最好不要再去指责别人的过错,否则就要付出代价。假如你发现有人说的话不正确,并且你确信他是错误的,你最好还是这样说:“请慢,我这里还有一个想法,你们看看对不对。如果我说错了,希望你们可以帮我纠正。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这件事。”
很奇怪,真的很奇怪,特别是类似于这样的话:“可能是我错了,不过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件事。”无论在哪里都不会有人反对你的这句话—“可能是我错了,不过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件事。”
哈洛·雷恩克—我的一名学生,他是道奇汽车在蒙大拿州的代理商,他就是用这种方法处理了一起顾客纠纷。雷恩克在做报告的时候指出,因为汽车市场面临的竞争压力过大,所以有时候他们在处理顾客投诉时,经常表现得很冷酷无情,这就非常容易引起顾客的愤怒,甚至会导致生意丢失,或者引起诸多不快。
他对班上的其他同学说:“后来我就明白了,这样做确实是于事无补,所以我就改变了做事的方式。我会这样对顾客说:‘我们公司出了很多错误,我深表遗憾。请您把遇到的情况告诉我。’
“这样的话,很明显能够消除顾客的敌意。他们的情绪一放松,处理事情的时候就很容易讲道理了。很多顾客对于我谅解他们的态度表示感谢,甚至还会介绍自己的朋友过来买车。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我们非常需要这样的顾客。而且我坚信:尊重顾客的想法,对顾客礼貌周到,这些都是赢得市场的资本。”
现在我可以肯定的是,假如你过于直白地指责对方的错误,哪怕你的意见再好,别人也不会接受,你甚至还会因此伤害到他人。你不仅剥夺了他人的自尊,同时也让自己变成讨论过程中最不受大家欢迎的那个人。
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有一次,我聘请了一名室内设计师来设计家里的窗帘。但是等到账单送来的时候,我被价钱吓了一大跳。
过了几天,一位朋友来我家做客时看到了窗帘。在问过价钱以后,他非常惊讶,然后以非常夸张的表情说:“什么?太吓人了!我觉得你一定是被骗了!”
我认为她说得没错。但是只有少数人能够听到别人说这样的真话,这样的判断。然后,我开始为自己辩解,并且提出“便宜没好货”等大道理。
第二天,我的另一位朋友来拜访我,她不停地称赞那些窗帘,还说她也希望能够买得起这样漂亮的东西。于是,我的反应肯定会跟前一天有着天壤之别:“呀,说实话,我也差点儿付不起费用,我是买贵了,现在想想,真是后悔没有事先谈好价钱。”
如果我们犯错了,或许我们可以私下里承认犯错。如果别人的态度友善一点儿,或是说得巧妙一点儿,我们当然也会向他们承认错误,甚至会自认为坦诚、心胸宽广。可是,如果他人的目的就是想让你感到难堪,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或许你还会用柏拉图或者康德的逻辑学进行反驳,但这是没有用的,因为你已经伤害了他们的感情。人的眼神、声调,或者是手势都和言辞话语一样可以用来指责别人的错误,但是,你指责对方的错误,对方会同意你的看法吗?当然不会!因为你已经伤害了他们的智商、判断力、荣誉和自尊心,这只会招致对方的反击,而丝毫不会改变对方的观点。
有人曾经问过马丁·路德·金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身为和平主义者,却要倾向于白人空军将领,而不是黑人高级官员?他是这样回答的:“我是用别人的原则去判断他们,而不是用我自己的。”
无独有偶,罗伯特·李将军某次和南方联邦总统杰斐逊·戴维斯说起自己麾下的一位军官。李将军极力夸赞这位军官。这时,另一名军官很纳闷,就问道:“您难道不知道他一直在攻击你、诽谤你吗?”“我知道啊。”李将军答道,“不过总统现在问的是我对他的看法,并不是问他对我有什么想法。”
千万不要和顾客、配偶或是敌人发生冲突。不要指责他们的错误,不要惹怒他们,假如不得已非要和他人对立,那也要懂得运用一些技巧。
因此,假如你想要别人信服你,就要学会尊重对方的意见。
8 懂得如何与对方感同身受
卡耐基名言
1.你将要遇见的人,有四分之三渴望被别人同情。同情他们,他们会立刻喜欢你。
2.为了一种真实的或者想象中的不幸而感到自怜,这几乎是全人类的共性。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真正做到尊重他人,就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感同身受,推己及人。很多人都希望被人同情,而且你若真心同情他,他就会对你采取友好的态度。况且现在的我们,没有什么好骄傲的。你也要明白,你遇到的那些暴躁、古板、不理智的人,他们会变成这样,并不代表他们有很大的过错,对于他人的缺陷、缺点,我们不能取笑和歧视,我们应该同情、怜悯、惋惜。任何人都渴望被尊重,任何人都不愿意被忽视,如果你站在他人的角度,懂得与对方感同身受,那么你的人际关系就会顺畅很多。
伍勒很早就用了这句话。伍勒的美国第一位音乐经理人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和世界上那些著名的艺术家打了二十二年的交道,比如夏里亚宾、邓肯等等。伍勒先生告诉我说,当他和那些脾气古怪的艺术家交往时,得到的第一个经验就是同情—为那些艺术家可笑而古怪的性情表现出的同情。
有三年的时间,他都是以夏里亚宾音乐会的经纪人的身份出现—夏里亚宾是最能打动首都大戏院的观众的一位低音歌唱家。可是,夏里亚宾日常的举动就像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用伍勒先生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他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很糟糕”。
比如说,夏里亚宾在他开演唱会的那天中午,会打电话给伍勒先生:“沙尔,我的喉咙破了,现在觉得非常不舒服。可能我今晚不能唱歌了。”伍勒先生当时与他争辩了吗?没有,他知道,作为艺术经理,他不能那么做。于是,他跑到了夏里亚宾所在的旅馆,向他表示同情。“太不幸了,”伍勒先生惋惜地说,“多可惜,我可怜的朋友。现在看来你的确是不能唱歌了。我会立刻取消这场音乐会,这需要你花费两三千美元的违约费。不过和你的名誉相比,这应该算不上什么。”
后来,夏里亚宾说:“要不你下午再来,等到五点钟,我再看看那时感觉怎么样。”
到了下午五点多,伍勒先生再次来到夏里亚宾所在的旅馆,向他表示同情,并表示要取消演唱会。夏里亚宾却叹息着说:“这样吧,晚一点儿你再过来,到那时我可能会感觉更好一些。”
晚上七点半,这位伟大的低音歌唱家终于答应演唱,但有一个条件:要伍勒先生提前向首都大戏院声明:夏里亚宾因患感冒嗓子不舒服。伍勒先生应和着答应了夏里亚宾的这个要求,因为他明白这是让这位低音歌唱家登台演唱的唯一的办法。显然,同情别人的意愿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其实,你将要遇见的人,有四分之三渴望被别人同情。同情他们,他们会立刻喜欢你。不信?我给你们举一个我亲身的经历。
有一次,我在播音的时候提到了《小妇人》的作者奥尔科特。其实,我知道她的故乡是马萨诸塞州的康考德,也是在那里她写下了杰出的作品。而当时我一不小心,说我曾经到纽韩赛的康考德去拜访过她。假如我只提到一次纽韩赛,或许是可以被原谅的,但很不幸,我竟然提了两次。一时间,我被这些指责的函件、电报包围了,指责的语言像毒蜂似的包围着我,那些信的内容大多是愤怒的,甚至有几封是带着侮辱的。其中有一位美国的老太太,康考德人,当时在费城居住,她对我发泄了她内心强烈的怒火。假如我说奥尔科特女士是来自纽格尼的食人者,也不足以承受她的这种辱骂。当我读那封信时,我默默地对自己说:“感谢上帝,我没有娶这个女人。”我想写信告诉她,虽然我犯了一个地理常识的错误,但是她犯了一个更大的常规礼仪上的错误。我想要以那样的语句开始,甚至要卷起袖子来告诉她我真实的想法了。可是我并不是这么做的,我克制住了自己。因为我知道那是冲昏了头的傻子的做法—而大多数人就是那么做的。
我不能像傻子那样去做,所以我要将她的怒意转变为善意。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但我有足以应付这种事情的技巧。我安慰自己:“假如我是她,我可能会和她有同样的感觉。”我对她的观点表示赞同。后来我再去费城的时候,给她打了电话。我们谈话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XX夫人,在几周以前,您给我写过一封信。我要为此感谢您。
—请问您是谁?(明确、文雅、高尚的语调)
—我的名字是戴尔·卡耐基。对你来说,我可能是一个陌生人。您听过我讲奥尔科特的播音,当时我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因为我错说了奥尔科特住在纽韩赛的康考德。这真是一个很愚蠢的错误,我应该为此道歉。而您为此花时间写信给我,非常好。
—卡耐基先生,我也深感抱歉。我在那封信里发了脾气,我也应该道歉。
—不!您不需要道歉,该道歉的是我。因为任何一个学过地理知识的人,都不会犯像我这样的错误。在接下来的一次播音里我已经正式道过歉了,现在我要向您单独道歉。
—我在马萨诸塞州康考德出生。200年来,我的家庭在那里都很有名望,我也对自己的家乡感到非常自豪。所以当听您说到奥尔科特女士生在纽韩赛时,我感到非常难过。而现在,我非常惭愧写了那封信。
—说实话,您的痛苦可能不及我的十分之一。对于马萨诸塞州来说,我的错误没有害处,但这却伤害了我。而像您这样有地位和名望的人,很少会花时间给在无线电台上播音的人写信。假如在我以后的演讲中您又发现了错误,我还是非常希望您能再写信提醒我。
—的确,我非常喜欢您这种接受别人批评的态度。您一定是一个很好的人,我希望和您有更多的交流。
向她道歉并认同她的观点,最后我也得到了她的道歉以及她对我的同情。因为控制自己的情绪,我有所收获,善意地对待侮辱自己的人,我也从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您有这样的感觉,我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假如我是您,我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这是一句神奇的妙语,它能让人们停止辩论,消除他人的厌恶感,并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还可以让对方认真倾听你的讲话。
入住白宫的人,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人际关系中的棘手问题,塔夫脱总统当然也不例外。从他的经验来看,他了解同情在消除厌恶感时的最大价值。在塔夫脱总统《服务伦理》一书中,他举了这样一个很有趣的例子,说明了他是如何让一位失望而有志气的母亲走出愤怒从而变得和缓的。
华盛顿有一个妇人,她的丈夫在政界颇有势力。她在我这里纠缠了六个多星期,希望我能给她的儿子安排一个职位。她的要求得到了大部分参议员的赞同,而且他们经常一起来。不过她看中的这个职位需要有相应的技术资格,并且该部部长已经举荐并委任了另一个人。后来,我收到了这个母亲写给我的信,在信里她说我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因为我没能让她成为一个快乐的妇人。她还进一步抱怨,说她和她的州代表,为我一个特别重视的行政议案努力争取到了所有的选票,而我却这样报答她。
假如你收到了这样一封信,可能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严肃地对待一个有些唐突或无礼的人,于是你会那样给她回信。可是,假如你真的聪明的话,你会将这封回信放在抽屉里并锁起来,等两天之后再拿出来做决定。面对这样的信件,迟两天再做决定,因为当你隔一段时间再取出来看时,也许你就不会将回信寄出。而这就是我当时的做法。后来,我又给她写了一封语气客气的信,在信里告诉她我明白作为一个母亲,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失望,但那个职位并不是由我随意决定的,那个职位需要一个有技术资格的人,所以我要接受该部部长的举荐。我还希望她的儿子能在他当时的位置上取得她丈夫那样的成就。我的那封信平息了她的怒火,后来她给我写了一封短信,说她很抱歉曾经写过那样一封信。
由于之前的委任并没有即刻执行,后来,我又收到了一封信,据说是她丈夫写来的,但是笔迹与之前的信件完全相同。信里说,由于对这件事感到失望,她现在变得神经衰弱,而且已经卧床不起,并且还有严重的胃痛。他问我可否将已经委任的这个人换成她的儿子,以使她恢复健康。
看来我必须再写一封给她丈夫的信。在信中我对他夫人的病痛表示深切的忧虑,希望这样的诊断不是真的。可是对于将已经确定的名字替换掉这件事,我是做不到的,毕竟这个委任的人已经是确定的了。接到那封信的两天后,我们在白宫举办了一场音乐会,最先到场并向我夫人和我打招呼的就是这对夫妇,而这位夫人不久前还装病寻求同情。
格慈士在他著名的《教育心理》一书中说:“人们大都会寻求他人的同情。儿童急切地向他人展示自己被伤害,甚至故意割伤或打伤自己,来博取大家的同情。成人也会为了同样的理由向大家展示自己受到的伤害,经常向大家讲述他们遇到的意外、疾病,尤其是接受手术时的详情。为了一种真实的或者想象中的不幸而感到自怜,这几乎是全人类的共性。”
因此,假如想使他人信服于你,你应懂得如何与他人感同身受。
9 莫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呵斥对方
卡耐基名言
1.在人际交往中,听别人数说我们的过错,我们很难接受,但听别人谦虚地反思他们的不完美,我们就会很容易接受。
2.在数落别人的过错之前,我们要先反省自己的错误。
在人际交往中,听别人数说我们的过错,我们很难接受,但听别人谦虚地反思他们的不完美,我们就会很容易接受。因此,在数落别人的过错之前,我们要先反省自己的错误。
在三年前,我的侄女约瑟芬.卡耐基来到纽约并担任我的秘书一职。那时候她刚刚十九岁,高中毕业,丝毫没有工作经验。而如今,她已经变得非常聪慧干练。最开始时,她是那么敏感和脆弱。有一次我正想责怪她,但又马上对自己说:“等一下,卡耐基,等一下。你的年纪几乎是约瑟芬的两倍,工作经验更是多出几倍,又怎能要求她和你见解一致,判断独到和拥有自发主动的精神?何况你自己也并非多么出色,你在十九岁的时候还是副什么德行?记得你犯下的那些愚蠢不堪的错误吗?记得你曾经做过的这些……还有那些……吗?”
想到这里,我很快就如实地为自己下了定论:相比于十九岁的自己,约瑟芬要优秀得多,然而我却很惭愧,之前我并没有看到她的这些优点而称赞她。
于是后来,一旦约瑟芬犯错误时,我总是这样对她说:“约瑟芬,你今天的确是犯了一个错误。但是,我从前也经常犯错误。那些敏锐的判断力、洞察力并非是天生的,全是靠后天的经验积累,何况我在你这般年纪时还根本比不上你呢,所以我实在没有资格批评你或者其他人,但依我这些年的经验来看,如果你能这样做的话,想来不是更好吗?”没错,听别人数说我们的过错,我们很难接受,但听别人谦虚地反思他们的不完美,我们就会很容易接受。
我认识一位加拿大的工程师叫迪利斯通,他一再发现秘书在口授的信件中拼错字,而且常常一页都要拼错两三个字。那最终他是如何帮秘书改掉这个错误的呢?
“就像大多数工程师一样,别人从不认为我的英文或拼写有多么出色。但有一个习惯我保持了很多年—随身携带一本小笔记本,我曾经每天在上面记录我拼错的字。虽然我经常指出秘书所犯的错误,可她还是自行其是,丝毫没有改正的态度。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等到下一次再发现她拼错时,我就坐到打字机旁,对她说:
“这字看起来似乎是不对的,这恰好也是我经常拼错的字中的一个,幸好我随身带有拼写本(我打开笔记本,翻到那一页)。对了,就在这里。我现在对拼写十分留意,因为外人通常以此来评判我们,而且拼错字也是在暴露我们不够专业。
“我不知后来我的方法她是否真的完全照做,但是很明显,从那次谈话之后,我就很少发现她拼错字了。”
承认一个人自身的错误,即使他还没有改正,也可以帮助其改善行为。下面正是克莱伦斯.泽休森讲述的一个真实故事: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十五岁的儿子正在学抽烟,“我当然很不希望大卫抽烟,”泽休森说道,“但他的妈妈和我都在抽烟,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做出好的表率。后来我就向大卫解释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喜欢抽烟,而且烟瘾相当大,以至于到现在都无法戒除。我真诚地提醒他,我的咳嗽时常发作,倘若他再抽上几年,也许会和我遭遇相同的情况。”
“我并没有直接劝他戒烟,或是警告他抽烟有多么严重的危害;我只是耐心地告诉他自己如何染上烟瘾,然后受到怎样的严重影响。
“后来大卫想了一阵子,他决定在高中毕业之前暂时不抽烟。之后很多年过去了,大卫再没有抽过烟,并且也没有抽烟的打算。
“上次和他谈过那席话后,我也下定决心要戒烟。幸亏有家人的鼓舞与支持,我最终戒烟成功了。”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你要想成功地说服他人,就要遵循这一原则:
在指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的错误。
10 鼓励能让对方更好地改正错误
卡耐基名言
1.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而不是指责。
2.赞美能让一个人充满动力,能挖掘出他尚未开发的才能。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而不是指责。赞美能让一个人充满动力,能挖掘出他尚未开发的才能。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宽容他们、鼓励他们。
请看这一案例:
不久之前,我的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性朋友订了婚,他的未婚妻劝他去学舞蹈。“恐怕只有天知道,对于舞蹈课我是真的需要学习的,”他这样告诉我,“因为我请的第一个舞蹈老师告诉我,我跳起舞来几乎和二十年前最开始学的时候一样,她说我对舞蹈目前是一窍不通,我必须要放低姿态,重新学习。我想她是在很真诚地讲述实情,可她的这些话却令我沮丧,我完全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于是我辞掉了她。
“第二个老师也许在善意地欺骗我,可我喜欢她。她不动声色地对我说,我的舞姿的确有点儿旧派,但基本功底却还是很扎实,并且她承诺我很快就能学会几种新的舞步。第一个老师因为太强调我的弱点而让我灰心丧气,而第二个老师恰恰相反,她在不断地发现并称赞我的优点,轻描淡写地提醒我的缺点。‘你真是一个跳舞的天才!’她竟然这样告诉我。如今我也时常这样鼓舞自己,不管过去将来,我都会是一个很差劲的舞者。可在我的心里,我仍然希望她是真心对我这样讲的。或许,她说那话仅仅是因为我的报酬。可为什么上一个老师非要不留情面地说那些话呢?
“我知道,不管怎样,如果她没有对我说我有天生的韵律感,我有扎实的舞蹈功底,我就不会一路顺利坚持下来。她那样鼓励我,让我充满信心,激励我不断进步!”
如果你告诉自己的孩子、丈夫,或其他人,他做某件事时真是愚笨,真是没有天赋,他做什么都是错的……那么你差不多消除了他要做出改进的全部动力。可我们若是能反其道而行之,尽量去宽容他人,鼓励他人,这会让事情更容易,让对方知道你相信他拥有完成事情的能力,有对这件事未被发掘的才干,这样他就会为了赢得胜利而日夜练习。
因此,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我们应当记得:
鼓励更容易让他人改正错误。
11 时刻提醒自己所得到的恩惠
卡耐基名言
1.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可能比阿里巴巴的宝藏还多的财富—都应值得满足和开心。
2.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请记住:时刻提醒自己所得到的恩惠,而不要去清点我们的烦恼。
我们一生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各种各样的事。这些人和事,有的让我们开心,有的让我们感激,当然,也有一些让我们感到沮丧、痛苦,甚至愤怒。而大部分的人的记忆很奇怪,他们总倾向于记住那些痛苦的经历,而淡忘那些愉悦欢欣的经历。这些人通常都是些不快乐的人,而那些快乐的人总在谈着让她们高兴、感激的人或事。因此不难看出,做一个感恩的人,会让一个人更快乐。
做一个快乐的人,对我们来说并不是难事。因为,在我们生活中大概九成的事都很顺利,只有一成是有问题的。如果我们想得到快乐,只需要将注意力放在九成的顺利的事情上面,不要去关注那一成有问题的事情即可。但假如你想要烦恼、抱怨,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一成的困难上就行,不用在意九成的顺利的事情。
密苏里州的哈洛德,曾担任过我巡回演讲的经理。有一次我在堪萨斯城遇见他,让他把我送回农庄。我在路上问他如何做才能消除焦虑,他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让我终生难忘。
他说:“我以前也时常焦虑。然而,1934年春天的某一天,我在街道上看到的一幅景象让我烦恼全无。这前后不过十秒钟,然而正是这十秒钟却比我过去十年所得还要多。那两年我经营了一家杂货铺,这不仅花光了我所有积蓄,还让我负债累累,所欠债务需要七年才能还清。
“正是那一天的前一个周六,杂货铺停业了。我正想去银行借款,然后能够去堪萨斯城找份工作。我像一只失败的斗鸡,垂头丧气,没有了斗志,丧失了信心。忽然,我看到街对面来了一个人。他没有双腿,坐在一块下面用旱冰鞋的轮子做的带有四个滚轮的小木板上,双手拿着木头在地面上滑动来移动木板。他穿过街道,正使劲把木板抬到几英尺高的人行横道上。这时,他的目光和我的目光碰到了一起,他对我露出灿烂的微笑:‘早上好,先生!今天天气真不错,是吧?’他的声音里充满了蓬勃的活力。
“我看着他,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是多么富有。我有两条腿,我能走路,我为自己的自怨自艾感到羞愧。我对自己说,失去双腿的人都能这么开心快乐并充满自信,我还有双腿,当然也能跟他一样。
“我立刻感觉精神百倍。之前我打算借一百美元,但现在我有胆量去借二百美元。之前我还不确定自己能否找到一份工作,但现在我有自信向大家宣布我会找到一份工作。最后,我借到了二百美元,也找到了工作。”
听哈洛德讲过这个故事之后,我写了一段话贴在浴室的镜子上,每天早晨刮胡子的时候都会读一遍:我正在为自己没有鞋穿而沮丧的时候,忽然看到一个连脚都没有的人,我顿时沮丧全无。
我在《时代》杂志上读到过一个关于一位在南太平洋受伤的士官的故事。他的喉咙被碎片所伤,为此他输了七次血。他写了一张纸条递给医生:“我能活下去吗?”医生说:“当然可以。”他又问:“痊愈后我还能说话吗?”医生的回答又是肯定的。他最后写道:“那我还有什么可操心的呢?”
我认识的一位美国飞行家肯贝克曾经在太平洋里足足漂流了二十一天。有一次我问他,那次经历给他带来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说:“只要有充足的饮水和食物,你就不该再有任何抱怨了。”
肯贝克和那位士官都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却依旧认为“没有什么可抱怨的”。那你呢?何不也问问自己:“我究竟有什么烦恼?”也许你会发现,你担忧的事情既不重要也没有意义。
去过英国教堂的人应该都看到过“思恩”二字,事实上,在英国的很多教堂里都能看到这两个字,我们也应该将这两个字牢牢记在心里。铭记那些值得感恩的事情,真诚地感谢它们。
《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斯威夫特大概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作家了。他认为自己本不该出生在这世上,经常在生日那天穿着黑丧服来守斋。即便他如此绝望,但依然铭记只有保持快乐才能健康。他曾说过,饮食有度和保持快乐平静的心情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生。
如果给你一亿美元来换你的双眼,你换吗?你的两只脚值多少?双手呢?听觉呢?子女呢?家庭呢?计算一下你现在所拥有的财富,你会发现,哪怕把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给你,你也一定不愿意交换你现在拥有的这些。
所以,只要我们愿意,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可能比阿里巴巴的宝藏还多的财富—都应值得满足和开心。但是,我们会感激现在所拥有的吗?不会的!叔本华说过:我们很少去思考现在已经拥有的,却总想着我们所没有的。有这种思想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事情之一,它会带来比所有战争和疾病更可怕的灾难。
有一个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住在新泽西州的帕玛先生讲给我的:从陆军军队退伍不久之后,我开始做生意,我夜以继日地勤劳经营,生意还算不错。但是,不久就有麻烦了,我买不到零件和原料,我担心生意维持不下去,开始焦虑烦恼,并且变得尖酸刻薄—当然我当时并没感觉到。后来我才认识到自己差点儿因此失去一个温馨的家庭。一天,一个腿脚有残疾的年轻人对我说:“你不感觉羞耻吗?你看你现在这样子,就好像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有麻烦。即使你确实必须停业一段时间,那又有什么关系?正常供货后,你还能继续营业呀!你现在拥有这么多,你真应该觉得感恩了!可你依然自怨自艾,我真想能像你一样,你看看我,只有一条胳膊,半侧脸也在炮火中毁坏,即使这样我也没有抱怨过。你再继续抱怨下去,不但真会搞垮生意,还会把你的健康、家庭和朋友都搭进去!”
他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我所拥有的已经够多了,我终于清醒过来,不再自怨自艾,不再重蹈覆辙了。
几年前,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写作课上认识了一位叫露丝的朋友。她也整天为自己没有的东西而烦恼,还差点儿因此造成悲剧。后来她给我讲述了她的经历:我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我在亚利桑那州州立大学学风琴,在市里的一个演讲培训班做主持人,还在另外一个城市里教音乐欣赏课,这期间我还要参加宴会、去跳舞,更要在晚上骑马锻炼。
直到有一天早晨,我彻底崩溃了。医生说我需要卧床休息一年。但是医生的话让我觉得,我不会再恢复健康了。躺一年?这不就成废物了吗?还不如让我去死。我非常害怕,这种事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做了什么坏事,要遭受这样的报应?我哭了很长时间,我无论如何都接受不了。
尽管这样,我还是遵循医生的建议一直躺在床上休息。我的邻居鲁道夫是一位艺术家,他来看望我的时候说:“你觉得躺一年是很痛苦的事情,其实不是这样的。你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开始真正地认识自己,你的心灵在这几个月的成长能赛过之前几十年的成长。”我慢慢地冷静下来,开始努力构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我开始读有启迪意义的书籍。
一天,我听收音机的时候,恰巧听到播音员在节目里说道:“你在现实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从来都是你内心世界的反映。”我以前也听过不知多少次这种话,只有这次才真正有所领悟。我开始思考能让我继续活下去的理由—一些开心的、积极的想法。每天早晨醒来后,我就逼迫自己想想我应该感恩这世界的事情:我身体上没有疼痛,我有个可爱的女儿,我的视觉和听觉都健康良好,收音机里有动听的音乐,我有看书的时间,我能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我还有很多好朋友……来看望我的人非常多,以至于医生不得不要求一次只能见一位来客,而且还有时间限制。
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生活得丰富多彩、积极向上,我从心底深深地感谢卧床的那一年,那也是我在亚利桑那州过得最有价值、最快乐的一年。在那一年,我培养了一种习惯—每天早晨醒来,清点一下自己拥有的财富和幸福,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这个习惯。这已经变成我最宝贵的财产。我不得不承认,生病之前我并没有真正有意义地活着。”
或许露丝自己都不知道,她领悟到的真理和二百年前英国作家约翰逊所发现的几乎一样。他说过,如果能发现所有事情最好的方面,并且养成这种习惯,那会是千金难买的无价珍宝。
约翰逊并不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事实是,二十多年来他饱受焦虑、饥饿和贫困的折磨。最终,他遵循上面这句箴言成为当时最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
罗根.史密斯说过一个哲理:“人生的主要目标有两个:第一,怀有理想;第二,享受实现理想的过程。只有大智大慧的人才能做到第二点。”
你想知道如何把琐碎的小事—比如在厨房洗碗,变成让人兴奋的事吗?建议你读读达尔的著作《我要看》。这本书是一位五十岁的失明的老妇人所写的。
她写道:“我仅有视力的一只眼睛上布满了斑点,只剩了一个小孔,我只能通过这个小孔看东西。我看书时必须把书举到眼前,并尽量放在左眼的视力范围内。”然而,她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怜悯,也不愿享受特殊待遇。小时候,她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但她看不见任何记号,等到其他小朋友回家之后,她趴到地上开始仔细辨认那些记号,并将它们全部熟记于心,之后再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她反而成了佼佼者。
她是在家自己学习的,她拿着放大字体的书,紧贴着脸,近到睫毛都触到书了。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她还取得了两个学位:明尼苏达大学的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硕士学位。最开始,她在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村庄里当老师,后来慢慢地成为了南达科他州一个学院的新闻学教授。她在当地教了十三年书,她还经常到妇女俱乐部演讲,参加电台节目,评论书籍和作者。
她在书中写道:“在我的心底,一直不能克服对彻底失明的恐惧。为了克服这种恐惧,我只能抱有开心甚至天真的态度来对待我的人生。”1943年,已经五十二岁的她身上发生了一个奇迹:非常有名的梅奥医院给她做了手术,让她的视力恢复到了以前的40倍。
对于此刻的她来说,整个世界都是全新的,令人欢喜的。哪怕在水槽里洗碗对她来说都是让人兴奋的事。她写道:“我开始玩盘子上的泡沫,我用手指拈起一个肥皂泡,对着光,我看到了一个微小的像彩虹一样的色彩幻影。”她从水槽上面的窗户向外望去,看到“一只麻雀拍动着灰黑色的翅膀,掠过积雪,向远方飞去”。有幸亲眼看到肥皂泡和麻雀,这让她有感而发,在书的结尾写下了这句话:“亲爱的主,我不禁私语,我们的上帝,我感谢你,我感谢你。”
仅仅在洗碗时看到了肥皂泡绚烂的色彩和飞掠雪地的麻雀,这位老妇人都要诚挚地感谢上帝!你我是不是应该感到惭愧?我们仿佛一直生活在美妙的童话世界里,却视而不见,不知道珍惜和享受当下所拥有的。
因此,如果你想要做一个快乐的人,请记住:时刻提醒自己所得到的恩惠,而不要去清点我们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