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起源》reference_book_ids":[7280731566794345491,7257371397461118013,7293416252188396607,6959122740787825671,7280731568161688634,7263389528902077452,6931966736845523982,7280731566815317007,7176958861872466999,729976616826752516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四篇 如何避免情绪的波动
1 批评他人需谨慎
卡耐基名言
1.小人经常会因为伟人所具有的弱点或犯的过错而自鸣得意。
2.狗越凶猛,人们就越想踢,然后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
假如有人批评你,那是因为对你的批评能给他带来一种满足感。同时也说明你有自己的建树,并且引人瞩目。许多人通过指责比自己强的人来获得满足感。这样的人永远也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批评他人需谨慎。
我在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收到了一位女士的来信,信的内容是批评救世军创办人威廉·布斯将军。由于我曾经在广播节目中称颂过布斯将军,所以这位女士就以写信的方式告诉我,布斯将军曾把救济穷人的800万美元据为己有。当然,这样的指控是十分荒诞的。而且这位女士的目的也并不是找出真相,她只是想要抨击比她优秀的人。她的来信被我扔到了垃圾筐里,我很庆幸没有娶一个这样的女人做我的妻子。她的信没有改变我对布斯将军的看法,但是却让我了解了她的人格。
哲学家叔本华曾说:“小人经常会因为伟人所具有的弱点或犯的过错而自鸣得意。”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1929年,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很多教育界人士都前往芝加哥恭逢其盛。很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他一边在耶鲁大学读书,一边在外面打工,他做过服务员、伐木工人,还有家庭教师,这位年轻人叫作罗伯特·哈金斯。但是八年的时间,他竟然被聘请为在全美国排第四位的芝加哥大学的校长。那时他年仅30岁,这简直难以想象!一些年纪大的教育学家对此嗤之以鼻,海量的批评接踵而至:他太年轻啦!他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啦!他的教育理念十分荒诞不经。最后,甚至连媒体都无法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上,介入到了这场攻击之中。
他任职的第一天,一位朋友告诉哈金斯的父亲:“今天早上的报纸上几乎整个社会舆论都在诽谤你的儿子,真是让人诧异。”
哈金斯的父亲说:“事态的确非常严重,但是我们都明白,没有人会对一只死狗拳脚相向。”
的确如此!狗越凶猛,人们就越想踢,然后从中得到一种满足感。同样的经历,登基为爱德华三世的英国威尔士亲王也深有体会。他曾经在达特茅斯学院读书,这所学校等同于美国的海军学院,当时他14岁。有一天,他在哭泣的时候被一名海军军官看见了,军官问他发生了什么事。他原本并不想说,但是最终还是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有一位海军幼校生踢了他一脚。军官将大家集合在一起,告诉他们,威尔士王子虽然没有怨恨谁,但是军官坚持要弄明白有些人的行为怎么会这么野蛮。
过了很久之后,那位幼校生承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他想等他将来在英国海军服役被任命为军官的时候,他可以向别人吹嘘自己曾经踢过英国的国王。
看吧,小人经常会因为伟人所具有的弱点或犯的过错而自鸣得意。
没人会认为耶鲁大学的校长是一个小人,但是蒂莫西·德怀特—耶鲁大学的校长却好像诽谤了一位美国总统的候选人,并以此为乐。德怀特提醒说,要是让这个人做了美国的总统,“我们国家可能会把卖淫合法化,国家将会不辨是非、丧失道德,也不会再敬重上天怜爱世人。”
这听起来好像是对希特勒的责备吧?但是他辱骂的人却是杰弗逊总统,是的,没错,就是那位起草了《独立宣言》、被人们尊称为民主先驱的杰弗逊总统!
有一位美国人,人们骂他是“伪君子”“骗子”“比杀人犯强不到哪里去”,你猜到这个人是谁了吗?在一张报纸上有一幅这样的漫画:他伏在断头台上,一把大刀正要落下切掉他的脑袋,街道上的人们对他嗤之以鼻。这个人是谁?他就是乔治·华盛顿。
但是那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或许人性已经有所提高了吧!我们来看看比较现代的例子。彼利少将因为在1909年4月成功到达北极而名动天下。彼利少将差点因为饥寒交迫而丧生,并且因为低温冻伤不得不切除八个脚指头。恶劣的环境让他担心自己是否会出现神经错乱。但是,那些在华盛顿的海军军官对彼利的出名非常生气不满。他们指责他以科学研究的名义募捐经费,但实际却在北极四处闲逛。他们也确实深信不疑,假如一个人确实非常相信时,你很难说服他让他不再相信。他们的决心是那么坚定不移:一定要侮辱并封杀彼利少将,这使得总统不得不亲自下达命令,才保证彼利少将完成了他在北极的使命。
假如彼利也在华盛顿的总部工作,还会有人这样谴责他吗?不会的,因为他就不会重要到惹人嫉妒的地步。
比起彼利少将的境遇,格林将军更是悲惨。1862年,格林将军在南北战争中赢得了一场大胜仗—只用了一下午时间就取得了胜利,这让格林将军一夜爆红,成了全国人民心中的楷模,为了欢庆这场漂亮的胜仗,从缅因州至密西西比河岸,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但是,这次伟大胜利结束仅仅六个星期,北军英雄格林就被逮捕了,并失去了他所有的军队,饱受冤屈和无望。
格林将军为什么会在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被逮捕呢?主要是由于他的胜利遭到了他那高傲的长官的妒忌。
因此,在社交时,为了不贬低自己的身份,同时也不使他人的情绪受伤,请不要随意地批评他人。
2 时常进行自我反省
卡耐基名言
1.敌人对我们的观点也许比我们自己的想法更趋于事实。
2.与等候敌人来进攻我们或者批评我们所做的事相比,我们还不如先自我批评。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难免会做一些错误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时常进行自我反省,如此一来,便能及时地消除与他人之间的嫌隙,更好地发展你们之间的关系,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与此同时,你对自己认识得越到位,你的行为也就越自然,从而也能让他人更认可你。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请记得这一点—时常进行自我反省。
大多数人经常会因为别人的批评而生气,明智的人却能从这里面学到东西。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是一个明智的人。
林肯曾经被自己的军务部长爱德华·史丹顿批评过。林肯的干预让史丹顿非常气愤。为了讨好一些利欲熏心的政客,林肯在调动兵团的文件上签字并下达了命令。史丹顿不仅没有执行他的命令,还批评林肯的这种行为愚蠢不堪。有人把这件事告诉林肯,林肯冷静地说:“假如史丹顿说我愚笨无知,那我可能真是很愚蠢,因为他差不多每次都是正确的,我会亲自找他谈谈的。”
林肯果真亲自去找史丹顿了。史丹顿指出他这个命令是不对的,于是林肯撤回了这道命令。林肯很有肚量去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指责,只要他认为那个人是真心帮助自己的。
我们也都应该乐于接受这样的批评,因为我们不可能一直是对的。就连罗斯福总统也只是希望自己正确的概率是四分之三。最有成就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坦言自己99%的结论都是错的。
拉罗什富科是法国的一位作家,他曾经说道:“敌人对我们的观点也许比我们自己的想法更趋于事实。”
我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但是假如有人批评自己的时候,我没有及时提醒自己的话,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采取防御措施,这让我每次都对自己很不满意。无论是否正确,人总是喜欢受到别人的称赞,而不是责备。我们并不是理性的动物,而是非常感性的,理性的思考对于我们来讲就如同暴风骤雨中汪洋大海里的一叶扁舟。
当我们听其他人对我们的缺点指手画脚的时候,我们应该认真听取一下,而不是急着为自己争辩。因为所有没有头脑的人都会这么做。让我们明智一些、虚心一点,我们可以说:“假如让他发现我别的缺点,可能要批评得更加严厉呢!”
我曾说过如何应对恶意的责难。现在我提出另一个看法:当你因为别人的恶意责难而愤愤不平时,为什么不先告诉自己:“等一下……我原本就不是尽善尽美的。就连爱因斯坦都说自己的错误率是99%,那么我可能至少有80%的时候是错误的。这种批评来得正是时候,假如果真如此,我应该感激它,并想方设法从中学到东西。”
与等候敌人来进攻我们或者批评我们所做的事相比,我们还不如先自我批评。我们能够成为对自己最苛刻的批评家。当别人还没有发现我们的弱点之前,我们应该自己先意识到并改正这些弱点。达尔文就是这么做的。当达尔文写完他流芳百世的《物种起源》这一著作后,他早就认识到这一具有革命性的理论肯定会对整个宗教界和学术界产生颠覆性的力量。所以,他先开始进行自我评估,并花费15年时间不断调查研究,挑战自己的这一理论,批评自己所得到的结论。
不仅仅是达尔文,许多人都是这样做的,下面我要讲一个这样的人物故事。
这个人叫豪威尔,他是一位精通自我管理技巧的人。1944年7月31日,他在纽约大使酒店暴毙的消息让整个美国为之震动。华尔街更是出现了动乱,因为他是美国财政界的领导人,曾经任美国商业信托银行董事长一职,同时是好几家大公司董事会的成员。他几乎没受过正式教育,在一个乡村小店做过店员,后来被任命为美国钢铁公司信用部门经理,并且向着更高的权力和地位前进。
我曾经向豪威尔先生请教他取得成功的窍门是什么,他对我说:“这些年来,我一直都随身带有一个记事本,上面记载着每天都有哪些约会。家人对我周末晚上会在家从不抱任何希望,因为他们明白,我经常在周末晚上进行自我反省,对我这一个星期的工作表现做出评价。晚饭过后,我一个人打开记事本,把这一周以来的一切面谈、讨论和会议全程都回想一遍。我问自己:‘我那时候哪里做错了?’‘哪里做对了?’‘我还能做些什么来改善我在工作中的表现?’‘从这次的教训中我学到了什么?’有时候每个星期这样的自我批评让我很不高兴,有时候我几乎无法想象自己当时是多么鲁莽。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情况有所减少,我始终保持着这个自我批评的习惯,它对我有很大帮助。”
也许豪威尔的这种做法是在向富兰克林学习,但是富兰克林并不只是在周末的时候,他每天晚上都会自我批评。他意识到自己有13项很重要的错误,其中有三项是消磨时间、太在乎琐碎的小事,还有和别人争辩。富兰克林是一个有大智慧的人,他知道如果不把这些缺点改掉的话,是不可能成就大事的。因此,他每个星期都会制定一个目标来改掉某项缺点,并且每天把改良的过程记录下来。下个星期的时候,他会继续勉励自己改正其他缺点,他和自己的缺点整整奋战了两年。
因此,富兰克林能够成为如此具有影响力、如此受人敬爱的人物并不奇怪。
在我自己的档案柜里,放置着一个私人档案夹,上面写着“我所做过的傻事”。夹子里对我所做过的傻事有详细的文字记录。有时候我会口述给自己的秘书让他记录下来,但是有时候这些事情是非常个人的,甚至这些事蠢到我不好意思让我的秘书记录,所以只能自己记录下来。
我经常拿出那本私人档案夹,重新翻阅一遍我对自己的评论,这能帮助我解决最难解决的事情,那就是自我管理。
曾经我因为自己的错误而去责怪和埋怨别人,但是随着年纪逐渐变大,智慧也有所长进,我最终意识到我最应该责怪的人就是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的时候说:“我的失败绝对是咎由自取,不能埋怨任何人。实际上,我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这也是酿成我人生悲剧的主要原因。”
我知道有一位香皂推销员,他甚至主动请别人批评指正他。他刚开始做高露洁的香皂推销员时,接到的订单非常少,他害怕自己会失去这份工作。他保证产品和价格方面都没有任何问题,因此问题一定是在自己身上。他每次推销失败后,都会在大街上走走,回忆一下自己哪里做得不对,是说的话不具有说服力,还是自己不够热诚?有时候,他会重返回去,跟那位商家说:“我不是又来向你推销香皂的,我希望您能对我提出批评意见。请您告诉我,我刚才哪里做得不好。您的经历肯定比我丰富得多,事业又是如此成功。请对我指正一下,您不必有所保留,直接说就可以。”
他的这种态度让他交到了很多真挚的朋友,并获得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你好奇他现在的情况吗?后来他成为了高露洁的总裁,并且使高露洁公司成为当代规模最大的香皂公司。这个推销员就是立特先生。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为了能让我们有更大的进步,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我们应该时刻进行自我反省。
3 珍视自己的朋友
卡耐基名言
1.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遵守这条基本原则:先喜欢别人。
2.面对朋友,我们不能目中无人,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丢掉自信和尊严。
3.无论在什么场合,能够面带微笑、始终保持心情开朗的人都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友情这种人际关系非常特殊,也只有人类才会拥有这种感情关系。虽然家庭亲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恋人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甜蜜,但这些都不能取代友情。这是因为真正的友情没有任何本能的因素,而这种感情关系是生活中真正不可或缺的人际关系。我们也能把这种关系称为友爱,这种爱是亲情之外的另一种存在。
然而,无论什么关系都需要维持平衡,朋友之间的关系也一样。无论哪一方付出得多或者少,平衡一旦被打破就会对朋友造成伤害,而人们往往很难察觉到这种伤害。
或许你体验过这样的感觉,在你帮助他人的时候,如果他们能坦然接受,你的内心将感到快乐。可是你表现出的快乐可能会伤害到被帮助方的尊严。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方过多地接受另一方的恩惠,可能会令另一方回避两人的交往。深刻剖析才会发现,这是因为过多的给予伤害到了对方的自尊。
善于交际的人往往会注意到这种平衡,因此在给予他人帮助的时候经常传达出不求报答的心意,也只有这样才能令得到帮助的人的自尊不受到伤害。同时,这也将激发被帮助者的愿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帮助对方。
另外,善于交际的人会假装得到对方的一些小恩小惠,这样做就可能保证在帮助对方解决困难的同时又得到一些回报,以此来谋求被帮助者内心的平衡。
众所周知,如果朋友之间的往来越来越少,彼此之间的感情也可能越来越淡薄,所以我们要通过增加合作来增强彼此之间的友谊。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美国一位有名的广告人士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自己的一位老朋友和自己的关系正在慢慢冷却。他特意找到老朋友,希望他能帮自己画一张新的水管设计图,并且希望得到对方可靠的建议。这位工程师欣然接受了朋友的请求,并勤奋地工作,这完全在广告人士的意料之外。后来,这位老朋友为他提了非常多的宝贵建议,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也更加深厚。
美国著名的太平洋铁路建筑师史密斯年轻时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史密斯刚开始的职业是皮货商,为了做好生意,他只能放下曾经的怨恨,和自己的仇人猎户成了朋友。虽然刚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感到别扭,无法坦率地交往,但自从史密斯找了个理由去猎户家里住了一天之后,两人的关系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的怨恨消失不见了,而两人也成了知心好友。
上面发生的两个故事都源自人们内心深处的本能,而这种本能就是自己的一种愿望,即帮助他们。人类都有一种愿望,希望自己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善意的回报。
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先喜欢别人,如果你不喜欢别人也将难以被人喜欢。让别人喜欢你的前提是你要喜欢别人,但这一原则却往往被人遗忘。有些人行动张扬无比,努力表现自己,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是在渴望别人喜欢自己,但这样的方法显示是不正确的,结果也只能取得相反的效果。
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你讨厌某个人,就不要渴望这个人会喜欢你。这条原则非常普遍,这种做法就像你到酒店吃霸王餐却不付饭钱一样。
所以,如果你想得到别人的喜欢,就要遵守这条基本原则:先喜欢别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首先,让实验人写下自己喜欢的人的名字,先写最喜欢的人,喜欢程度依次减弱,列出一个表格。之后,让实验人写下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的名字,依旧先写最喜欢自己的人,喜欢程度依次减弱。最后,实验的人将两张表格加以对比,他们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和自认为喜欢自己的人在顺序上基本相同。这个实验表明,你是否喜欢别人,喜欢的程度如何,别人就怎么喜欢你,喜欢的程度也大致相同。这个实验可能有些不妥当,但这并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以上内容是我自认为正确的解说,也是我的真实想法。没错,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人都付出百分之百的爱,但我们不能放弃爱别人的努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非常伟大的,我们需要拥有这样的心态。
可是,不能认为自己的本事超群,以一时之勇去全力承担所有的事情。我提倡的是,任何事情都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管你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要正视苦难,保持积极的心态,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和方法,即使失败了也不能气馁。我们要总结经验教训,在失败中总结反省,增加我们反败为胜的机会。
另外,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欣赏,将曾经的成功在纸上列出来。我们需要在成功的事例中肯定自我,以此来增强自己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高人一筹。
同时,我们要主动和朋友保持联系,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理想和计划,来自朋友的欣赏也将成为我们完成计划的动力,增强我们坚定不移地完成事情的决心。
面对朋友,我们不能目中无人,不能自以为是,更不能丢掉自信和尊严。我们要避免情绪和言行上的骄傲,要避免消极的态度、自甘堕落的愚蠢行为。
无论在什么场合,能够面带微笑、始终保持心情开朗的人都会成为受欢迎的人。
生活缺少规律、没主见、遇事情绪化的人不可能与人融洽相处。如果想避免这些感性的心理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必须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成为一个重情重义、原则坚定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发现无论身在何处,都可能有人向我们伸出友谊的橄榄枝。
自尊的另一种表现是尊重他人。只可惜,太多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也因此错过了太多交朋友的好机会。所以,如果你能交到一位真正的朋友,那是非常可贵的。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珍视自己的朋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交友原则。
4 人际交往中,要小心陷阱
卡耐基名言
当你在社交中遇到语言陷阱时,要么避开它,要么敲破它。前提是你一定要反应敏锐,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个陷阱,而有发现陷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陷阱,除了商业陷阱之外,还存在言语陷阱。不过这并不是单纯的言语缺陷,而是人们的思维漏洞让那些诈骗手段有机可乘。可以这么说,只要与人打交道,就可能会掉入别人为我们设置好的陷阱中,因此我们不可掉以轻心。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社交中的一些商业陷阱。
有一天,玛丽因受了免费美容广告的蛊惑,走进了那家美容院。进去之后,美容师一边帮她做美容,一边和她聊天:“小姐,你的皮肤真是细腻极了,美中不足就是肤色有点儿暗,我想这一定是你平时少做护理的原因。如果能做一套好的皮肤护理,我相信你会比现在年轻10岁。”
美容师开始渐渐切入主题:“比如说我们的护肤品就非常好,是和强生公司用的同一配方,我们甚至把做广告的钱都花在免费为顾客美容上了,而且如果用我们的产品会享有更多美容服务的……”这位美容师神采奕奕地推销着他们的产品如何神奇。这时玛丽才顿悟,之前来免费美容的同事临走前就在这儿买了一大堆化妆品,至今还懊恼万分,甚至提醒她不要上免费美容的当。
玛丽看似昏昏欲睡,沉默不言。其实她此刻正在思考脱身之计。本来她想充分享受美容带来的惬意,可如今却只剩下在心中感叹了:“天下真是没有免费的午餐!”过一会儿,美容做完了,美容师拿过来一大堆瓶瓶罐罐,竭力推荐这些化妆品。
玛丽假意认真倾听着,然后对美容师说:“的确不错,可真是不巧,我今天没带那么多钱。”她本想这是最好的借口了,让人无法反驳。可没想到美容师却镇定地说:“没关系,你可以留下一些押金,产品我会为你好好保存的。”玛丽又心生一念:“可我还担心不适合我皮肤呢!”美容师又说:“不用担心,不适合的话以后可以退货。”这时美容师的脸色已经很难看了,言语中也带着愠怒。玛丽也生气了:“上帝啊,我就是不想买了!”见到玛丽动怒,美容师这才识趣地黑着脸走开了。
此刻玛丽突然想到:其实有时撕破脸还是很有好处的!
终于,玛丽看穿了这家店免费美容的小把戏,一分钱没花走出了美容店。
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这家美容店的商业陷阱让人防不胜防,它虽然不像古代那种围猎战争中的陷阱,早已布好埋伏,按兵不动,静待着猎物上钩,却和那些陷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由那些陷阱演变而来的。
通常来讲,人们的失败多是败在他不太了解的事情上。例如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辆轿车在高速公路上撞车了,万幸的是车主都没有受伤,可他们却受到了惊吓。当他们爬出车子时,浑身战栗不止,看起来他们两个都已经精疲力竭没有心思去争论谁是谁非了。于是他们气喘吁吁地坐在路边,交换了一下彼此的名片,一位是名叫弗尔逊的医生,一位是叫布克的律师。
布克有些颤抖地对弗尔逊举起啤酒瓶:“喝吧,兄弟。”弗尔逊医生说了句“谢谢”,就一把接过瓶子咕咚咕咚地喝了起来,然后他把酒瓶还给布克律师,可布克只是把酒瓶接过来盖好盖子放在地上。“你怎么不喝?”医生好奇地问他。
“我当然会喝,不过要等警官来了之后。”律师这样回答。
医生听到后顿时醍醐灌顶,他愤怒地盯着律师,恨不得把喝掉的酒呕出来。就这样,布克律师只运用了一个小技巧就把车祸的责任嫁祸给了医生,如此简单。
而这位医生就那么轻易地上当了,警官来了以后他恐怕百口莫辩,难逃罪责了。
在这件事情中,胜利者无疑是做到了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心理。因此这场心理战就会分出胜负,让有些人栽了跟头。
除此之外,言语陷阱也常常在生活中出现,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杰克问汤姆说:“你又打你妻子了是不是?”汤姆脱口而出:“没有啊!”这看似简单的一问一答却包含了狡诈的语言陷阱,也就是说汤姆不知不觉就中了圈套,“没有啊”这个回答实际上透露出了“他之前打过他妻子”的信息。若是他之前没有打过妻子,就这么懵懂、毫无防备地承认了,那这种言语陷阱就让汤姆蒙受了不白之冤。
而这种心理战术在商业中也常被商人们乐此不疲地运用着。比如说,有一家餐馆,每天早餐时鸡蛋销量一直很低。这种情况的发生大部分都不是鸡蛋的质量问题,而是服务员的语言艺术出了问题。他一般都这样问顾客:“请问您要不要鸡蛋?”而多数顾客都脱口而出:“不要!”后来聪明的老板参悟了其中的关卡,就让服务员这样问顾客:“请问您要几个鸡蛋?”果然,仅仅是一句话的改变,成效却是无比显著的,这给老板带来了巨大的利润。
当我们分析这句话时,不难发现里面其实藏着一种语言预设。当问你“要不要鸡蛋”时,就是在表示你可以买,也可以不买。而当换成了“您要买几个鸡蛋”时,包含的语言预设在不知不觉地提醒着人们“我要买鸡蛋”这个事实。所以多数情况下,顾客们一时间很难抵挡这种思维惯性。
当你在社交中遇到语言陷阱时,要么避开它,要么敲破它。前提是你一定要反应敏锐,清楚地意识到这是个陷阱,而有发现陷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然而,有时候善意地利用这种语言陷阱,还能帮助我们解决难题。美国总统华盛顿就曾利用语言陷阱,成功地要回了自己的马,事情是这样的:
华盛顿年轻时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天他的邻居偷走了他的马,他发现后去找警官,并在邻居家的农场发现了这匹马,可是邻居却矢口否认并且不打算把马归还给他。
这时华盛顿心生一计,他用双手捂住马的眼睛说:“既然如此,那你说说你的马哪只眼睛是瞎的,我请你在警官面前回答我。”
“这匹马的右眼瞎了。”邻居说。
华盛顿把捂住的手移开,所有人都看到马的右眼神采奕奕,灵光闪闪。
“哦!我记错了,是左眼瞎了!”邻居又说。
华盛顿把捂住左眼的手也移开,马的左眼看起来也没有任何问题。
“天啊!我真是被你气糊涂了!这只马的眼睛根本没有瞎!”邻居大叫起来。
“够了!别再狡辩了!华盛顿先生,我已经明白了,请您把马牵回家吧。”警官大声说。
除此之外,著名的古希腊神话故事—“鳄鱼悖论”也是一个关于语言陷阱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一条鳄鱼从一个年轻的母亲怀中夺走了她的孩子,然后鳄鱼开始问这位难过的母亲:“你猜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如果你说对了,我就把孩子还给你;你说错了,我就会吃掉你的孩子。”
这位母亲思索了一会儿,回答道:“我想你会吃掉我的孩子。”
这样的回答令鳄鱼十分为难,若是吃掉孩子的话就证明这位母亲答对了,它应该把孩子还给她;若是不吃的话,就说明这位母亲答错了,它就要吃掉孩子。它既要吃掉孩子又要把孩子还给那位母亲,这让它为难得焦头烂额。最终没有办法,它只好把孩子还给这位母亲。
有些语言陷阱被设计得巧妙而且极其自然,让我们防不胜防,一不小心就跌入了圈套里。因此,在社交中,我们一定要小心陷阱,避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