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reference_book_ids":[7291883549978790963,7222920241024601148,7070438660159573029,6959122730671229989,7257355080184106047,7229539963015007232,7348643411542428734,7280727621501979707,7267090240454528052,7356885042653580350,6885615118164429831,7291883552688311305,7301523620038183962]}]},"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第三篇 语言艺术的运用
1 你声音的魅力
卡耐基名言
1.你的声音不仅能反映出你的心情、情感和心态,更是你在说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特色工具。
2.除此之外,声音也可以富有层次感地进行变换,声音的高低会影响谈话时产生的效果。
声音通常是语言内容的载体—你的声音不仅能反映出你的心情、情感和心态,更是你在说话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特色工具。那些社交场合中的谈话高手总是会塑造他们特有的谈话风格,他们的声音独一无二,语调生动灵活,话题活泼有趣,举止恰当得体……凡是与他们相关的东西都能代表他们的特色。因此对于这些谈话高手而言,他们特有的语言风格才是最有价值的宝藏。他们经过了一系列的重要训练,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谈话风格。
当我们和别人交流时,我们要学会利用声音和身体来充分表达自己,比如说提高音调、耸肩、挥动手臂、皱眉等。我们甚至可以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来转换自己的语速和音调。
需要提及的是,我所指的声音的改变并不是音质、音色那些与生俱来的特质,因为它们已经无法改变。我所强调的声音效果是由说话者的感情、心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谈话者一定要先学会充满热情地说话,让别人发现你一开口就与众不同。
令人惋惜的是,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最初那些淳朴自然的交流方式往往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殆尽。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开始在冷漠的交流模式中谈话和生存,这让我们在说话时越来越缺乏生气,不能打动人心。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在交谈中很少会使用手势,也不会高亢激昂地表达自己。
简而言之,我们在匆匆而过的时光里正在渐渐失去曾经的热情,那个独特勇敢的自我正在逐渐迷失。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不完美,有太多的习惯需要改正。虽然我经常强调在与人交谈时要尽量自然,可大多数人还是会在不经意间言语散乱,语无伦次,而且表达方式过于刻板单调。而当你真正学会自然地表达的时候,你就能够轻松自如地把内容完整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也就是说,社交场的交际高手从来不会有那种无话可说、词语穷尽或者无法再运用想象、修辞进行表达的时候,而正相反,他们总是在变换自己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词汇,来增强表达效果,他们乐于追求这些语言技能。
如果你迫切地想提高自己的语言技巧,那么你首先要塑造自己的语言风格,把握好自己的音调变化和措辞变换,这才是讲话中最重要的因素。你也可以去寻找一些窍门,比如把说话的过程进行录音然后播放给你的朋友听,让他们提出意见。当然,若是能找到专家悉心指导你,那是再好不过了。可这些私下的模拟练习终究不是在实际中与人交谈,一旦你真正投入到与人交谈的环境中,你就要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投入到交谈当中,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引起共鸣。
接下来,尤为重要的便是你说话的声音,这取决于你所在的场合、心情和个性等多方面因素。
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应该嗓音清脆明亮,言语清晰,表达简单明了,给对方一种自然轻松的感觉。在公共场合,你起立发言,如果声音洪亮高亢,语言明确有力,那往往会产生一种震撼心灵的效果。
当你当众发言时,你需要调整自己的音量—一定要让大家听到,足够洪亮且清晰。若是几个人在私下侃侃而谈,你说话时往往很容易控制音量,声音不宜过大,以免让人感觉是在争吵。
可当你在公共场合演讲时,尤其是面对着成百上千观众时,你一定要拥有足够的魄力和清楚的思维,要足够大声地表达清楚自己的观点,而不要让观众提醒你重新表达清楚,而观众也不会这么做,他们反而会忽略你讲话的内容。所谓谈话就是这样,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调整自己的音量。
我们有时还需要根据音调的变化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当你讲话谈到重点时,你要学会适时地提高音量。当别人听到你这样抑扬顿挫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也会关注你。为了突出谈话内容的重要性,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声音大小,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平缓低沉。
下面有一个关于林肯运用重音变换巧妙解围的小故事。
有一次,美国总统林肯正在低头擦靴子,恰巧这时一位外国外交官目睹了此景,他不怀好意地讽刺道:“林肯总统,您平时经常给自己擦靴子吧?”
“是的,那您经常给谁擦靴子呢?”林肯这样回答道。
林肯巧妙地利用了说话中的重音,使自己摆脱了尴尬,而使对方置身于尴尬当中。有时巧妙地转移语言重音能够幽默机智地破解别人的陷阱,并且产生诙谐的效果,化解许多麻烦和烦恼。
除此之外,声音也可以富有层次感地进行变换,声音的高低会影响谈话时产生的效果。若你总是以尖锐的高音来和别人交谈,那么谁又能一直忍受呢?而且过多的高音会使你的声音十分单调乏味,缺少抑扬顿挫的层次感。
而当你尝试着在音调上进行调整和变化时,你往往会让你的声音变得更加动听,充满活力,也能更加准确、声情并茂地传达你心中的信息,引起对方的关注和兴趣。
我们在说话时,声音会不知不觉地起伏变化,这样能让人感到自然而且愉快。但当我们正式与人交谈时,往往忘记了这些音调的变换,我们的声音就会变得索然无味、平淡直白,每到这个时候,我们都应该自我反省,去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当我们调整掌控说话的声音时,我们通常要避免下面几种错误方式。
(1)当你和对方交谈时,你一定要让对方明确地感受到你的声音是强有力的,自信的。若是你说话时犹豫颤抖,吞吞吐吐,势必不会引起对方的重视,连自己都没把握阐明的观点又有谁会尊重和感兴趣呢?
(2)一定不要让对方感觉你说话断断续续,甚至像是在自言自语。这样对方根本掌握不到你讲的内容是什么,他们一定会对你的话产生怀疑和歧义,甚至会暗自猜测你正在说一些对他们不利的话。
(3)当你说话时,一定不要像腹语者一般将牙齿紧闭,用鼻音说话,这样会导致你吐字不清,而且听起来感觉毫无生机,冷淡消极,像是在自怨自艾,因此难以给对方留下好印象。
(4)采取过高的音调和对方交谈也是极不礼貌的,那听起来就像直升机降落的轰鸣声,令人厌恶极了,让人难以洗耳恭听。更重要的是,过高的语调会传达给听者一种攻击性、胁迫性的感觉,这正是他们深恶痛绝的。所以当你对别人大喊大叫时,没有人会理睬你。
(5)当你和别人交谈传递某种话题情感时,一定要注意有始有终,不能在最关键的地方戛然而止,忘记了画龙点睛。这样会使你的表述不完整,也不够清晰,而对方也猜不出你讲话的意图。
(6)如果你想让自己的声音悠扬动听,起码要做到发音标准,表达清晰,不要夹杂任何口音和含混的言辞。
(7)不管你想表达什么思想,声音都是你要传递给对方的媒介。因此在表达中一定要注意声音情绪的拿捏,不要掺杂任何蔑视、傲慢等消极情绪,一定要懂得尊重对方,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若你正处在一种消极的状态中,并且把这种情绪融入了你的声音中,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比你想象得更糟糕。因此,当你处于负面情绪时一定要学会自我调节,转移注意力,绝不能因此让别人误解你的意思。所以当我们和别人交流时,我们一定要学会调节、克制自己的情感,要以积极豁达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2 打动人心的语调
卡耐基名言
1.语调所能表达的信息、情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仿佛是你说话时的面部表情,具有直观而难以抗拒的感染力。
2.真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他们不仅会塑造自己的音色,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悦耳婉转,他们的语调也会具有十足的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
3.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费尽心思斟酌我们的谈话内容,殊不知大多数时候摧毁我们谈话效果的正是我们不恰当的语调。
有一天,我在公园里闲逛,那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那时我常常听到三教九流的人在那里谈论关于政治和信仰的各种话题。那天我恰好看到一名天主教徒正在向人们解释着教皇无谬误,然后又听到一名社会主义者高谈阔论地谈他对卡尔·马克思的意见。不仅如此,我后来还听到一个男人在阐释一夫多妻制的观点。
很快,我开始注意到三名演讲者身边听众人数的变化。那个主张一夫多妻制的演讲者最初听众最多,可后来他的听众越来越少,人们都去听另外两个演讲者的言论了。这是为什么呢?是他的话题不足以吸引人吗?
恐怕不仅如此。我对那个演讲者进行研究,发现他好像对有三妻四妾这种事没多少兴趣,他的语调听起来并不振奋人心,人们感受到他的枯燥无味,于是纷纷投身于另两名演讲者那里—他们情绪高亢,精神振奋,滔滔不绝,言语充满热情,表情活跃生动,正是这种激情澎湃的气场感染了人们。因此,引起听众人数变化的正是演讲者的语调。
语调就是指说话人的语气音调的契合,这不仅包括情感的流露,还反映了内心的情况。例如,当你的语调听起来十分真诚时,你实际上就是在向对方表达:“我说的正是我心中所想,真诚无误。”如此一来,对方定会感到自然亲切,也更相信你说的话。
大多数人在演讲时都会选择具有魅力的话题,可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最重要的问题还是要归结于语调,语调所能表达的信息、情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它就仿佛是你说话时的面部表情,具有直观而难以抗拒的感染力。在打电话时,如果你听到一个人语气激昂热烈,即便不能亲眼目睹,你也能推断出他一定很高兴。相反,若是他语气低落平淡,那么即使他正在和你说一件高兴事,听起来也没有什么可打动人的。
因此,真正懂得说话艺术的人,他们不仅会塑造自己的音色,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悦耳婉转,他们的语调也会具有十足的感染力,能够打动人心。曾经有一个意大利音乐家用悲怆的语言来诵读那些单调的阿拉伯数字,居然能令听众潸然泪下,感动不已。就连一个普通的语气词“啊”,当你用不同的语调去读它时,都可以表达出完全不同的含义,比如说“我懂了”“没听清楚”“很惊讶”“终于明白了”等,语调仿佛是能让你说话变得声情并茂的一剂调味品。
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一个人的语调和音色一样,是与生俱来的,因此不需要注意自己说话时语调中存在的问题。然而并不是这样,当我们以不恰当的语调和对方说话时,我们很容易让对方失去注意力和谈话的兴趣,完全没有心思去考虑我们说的内容。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费尽心思地斟酌我们的谈话内容,殊不知大多数时候摧毁我们谈话效果的正是我们不恰当的语调。当别人拿起话筒,仅仅说一个“喂”字,你就可以知道很多信息,你可能已经知道男朋友对你是否还热情如初,母亲昨晚是否安枕,好朋友是否通过了重要考试……如此多的信息不经意透露,尽在那一个声音的变化中。
有句话说得好:“嗓音是身体的音乐,语调是灵魂的音乐。”当我们难过时,语调会显得苍白失落;当我们刚刚经历一夜狂欢后,语调会变得疲惫不堪,有气无力;而一个礼拜的海湾度假,又能让我们的语调充满活力。
那么现在,你是否开始注意你的语调了呢?是高亢激昂的,是平淡轻柔的,还是抑扬顿挫的?在不同的场合要学会用合适的语调,这样才能让你的声音富有不同的情感,让你的表达更加和谐动听。
3 说话也可以有韵律
卡耐基名言
1.假如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精神头儿十足的形象,那么你一定要学好讲话的规律,也就是节奏,使自己的讲话更动听。
2.交流用语要简短、精悍,并能表达出更多、更准确的内容。
其实,人们讲话也应和音乐一样:音乐有节拍,讲话也应该有节奏。平时讲话的语气只有时轻时重、有起有伏、快慢交替,别人听起来才会觉得像听音乐一样婉转动听,余音绕梁,否则就显得很干涩,没有美感。这种说话时语气的适当转换,被称为“节奏”,说话时节奏有起有伏的变化,也使语言变得优美,而不是死气沉沉。在意大利,有这样一位音乐家,他在台上演唱的不是歌曲,而是从数字1数到100,是有规律、有节拍地数。结果,所有听众为之动容,甚至还有听众热泪盈眶。有节奏地说话在日常生活中是多么重要啊!
假如你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精神头儿十足的形象,那么你一定要学好讲话的规律,也就是节奏,使自己的讲话更动听。不过,这有两个影响因素:说话的语速和所说内容的多少。假如你语速很快,听者就听不清楚你所说的某些字眼甚至全部内容,而且这样还会让听者陷入一种紧张的情绪中;但是,语速过慢,听者又会觉得你反射弧太长,行动迟缓。所以,在和别人交谈时,语速的快慢会决定对方对你所讲内容的领会程度。
在《记者眼中的林肯》一书中,华特·史狄文思这样写道:
“他(林肯)平时讲话语速很快,但是一旦有重要的字词,他就会提高音调,拖长发音,清晰地说出来。接下来,他又会快速地将剩下的内容讲完……他讲他想重点说的字词所用的时间,几乎和其他不需要强调的内容所用的时间一样多。”
你可以学一下如何讲出这个句子:“现在我们准备向大家推荐的是我们公司的这款产品。”看到这个句子,你可以这样讲出来:先以微低的音调说到“公司的”这三个字,然后稍微停顿一下,紧接着用最大的声音说出“这款产品”。假如你懂得这个诀窍,那么结果肯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也很重要,我们可以通过适当拖长个别字词的发音,来达到强调的目的,可是,假如你有很大一部分内容都以很慢的速度讲出来,那就没有什么效果了。因为全部用强调的语气说话,让人抓不住重点,而且会让人觉得反感,这样一来你的讲话根本不会有什么作用。
在讲话时,你还要注意到这件事情:交流用语要简短、精悍,并能表达出更多、更准确的内容。这样的话,你讲话时会显得畅快淋漓,听你讲话的人会认为你豪爽、干练,对你所说的内容很确定。但是假如你不知所云,这必然会影响你说话的节奏,而且还会显得你畏首畏尾,好像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明白了这个问题,你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花了很长时间、很大篇幅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却没有一个好的反馈。在葛底斯堡演讲中,林肯只用了2分15秒,共讲了226个字,而他的对手的演讲持续了近两个小时,结果却是林肯在演讲中获得了胜利。
所以,一定要简明扼要地传达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不要让自己显得犹犹豫豫。若要做到这一点,我们需要用一些技巧:
1.讲述内容直奔主题
为了让别人更快明白你想要传达的信息,你应直接讲出重点,这样的话,你想要说的内容才会更直观地呈现给别人。然而,有些人讲话喜欢迂回婉转,可是这样的话,就会使别人不能集中注意力听重点内容。
2.词汇越简短越好
在表述重要内容的时候,你应该牢记这样一条规则:精简你所用的词汇。这样一句话能概括我想说的内容:“我问你现在几点,你不需要告诉我钟表是怎么工作的。”
但是,话是这么说,我平时所见到的却不是这样,本可以用很少的词汇就能讲明白的事情,有的人就是想浪费口水,或者讲述冗长的故事,用很多的人物、数字来衬托他想要表达的重点。但是,我们一定要记住,多余的陈述,只会对你的表达不利。
有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儿,他在第一次参加正式的舞会前,父亲这么告诫他:“今晚的舞会之前、之中、之后,你可能都不应该喝酒。”看一看,在讲这句话时,他的父亲犯了什么错误呢?首先,“可能”是没有肯定意思的限制词,男孩儿可能不明白他的父亲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其次,无非是不想让他喝酒,他的父亲为什么要说“之前”“之中”“之后”这么多的修饰词呢?这样说的后果就是使表达的内容不够简练,表达得不直接、不坚决、不果断。
3.牢记你的重点内容
在和别人说话时,你可能想表达好几个重点。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这将会分散你和听者的注意力。其实,你把一个重点内容讲清楚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可能兼顾这么多重点内容呢。假如你一定这么做,那么你的讲述就变得没有了重点,和别人讨论时也会对你所要表达的观点造成影响。
还有人特别在意细节表达。注意细节没有问题,但是你要明白,对细节的描述不能影响你表达的重点内容。假如你在细节上花了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那么你想表达的重点也会变得模糊不清。所以,不要寄希望于别人会花时间来细细品读你所讲的重点,因为很少有人会这么做。因此,直观地表达出你的重点,让别人很快获取重要内容,才能达到你讲话的目的。
4 非语言信息的魅力
卡耐基名言
1.除了语言表达之外,还有很多东西能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信息,比如你的身体语言。你的神态、身体动作等等所表达的内容都可以被称为非语言信息。
2.悲欢喜乐是大家常见的情绪符号,然而大家在交谈时,微笑是非常有效的表情,时常微笑可以减轻交谈双方的距离感。
3.要说哪种手部动作最有用,那就是你天生就会的那个。
为林肯写传记时,柯恩登是这么说的:
“林肯在讲话时经常做一些动作,而且更倾向于用自己的脑袋来做动作。当他想要着重表达一个观点时,这种动作就更多了。在演讲时,他的头部动作随意发挥,有时候又会突然中断。他演讲时的动作带有他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也使他这个人变得很有趣味。他看不起爱慕虚荣和贪图名利的做作……当他高兴的时候,他会将双手高举成50度,手掌向上,就像是要拥抱别人。如果他表达讨厌的情绪—例如奴隶制度—他则会抬高双臂、拳头握紧,并使劲挥动,向大家传达他厌恶的心情。他的这些有特色的动作,是他坚定信念的见证,感觉他想把那些东西扯下来烧毁一样。站立时,他也非常有特色,两脚站齐,而不是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在后,更不会靠着什么。演讲过程中,他的变化仅限于姿态和神态,他不会大声狂喊,也不会在台上走来走去,有时为了放松手臂,他只用右手来做动作,左手则抓着领子,拇指向上。”
林肯的动作传达了如此多的内容。在林肯公园内有一座林肯的雕像,是圣·高登斯依照林肯演讲时所摆出的姿态雕塑的。我们不需要以林肯的动作姿态为标准,但也一定要在讲话时有一些动作语言。
我们要明白,除了语言表达之外,还有很多东西能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信息,比如你的身体语言。你的神态、身体动作等等所表达的内容都可以被称为非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会显得更生动、更易理解,同时,你的形象也更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你听到别人这样评价你,你就应该去解决问题了。“他的状态不好吗?”“他生病了?”“他太累了?”这样负面的评价,很可能就是你的体态表现中包含着这样的细节。可是,也不能只看重这些体态表现,我们还需要让自己的体态表现得更完美、更有内涵。我们可以尝试从这几点开始:
1.脸部表情
脸部表情可以传达出很多内容。一个人的内心状态会在脸上表现出来。假如我们不能很好地疏导自己的情绪,那么我们的面部表情所表达的内容会更多。
悲欢喜乐是大家常见的情绪符号,然而大家在交谈时,微笑是非常有效的表情,时常微笑可以减轻交谈双方的距离感。其他神态也能传达很丰富的内容,这就要根据讲话的内容来表现了。
2.身体姿态
在你请别人讲话时—尤其是听别人演讲时—假如你是和对方面对面坐着,你就应该端正你就座时的姿态,这个时候千万不能到处观望,因为那样的话,别人会认为你并没有兴趣听对方讲话。
坐在座位上时,也不能摆弄衣服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这样会使别人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别人也会认为你这个人没有定力,比较轻佻。因此,落座时,一定要保持安静,不要乱动。
假如轮到自己讲话了,不管此时你是坐着还是站着,一定要昂首挺胸,自信满满。这是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注意的,而不是等到要面对听众了,才临时抱佛脚。
在《高效率的生活》一书中,鲁塞·古里柯是这么说的:目前,在10个人里面很难找出一个时刻呈现最好状态的人。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明白一个人的身体姿态在讲话时是如此重要。鲁塞·古里柯告诉大家,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多锻炼自己的身体姿态,比如在讲话时最好“将脖子紧贴着领子”。
3.手部动作
我们身上最灵活的一个部位就是手,手部动作可以传达出非常多的内容。手势语言是通过手指、手掌和手臂动作的变换来呈现内容的一种无声语言,它也是我们人类在长久的进化过程中所用到的最早的一种交流方式。手势语言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使用方便,运用的范围也很广,它不仅能为有声语言做补充,在某些情况下还能代替有声语言。所以,有人将手势语言定位为我们人类的“第二语言”。
手部动作非常灵活、多变,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容易产生失误。下面,我会将重点放在手部动作上,尤其是大家站着说话时的手部动作。
我们在讲话时,应该怎么调动自己的双手来配合呢?你在说话时,不要时刻想着如何运用自己的双手,暂时忘记它们,但不要以为你放弃了它们。这样的话,双手自然而然地就放在了身体的两边,这样的状态已经非常好了。而当你需要双手时,记得让它们来配合你做一些手部动作。
有很多人会是这样一种姿态,他们或者把手背在后面,或者把手插到口袋里面,也有的把手搁在桌面上,觉得这样做的话,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即使是伟大的罗斯福总统,偶尔也会这样做,好像这样的姿态有很大的吸引力似的。其实,我们没必要刻意去做什么。
我在给别人上课时,曾经严格按照课本上所写的内容来教我的学生,一定要他们学会某种特定的动作。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好的习惯,我只是将老师教给我的东西原封不动地教给我的学生。至此,我始终不能忘记我上第一堂演讲课的情景。
老师让我将手臂垂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后,十指弯曲,并让大拇指挨着大腿。接下来,我抬起双臂,在空中画出一条弧线,让手腕得以漂亮地转动。然后,我伸出食指,接下来是中指,最后是小指。在完成这一整套看起来非常优美的动作后,我的手臂还要沿着最开始的那道弧线,重新放在身体的两边。
事实是,这套看似优雅的动作对于我的讲话并没有什么好处,可我还是照搬了这套动作来教我的学生。那次,我的20个学生同时做这套动作,他们就像机器一样,做着这些生硬的动作,看起来特别好笑。其实,不存在什么固定的动作,除了一些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这种手部动作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设计出来的,要说哪种手部动作最有用,那就是你天生就会的那个。
手部动作和衣服不一样:衣服可以来回替换,但是手部动作是内在的,就像开怀大笑、肚子痛、晕船一样,每个人的手部动作都带有自己的特色。
政治家布莱安在演讲时通常会将一只手伸出来,然后摊开手掌;格莱斯顿的表现则是敲桌子或者踩地板,制造出很大的动静;罗斯伯利则是将右臂高高举起,然后很用力地挥手。他们思想成熟、信念坚定,在做出某些动作时,也会表现得落落大方、有力而坚定。因为自然、有力的动作,是一个人状态最佳的体现。我们不能不考虑实际情况就去模仿,也不要让自己特意做出某种动作,比如不能让人高马大的林肯去学身材矮小但动作灵活的道格拉斯的动作。
之前,我很荣幸听到吉普希·史密斯的传道—他曾说动几千人信奉基督教。他在传道时所用的手部动作非常自然,一点儿都不别扭。其实,只要你遵循这些规律,你就会做出带有自己特点的手部动作。我也不能归纳出特定的规律让大家去学习,因为这都是由个人的性格特点、气质、谈论的中心内容、交流的对象和场合而定的。
那么,我们只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出最自然的动作就好了,因为由自己的内心而发的动作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是最重要的。不过,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关注几点内容,来提升自己说话的魅力,给大家留下一个好印象。
(1)同一个手部动作不要反复做,否则别人会觉得乏味、枯燥。
(2)肘部不适合做短而急的动作,肩部做出的动作会自然很多。
(3)手部动作要持续一段时间。
5 表达要简单,易懂
卡耐基名言
1.假如你希望你所讲的内容别人能够容易理解,那么你就要将你的专业词汇翻译成人人都能听懂的大众化语言,这样就能达到交流的最佳状态。
2.假如你所讲的内容别人不明白,或者不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这样的演讲,演讲者和听众都会觉得乏味。
我有一个学生是一名医生,上课时他曾经这样和大家讲话:
“如果横膈膜这样的东西是用来呼吸的话,那么它可以很好地促进肠胃的运动,这对我们的身体有非常大的益处。”
接下来,他还想继续讲下去,但是老师阻止了他。老师让理解了这句话意思的人举手,让这个医生惊讶的是,一个举手的人都没有,意思就是,当时没有一个人理解他所讲的内容。老师让他别着急说下面的内容,先将那句话向大家解释清楚。那个医生说:“横膈膜位于胸腔底部和腹腔顶部之间,它是一种特别薄的肌肉,它会因胸腔和腹腔的呼吸而发生改变。胸腔在呼吸时,会压缩横膈膜,这时横膈膜看起来像一个倒置的洗脸盆;而腹腔呼吸的时候,又会将横膈膜向下推,使横膈膜变成一个平面。此时,我们的肠胃也会受到挤压,而这种挤压对肠胃产生了一种向下的推力,来刺激和摩擦腹腔上面的器官,就像胃、肝、胰;人们呼气时,胃和肠又会向上挤压横膈膜,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做了两次按摩,而这种按摩对排便非常有利。大多数人都会出现肠胃不适的症状,如果我们的肠胃由于横膈膜的按摩从而有了适量的运动,这样的话,不舒服的症状就会得到缓解。”经过这样一番详细的说明后,即使稍微复杂了一些,可是学员都理解了他所讲的内容。
大部分人在说话的时候,都会遇到这个学员这样的问题—自己对所讲的内容了然于胸,就理所当然地以为大家也都明白。这个问题没什么,就是一定要考虑到听者的情况。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听过无数次演讲,其中有一些演讲就是因为演讲者忽视了听众的感受而没有成功。其实,他们演讲的失败并不是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理解得不够,而是他们沉溺于自己的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台下的听众对专业知识知之甚少的问题。演讲失败也是在所难免,演讲者在台上用专业知识讲得畅快淋漓,可是台下的听众却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
其实,并不只是在演讲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几乎各行各业谈话的场合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这种无心的疏忽使得大家的交流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假如你希望你所讲的内容别人能够容易理解,那么你就要将你的专业词汇翻译成人人都能听懂的大众化语言,这样就能达到交流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尽量使你的话听起来浅显易懂,能够让更多人理解。
怎样才能做到使自己的话听起来浅显易懂呢?大部分人可能是因为运用了专业词汇。这样的专业词汇是那些从事特定工作或在特定研究领域的人才能听明白的。而且,有的专业词汇还是一些只有专业人员才能听得懂的缩略语,这些缩略语往往取自一些词汇的首字母。所以,不了解这个行业的人,在遇到这样的词汇时,是根本不了解其中所包含的意思的。基于各种不同的原因,大家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多数人不会直接站起来说他不理解某些内容,而是报以微笑,然后带着疑问走开。因此,如果一定要使用专业词汇,必须要保证别人对你所讲的专业词汇有所了解。
例如,你告诉一个家庭主妇为什么要为冰箱除霜时,你很可能会这么说:“冰箱有它的冷冻原理:蒸发器将冰箱里的热量吸收,然后再排到冰箱的外面。而被吸出来的热量有湿气,这些湿气就会停留在蒸发器上,时间长了就会结成一层霜,这层霜会造成蒸发器绝热,这样的话就需要发动机进行更多的工作来使得机器正常运转。”
家庭主妇在听了这段话后,肯定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其实,你可以这样表达:“蒸发器就像抽风机一样,要先把冰箱里的热量抽出去,使得冰箱里的温度达到冷冻东西的要求。所以,大家打开冰箱时,就会看到放肉的那一层结了一层霜,这些霜就在蒸发器上。当这层霜越来越厚时,它就会隔断蒸发器和冰箱之间的空气流动,使得蒸发器不能正常运转,如此一来,冰箱的冷冻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不好。这样的话,冰箱的发动机只有不停地工作才能保证冰箱的冷冻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但是冰箱的使用寿命就会减少。所以,为了不加大发动机的负荷,也让冰箱运转正常,我们一定要将这层霜除掉。而在冰箱里面安装一个自动除霜器,就很容易起到除霜的效果。”
当面对很多人讲话时,你怎么能保证大多数人都能听明白你所讲的内容呢?印第安纳州前参议员比佛里吉对这个问题有这样一个建议:
“其中一个办法是,在你的听众中选一个人作为参照,然后做到让他明白你所讲的内容。你要用最浅显易懂、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你所讲的内容。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尽可能让那些小孩子听懂你所讲的内容。同时,你还要明白—当然你也可以向对方说出来—一定要讲得通俗易懂,让大家都明白你要讲的是什么,并且牢记这一点。”
有一次,我听了一场证券交易所的经济师的演讲。在场的听众几乎全是家庭妇女,她们想学习一些关于银行和投资的内容。在演讲一开始,演讲者的讲话方式非常轻松、搞笑,所讲的内容、运用的语言都非常大众化,同时把这些家庭主妇所关心的问题全都讲得明明白白。更重要的一点是,演讲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比如“票据交易所”“课税”“偿付”,他也是用大家听得懂的语言来讲述的。结果,这场演讲进行得异常顺利。大家对他非常认可,纷纷上前向他了解投资方面的信息。
假如你所讲的内容别人不明白,或者不在他们理解的范围内,这样的演讲,演讲者和听众都会觉得乏味。之前有一个传教士希望能将《圣经》转换成他所传教的地区的方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你的罪恶一片鲜红,可是它最终仍会白如雪花。但是,他不能像之前那样逐字解释这一句,因为当地人不知道什么是雪花,甚至都不知道“雪”这个字。不过,当地有椰子树,他们对椰子肉都不陌生。所以,这个传教士将“椰子肉”代替“雪花”,他将《圣经》中的那一句转化成这样一句话:即使你的罪恶一片鲜红,可是它最终仍会白如椰肉。这个传教士用“椰肉”代替白雪,让当地人更容易理解他想要表达的内容。
其实你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如何将话说得浅显易懂上面,是非常值得的。语言多种多样,表达语言的方式也有很多种,而最有用的做法就是,用最简单的词语将你的内容表达出来,而不是尽可能地用专业词汇或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说出自己的观点。
6 让语言变得更有理有据
卡耐基名言
1.对比的确可以让起初索然无味的语句变得丰富,让你变得能言善辩。
2.不要因为需要学习的修辞手法太多而觉得忧愁,事实上,就是出于修辞手法的多种多样,才可以令你说出的语言更有影响力。
要想在辩论中获得胜利,你一定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的办法来表达自己的见解,从而令它更加有分量,让人们更加信任你,然而这样的办法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修辞。你若是发现了这一点,就会知道,律师善于辩论的原因就是常常使用修辞手法。
一般我们运用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在此我简短地说一下。
1.打比方
“天堂如同酵母一般,人们将它放入玉米面粉中,它就会完全发酵……
“天堂好似一个商人在找寻珍珠……
“天堂好似一个撒向大海的渔网……
“天堂”也许不为人们所熟知,然而酵母、商人、渔网却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也就是因为用了这些既有趣又极其恰当的比喻,才让人们更容易明白说话者的用意,这恰好是耶稣在说明“天堂”的时候所运用的一种极好的办法,即使用大家很了解的东西去引导他们理解一些不常见的东西。
打比方更加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加贴切活泼,更容易令人信服的原因是将两个事物之间相似的地方进行对比,从而让人很容易就明白了。在此,耶稣便运用了这种巧妙的方法。
2.夸张
当说话时,你要是希望某一点被着重突出,恰当地使用一些夸张的手法是很棒的。有的时候你是否也会这么做呢?在你希望对方做事的速度加快一点儿时,你也许会告诉他:“但愿你完成时,我还没有变成一个‘干尸’!”你和他都明白,你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是不会变成“干尸”的,因此显然你是夸大了实际的情况。
事实上,这种修辞的作用就是要刺激别人的感知,让其他人考虑到你对于对方某种做事方法所产生的可怕后果的预见。例如,你可能会说:“如果你这么做了,差不多就类于打开了一切可怕的事物的开端。”对于他来说,他一定明白你这么说的用意。
3.重复
用同样的节奏一遍又一遍地复述同一个意思,这样的修辞手法就被称为“重复”。这样的修辞手法最好的地方就是,你不单单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进而把你的主要观念传达给他们,并且可以把你的主要想法和整个演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例如,一个演讲者在评价某一个系统组织时说:
“这个系统,它的公众服务非常差劲,政府雇用的员工比工厂里还要多。”
“这个系统的政府部门,非常爱管闲杂的事务,随时都做好准备要参与你的公事和私事。”
“这个系统,整个国家将近二分之一的财政资金都被它侵吞了。”
借助这种重复的修辞手法,这位演讲者成功取得了听众的信任:这个系统组织的确有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
4.借用
我们常常使用“旁征博引”的修辞手法来增强可信度,事实上,这样的修辞手法是我们经常使用的。我就常常在这本书当中多处借用有名演说家(例如林肯)以及学员的经历来表达我的看法,事实也印证了,这种方法确实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时,我们并不想借用一个很长很长的事情,却单单挑选了某一个人讲过的其中一句话(例如中国古老的名言)或者一些谚语来表述我们的意思,这样做效果也很明显。借用既简略有用,并且还会令我们的话语更有可信度。
5.反问
当你表述一个想法时,从某个角度来说,你认同这样的实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也许希望听众不要进行回复,进而,你也许会说:“莫非这不是实情吗?”这样的修辞手法即是反问。反问的修辞手法单单用于让听众对你表达的事物予以关注,它经常出现在过渡语和结束语里面。
然而,反问的功效绝对不单是这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案例。
有一天,拿破仑跟他的助理说:“布里昂,你晓得吗?你将会名垂青史了。”布里昂不懂他在说什么,就问拿破仑原因。
拿破仑说:“难道你不是我的助理吗?”
布里昂反应过来以后,不甘落后地对拿破仑说:“麻烦问一下,谁是亚历山大的助理?”
拿破仑答不上来,就表扬布里昂说:“问得非常好!”
这一段对话中的玄妙之处你领悟到了吗?拿破仑想表达的是,由于布里昂是他的助理,所以也会跟着出名。然而,布里昂却表达了自己不愿依靠他人而扬名的想法,于是给了拿破仑这么一句反问。他问拿破仑的那句话的用意是说,杰出人物的助理未必会扬名四方。可是,由于拿破仑是他的上级领导,他不可以干脆地驳回拿破仑的话,于是就用了反问的手法恰当而又巧妙地说出了自己的心意。
有些时候,反问能够表达更多的想法。就好像拿破仑的这个助理,你要是想要让一个人认同你,举例子反问他就是最好的办法,与其正面较量,不如使用这样的方法更加有功效。
6.对比
对比的意思是同一时间举出一对对立的或者相近的事物。对比的确可以让起初索然无味的语句变得丰富,让你变得能言善辩。让我们借鉴一下狄更斯在《双城记》这本书里是怎样巧妙地使用对比这种修辞手法的:
“那是极其美丽的年头,也是极其差劲的年头;那是聪慧的岁月,也是愚笨的岁月,那是信念的时候,也是质疑的时候;那是皎洁的时节,也是混沌的时节;那是盼望的暖春,也是失望的寒冬:摆在我们面前,像山一样堆积在一起,却也空空如也;我们全都向天国狂奔,却也都落入地狱……”听起来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非常打动人?你也非常想要让这样美妙、极富有说服力的语句出现在你的演讲中吧!
不要去在意为何这样的修辞手法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就把这些疑问留给语言学家和心理治疗师去思考吧,你只需要明白,它是有用的,并且尽可能多地去运用就可以了。
7.排比
“……我们坚决地在这里声明:要使他们的牺牲有意义;要使这个在天父保守中的国家,获得自由的重生;要使民有、民治、民享的行政组织不会在这个星球上泯灭。”
这段话是林肯在他非常有名的葛底斯堡演讲当中的末尾部分,在这里,林肯使用了两个排比。(中文的排比和英文是不一样的。英语原文是:…that we here highly resolve that these dead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that this nation,under God,shall have a new birth of freedom—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and 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在英语的原版文字里面的确有两个排比—编者注明。)这就令本来枯燥无味的语言变得活泼以及富有魄力,进而也给听众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排比即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相同语句形式放置在一起,但其表述的意思并不相同。也许你以前也见识过类似的形式。排比独到的好处就是它对于所有形式的语言都适合。不管你要讲什么,你一定可以用得上这样的修辞手法。
学会了上面的这些修辞手法以后,我们就能够更好地抒发出自己心里所想,掌控语言这个手艺。不要因为需要学习的修辞手法太多而觉得忧愁,事实上,就是由于修辞手法的多种多样,才可以令你说出的语言更有影响力。想要了解更多的修辞手法,你可以试着翻看一下与之有关的著作。